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骆遥特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608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临床心理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671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骆遥特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1、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失眠、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躁狂、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头晕、头皮发紧、耳鸣、喉咙异物感、胸闷、心慌、心悸、呼吸困难、腹胀、腹部不适、尿频、便秘、腹泻、乏力、出冷汗、多汗、盗汗、手脚发麻、四肢无力、发抖、坐立不安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3、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4、性功能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5、自我成长、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性格问题等困扰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6、工作压力、学习压力、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7、性生活不和谐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个人简介
骆遥特,男,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科主任,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认证的精神分析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委员,厦门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精神分析学组组长,厦门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从事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20余年。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修精神科,参加过中德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并取得认证证书。参加过福建医疗队对口四川彭州地震灾区的心理援建工作,目前为福建心理救援二队的心理医生。擅长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专业方向: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的诊治。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婚姻问题、亲子关系、工作压力、一般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门诊时间:厦门市仙岳医院:周一下午精神科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焦虑障碍门诊,周五下午心理科特需门诊,周六上午心理科特需门诊(两周一次)。(预约电话:0592-96166)
患者评价
100%好评率
回复质量
99%好评
服务态度
100%好评
回复速度
99%好评
u***o
评价详情:补充,谢谢医生细心的解释及开导如何处理好家属与患者思想生活上的相处方式。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9-30
j***g
评价详情:病情好转很多,骆主任非常专业和认真!感谢!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8-02
j***g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服务态度很好 特别负责任 !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12-01
j***3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医生人很好,也很有医德,感恩遇见
问诊类型:视频咨询
2022-06-19
j***8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医生非常好,有医术,有医德!
问诊类型:视频咨询
2022-02-12
科普文章

文章 李小龙:家庭与孩子的早期教育(深度好文)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孩子,而家庭的幸福,跟孩子密切相关,当然,除了部分家庭是丁克的,但那毕竟不是主流。 那如何更好的养育孩子,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李小龙老师从心理治疗角度分析早期孩子的成长,文章略长,内容对你一定有帮助。 1、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交流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跟父母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所以孩子的成长对家庭幸福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换一个角度,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跟他的幼年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我是做精神动力学取向的,这是从精神分析的背景来看的,关于幼年成长涉及到可能的缺憾,以及我们需要修复的部分,同时也涉及到,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我们需要以什么方式来养育,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过程。 