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了解心理学、精神病学领域中有关压力的知识。
*******************************
应激与压力
我们先来了解“应激”。普通大众对“应激”这个词是陌生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们对它的解释和使用也有些复杂,就拿应激的定义来说吧:有的说是机体应付困难处境时的一种状态;有的说是威胁个体良好状态进而威胁个体应对能力的任何情境。看!是不是很绕,难理解?通俗地讲,应激就是应对刺激,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应对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冲突、变化和压力,这种应对的状态就是应激。
我们再来了解“压力”。“压力”是人耳熟能详的。众所周知,高压锅焖炖美食是压力的作用。在压力作用下,固体会变形,气体和液体的分子会运动。同样,人的心理受到“挤压”也会发生扭曲变形,出现心理问题。人在遭遇到挫折、冲突、变化时,必然会产生压力,因此有人认为精神应激就是精神压力。
压力真能产生动力?
能!压力能产生动力,能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人类生存。我们先祖深陷生存困境时,潜能被激发,为求生存而不屈不挠、积极奋进。“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完成了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后,常会感到身体放松、心情愉悦。
研究发现,人在应对压力时,精神活跃,注意力集中,思维灵活。应对压力不仅有助于人类生存与创造,也有利于个人成长或自我提升。
科学家发现,人类心理有“弹性”,平时少见,但在遭遇重大精神打击或创伤时,心理弹性发挥作用,接住和缓冲压力的撞击。
这是压力“好”的、积极的一方面。
压力还有“另一面”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压力也有“坏”的、消极的一方面。当压力过于强烈或持久,或者超出个人承受能力时,压力变阻力。此时,人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情绪失控,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下降,缺乏幸福感,倦怠疲乏,严重时会引发精神疾患。
***********************************
压力源
产生压力的事件分轻重缓急、好坏强弱。人类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伤害、飞来横祸、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家长里短、升官发财、金榜题名、交友恋爱、娶妻生子等等大事小情都会因事而生压力。有的事会危及生命,残损身体;有的事会给心灵留下终生创伤;有的事成为长久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的事令人欣喜,有的事让人骄傲,有的事能激发人的潜能,产生与不幸抗争的动力。
个体素质和对压力评估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耐压力,惯常应对模式。某种情况下,压力下的确会导致精神受创伤。是否导致精神创伤,不仅与压力事件有关,还与个体对压力事件的体验与评价有关。同样一件事,有人可以“化悲痛为力量”,有人会“病来如山倒”。
不可小觑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处于困境的个体所能获得的、拥有的,能保护身心健康的资源,包括经济上的,人际间的,还有社会保障。这些资源都会帮助个体有效应对压力,维护身心健康。有远胜于无。
恰当的社会支持有利,过少或过多的社会支持不利。当一个人处于压力困境中,应对功能会自动开启运转,身心逐渐适应并回复正常,只有少数人可能产生精神创伤。在自我应对过程中,过度支持、保护或照顾反而会削弱人的自身抗压力,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
********************************
抗压、减压,修复创伤
1、积极抗压
现实生活中,压力和由此产生的烦恼无处不在,我们日日时时均需应对这样那样的挑战。“人类持续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并据此要对环境做出预判和预警”。我们应当相信自身具有抗压潜能。积极自我暗示就是积极抗压。积极暗示是锻炼自我意志的有效手段。“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与压力相处中,我们会学到很多,比如忍耐、坚强、思考、求生等等;在抗压过程中,我们的精神堡垒更坚固,更富有弹性,虽然压力未减,但是我们的抗压力增强了。
2、适度减压
身处困境,面对压力,有许多积极、健康的减压良方,因人而异,如有人改变居室或办公桌的摆设,营造清净优雅的氛围,有助于调整心态,舒缓焦躁情绪。再如幽默减压,健身减压,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同样十分有效、实用。良方虽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弹性接压,慢慢释放,建设自己绿色、健康心态。
3、修复心理创伤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专科医生各自担负着修复心理创伤的职责,他们不仅可以直接治疗而且能传授增强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调节力的知识和技能,尽快平衡心理,维护心理健康。因此,求助医生,谨遵医嘱是必要而有效的选择。
文章 夜来风雨声,烦恼知多少?
郭杰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夜来风雨声,压力知多少?
郭杰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夜来风雨声,记忆知多少? (一)
郭杰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