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白子兴

踝关节扭伤介绍

踝关节扭伤介绍
一、踝关节扭伤概述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每天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内翻伤。如此算来,每天英国有5000例、美国有27000例该损伤发生,中国则会有132129该病患者。医院急诊患者中踝关节扭伤占7~10%。美国西点军校学员最常见的损伤也是踝关节扭伤,4年军校生活中三分之一学员曾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扭伤也是最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6%。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年龄多数小于35岁,通常为15~19岁,年轻运动员中发生率为10%~30%。
踝关节扭伤后59%遗留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存在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伤后较伤前运动水平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限。接近40%的患者伤后踝关节处于不稳状态,易致反复扭伤和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足内翻畸形或足外翻畸形。踝关节扭伤所致不稳分为外侧不稳和内侧不稳,外侧不稳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55%,以距骨软骨损伤为主,多数位于距骨内侧关节面,但外侧关节软骨损伤的比率也明显增加,内侧不稳合并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98%。软骨损伤是踝关节扭伤遗留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软组织撞击、滑膜炎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据统计,超过70%的篮球运动员发生过踝关节扭伤,并且,发生二次损伤的可能性高达80%。踝关节扭伤占踝关节损伤的90%,而踝关节骨折只占15%左右。踝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比正常踝关节高40~70%。但受伤后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康复锻炼和使用护具,可明显降低再受伤的风险。
二、致伤因素
Ø 任何年龄均可
Ø 以青壮年居多
Ø 行走不平道路
Ø 上下楼梯跌倒
Ø 过高的高跟鞋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踝关节扭伤后外侧软组织肿胀、疼痛,严重时有瘀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严重者患侧不能负重行走。
(2)体征 
①压痛:压痛点主要在踝关节外侧,即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所在的部位。寻找压痛点时应注意联合伤的检查。压痛点的检查应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跗骨窦韧带、跟骰韧带、跖骰韧带、距后三角骨、副舟骨及距胫前韧带。触诊标志是先找到跟距关节外侧的凹陷,即跗骨窦。跗骨窦外上缘与外踝尖的连线即距腓前韧带;趾短伸肌肌腹的深方即为跟骰关节;第5跖骨底为腓骨短肌的止点,找到此点即可触到跖骰关节。主要标志找到后,韧带是否损伤就容易确诊。
②足旋后试验:重复损伤动作,将足被动旋后,外侧相应的损伤部位即出现疼痛。如果踝内侧疼痛,提示副舟骨损伤,或内侧三角韧带损伤。
③前抽屉试验:目的是检查外侧副韧带是否完全断裂。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远端,一手握住足跟,使距骨向前错动。两侧对比,如果伤侧错动范围较大即为阳性。此试验通常在踝关节轻度跖屈位最容易进行。也有文献认为踝关节中立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跖屈位抽屉试验阳性则说明跟腓韧带完全断裂。
④内翻应力试验:将踝关节被动内翻,如果伤侧踝关节在外侧关节隙的“开口”程度较大即为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或/和跟腓韧带完全断裂。
四、辅助检查    
①X线:包括踝关节前后位、侧位、踝穴位和应力位。前后位和侧位用来除外踝关节骨折、韧带止点的撕脱骨折,踝穴位可除外下胫腓韧带损伤,应力位可用来判断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内翻应力位X线检查可测量距骨倾斜角,如果倾斜角较对侧大于5度,提示外侧副韧带断裂。前抽屉应力位X线检查可测量距骨前移距离,正常踝关节距骨前移距离不超过3mm,如果距骨前移距离大于3mm,提示外侧副韧带断裂。前抽屉应力位X线可显示距骨是否有前向半脱位的表现,这比测量距骨前移距离是否大于3mm具有更大的诊断意义。  
②MRI: 踝关节中立位或背伸10度位轴位片可清晰的显示距腓前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正常距腓前韧带的MRI影像为条索状均一的低信号,而距腓后韧带则为较宽厚的略呈扇形、不均一的信号。跟腓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的轴位片或冠状位片最清晰,表现为低信号的条带。急性损伤期可发现低信号的韧带中出现片状高信号、韧带连续性中断、周围软组织水肿以及关节腔积液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踝关节扭伤治疗原则及康复方法