在治疗室中,治疗师在跟来访者工作时,常常会回到来访者的童年成长经历中,来跟他梳理,这种梳理包括:他的事件,情感,感受和经历,以及跟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些梳理,既有助于他澄清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未完成的事件,同时也是修复心理的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从大众的角度,无论是心理学爱好者,还是关注自身成长,家庭幸福的人们来说,当你在家庭里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如何跟孩子交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常常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父母带孩子来做咨询,父母便会讲孩子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孩子不跟父母交流。 就是孩子不跟父母说话,回到家就回自己的房间玩电脑,平时也有很多这样逆反的行为,在家跟父母对着干,在学校跟老师对着干。 有的时候,我会问母亲,你跟孩子交流么?母亲把眼睛瞪着说,他都不跟我说话,我跟他怎么交流呢? 然后,我就会非常的愤怒,说,作为孩子的妈妈,这个妈妈都做到孩子不愿意跟你讲话了,你觉得你还光荣么? 那么反过来说,母亲怎么才能跟孩子交流得出来呢? 有一句启发的可以深思,回家常常想: 我是这个孩子的妈妈, 这个孩子是我亲生的。 当你自己在内心中,把这句话想得自己都感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去找孩子交流,我想孩子一定会跟母亲交流的。 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跟孩子交流不起来?因为父母在跟孩子交流前,预设了很多内在的期待。 比如,期待他成绩好,期待他考名校,期待他在同学中人际关系好,期待……然后一旦发现孩子哪一方面不如自己的意,就会对孩子说:你不好,你很糟糕,将来肯定不成器等等。 如果我们的内心是以这种姿态跟孩子交流的话,孩子能够感觉得出来,他会感到一种苛刻和严厉,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离父母很远。 2、养育方式对婴幼儿的影响 孩子在家庭关系中,父母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呢? 作为治疗的角度,引申来讲,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我们怎样做妈妈,怎样养育孩子,特别是早期的养育,怎样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育环境? 首先,涉及的是孩子一出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这里我想跟大家介绍下温尼克特的一些观点。他十九世纪在英国的工作,导致了英国在制定母婴保护条例时,都吸收了他的很多观点和研究成果。 用他的视角来看,孩子一出生,首先需要一个好妈妈。 这个好妈妈的概念就是他能够去专注于孩子的成长,能够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甚至可以说去迎合孩子的需要。 这个过程可能持续6个月-12个月,在这个阶段,如果母亲的照料非常的专注,孩子就会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么在这个阶段,什么叫做母亲专注的照料? 首先需要知道,孩子一出生,他的状态是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最形象的比喻,婴儿出生后很容易就会想吃奶。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哺乳的过程,孩子一饿,他的肠胃就会蠕动,然后他的口腔里就会分泌唾液,在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我的身体有一种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就是“我需要得到某种满足”,他就想得到满足。 大家知道胎儿在子宫里是怎样完成满足的么? 因为婴儿有这样的一个需求的时候,母亲通过脐带,还有血液,就把这个养分带给了孩子,还可以把孩子的排泄物带走,孩子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所以我们说,胎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间,因为我们在胎盘里,吃喝拉撒都不用我们操心,更不用去想贷款买房买车,我们一切的生命需要,妈妈全部帮我们去完成了,把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但是,当我们一出生,脐带被剪断后,在生理上,就跟妈妈有了一个完全彻底的分离。 这个分离之后,就开始了我们一系列关于人生的各种挑战。比如,饿了就要想办法找东西吃,冷了就要想办法找衣服穿,还要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等等,这些就是妈妈代替不了我们的。 那么从我们自己去做这个事情,和在胎儿期妈妈去帮我们去做这个事情之间,有一个过渡,那个过渡,在心理成长上极其关键,就是说在胎儿时,妈妈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 然后,当我们出生后,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延续这种无条件满足,然后,才能逐渐成长为我们自己来满足。这个发育阶段,在温尼克特看来,我们叫做绝对的依赖到相对的依赖再走向独立。 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妈妈的存在,以及养育环境的存在。然后,他才会意识到,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去做的,妈妈代替不了的,这个就过渡到了相对依赖。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走向独立是我们一生的目标,我们从一出生到走向死亡,我们都在完成独立,这个过程也许非常艰难。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就是母婴关系的依赖,非常真实的写照;相忘于江湖,就是彼此相互独立的存在。 这就是道家,自然万物发生存在的写照,真正做到相忘于江湖的寥寥无几。所以,婴儿需要经过这个一个发展阶段,在最早期尤为关键。 婴儿从胎儿的完全依赖,到要独立面对世界之间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通过非常专注的照顾,通过这个照顾,来辅助他逐渐的面对现实的能力,妈妈专注的重要性。 理论上,其实按照你的自然本性来做,你就能做一个好妈妈,如果说,母亲不断的通过别人的劝告,实际上反而还做不好。 很多妈妈,尽管开始还不熟悉,会有焦虑和担心,其实只要他投入到自己和孩子的情感当中,实际上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妈妈。 如果完全投入到跟孩子的关系中时,在那样一个很美妙的关系中,你就可以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需要什么,他在想什么,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母亲会很自然的懂。 比如,一个有经验的妈妈,她会区分孩子的哭声是要表达什么事情。 孩子不同的哭声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在表达高兴、喜悦。喜悦也可以哭,甚至对孩子来讲,哭泣就像是我们成年人做广播体操一样。 