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骆遥特

什么时候需要见心理医生/咨询师?

什么时候需要见心理医生/咨询师?

虽然我们中的一些人害怕去拜访心理医生/咨询师,并拒绝承认自己也许需要帮助,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困惑于自己到底什么时候需要见心理医生/咨询师。

人们通常的想法是:“每个人都会有抑郁和压力,那么,我是需要去找咨询师,还是我应该自己处理这些?”

一项调查显示,除了大部分人都对心理健康存在着“心理障碍”之外,很多人对于何时需要拜访心理咨询师依然感到困惑,这也是许多人推迟获得帮助、同时在生活中遭受更多痛苦的原因。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呢?请记住以下的几种情况,并告诉你身边的人。

1

悲痛

失去亲人,不管是父母、朋友,甚至宠物,都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创伤,尤其是死亡突然袭来和意外突然发生的时候。每个人应对悲伤的方式和能力都各不同,但是,这时候去见心理咨询师,有助于你更快地识别自己的应对机制,可以让难以忍受的丧失之痛稍微更易于处理。

2

焦虑

压力和焦虑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会在在面试、人际关系、考试,甚至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悄然出现。虽然许多人知道如何处理压力或焦虑,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些压力和焦虑到底如何影响了自己的身体。患有惊恐发作的人也面临着很快失去认知功能的高风险。去见心理咨询师,以便找到焦虑和压力的根源,并且学习如何处理它们,这总是个好主意!

3

抑郁

经常感到疲倦,对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你在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候也不会真的快乐,这些都是抑郁的征兆。

抑郁的人一般不会主动求助,因为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阶段,或者“有一天,我会突然摆脱这些”。然而,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找到一位心理医生,找到你抑郁的根或源头,会让你感觉更好,这是通向快乐的旅程的第一步!

4

恐惧

恐惧指的是对非理性事物的极端恐惧。因此,它意味着没有理由害怕,但是你因为害怕而把这些赶出了你的头脑!

例如,恐高、封闭的空间、蜘蛛等。很多时候,上述的这些恐惧不会扰乱人们的功能,然而,像进食恐惧症、承诺恐惧症等症状,会限制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去见心理咨询师,了解恐惧症背后的原因,然后逐渐摆脱它,创造奇迹!

5

关系问题

几乎所有人都面临着与家人、合作伙伴甚至同事的关系问题。虽然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但也可能是生活中许多问题、压力、焦虑和沮丧的源泉。与心理咨询师清楚的讨论事情来龙去脉,以便解决关系问题。

6

成瘾

当不健康的习惯或成瘾(毒品或其他)影响了你的生活时,你需要去拜访一位心理医生,以便让他/她帮助你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心理治疗也有助于控制诸如饮食失调、睡眠问题的症状。

7

提高绩效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显然和心理健康、准备程度、动机有关。简言之,提高绩效主要和一个人生活中的心理功能有关。无论是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还是商人去参加大型活动,我们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支持,以帮助我们准备以最佳表现提高绩效。

8

思路清晰

有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思路清晰一些。只要向中立的人大声谈论自己的问题,人们就会重新集中注意力,理解问题,并找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你有任何问题,任何困惑,去和心理咨询师谈谈是不错的选择。

9

精神障碍/疾病

当你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并且家人也无法承受你的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时,就一定需要去见心理医生了。这个时候,你自己、你的家人已经无法帮助你走出困境,找到心理医生,寻求系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是必须的选择,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的发展,越早求医,治疗效果越好。

总之,为了过上幸福、美满、充实的生活,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如果对于见心理咨询师感到困难,需要克服自己这种非理性的古老态度。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这些障碍,但对于什么时候去拜访心理咨询师感到困惑的人来说,永远记住“现在”总是正确的时间!