一、急性踝关节扭伤治疗原则(POLICE 原则) P-protect 利用专业护脚或绷带进行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宜、力度均匀,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肢体的肿胀、缺血。由于包扎手法不易掌握,建议最好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OL-optimal loading 适当负重,采取合理的肌肉载荷,减小或避免肌力的丧失。 I-ice 损伤之后至 3 天内进行冰敷,每天 3~5 次,每次冰敷 10 分钟。 C-compression 使用弹力绷带,向心一侧包扎加压包扎,使足踝部稳定。 D-elevation 抬起脚踝,使之高于心脏平面,增加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用垫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不能抬高踝关节的同时上身坐起,那样踝关节的血液不能向心脏有效的回流,从而达不到消肿的效果。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Ⅰ、Ⅱ级急性踝关节扭伤) 适用于踝关节无不稳或者轻度不稳定的患者。急性期应给予冰敷、加压包扎、休息以及抬高患肢,疼痛减轻后可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逐渐负重行走,并进行肌力训练。伤后 3 个月内体育活动时需使用护踝或者绷带来保护踝关节。 1 级: 韧带存在拉伸,仅在微观上有韧带纤维的损伤,疼痛轻微。只要能耐受,可以负重,无需夹板支具固定,但建议“软保护”,可行等长收缩练习,如果能耐受可以进行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练习以及肌力训练。 2 级:部分韧带纤维断裂,中等程度的疼痛和肿胀,活动度受限,可能存在关节不稳。需要应用夹板或支具进行固定,配合理疗以及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练习。 (2)手术治疗(Ⅲ级急性踝关节扭伤且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应手术修复撕裂的韧带)治疗 适用于踝关节明显不稳的患者。术后石膏固定 3 周,早期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以及本体感觉等康复训练。韧带完全断裂,存在明显的肿胀和疼痛,关节不稳定。建议“U”型石膏轻度“矫枉过正”固定,康复训练同 2 级,但康复时间更长,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撕脱骨折可同法处理。 三、康复锻炼 急性期消肿后或者陈旧性踝关节损伤都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锻炼。一般扭伤后三周开始可以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训练前最好做个核磁共振来排除一下软骨损伤。急性期后,做些伸展和肌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肢恢复活动度和相关肌肉力量,为恢复正常行走及运动打下基础。在进行康复性训练之前,请确保自己脚踝扭伤已经基本恢复,即已经可以正常行走,不大幅弯曲不会疼痛,方可进行力量性训练。脚踝力量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脚踝关节稳定性,防止脚踝再次扭伤乃至习惯性扭伤,并且提升脚踝爆发力量。 脚踝康复性训练的原则:长期性,难度递增性。 练习的难度逐渐增加,大致分为: 小范围运动——灵活性练习 平衡——感知练习 加强力量练习 加强持久练习 灵活性——增强练习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训练内容: 关节活动度 抗阻训练 力量训练 平衡训练 (1)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背伸踝关节: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于支持面 向上被动屈曲踝关节至极限或感觉轻微疼痛为止,维持 10 秒,然后缓慢回到原位 5 秒 受伤 3 天后开始练习,每天 15 次 跖屈踝关节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于支持面 向下被动屈曲踝关节至极限或感觉轻微疼痛为止,维持 10 秒,然后缓慢回到原位 5 秒 受伤 3 天后开始练习,每天 15 次 日常踝关节活动 ①踝关节画字母表训练 坐在沙发或一张舒适的板凳上,将受伤侧的腿向外伸展,试着用大脚趾带领在空中按照字母表的顺序画字母。如果没有疼痛感的话,可以做 2-3 组。这项轻缓的练习有助于踝关节向各个方向运动。(整个过程中保证腿部不动,只移动脚踝) ②抓毛巾练习 坐立于板凳上,在地面放一条毛巾,位于足前方。脱掉鞋袜,轻缓的用脚趾抓毛巾,将它卷起,心中默数到数字 5,然后放回原位,重复练习。每天重复练习 8-10 次,如果感觉疼的话就减少练习次数。也可以用纸巾进行这项练习。 (2)抗阻训练:有助于放松腿部肌肉,减轻跟腱和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改善其生物力学特性,增强踝关节稳定性,进而防止再次损伤。初阶动作在伤后 3 天开始进行,高阶动作需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确定开始时间,以不引起疼痛或轻微疼痛为宜。 抗阻勾脚 以皮筋或弹力带为阻力,远端固定,套在脚上,从伸直位尽量用力勾到屈曲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 20 次,休息 30 秒,共做 4-6 组,每天 1-2 次。 抗阻绷脚 以皮筋为阻力,近端固定(手握),套在脚上,从屈曲位尽量用力绷到伸直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 20 次,休息 30 秒,共做 4-6 组,每天 1-2 次。 抗阻足外翻 坐在床上,膝关节屈曲,双腿、膝关节、足跟并拢,脚面稍绷直,用皮筋套住两脚,患脚用力外翻,动作标准、数量同上。 抗阻足内翻 坐在床上或凳子上,用皮筋套住两脚,患脚用力内翻,反复做 15 次,休息 30 秒,共做 4-6 组,每天 1-2 次; (3)肌力训练: 强壮的腿部肌