实际,哭就是对自己身体肺活量的一个锻炼,好的妈妈在这个时候他不会去把孩子的哭声止住。 因为做妈妈的她们自己很焦虑,所以认为孩子一哭,就是孩子很焦虑,然后他们就非得把孩子哄睡着了,然后孩子就不哭了,其实有可能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反而耽误了孩子。 当孩子哭时,做母亲的首先需要做到不焦虑,才能够分辨孩子的哭不是难受,而懂得哭声中是需要什么。 有时,孩子就是想哭一哭放松一下,妈妈这时会很平静的让孩子哭一会,然后,自然的他就安静了,前提是妈妈不焦虑。 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焦虑的妈妈,焦虑到什么程度呢? 孩子吃的奶粉是不是有毒啊, 孩子将来会不会光宗耀祖啊,会不会为我挣面子啊, 孩子会不会上清华北大啊… 这些因素加进来的话,妈妈就不是在跟孩子打交道了,妈妈就不是在养育孩子,而是在制作商品。 一旦一个孩子的养育过程被置换成了一个商品的制造过程的话,那就悲惨了,孩子就能潜在的感觉到,其实父母并不是爱他的,并不是专注他的。 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出问题,行为问题,学习问题,跟父母的冲突,家庭关系不好、不和,为什么出这样的问题? 一问他的成长史,三代单传,家里是书香门第,那么他在家里就承担了两个重要任务: 第一,必须活下去,不是为自己,是为这个家族,这个家族要延续香火; 第二,你必须要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要金榜高中,这样才能完成你的使命。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一生下来他就注定了,不能为自己活着,要为家族活着。 然后他就会找不到自己,一个人在内心找不到自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些痛苦就会演化成我们常见的一些症状,各种心理障碍。 从这种现象,我们再回溯到一个孩子最早期的成长,比如说,妈妈能不能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上跟孩子有个交流。首先,就是孩子是否能确定,在最早是自我的一个状态。 就是知道,我是一个被妈妈关注,被妈妈爱,被妈妈情感满足的孩子。当妈妈这样去对他时,在内心他就会形成我们是一个好孩子,这种观念最早的萌芽。 同理,就像在课堂或单位上,如果你的老师或上级对你特别好,你就会认为他们特别好,同时,在你的内心也会有种声音,说明我也是好的,所以人家对我好。 反过来,你的老师或领导对你很糟糕,你一方面对他们很愤怒,同时,也会在内心深处潜在的感觉到因为我不好,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他们才会对我不好。 大家想象,这样的情景,出现在最早的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当中,如果妈妈持续地对孩子不关注,情感上不专注,忽视、冷漠、拒绝,这样的话:婴儿对妈妈的喂养方式非常的愤怒,同时也非常的绝望; 另外一方面,我们最早的时候,妈妈就让孩子在内心深处形成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内在自我的意向: 我是一个坏孩子,妈妈之所以会这样忽视我,拒绝我,是因为我不好。 那么这个孩子会无数次,在他的早期成长过程中,一遍一遍的在内心体会,我不好,妈妈对我不好,是因为我不好,我是一个坏孩子,无数次…… 一遍一遍的重复,足以把一个人塑造成为一个低自尊的,没有价值感,没有自信心的这样的孩子。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 在很多案例中,我们成年人有不自信,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这些都跟我们的早期养育环境不充分有关。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轻可重。 任何一个妈妈,她不可能完全不关注孩子,她肯定是关注一部分,忽视一部分。如果这个忽视的部分太多的话,这个孩子的问题就会比较严重,反之则较少。 在现实生活中,比如,神经症,大家常说神经衰弱,有可能就是他早期的养育环境有忽视,但又不是很大的忽视,这样他会在内心有个轻微的反应,比如,敏感,多疑,睡眠不好。 临床上也有很严重的心理障碍,那些手腕上一道道把自己割伤的,或人格障碍的,那样的人,就是早期养育环境相对忽视的。 这些就是母亲在孩子童年早期,养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3、母婴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再细化一下母亲在孩子的从完全依赖到完全独立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意义。 用奶嘴喂奶,和用母亲的乳房喂奶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的: 当孩子在含着乳头的时候,饿了,一张嘴巴,乳汁就会到他的口中,那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这就是被完全满足的舒适感,而且是非常甜美的满足; 中国有句古话,“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实际上这句话就带有创伤的意味了,说明本身母亲的乳汁匮乏,孩子需要很努力就如同奶瓶吃奶的孩子,没有办法体会到那种乳汁张口就来的感觉。 当孩子在早年体会到良好的母婴需要和被需要,一个孩子当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对我是无比的宽厚与慈爱时,这个内心最初的感受长大以后他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自信心,对这个世界充满信任,同时也能够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那么反过来,用奶瓶喂养的孩子,在饿了的时候拼命的吸,有时还是空的,就可能对自己信心不足,对世界就缺乏信任,永远都会觉得自己不足够,自己有缺乏,就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 我们有时会在生活中见到一些自恋的人,他们的特征是,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永远在剥削别人,他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自己永远不知道付出。 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关系,而自恋人格的人,会把别人给他的东西视作理所当然,当别人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勃然大怒,他们的愤怒是很真实的,真实到他们想要把你灭了。 而他的潜台词也很简单,我永远都是匮乏的,而这种内心的匮乏感就来自童年早期的养育。 在治疗室里,当咨询师跟来访者一起去交流,当来访者是一个自恋的或者有自恋倾向的人,当他把治疗师移情成童年的父母时,他会将童年匮乏的东西移情到治疗师身上。 治疗师的感觉是,不断地被吸,不断地被吸,像自己要被榨干了一样,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治疗师,能不能承受的住来访者对我要求的东西,然后帮助来访者修复他们早年需要修复的这部分缺憾。 