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胡大一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1********355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届京东好医生 专家 全国百强
99%
好评率
1165
接诊人数
14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胡大一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1000
/48小时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胡大一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的优化治疗。反对过度检查、过度诊断和过度医疗。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京东健康心脏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创始主席。
患者评价
99%好评率
回复质量
98%好评
服务态度
100%好评
回复速度
98%好评
8***x
评价详情:胡教授询问病情非常详细,覆盖面很广。医德医风医术都是顶级的。平凡如我能有幸找胡教授亲自看病真的深感荣幸!感谢京东健康平台!普通老百姓找国家级大医看病再也不是梦!感谢胡教授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1-12-17
j***w
评价详情:非常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问诊平台,还约了百忙之中的胡教授亲自问诊,胡教授非常耐心详细的给了宝贵建议,为我们患者家庭着想,不为利益。衷心感谢胡教授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工作人员。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2-21
L***q
评价详情:胡老师很认真,很负责,并且帮我父亲约了脑神经科专家,并且给出了很好的治疗方案,真是我们三生有幸。感谢京东搭建这样一个医疗平台,感谢胡老和徐医生以及胡老师团队和其他与我们联系的医生。最佳医生,最佳平台,发自内心感谢!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0-10-16
董***邑
评价详情:非常专业谨慎认真,非常好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0-07-06
狼***友
评价详情:感觉非常好的一次问诊,医生专业、敬业,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再次感谢!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0-06-03
科普文章

文章 胡大一:心脏病患者,还能过性生活吗?

本文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如果您或您的丈夫(妻子)患了心血管病,例如患过心肌梗死(放或未放支架),或做过搭桥或瓣膜手术,或接受了起搏器和/或除颤器的植入,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心功能不全,这种情况,能够恢复性生活吗? 首先,您应开诚布公诚恳地与对方沟通关于性生活的话题,对方同样会担心性生活对您心脏的影响。患心血管病后关于性生活恢复事关生活质量,不必回避。 性生活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呢?患过心脏病后,您常常会比正常人更为关注xing生活中身体的一些变化,例如心跳加快,血压有所升高和肌肉张力增高。 这些变化只要适度,纯属正常。未患心脏病的正常人同样在性生活过程中会有这些变化。只是您有了心脏病,会更加关注和担心这些变化。 性生活过程中会发生的变化 当出现性冲动时,呼吸会逐渐增快,皮肤变的潮红,心跳开始加速,血压略有升高; 性激动进一步向高潮发展时,心跳与血压均会进一步上升; 在到达性高潮后,开始释放您的张力,此后您的心跳、血压和呼吸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些身体的变化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xing生活期间消耗体能最多的xing高潮期的时间尤其短暂。 如果您能从事日常适度的运动而无胸闷、胸痛、气短或心悸等不适,恢复正常xing生活很安全,出现心脏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中等程度的运动即可引发上述不适感,您在恢复正常xing生活之前应到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健康4S店)去接受心脏康复的指导与运动训练。在医生与运动治疗师的精心指导下,您可逐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大大降低您恢复正常性生活时的心脏问题或风险。 7大误传与误区,您可千万别信! 有关心血管病与性生活的误传与误区会对患者产生焦虑,甚至恐惧,显著延缓疾病后的康复过程。 误言/误区1:一旦患了心血管病,男性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降低。 真实情况如何呢? 的确不少患了心血管病的患者会出现上述情况,但未必是心血管病本身。例如有的患者虽患有心肌梗死或心绞痛,但经治疗,病情很稳定,心功能很好,心绞痛与心肌缺血也控制满意。 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常常与病后和术后对病情与手术双重不安导致的焦虑和/或抑郁引致。当然有些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药物也可能降低性功能和加重勃起功能障碍。 误言/误区2:心肌梗死后恢复性生活可能再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 先前患过心肌梗死,如病情一直稳定,平时从事日常生活无不适症状,其性生活过程中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很小。这些患者应去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健康4S店)寻求指导与评估。 误言/误区3:喝点酒是准备开始性生活的好办法。 实际上完全相反! 性生活前应避免饮酒!饮酒可引起性功能减退。 误言/误区4:男性激素(睾丸素)可有效改善男性的性功能。 实际上,男性激素的使用应十分谨慎。一定要经充分了解您的病情与您正在使用药物的医生处方。gaowan素可导致有害的副作用,并可与一些药物有不良的相互作用。 误言/误区5:经绝期的女性用雌激素治疗可提高女性的性生活满意度。 至今无任何可信的研究证实这种传说靠谱。服用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减轻性生活时(经绝期发生期间或其后)可能发生的阴道干燥和疼痛,即对阴道有润滑作用,使性生活更为舒适。 就此问题的雌激素使用一般而言比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有心血管病的女性的风险会小。