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尤其在4~10个月大的宝宝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婴幼儿的肠道发育不完全有关,当遇到饮食结构改变、肠管疾病或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时,容易诱发肠套叠。
肠套叠发生后,宝宝会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腊肠样肿块等症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在发病48小时内,医生通常会采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但如果超过48小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小儿肠套叠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合理地喂养宝宝,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
2.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
3. 肠套叠整复后1周内,家长需严密观察,预防复发。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乐盛麟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文章 下单刮痧板收到火锅?!这是什么情况?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宝宝肠套叠,灌肠后无床位,回家安全吗?
疾病解码者
文章 宝宝大便、腹胀、哭闹问题,需要换奶粉吗?
运动与健康
文章 小孩肠套叠,晚上吐了四五次怎么办?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宝宝肠套叠出院后发热,需要用药吗?
癌症防治先锋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陈功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须丽清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