所以,治疗师对来访者早年的修复,跟妈妈早年养育孩子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在心理治疗界,有些大师级的治疗师他们对于孩子内心有着非常细微的观察和觉察,很到位的专注的理解,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来访者才有可能修复童年早期的缺憾。 举个例子,一个对世界和他人都是一个很冷漠很愤怒的人,他在和治疗师交流的时候,如果治疗师可以共情,会发现这个人身上很多的变化。 就是从强烈的愤怒,敌意,攻击和冷漠,然后降低一些程度,然后慢慢转为哀伤,悲伤,从悲伤转为委屈,从委屈转为撒娇。 这个撒娇是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舒适的感觉,很委屈到依恋妈妈的怀抱,到逐渐的离开妈妈的怀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由此帮助他适应现实的环境。 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艰辛,也是充满反复的过程,女性常常会从情感上去关心自己,而男人常常用“自大”来伪装自己。 女性治疗师的一个独特优势是,做妈妈的这种内在体验,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历程,也会在养育的过程中,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孩子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在我们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孩子的身体基本上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孩子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曾奇峰: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答案凝缩成两个心理疾病的发病模型:匮乏的和冲突的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形成,也冲突过很长时间。后来,就像其它一些完全对立的理论一样,对立变为统一,意思是两者都对。比如,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最后的结论高中生们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既是粒子,也是波。这些往事告诉我们:在冲突时别全力以赴,因为你和你的争论对手都可能是对的。 匮乏模型的大约表达是:万病源于早年缺少养育者的共情性回应。比如产后抑郁的母亲,就可能缺乏对婴儿的足够的回应,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母亲回应的婴儿,自恋会受损,各种能力会因为缺乏镜影和赞美而萎缩,成年之后的表现就是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也不能正常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事件。这一类人,需要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冲突模型的大约表达是:万病源于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外在冲突内化的结果。比如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这个冲突会变成孩子的“内心打架”。这一类人,需要的是精神分析治疗。 简单地说:能力因为被压抑显得有点弱的人,是匮乏型的;能力比较强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是冲突型的。临床上绝大多数人,是匮乏加冲突的混合型的。 八个常见的冲突【按照心理发展阶段分类】 0 到 1 岁,口腔期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依赖和成长。在成人身上的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以及一些成长停滞的“证据”:像进食障碍、口腔对刺激物的依赖(烟、酒精等)、用语言对他人施虐等等。 1-4 岁,排泄控制期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是控制和被控制。在成人身上的表现是:各种强迫症、过度吝啬、不知变通、收藏癖、对权力成瘾等等。 4-6 岁,俄狄浦斯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爱与恨、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成人身上的表现是爱也迟疑、恨也迟疑;不知道自己要快乐还是痛苦,回避所有快乐的事情;不敢成功,甚至言行都在实现一个目的:“防成功于未然”。 【按照冲突内容分类】 四、幼稚与成熟 中国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农耕社会的传统,大家意识和潜意识都认为,年纪大的人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老人”享有某些“特权”,是心理上的某种预设“权力”,使他们对年轻人有某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其实是对年纪大的人的恶性催眠。同时也是对年轻人的攻击,使年轻人总是为自己的“幼稚”感到羞愧。最后结果是:大家都不在自己本来的位置上。年轻人向往“变老”,年纪大的向往更老,把对年轻人的嫉妒变成了对年轻人的攻击。所以常常见到的情形是,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一个也许仅仅大他几岁的人可能叹气说:此人还是太年轻了。对他人和自己不造成太大损失的“幼稚”是活力的表现,比“世故通达”更接近人的天然本质。成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内心的和跟外界的冲突,而是控制住那些冲突,以及能够用自己的成熟部分,捍卫自己的“幼稚”部分继续“幼稚”。似乎上一代对下一代有着本能的敌意,看看下面对下一代的称呼: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不负责任的一代,等等; 显得把世界交给下一代很不放心;其实是自己这一代不想离去,就预设还被需要。“少年老成”的成熟可能不是成熟,而是生命力的压制。 五、传统与现代 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比如疫苗、抗生素的出现,避免了大规模的病死事件发生;生活条件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但是仍然有人认为一切都是过去的好。这是人格层面发育停滞向历史轴投射的结果,他们内心的“反进步”或“没进步”部分对应着历史上的落后阶段。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有知识的、美学的、情感的价值,而没有多少指导我们生活的价值。