但也可使用不含雌激素的有润滑作用的软膏等。 误言/误区6:心血管病患者性生活时应处在二者的下方。 实际上,您可选择一种不引起自己气短、疲劳,或导致身体或手术部位不适的体位。如在xing生活过程中感到胸闷、胸痛或心悸、气短时,应中止和及时休息。 当您觉得开始有些气短时,采用半卧位有助于缓解症状。 误言/误区7:中草药/偏方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性功能。 真实情况不能完全否定,但肯定没有传说与广告或变相广告说的那么传奇。有些中草药或偏方可能与您正服的西药有不利的相互作用,可能升高或降低您的血压,甚至可能带来风险。应咨询医生,在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健康4S店)接受指导。 现在的问题是患者往往难以启齿,而医疗也缺失这方面的服务,健康教育谈及的也很少。当对是否能够恢复性生活存在困惑时,患者可到就近的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寻求帮助。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顶级医生解密降脂药真相,看后全家受益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信息在微信中广泛传播,大肆鼓吹“胆固醇无害,降脂药是骗局”论,不少公众和患者被误导,有些患者甚至开始拒绝按时服用他汀。 究其源头,只不过是国外一家保健品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故意捏造的。 胆固醇究竟是好是坏?降脂药到底该怎么吃?为了理清目前种种混乱说法,我们邀请了京东健康心脏中心医主任胡大一,详细为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好,我是胡大一,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 其实近几年,国内有关血脂、胆固醇的说法很混乱,我大概整理了一下,郑重地告诫各位,下面这3类错误的观点,可千万不能有。 错误观点1:胆固醇有益无害,即使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也可以放开了吃。 错误观点2:他汀类的降脂药,副作用大,不仅伤肝,还会引起早衰、认知功能下降。 错误观点3:血脂降得太低,反而不好,所以降脂药要减量吃,或者吃保健品。 接下来,我再具体说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健康杀手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大人群的统计调查,或是基因遗传学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等,都一致证明: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以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都和高血胆固醇水平有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体检的时候,总是要查血脂,因为根据血脂水平,医生能判断一个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在查血脂的时候,检验单上会有这么个指标,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C)。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简单来说,这个指标升高了,就意味着血脂水平异常,那么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LDL-C水平究竟是1还是1.8? LDL-C正确的指标究竟是多少,其实目前学界的标准不太统一。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2013年发布的降胆固醇指南中,根据专家达成的共识,建议LDL-C别低于1.0mmol/L,否则不太安全。 但是,此后不久,美国国家脂质协会发表声明,认为根据当时已有的研究,即使LDL-C低于1.0mmol/L,患者的安全也有保证,而且受益可能更多。 2018年年末,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当代心脏病学的旗手和领袖Eugene Braunwald教授发表了重要演讲。当时,他提出的建议是: LDL-C的目标水平,应该在1.8mmol/L以下。 这个数字和中国的指南以及胆固醇教育计划,是一致的。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我主要是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一方面控制好自己的血脂水平,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看化验单上LDL-C指标下降了,就觉得万事大吉,开始减药甚至停药。 如果是已经得了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LDL-C应该降至1.8mmol/L以下。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了ASCVD危险因素(吸烟、肾功能不好等),LDL-C应降至<2.6mmol/L。 他汀类药物是降LDL-C的基本用药 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效果,已经被太多的研究证实,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又安全地降血脂,大家应该遵医嘱放心使用。 而且,他汀类药物还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对比烟酸这类降脂药,他汀类药物还能显著降低ASCVD的总死亡率。 影像学研究也发现,他汀不仅能够降低胆固醇,还能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缩小。 他汀在用于临床后的20多年,安全性数据也越来越充分。 这一系列研究奠定了他汀防治ASCVD的基础用药地位。 降脂药到底该怎么吃?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和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同声明,无论用什么手段或药物,降LDL-C是关键!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绝大多数应选择中小剂量他汀,即原研厂家各种他汀的一片为中等剂量,半片为小剂量。 具体服用标准如下: 1. 已患有冠心病、做过支架或搭桥者,大多应使用中等剂量。 2.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或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再合并一种危险因素(如吸烟、肾功能减退...),用药前,如LDL-C没有明显增高(在化验单的参考范围内),可使用小剂量他汀。 如果患者使用某种他汀不能耐受,应更换另一种他汀,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剂量。 