把“你是否需要心理帮助”的问题,交给心理咨询师来决定。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坐下来、谈论自己的困惑。谁都不知道,这是否会是你生活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李小龙:家庭与孩子的早期教育(深度好文)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孩子,而家庭的幸福,跟孩子密切相关,当然,除了部分家庭是丁克的,但那毕竟不是主流。 那如何更好的养育孩子,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李小龙老师从心理治疗角度分析早期孩子的成长,文章略长,内容对你一定有帮助。 1、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交流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跟父母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所以孩子的成长对家庭幸福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换一个角度,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跟他的幼年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我是做精神动力学取向的,这是从精神分析的背景来看的,关于幼年成长涉及到可能的缺憾,以及我们需要修复的部分,同时也涉及到,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我们需要以什么方式来养育,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过程。 在治疗室中,治疗师在跟来访者工作时,常常会回到来访者的童年成长经历中,来跟他梳理,这种梳理包括:他的事件,情感,感受和经历,以及跟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些梳理,既有助于他澄清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未完成的事件,同时也是修复心理的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从大众的角度,无论是心理学爱好者,还是关注自身成长,家庭幸福的人们来说,当你在家庭里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如何跟孩子交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常常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父母带孩子来做咨询,父母便会讲孩子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孩子不跟父母交流。 就是孩子不跟父母说话,回到家就回自己的房间玩电脑,平时也有很多这样逆反的行为,在家跟父母对着干,在学校跟老师对着干。 有的时候,我会问母亲,你跟孩子交流么?母亲把眼睛瞪着说,他都不跟我说话,我跟他怎么交流呢? 然后,我就会非常的愤怒,说,作为孩子的妈妈,这个妈妈都做到孩子不愿意跟你讲话了,你觉得你还光荣么? 那么反过来说,母亲怎么才能跟孩子交流得出来呢? 有一句启发的可以深思,回家常常想: 我是这个孩子的妈妈, 这个孩子是我亲生的。 当你自己在内心中,把这句话想得自己都感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去找孩子交流,我想孩子一定会跟母亲交流的。 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跟孩子交流不起来?因为父母在跟孩子交流前,预设了很多内在的期待。 比如,期待他成绩好,期待他考名校,期待他在同学中人际关系好,期待……然后一旦发现孩子哪一方面不如自己的意,就会对孩子说:你不好,你很糟糕,将来肯定不成器等等。 如果我们的内心是以这种姿态跟孩子交流的话,孩子能够感觉得出来,他会感到一种苛刻和严厉,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离父母很远。 2、养育方式对婴幼儿的影响 孩子在家庭关系中,父母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呢? 作为治疗的角度,引申来讲,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我们怎样做妈妈,怎样养育孩子,特别是早期的养育,怎样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育环境? 首先,涉及的是孩子一出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这里我想跟大家介绍下温尼克特的一些观点。他十九世纪在英国的工作,导致了英国在制定母婴保护条例时,都吸收了他的很多观点和研究成果。 用他的视角来看,孩子一出生,首先需要一个好妈妈。 这个好妈妈的概念就是他能够去专注于孩子的成长,能够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甚至可以说去迎合孩子的需要。 这个过程可能持续6个月-12个月,在这个阶段,如果母亲的照料非常的专注,孩子就会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么在这个阶段,什么叫做母亲专注的照料? 首先需要知道,孩子一出生,他的状态是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最形象的比喻,婴儿出生后很容易就会想吃奶。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哺乳的过程,孩子一饿,他的肠胃就会蠕动,然后他的口腔里就会分泌唾液,在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我的身体有一种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就是“我需要得到某种满足”,他就想得到满足。 大家知道胎儿在子宫里是怎样完成满足的么? 因为婴儿有这样的一个需求的时候,母亲通过脐带,还有血液,就把这个养分带给了孩子,还可以把孩子的排泄物带走,孩子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所以我们说,胎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间,因为我们在胎盘里,吃喝拉撒都不用我们操心,更不用去想贷款买房买车,我们一切的生命需要,妈妈全部帮我们去完成了,把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但是,当我们一出生,脐带被剪断后,在生理上,就跟妈妈有了一个完全彻底的分离。 