每一代人都有权决定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当然,一个成年人也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但是,隔离孩子和现代文明的关系,就几近反文明、反进步了。最高级别的对传统的尊敬,是比祖先更智慧、更文明和活得更自由幸福。 六、疾病与健康 精神分析的一个著名悖论是:一个人花钱花时间来找你做分析,但却千方百计不让你把 Ta 分析好。要健康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健康本身;或者说有无数个,因为有健康就可能有一切。 要疾病的理由只有五个: 疾病带来的痛苦,可以缓解你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有点像一个人的“原罪”,不妨称之为“原内疚”,它是在早年关系中形成的。 疾病本身是你满足本能欲望的一种象征性形式。你当然不会允许分析师“坏你的好事”,也不会让自己“坏自己的好事”。一位强迫症者说:每天睡觉前都要把从早到晚发生的所有事情的细节“捋一捋”,就舒服了,可以安心睡觉了。 当你压抑自己的愿望时,瞬间可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宁静,你随之对压抑上瘾。这个压抑是会泛化的,可能演变成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压抑。然后你赋予这种宁静以某种神圣或者超越的意义。 疾病会带来一些好处。 你以旧的模式应对新的人际关系,改变意味着不熟悉和充满危险。 七、工作与生活 现实中各种事件,本来可以“和平相处”的。它们之间如果发生难以协调的矛盾,很多情形下是一个人内心冲突向外投射的结果。比如男女的差异是一对矛盾,有人用这种差异制造幸福,有人则制造冲突。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也是一样。有人让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消耗了绝大部分全部精力,忽略了家人和亲情。 这可能是因为: 用工作自虐 回避亲情带来的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太多地超越了父母 让自己的孩子体验自己早年的亲情的缺失 八、人际冲突 现实中的人际冲突是不可以避免的。在情理和法律范围内的冲突很正常。但有些人在冲突中会经常突破底线、不择手段。尤其是冲突导致的恶性躯体暴力,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无法把冲突控制在象征性的、也就是语言的层面,是前语言期即 2 岁以前的心理创伤导致的症状,被称为见诸行动。 频繁的人际冲突,可能是因为: 你无法升华你的攻击性,无法用被社会认可的方式获得比你的“对手”更多的财富、知识和荣誉。 你无法亲近他人,你用攻击他人的方式表达亲密。 肆意表达攻击性等于当众情感“裸露”,这是婴儿行为的残留。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自重身份,不屑于这样做。 你把对早年成长环境的攻击,转移到了在此时此地的某些人身上。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给幻听患者的24句话

幻听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约 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幻听,对患者的心理、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患者多不能正确识别和应对幻听,以下 24 句话送给存在幻听的人,但愿他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力量并获得帮助。 1.幻听很常见,你并不孤单,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你一样存在幻听。 2.这些声音是虚幻的,虽然听起来完全跟真的一样。 3.声音难以摆脱,让你很烦恼,你感到无能为力,我理解你的感受。 4.我知道有的声音带有命令性或威胁性,让人感到很害怕,你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安全。 5.当声音让你感到痛苦不堪,难以支撑下去的时候,记得向信任的人倾诉你的处境,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6.记得及时寻求帮助,不要一个人苦苦煎熬支撑,相信总会有人能够帮助到你。 7.如果声音是责备或侮辱你,请不要在意,因为它说的不是事实,没有必要自责,更不要惩罚自己。 8.如果声音让你去做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儿,一定不要听它的,你可以与它讨价还价,底线原则是绝不做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儿。 9.那些声音说的并不是事实,你不必在意,要有勇气对声音说不。 10.你可以不理采那些声音,走自己的路,随它说去,因为声音最害怕你不理它了。 11.这些声音不是与生俱来,也不会跟随你一辈子,相信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它终会消失的。 12.这些声音只是精神或情绪心理等问题导致的,它是一种常见症状,完全可以治疗的。 13.这些声音是可以治愈的,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康复,你也可以。 14.其他人学会了如何去应对这些声音,你也可以。 15.你可以采用耳机听音乐的方式来应对幻听,不同类型的音乐适合于不同的个体,你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治疗效果的音乐。 16.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动起来,跑步、做瑜伽等都可以帮你应对声音。 17.事实证明,让自己忙起来,是一种不错的应对幻听的方式。 18.你还可以写日记,将每天幻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能帮助你弄清楚幻听在什么时候最厉害,以及什么引发了幻听。有些人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日记可以帮助他表达。另外,日记也是倾诉的一种方式,有些人把问题写下来,然后把它扔掉。 19.你可以采取录音的方式,来验证它不是真实的声音。 20.你也可以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来验证它不是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声音。 21.谨记:出现这些声音不是你的错,没有必要感到耻辱。 22.我知道你一直在很努力的与声音作斗争,有时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懦夫,你努力的样子真的很棒,相信自己终会胜利。 23.不要排斥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疾病是病,不是耻辱。 24.如果声音严重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请尽快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是否还需吃药?