如果单一使用他汀8-12周后,LDL-C没有降到降到1.8mmol/L以下,则要联合用药,比如他汀与依折麦布合用。 那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一用药,就得加大他汀的剂量,但是中国患者很少能耐受得了大剂量的他汀,并且医疗支出也会变高。但是,如果选择联合用药,对于患者来说疗效更好,副作用也少,还能节省医疗费用。 绝不应该为了谋利,而编造错误的用药方法 文章的最后,我想再说几句心里话。 一方面,奉劝那些为了利益,为了推销自家产品的商家,不要胡编乱造错误的治疗信息,误导患者。赚钱没问题,但这钱,不能是坑害他人健康得来的。 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在降脂、保护心脑血管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呼吁全国的心血管内容医生,认真领会相关指南,理解降低LDL-C的目标、理解合理的用药方法,做好患者教育与随访互动。用我们的专业性,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 | 胡大一大夫 本文 首发于 | 北医人民心脏健康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审校 | 黄然 白佳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顶级医生解密降脂药真相,看后全家受益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信息在微信中广泛传播,大肆鼓吹“胆固醇无害,降脂药是骗局”论,不少公众和患者被误导,有些患者甚至开始拒绝按时服用他汀。 究其源头,只不过是国外一家保健品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故意捏造的。 胆固醇究竟是好是坏?降脂药到底该怎么吃?为了理清目前种种混乱说法,我们邀请了京东健康心脏中心医主任胡大一,详细为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好,我是胡大一,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 其实近几年,国内有关血脂、胆固醇的说法很混乱,我大概整理了一下,郑重地告诫各位,下面这3类错误的观点,可千万不能有。 错误观点1:胆固醇有益无害,即使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也可以放开了吃。 错误观点2:他汀类的降脂药,副作用大,不仅伤肝,还会引起早衰、认知功能下降。 错误观点3:血脂降得太低,反而不好,所以降脂药要减量吃,或者吃保健品。 接下来,我再具体说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健康杀手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大人群的统计调查,或是基因遗传学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等,都一致证明: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以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都和高血胆固醇水平有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体检的时候,总是要查血脂,因为根据血脂水平,医生能判断一个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在查血脂的时候,检验单上会有这么个指标,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C)。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简单来说,这个指标升高了,就意味着血脂水平异常,那么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LDL-C究竟是1还是1.8 LDL-C正确的指标究竟是多少,其实目前学界的标准不太统一。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2013年发布的降胆固醇指南中,根据专家达成的共识,建议LDL-C别低于1.0mmol/L,否则不太安全。 但是,此后不久,美国国家脂质协会发表声明,认为根据当时已有的研究,即使LDL-C低于1.0mmol/L,患者的安全也有保证,而且受益可能更多。 2018年年末,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当代心脏病学的旗手和领袖Eugene Braunwald教授发表了重要演讲。当时,他提出的建议是: LDL-C的目标水平,应该在1.8mmol/L以下。 这个数字和中国的指南以及胆固醇教育计划,是一致的。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我主要是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一方面控制好自己的血脂水平,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看化验单上LDL-C指标下降了,就觉得万事大吉,开始减药甚至停药。 如果是已经得了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LDL-C应该降至1.8mmol/L以下。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了ASCVD危险因素(吸烟、肾功能不好等),LDL-C应降至<2.6mmol/L。 他汀类药物是降LDL-C的基本用药 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效果,已经被太多的研究证实,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又安全地降血脂,大家应该遵医嘱放心使用。 而且,他汀类药物还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对比烟酸这类降脂药,他汀类药物还能显著降低ASCVD的总死亡率。 影像学研究也发现,他汀不仅能够降低胆固醇,还能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缩小。 他汀在用于临床后的20多年,安全性数据也越来越充分。 这一系列研究奠定了他汀防治ASCVD的基础用药地位。 降脂药应该怎么吃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和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同声明,无论用什么手段或药物,降LDL-C是关键!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绝大多数应选择中小剂量他汀,即原研厂家各种他汀的一片为中等剂量,半片为小剂量。 具体服用标准如下: 1. 已患有冠心病、做过支架或搭桥者,大多应使用中等剂量。 2.