这个分离之后,就开始了我们一系列关于人生的各种挑战。比如,饿了就要想办法找东西吃,冷了就要想办法找衣服穿,还要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等等,这些就是妈妈代替不了我们的。 那么从我们自己去做这个事情,和在胎儿期妈妈去帮我们去做这个事情之间,有一个过渡,那个过渡,在心理成长上极其关键,就是说在胎儿时,妈妈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 然后,当我们出生后,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延续这种无条件满足,然后,才能逐渐成长为我们自己来满足。这个发育阶段,在温尼克特看来,我们叫做绝对的依赖到相对的依赖再走向独立。 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妈妈的存在,以及养育环境的存在。然后,他才会意识到,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去做的,妈妈代替不了的,这个就过渡到了相对依赖。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走向独立是我们一生的目标,我们从一出生到走向死亡,我们都在完成独立,这个过程也许非常艰难。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就是母婴关系的依赖,非常真实的写照;相忘于江湖,就是彼此相互独立的存在。 这就是道家,自然万物发生存在的写照,真正做到相忘于江湖的寥寥无几。所以,婴儿需要经过这个一个发展阶段,在最早期尤为关键。 婴儿从胎儿的完全依赖,到要独立面对世界之间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通过非常专注的照顾,通过这个照顾,来辅助他逐渐的面对现实的能力,妈妈专注的重要性。 理论上,其实按照你的自然本性来做,你就能做一个好妈妈,如果说,母亲不断的通过别人的劝告,实际上反而还做不好。 很多妈妈,尽管开始还不熟悉,会有焦虑和担心,其实只要他投入到自己和孩子的情感当中,实际上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妈妈。 如果完全投入到跟孩子的关系中时,在那样一个很美妙的关系中,你就可以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需要什么,他在想什么,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母亲会很自然的懂。 比如,一个有经验的妈妈,她会区分孩子的哭声是要表达什么事情。 孩子不同的哭声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在表达高兴、喜悦。喜悦也可以哭,甚至对孩子来讲,哭泣就像是我们成年人做广播体操一样。 实际,哭就是对自己身体肺活量的一个锻炼,好的妈妈在这个时候他不会去把孩子的哭声止住。 因为做妈妈的她们自己很焦虑,所以认为孩子一哭,就是孩子很焦虑,然后他们就非得把孩子哄睡着了,然后孩子就不哭了,其实有可能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反而耽误了孩子。 当孩子哭时,做母亲的首先需要做到不焦虑,才能够分辨孩子的哭不是难受,而懂得哭声中是需要什么。 有时,孩子就是想哭一哭放松一下,妈妈这时会很平静的让孩子哭一会,然后,自然的他就安静了,前提是妈妈不焦虑。 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焦虑的妈妈,焦虑到什么程度呢? 孩子吃的奶粉是不是有毒啊, 孩子将来会不会光宗耀祖啊,会不会为我挣面子啊, 孩子会不会上清华北大啊… 这些因素加进来的话,妈妈就不是在跟孩子打交道了,妈妈就不是在养育孩子,而是在制作商品。 一旦一个孩子的养育过程被置换成了一个商品的制造过程的话,那就悲惨了,孩子就能潜在的感觉到,其实父母并不是爱他的,并不是专注他的。 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出问题,行为问题,学习问题,跟父母的冲突,家庭关系不好、不和,为什么出这样的问题? 一问他的成长史,三代单传,家里是书香门第,那么他在家里就承担了两个重要任务: 第一,必须活下去,不是为自己,是为这个家族,这个家族要延续香火; 第二,你必须要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要金榜高中,这样才能完成你的使命。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一生下来他就注定了,不能为自己活着,要为家族活着。 然后他就会找不到自己,一个人在内心找不到自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些痛苦就会演化成我们常见的一些症状,各种心理障碍。 从这种现象,我们再回溯到一个孩子最早期的成长,比如说,妈妈能不能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上跟孩子有个交流。首先,就是孩子是否能确定,在最早是自我的一个状态。 就是知道,我是一个被妈妈关注,被妈妈爱,被妈妈情感满足的孩子。当妈妈这样去对他时,在内心他就会形成我们是一个好孩子,这种观念最早的萌芽。 同理,就像在课堂或单位上,如果你的老师或上级对你特别好,你就会认为他们特别好,同时,在你的内心也会有种声音,说明我也是好的,所以人家对我好。 反过来,你的老师或领导对你很糟糕,你一方面对他们很愤怒,同时,也会在内心深处潜在的感觉到因为我不好,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他们才会对我不好。 大家想象,这样的情景,出现在最早的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当中,如果妈妈持续地对孩子不关注,情感上不专注,忽视、冷漠、拒绝,这样的话:婴儿对妈妈的喂养方式非常的愤怒,同时也非常的绝望; 另外一方面,我们最早的时候,妈妈就让孩子在内心深处形成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内在自我的意向: 我是一个坏孩子,妈妈之所以会这样忽视我,拒绝我,是因为我不好。 那么这个孩子会无数次,在他的早期成长过程中,一遍一遍的在内心体会,我不好,妈妈对我不好,是因为我不好,我是一个坏孩子,无数次…… 一遍一遍的重复,足以把一个人塑造成为一个低自尊的,没有价值感,没有自信心的这样的孩子。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 在很多案例中,我们成年人有不自信,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这些都跟我们的早期养育环境不充分有关。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轻可重。 任何一个妈妈,她不可能完全不关注孩子,她肯定是关注一部分,忽视一部分。如果这个忽视的部分太多的话,这个孩子的问题就会比较严重,反之则较少。 