“我出院啦!”每次看到患者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出这句话时,我都真心为他们高兴,但是总会有那么几个患者时隔一段时间再次入院。 这是为什么呢? 临床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坚持维持量服药的病人复发率为 40%,而没坚持维持量服药的病人的复发率高达 80%。所以坚持服药是治疗和防止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治疗措施。 不要自行停药 很多复发病人再次住院后都会有一个疑惑。我开始减药或停药,明明很好也没有啥症状,怎么就会突然再次发病? 其实很简单!药物必须在血中维持一定的浓度,疾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药物被吸收后,血药浓度开始升高,5-6 个半衰期之后血药浓度达到了稳态,当达到某一水平后药物开始产生疗效。 减药和停药也是一样,血药浓度的下降需要时间,因此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之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病情的波动。所以很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假象——“减药或停药后我的情况良好” 所以出院后一定要好好吃药,可以在自己的手机设置一个备忘录,每天到点提醒自己该吃药了。 也有些复发进来的病人反应是因为害怕药物的副反应进而自行减药或停药。其实在这点大家不需要特别的担心。精神科药物大多数比较温和,特别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普遍效果好,副作用少,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也可以通过调整药物来减轻身体的伤害。简单点来说,精神科药物千万种总有一款适合你!有事找医生,不要自行下诊断给自己减药或停药。 我经常会跟快要出院的患者说:出院后一定要好好吃药,定期门诊随访。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听医生的话,不好好吃药。 坚持服药对精神科患者来说,不仅起到控制精神症状,稳定情绪,治疗疾病的作用,还是预防疾病复发,减少再次住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不能坚持服药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疾病复发,复发次数越多,吃的药也会变得越多,也会严重影响愈后效果,甚至损害社会功能。所以出院后一定要好好吃药,定期门诊随访,不可掉以轻心。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时候需要见心理医生/咨询师?

虽然我们中的一些人害怕去拜访心理医生/咨询师,并拒绝承认自己也许需要帮助,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困惑于自己到底什么时候需要见心理医生/咨询师。 人们通常的想法是:“每个人都会有抑郁和压力,那么,我是需要去找咨询师,还是我应该自己处理这些?” 一项调查显示,除了大部分人都对心理健康存在着“心理障碍”之外,很多人对于何时需要拜访心理咨询师依然感到困惑,这也是许多人推迟获得帮助、同时在生活中遭受更多痛苦的原因。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呢?请记住以下的几种情况,并告诉你身边的人。 1 悲痛 失去亲人,不管是父母、朋友,甚至宠物,都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创伤,尤其是死亡突然袭来和意外突然发生的时候。每个人应对悲伤的方式和能力都各不同,但是,这时候去见心理咨询师,有助于你更快地识别自己的应对机制,可以让难以忍受的丧失之痛稍微更易于处理。 2 焦虑 压力和焦虑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会在在面试、人际关系、考试,甚至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悄然出现。虽然许多人知道如何处理压力或焦虑,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些压力和焦虑到底如何影响了自己的身体。患有惊恐发作的人也面临着很快失去认知功能的高风险。去见心理咨询师,以便找到焦虑和压力的根源,并且学习如何处理它们,这总是个好主意! 3 抑郁 经常感到疲倦,对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你在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候也不会真的快乐,这些都是抑郁的征兆。 抑郁的人一般不会主动求助,因为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阶段,或者“有一天,我会突然摆脱这些”。然而,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找到一位心理医生,找到你抑郁的根或源头,会让你感觉更好,这是通向快乐的旅程的第一步! 4 恐惧 恐惧指的是对非理性事物的极端恐惧。因此,它意味着没有理由害怕,但是你因为害怕而把这些赶出了你的头脑! 例如,恐高、封闭的空间、蜘蛛等。很多时候,上述的这些恐惧不会扰乱人们的功能,然而,像进食恐惧症、承诺恐惧症等症状,会限制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去见心理咨询师,了解恐惧症背后的原因,然后逐渐摆脱它,创造奇迹! 5 关系问题 几乎所有人都面临着与家人、合作伙伴甚至同事的关系问题。虽然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但也可能是生活中许多问题、压力、焦虑和沮丧的源泉。与心理咨询师清楚的讨论事情来龙去脉,以便解决关系问题。 6 成瘾 当不健康的习惯或成瘾(毒品或其他)影响了你的生活时,你需要去拜访一位心理医生,以便让他/她帮助你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心理治疗也有助于控制诸如饮食失调、睡眠问题的症状。 7 提高绩效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显然和心理健康、准备程度、动机有关。简言之,提高绩效主要和一个人生活中的心理功能有关。无论是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还是商人去参加大型活动,我们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支持,以帮助我们准备以最佳表现提高绩效。 8 思路清晰 有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思路清晰一些。只要向中立的人大声谈论自己的问题,人们就会重新集中注意力,理解问题,并找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你有任何问题,任何困惑,去和心理咨询师谈谈是不错的选择。 9 精神障碍/疾病 当你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并且家人也无法承受你的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时,就一定需要去见心理医生了。这个时候,你自己、你的家人已经无法帮助你走出困境,找到心理医生,寻求系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是必须的选择,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的发展,越早求医,治疗效果越好。 总之,为了过上幸福、美满、充实的生活,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如果对于见心理咨询师感到困难,需要克服自己这种非理性的古老态度。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这些障碍,但对于什么时候去拜访心理咨询师感到困惑的人来说,永远记住“现在”总是正确的时间! 把“你是否需要心理帮助”的问题,交给心理咨询师来决定。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坐下来、谈论自己的困惑。谁都不知道,这是否会是你生活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心灵的相遇,随着彼此之间建立起信任,疗效也就慢慢地产生了。咨询师很少会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而是营造一种安全、包容的氛围,帮助来访者调动自己内在的资源,去找到属于他或她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访者在咨询师这里感受到不一样的人际交往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吸收进自己的头脑里,对己对人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能够区分自己的想法和现实,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换位思考,拥有了一颗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心灵,更能接触到自己的情感同时又不失理性,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愿望,善待自己,包容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接受世间万事万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当来访者心灵成长的障碍物被搬开以后,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吃药怎么办?