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或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再合并一种危险因素(如吸烟、肾功能减退...),用药前,如LDL-C没有明显增高(在化验单的参考范围内),可使用小剂量他汀。 如果患者使用某种他汀不能耐受,应更换另一种他汀,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剂量。 如果单一使用他汀8-12周后,LDL-C没有降到降到1.8mmol/L以下,则要联合用药,比如他汀与依折麦布合用。 那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一用药,就得加大他汀的剂量,但是中国患者很少能耐受得了大剂量的他汀,并且医疗支出也会变高。但是,如果选择联合用药,对于患者来说疗效更好,副作用也少,还能节省医疗费用。 文章的最后,我想再说几句心里话。 一方面,奉劝那些为了利益,为了推销自家产品的商家,不要胡编乱造错误的治疗信息,误导患者。赚钱没问题,但这钱,不能是坑害他人健康得来的。 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在降脂、保护心脑血管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呼吁全国的心血管内容医生,认真领会相关指南,理解降低LDL-C的目标、理解合理的用药方法,做好患者教育与随访互动。用我们的专业性,更好地服务患者。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内科泰斗胡大一: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太多

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 ——希波克拉底 大家好,我是胡大一,退休前是一名心血管内科的医生。 我当了四十多年的心血管病医生,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 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 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 医生的成就感来自于减少发病率 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 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 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 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 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 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 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 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 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 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 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 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 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 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 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 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 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但是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 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 真正的医疗机会公平性是指——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 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 医疗不应该只有刀片、药片、支架和起搏器 最基本的是需要有效的沟通,看病不是修机器,不是简单地看几个检查结果、几个数据就可以轻易诊断清楚,没有医生可以一次看好病的,只有在与患者充分的沟通中才能发现问题,帮助一个患者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甚至更久。 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 我建议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 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 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 我从生物医学技术向双心、心脏康复的改变 我学医从医50多年了,开始也是用单纯的生物医学技术,到1995年开始感悟双心,近几年学康复做康复又悟出五个处方——心理、运动、营养、药物、戒烟。 目前,我看病是三步曲: 1. 问病情 2. 看心情 3. 谈谈生活工作和人生经历,有无压力,不顺心。 我的母亲是胡佩兰,她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她时常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 我从母亲的精神理解了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和他的母亲胡佩兰医生 近几年,我一直致力于建设心脏中心,因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心脏中心,才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让患者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跑着看医生。 真真正正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我的这项事业又有了新的成就,我将和京东健康一起,将心脏中心这个项目推广至全国各地,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我们设置了心脏内科、心脏外科、预防与康复科以及双心医学四大分中心,并且我会和其他34名全国顶级心脏领域专家一起承担京东健康心脏中心核心管理职务。 我相信京东健康心脏中心将会惠及全国更多的患者。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京东健康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发表演讲 目前,我们第一家区域诊疗中心落地于天津市南开医院,当然之后还会在更多的城市建立我们的区域诊疗中心。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有需求的人看到这条信息,让我们有机会帮助到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猝死发生前,身体会有什么特殊感觉