在现实生活中,比如,神经症,大家常说神经衰弱,有可能就是他早期的养育环境有忽视,但又不是很大的忽视,这样他会在内心有个轻微的反应,比如,敏感,多疑,睡眠不好。 临床上也有很严重的心理障碍,那些手腕上一道道把自己割伤的,或人格障碍的,那样的人,就是早期养育环境相对忽视的。 这些就是母亲在孩子童年早期,养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3、母婴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再细化一下母亲在孩子的从完全依赖到完全独立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意义。 用奶嘴喂奶,和用母亲的乳房喂奶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的: 当孩子在含着乳头的时候,饿了,一张嘴巴,乳汁就会到他的口中,那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这就是被完全满足的舒适感,而且是非常甜美的满足; 中国有句古话,“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实际上这句话就带有创伤的意味了,说明本身母亲的乳汁匮乏,孩子需要很努力就如同奶瓶吃奶的孩子,没有办法体会到那种乳汁张口就来的感觉。 当孩子在早年体会到良好的母婴需要和被需要,一个孩子当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对我是无比的宽厚与慈爱时,这个内心最初的感受长大以后他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自信心,对这个世界充满信任,同时也能够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那么反过来,用奶瓶喂养的孩子,在饿了的时候拼命的吸,有时还是空的,就可能对自己信心不足,对世界就缺乏信任,永远都会觉得自己不足够,自己有缺乏,就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 我们有时会在生活中见到一些自恋的人,他们的特征是,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永远在剥削别人,他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自己永远不知道付出。 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关系,而自恋人格的人,会把别人给他的东西视作理所当然,当别人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勃然大怒,他们的愤怒是很真实的,真实到他们想要把你灭了。 而他的潜台词也很简单,我永远都是匮乏的,而这种内心的匮乏感就来自童年早期的养育。 在治疗室里,当咨询师跟来访者一起去交流,当来访者是一个自恋的或者有自恋倾向的人,当他把治疗师移情成童年的父母时,他会将童年匮乏的东西移情到治疗师身上。 治疗师的感觉是,不断地被吸,不断地被吸,像自己要被榨干了一样,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治疗师,能不能承受的住来访者对我要求的东西,然后帮助来访者修复他们早年需要修复的这部分缺憾。 所以,治疗师对来访者早年的修复,跟妈妈早年养育孩子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在心理治疗界,有些大师级的治疗师他们对于孩子内心有着非常细微的观察和觉察,很到位的专注的理解,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来访者才有可能修复童年早期的缺憾。 举个例子,一个对世界和他人都是一个很冷漠很愤怒的人,他在和治疗师交流的时候,如果治疗师可以共情,会发现这个人身上很多的变化。 就是从强烈的愤怒,敌意,攻击和冷漠,然后降低一些程度,然后慢慢转为哀伤,悲伤,从悲伤转为委屈,从委屈转为撒娇。 这个撒娇是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舒适的感觉,很委屈到依恋妈妈的怀抱,到逐渐的离开妈妈的怀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由此帮助他适应现实的环境。 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艰辛,也是充满反复的过程,女性常常会从情感上去关心自己,而男人常常用“自大”来伪装自己。 女性治疗师的一个独特优势是,做妈妈的这种内在体验,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历程,也会在养育的过程中,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孩子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在我们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孩子的身体基本上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孩子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曾奇峰: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答案凝缩成两个心理疾病的发病模型:匮乏的和冲突的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形成,也冲突过很长时间。后来,就像其它一些完全对立的理论一样,对立变为统一,意思是两者都对。比如,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最后的结论高中生们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既是粒子,也是波。这些往事告诉我们:在冲突时别全力以赴,因为你和你的争论对手都可能是对的。 匮乏模型的大约表达是:万病源于早年缺少养育者的共情性回应。比如产后抑郁的母亲,就可能缺乏对婴儿的足够的回应,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母亲回应的婴儿,自恋会受损,各种能力会因为缺乏镜影和赞美而萎缩,成年之后的表现就是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也不能正常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事件。这一类人,需要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冲突模型的大约表达是:万病源于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外在冲突内化的结果。