有一位住院病人,在家属过来探视的时候,得意地向家属说自己住院期间几乎没有吃药,每天都瞒过了医生呢。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他当场表演了一段:“吃下”药片,然后接过家属带来的饭开始吃饭,吃完饭后,再将药片完整地从嘴里吐了出来。 家属当场大惊失色:药都不吃,这病能好? 显然患者不这么认为。 患者拒绝服药,这是所有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最普遍、也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妄想、幻觉等原因,不仅认为自己没有病,往往还会认为家属、医生、护士让他吃的是毒药,是要害他。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吃药,该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绝服药的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才能起效。 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不肯吃药?原因通常有以下四类: 认为自己没有生病,不需要治疗 如开头所举的例子,病人就是认为自己没有病,认为医生护士让他吃药是在害他,所以才偷偷“藏药”不吃,并以躲过医生检查为荣。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大脑无法像从前那样正常思考,因此多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与行为,猜疑、恐惧心理,造成患者难以对医护人员信任。这一类患者,家属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获取患者的信任是比较重要的。 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复发,不需要吃药 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愿意吃药的较为常见的原因。这类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也就是所谓的“感觉好了”,就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不必再继续服药了。然而实际上精神分裂的治疗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巩固维持治疗,并不是说症状缓解、自我感觉良好了,就可以停药了。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通常分为三个过程: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 ①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迅速控制急性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等,使抗精神病药物尽快起效,无论患者是首次发作还是多次发作后的再一次复发,都需要迅速控制症状; ② 巩固期治疗:主要是降低本次疾病的复发。这一阶段的患者虽然急性症状得到了控制,但与那些已缓解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相比,仍然更容易复发,尤其是当生活中出现某些刺激性事件或改变药物剂量、种类时,此阶段的治疗重点在于采用与急性期类似的治疗来巩固急性期的治疗结果,至少需要维持六个月。 ③ 维持其治疗:主要是保持治疗效果,减少新的复发,国际专家共识是首次发作的患者应至少维持治疗 1-2 年,多次发作的患者至少维持 5 年。 此阶段要求患者在维持用药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康复训练,家属也需要帮助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方式,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尽可能使患者回归社会,最终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 处于巩固期、维持期治疗的患者,如抱有侥幸心理擅自减药停药,病情巩固维持不够,极易导致疾病复发。 抱有这种想法的病人往往是因为对于疾病认知不足、错误地认为自己已恢复良好。家属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并重点强调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疾病复发的严重性。 惧怕副作用,担心副作用会“损害”大脑,或者感觉副作用太大难以忍受,从而拒绝吃药 “我听说这个药能把人吃傻了,我不想当傻子。”“药吃多了会上瘾!我不想吃!” ① 不需要太担心正规药物的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深入人心,然而,一种药物能上市能被用于治疗,是因为治疗效果大于副作用的,在已经生病需要治疗的情况下,两相权衡取其轻。药物副作用三分毒,疾病不及时治疗的严重后果可能就是“五分毒”。 只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来服药,就不需要太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的问题。 ② 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没有那么可怕。停药所致疾病复发是因为疾病本身没有治疗稳固,并不是因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当疾病得到足够巩固缓解,医生认为可以逐渐减药时,此时再按照医嘱的剂量逐渐减药,疾病是没有那么容易复发的。 此外,部分药物会有轻微嗜睡的副作用,患者吃了后会困倦想睡觉,并不是脑子变傻。 ③ 精神科药物一般不会导致“上瘾”。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用药物中,只有安定类药物有一定的成瘾性,用于当患者失眠时镇静安眠用,但对于这类药物医生会有严格的控制,只会给确诊明确需要的患者开具,且每次所开的量也会有严格限制。最重要的是,药物仍然是用来治病的,只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剂量服药,即使是有一定成瘾性的安定类药物,也不会导致“上瘾”。 ④ 副作用太难受不想吃,可以请医生调整用药。改用其他能接受的药物,或者降低剂量等办法。副作用难以忍受时,需要及时跟医生沟通,擅自停药与咬牙硬扛均不可取。自行停药的后果比副作用带来的不适要严重得多,而咬牙硬扛也容易打击患者服药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影响健康的恢复。 总之,有问题及时找医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应该自行“解决”。 嫌弃长期吃药麻烦 由于几乎需要每日都服药,对于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家属长期服药过程中容易遗漏服药,有些患者嫌麻烦,于是干脆不吃。 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减少服药的不便,比如将药放在饮水机旁边提醒自己,减少漏服的情况;比如将手机定上闹钟,需要外出的时候,提前将所需要服用的药物放进第二天会携带的包里。 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可以由家属将患者的药按照每日所需服用的分量提前准备好,而后让患者到时间时直接吃就行。 具体做法:将药丸用剪刀从铝板上连着包装一起剪下来以防受潮,市面上常见的那种分成很多小格的药盒,按照每次服用的分量分别放进小格里,为防止吃错、或者吃过了不记得了,还可以在每个小格上用铅笔写上早/中/晚、服用日期等,患者只需要按照家属做好的标记服药即可。 患者只需每次按照家属准备的药直接吃就行,对于尤其是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这样不容易漏掉,防止药量不够。 当患者认知能力逐渐恢复时,也可以这样训练患者自行管理服药事情。 此外,对于极度不配合、不愿意吃药的患者,医生还有长效针剂的选择,打一次针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通常为 1 个月左右。 打针相对于吃药来说,不是意味着疾病变得更为严重,只是另一种选择而已。对于那些有意愿吃药但嫌麻烦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定期去医院接受长效针剂,省去每日需要服药的烦恼。 精神分裂症的理想治疗结果是:患者恢复了由于疾病所致的精力与体力下降,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并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 只要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能得到提高,那么治疗就被认为是有效果的。 患者与家属不要把“自己也许要终身服药”这事看得太重,而是把力气用来感受快乐和创造新的生活。重新融入社会、拥抱新的生活,才是治疗的最终目标,而不是仅仅“一辈子不再复发”,连感冒都会经常“复发”,关键是在这期间,如何看待生活。 你会主动联系一位失联多年的朋友吗?你向往已久的旅行最终能够成行吗?你有勇气向心仪的对象主动表白吗?每个人都会面临形形色色的恐惧时刻, 焦虑不安、麻木困顿、自我怀疑……,是恐惧让我们无法成为更好自己。这本书写的非常实在且一针见血,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过不焦虑的生活。‘’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当一个家庭病了,孩子才会化身“问题儿童”

