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前,65 岁的赵阿姨因为家庭变故搬新家后,一直感觉疲劳乏力、胸闷心慌、有时喘不过气,还觉得肩颈部紧绷得厉害,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是郁郁寡欢、心情糟糕。她和家人都以为她得了心脏病,10 年里在上海的各大医院心内科、呼吸科和骨科求诊,实验室检查、心超、血管造影、CT、磁共振等检查做了一大堆,只是发现一些血脂升高、阵发性的早搏的问题,服用药物后,血脂指标控制了,早搏也消失了,但是症状依然没有任何减轻。赵阿姨觉得自己得了“看不好”的毛病,看病花了十几万也毫无头绪,心情更加低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经综合医院心身结合门诊转诊到精神科,明确诊断“中度抑郁伴躯体症状”,给予治疗后,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起初,她不能接受自己得了“精神病”的结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服用了药物,结果 1 个月就真的有了改善,于是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接受心理咨询。现在治疗 1 年,以前的症状基本没有了,每天的心情都变好了。赵阿姨逢人就说,这个“看不好”的毛病原来是“心病”。
这些“看不好”的病,到底是什么呢?
在精神专科被称为“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等,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在 ICD-10 诊断标准中,心境障碍、轻中度抑郁中也有伴躯体症状的诊断类型;甚至有一些隐匿的抑郁和焦虑以躯体症状为首发症状。
躯体化症状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是患者陈述多种、反复出现或者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或者器官,各种医学检查均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不适症状,同时由于真实感受到的躯体不适,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出现反复的就诊行为。
躯体化症状与个性特征、神经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症状的出现、病情变化和持续时间与心理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存在一定相关。躯体化症状形成过程比较隐秘,患者一般不容易察觉、或者并不承认心理问题,在综合性医院的多次求诊,也很难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从而导致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改善、迁延不愈。
躯体化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消化、神经、呼吸、循环、运动、内分泌、泌尿和生殖系统)
- 神经系统:如失眠、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皮肤感觉症状或者疼痛症状等;
- 消化系统: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反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者舌苔过厚;大便次数多、稀便或者水样便;
- 循环系统:胸闷、胸痛、心动过速等;
- 呼吸系统:呼吸不畅、憋气、哮喘、气短、胸痛等;
- 运动系统: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 内分泌系统: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
- 泌尿系统:尿频、尿不尽感、排尿困难等;
- 生殖系统: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异常或大量的分泌物,痛经等。
由于躯体化症状多与情绪、心理因素相关,但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常常重视身体疾病,而忽视了真正的根源——抑郁、焦虑和情绪心理问题。很少有人走进精神专科医院,即使经过躯体化障碍的量表评估后,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一时也难以接受患上了“精神疾病”的结果,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因而受到影响,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所以,这一类心身结合的疾病尤其需要得到大家警惕和重视。
广大患者如果得了“看不好”的毛病,一定要警惕可能是“心病”!
文章 哪些人群容易得抑郁症?
陶睿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精神病医院
文章 心境障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
陶睿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精神病医院
文章 青春期焦虑、迷茫、抑郁该如何专业疏导?
陶睿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精神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