比如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这个冲突会变成孩子的“内心打架”。这一类人,需要的是精神分析治疗。 简单地说:能力因为被压抑显得有点弱的人,是匮乏型的;能力比较强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是冲突型的。临床上绝大多数人,是匮乏加冲突的混合型的。 八个常见的冲突【按照心理发展阶段分类】 0 到 1 岁,口腔期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依赖和成长。在成人身上的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以及一些成长停滞的“证据”:像进食障碍、口腔对刺激物的依赖(烟、酒精等)、用语言对他人施虐等等。 1-4 岁,排泄控制期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是控制和被控制。在成人身上的表现是:各种强迫症、过度吝啬、不知变通、收藏癖、对权力成瘾等等。 4-6 岁,俄狄浦斯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爱与恨、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成人身上的表现是爱也迟疑、恨也迟疑;不知道自己要快乐还是痛苦,回避所有快乐的事情;不敢成功,甚至言行都在实现一个目的:“防成功于未然”。 【按照冲突内容分类】 四、幼稚与成熟 中国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农耕社会的传统,大家意识和潜意识都认为,年纪大的人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老人”享有某些“特权”,是心理上的某种预设“权力”,使他们对年轻人有某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其实是对年纪大的人的恶性催眠。同时也是对年轻人的攻击,使年轻人总是为自己的“幼稚”感到羞愧。最后结果是:大家都不在自己本来的位置上。年轻人向往“变老”,年纪大的向往更老,把对年轻人的嫉妒变成了对年轻人的攻击。所以常常见到的情形是,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一个也许仅仅大他几岁的人可能叹气说:此人还是太年轻了。对他人和自己不造成太大损失的“幼稚”是活力的表现,比“世故通达”更接近人的天然本质。成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内心的和跟外界的冲突,而是控制住那些冲突,以及能够用自己的成熟部分,捍卫自己的“幼稚”部分继续“幼稚”。似乎上一代对下一代有着本能的敌意,看看下面对下一代的称呼: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不负责任的一代,等等; 显得把世界交给下一代很不放心;其实是自己这一代不想离去,就预设还被需要。“少年老成”的成熟可能不是成熟,而是生命力的压制。 五、传统与现代 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比如疫苗、抗生素的出现,避免了大规模的病死事件发生;生活条件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但是仍然有人认为一切都是过去的好。这是人格层面发育停滞向历史轴投射的结果,他们内心的“反进步”或“没进步”部分对应着历史上的落后阶段。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有知识的、美学的、情感的价值,而没有多少指导我们生活的价值。每一代人都有权决定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当然,一个成年人也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但是,隔离孩子和现代文明的关系,就几近反文明、反进步了。最高级别的对传统的尊敬,是比祖先更智慧、更文明和活得更自由幸福。 六、疾病与健康 精神分析的一个著名悖论是:一个人花钱花时间来找你做分析,但却千方百计不让你把 Ta 分析好。要健康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健康本身;或者说有无数个,因为有健康就可能有一切。 要疾病的理由只有五个: 疾病带来的痛苦,可以缓解你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有点像一个人的“原罪”,不妨称之为“原内疚”,它是在早年关系中形成的。 疾病本身是你满足本能欲望的一种象征性形式。你当然不会允许分析师“坏你的好事”,也不会让自己“坏自己的好事”。一位强迫症者说:每天睡觉前都要把从早到晚发生的所有事情的细节“捋一捋”,就舒服了,可以安心睡觉了。 当你压抑自己的愿望时,瞬间可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宁静,你随之对压抑上瘾。这个压抑是会泛化的,可能演变成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压抑。然后你赋予这种宁静以某种神圣或者超越的意义。 疾病会带来一些好处。 你以旧的模式应对新的人际关系,改变意味着不熟悉和充满危险。 七、工作与生活 现实中各种事件,本来可以“和平相处”的。它们之间如果发生难以协调的矛盾,很多情形下是一个人内心冲突向外投射的结果。比如男女的差异是一对矛盾,有人用这种差异制造幸福,有人则制造冲突。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也是一样。有人让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消耗了绝大部分全部精力,忽略了家人和亲情。 这可能是因为: 用工作自虐 回避亲情带来的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太多地超越了父母 让自己的孩子体验自己早年的亲情的缺失 八、人际冲突 现实中的人际冲突是不可以避免的。在情理和法律范围内的冲突很正常。但有些人在冲突中会经常突破底线、不择手段。尤其是冲突导致的恶性躯体暴力,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无法把冲突控制在象征性的、也就是语言的层面,是前语言期即 2 岁以前的心理创伤导致的症状,被称为见诸行动。 频繁的人际冲突,可能是因为: 你无法升华你的攻击性,无法用被社会认可的方式获得比你的“对手”更多的财富、知识和荣誉。 你无法亲近他人,你用攻击他人的方式表达亲密。 肆意表达攻击性等于当众情感“裸露”,这是婴儿行为的残留。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自重身份,不屑于这样做。 你把对早年成长环境的攻击,转移到了在此时此地的某些人身上。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给幻听患者的24句话