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当一个家庭生了病,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表现出来。 而这个人往往会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家庭和各种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 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 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抚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 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 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偏差而求助。 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 她们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 也就是说,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 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心理疾病(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 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 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 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当孩子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 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 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或者母亲停留在少女时代,不从父母处独立,而是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亲密关系上就会出现空缺(真空)状态。 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 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 当爸爸忙于工作时,也许孩子会担负起照顾家庭、妈妈及更幼小孩子的责任。 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超级负责人”或“代理父亲”。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 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 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 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母亲)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父亲)的愤怒。 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她)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她)而彼此亲密起来。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 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上中学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 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父亲最终回归家庭之后,女儿豁然痊愈。 父亲因此感慨万端,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 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 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 无奈休学,重读初三。 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 当儿子因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 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 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 “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 可以说,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 孩子这么做是出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 家庭系统中的个人,有填满处于“真空”状态关系的倾向,孩子,往往是自动满足系统需求及隐含空缺的人选。 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 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个人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 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来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良好,则对独生孩子是好的; 倘若家庭处在不良婚姻中,独生子会承担所有潜藏的问题。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人扮演健康的角色。 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范: 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 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 如何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 如何培养亲密关系;如何做个正常、健康、有价值的人; 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孩子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他(她)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他(她)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 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 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重要功课。 一旦我们根据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能做出些补救措施。 家中的焦虑便不会由一个人吸收和承担,造成“问题儿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3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抗抑郁焦虑药副作用大不大?

看心理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病人一方面想看病,一方面又担心药物有副反应,对是否要服药犹豫不决。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担心,目前主流的抗抑郁焦虑药物副作用相对都比较轻。如果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肯服药,无异于因噎废食,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可能导致自己的病情迁延不愈,以至于长期处于痛苦之中。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2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理障碍患者如何做才能停药?

有些心理障碍患者用遍了所有的相关药物,联合用药,而且药量还很大,但是疗效不好;还有一些患者疗效不错,但是永远无法停药。究其原因,应该是认知模式没有改变,心结没有解开。抗抑郁焦虑药只能控制症状,无法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这样的病人应该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骆遥特

副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12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骆遥特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100 次
总文章 12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15 次
患者评价 543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9-21 10:15:15
骆遥特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215 人
随访中的患者 14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