白子兴

住院医师

北京健生堂中医诊所

13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踝关节扭伤介绍

一、踝关节扭伤概述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每天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内翻伤。如此算来,每天英国有5000例、美国有27000例该损伤发生,中国则会有132129该病患者。医院急诊患者中踝关节扭伤占7~10%。美国西点军校学员最常见的损伤也是踝关节扭伤,4年军校生活中三分之一学员曾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扭伤也是最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6%。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年龄多数小于35岁,通常为15~19岁,年轻运动员中发生率为10%~30%。 踝关节扭伤后59%遗留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存在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伤后较伤前运动水平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限。接近40%的患者伤后踝关节处于不稳状态,易致反复扭伤和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足内翻畸形或足外翻畸形。踝关节扭伤所致不稳分为外侧不稳和内侧不稳,外侧不稳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55%,以距骨软骨损伤为主,多数位于距骨内侧关节面,但外侧关节软骨损伤的比率也明显增加,内侧不稳合并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98%。软骨损伤是踝关节扭伤遗留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软组织撞击、滑膜炎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据统计,超过70%的篮球运动员发生过踝关节扭伤,并且,发生二次损伤的可能性高达80%。踝关节扭伤占踝关节损伤的90%,而踝关节骨折只占15%左右。踝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比正常踝关节高40~70%。但受伤后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康复锻炼和使用护具,可明显降低再受伤的风险。 二、致伤因素 Ø 任何年龄均可 Ø 以青壮年居多 Ø 行走不平道路 Ø 上下楼梯跌倒 Ø 过高的高跟鞋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踝关节扭伤后外侧软组织肿胀、疼痛,严重时有瘀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严重者患侧不能负重行走。 (2)体征 ①压痛:压痛点主要在踝关节外侧,即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所在的部位。寻找压痛点时应注意联合伤的检查。压痛点的检查应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跗骨窦韧带、跟骰韧带、跖骰韧带、距后三角骨、副舟骨及距胫前韧带。触诊标志是先找到跟距关节外侧的凹陷,即跗骨窦。跗骨窦外上缘与外踝尖的连线即距腓前韧带;趾短伸肌肌腹的深方即为跟骰关节;第5跖骨底为腓骨短肌的止点,找到此点即可触到跖骰关节。主要标志找到后,韧带是否损伤就容易确诊。 ②足旋后试验:重复损伤动作,将足被动旋后,外侧相应的损伤部位即出现疼痛。如果踝内侧疼痛,提示副舟骨损伤,或内侧三角韧带损伤。 ③前抽屉试验:目的是检查外侧副韧带是否完全断裂。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远端,一手握住足跟,使距骨向前错动。两侧对比,如果伤侧错动范围较大即为阳性。此试验通常在踝关节轻度跖屈位最容易进行。也有文献认为踝关节中立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跖屈位抽屉试验阳性则说明跟腓韧带完全断裂。 ④内翻应力试验:将踝关节被动内翻,如果伤侧踝关节在外侧关节隙的“开口”程度较大即为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或/和跟腓韧带完全断裂。 四、辅助检查 ①X线:包括踝关节前后位、侧位、踝穴位和应力位。前后位和侧位用来除外踝关节骨折、韧带止点的撕脱骨折,踝穴位可除外下胫腓韧带损伤,应力位可用来判断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内翻应力位X线检查可测量距骨倾斜角,如果倾斜角较对侧大于5度,提示外侧副韧带断裂。前抽屉应力位X线检查可测量距骨前移距离,正常踝关节距骨前移距离不超过3mm,如果距骨前移距离大于3mm,提示外侧副韧带断裂。前抽屉应力位X线可显示距骨是否有前向半脱位的表现,这比测量距骨前移距离是否大于3mm具有更大的诊断意义。 ②MRI: 踝关节中立位或背伸10度位轴位片可清晰的显示距腓前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正常距腓前韧带的MRI影像为条索状均一的低信号,而距腓后韧带则为较宽厚的略呈扇形、不均一的信号。跟腓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的轴位片或冠状位片最清晰,表现为低信号的条带。急性损伤期可发现低信号的韧带中出现片状高信号、韧带连续性中断、周围软组织水肿以及关节腔积液等。

白子兴

住院医师

北京健生堂中医诊所

1357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