幻听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约 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幻听,对患者的心理、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患者多不能正确识别和应对幻听,以下 24 句话送给存在幻听的人,但愿他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力量并获得帮助。 1.幻听很常见,你并不孤单,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你一样存在幻听。 2.这些声音是虚幻的,虽然听起来完全跟真的一样。 3.声音难以摆脱,让你很烦恼,你感到无能为力,我理解你的感受。 4.我知道有的声音带有命令性或威胁性,让人感到很害怕,你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安全。 5.当声音让你感到痛苦不堪,难以支撑下去的时候,记得向信任的人倾诉你的处境,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6.记得及时寻求帮助,不要一个人苦苦煎熬支撑,相信总会有人能够帮助到你。 7.如果声音是责备或侮辱你,请不要在意,因为它说的不是事实,没有必要自责,更不要惩罚自己。 8.如果声音让你去做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儿,一定不要听它的,你可以与它讨价还价,底线原则是绝不做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儿。 9.那些声音说的并不是事实,你不必在意,要有勇气对声音说不。 10.你可以不理采那些声音,走自己的路,随它说去,因为声音最害怕你不理它了。 11.这些声音不是与生俱来,也不会跟随你一辈子,相信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它终会消失的。 12.这些声音只是精神或情绪心理等问题导致的,它是一种常见症状,完全可以治疗的。 13.这些声音是可以治愈的,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康复,你也可以。 14.其他人学会了如何去应对这些声音,你也可以。 15.你可以采用耳机听音乐的方式来应对幻听,不同类型的音乐适合于不同的个体,你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治疗效果的音乐。 16.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动起来,跑步、做瑜伽等都可以帮你应对声音。 17.事实证明,让自己忙起来,是一种不错的应对幻听的方式。 18.你还可以写日记,将每天幻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能帮助你弄清楚幻听在什么时候最厉害,以及什么引发了幻听。有些人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日记可以帮助他表达。另外,日记也是倾诉的一种方式,有些人把问题写下来,然后把它扔掉。 19.你可以采取录音的方式,来验证它不是真实的声音。 20.你也可以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来验证它不是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声音。 21.谨记:出现这些声音不是你的错,没有必要感到耻辱。 22.我知道你一直在很努力的与声音作斗争,有时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懦夫,你努力的样子真的很棒,相信自己终会胜利。 23.不要排斥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疾病是病,不是耻辱。 24.如果声音严重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请尽快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