如何按下暂停键? 心电图是整个心脏电活动在体表的投射。 由于心源性猝死大多数存在器质性的心脏病,可以通过心电图来监测。 可以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扩大等情况。 如何急救 在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至少50%-70%以上心脏骤停患者可得以生还。 对心脏骤停,上天留给了我们几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 以下是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两步法心肺复苏”。 绝大多数高中生或以上年龄的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 第一步: 派人或自行拨打急救电话120。 第二步: 然后直接来到患者身旁,将一只手的掌跟部至于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接着将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之上。 然后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请务必实施每分钟100至120次按压速度,按压深度≥5厘米。 其实,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健康大问题,和我们身体中的小问题息息相关。 比如,很多猝死是因为心脏本身就存在冠状动脉斑块等器质性问题,而冠状动脉斑块的出现,和平时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所以,平时身体上的小问题要格外注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故事:对可降解支架的追求到恐惧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一位男性38岁患者,父亲与哥哥均在60岁前患过心肌梗死,本人是在药企做研发工作的,对生物医学进展了解的很及时。 当出现快步走路时胸骨后与咽部压迫感,休息数分钟很快缓解,意识到自己患的是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到当地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支近端狭窄90%。他看了很多上海G专家讲的可降解支架如何神奇,决定选择去英国做雅培研发的这种支架。无巧不成书,他接受完生物可降解支架出院三天,便看到了雅培公司关于生物可降解支架不仅不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反而增加血栓风险。接着强生公司中止了关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发试验。这些坏消息如雷灌顶。患者坐卧不安,通宵不眠,接着不思饮食。担心支架随时出了问题,怎么办?并多次夜间出现濒死感,到急诊查心电图与肌钙蛋白都正常。夜间怕一人独处,也无心思上班。到了上海那个天天讲生物降解支架如何好的专家科里住院,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支架通畅,其他血管也无问题。出院时建议长期服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防止支架内血栓。至今已用了5年,还不敢停。患者所在城市有一高水平精神病医院,后入住了该医院。经用艾司西酞普兰,症状基本缓解。但他不愿长期用精神科药物,出院后马上停药,症状又复发如初,并越来越重。 我向他详细解释,临床试验被随机两组,预后事件的差别是个统计学概率,并非接受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每一例患者都出问题。你已5年多未出问题,没有必要终身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停掉替格瑞洛,保留阿司匹林。应正确看待抗焦虑/抑郁药物,应重新使用并坚持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至少1年。我强调他不吸烟,无高血压,无糖尿病,体重理想,主要是有心肌梗死早发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很高,接近6mmol/L,应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甚至更低。家族史应重视,但并非不可变,例如父亲和哥哥患病时没有他汀和依折麦布,也不知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什么水平,现在我们有了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国内许多患者纷纷问我如何看生物可降解支架?我的回答:1、如无需放支架,再好的支架也不要放!2、可降解支架至今仍是“美好的传说”,需要更多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它比现有支架更好。3、国内一些试验是受生产企业主导影响的专家牵头,尚需更多试验和持续随访以观察结果。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重要信息提醒——他汀不是肝肾毒药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我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与迫切需要用他汀类药物而又不敢用、不敢坚持长期用、或已自行减量和停药的患者沟通。为什么会这样做?共同的回答:“怕伤肝肾!” 他汀不是肝毒药! 肝脏是人体内合成胆固醇最大的器官。人体中80%的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的。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就是作用于肝脏,抑制减少其胆固醇合成。 服用他汀后,确有少数患者会有一过性肝酶增高,但这并不真正代表肝损害,如果仅升高几个或十多个单位,可在观察下,继续用药,4-6周后再复查一下。如已高至肝酶的正常上限3倍或更高,可暂停药物,待肝酶恢复正常后,再更换一种他汀,并从小剂量开始。 他汀类有多种,绝大多数患者总可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他汀,如果所有的国外研发的他汀都不行,可用我国研发的血脂康或脂必妥,这两个药降坏胆固醇作用稍弱,但安全性很好,很少引起肝酶升高。如单用二者之一,坏胆固醇有下降,但未能降至达标的水平,可联合使用减少小肠吸收胆固醇的依折麦布10mg,这种联合用药不仅安全,疗效也完全可达到用其他他汀的降坏胆固醇效果。 如果用他汀后6-8周查肝酶正常,之后发生肝酶增高的可能性极小,除非自身肝脏或其他系统出了新问题。因此他汀长期使用既是必要的,又是安全的。 自1994年他汀用于中国后,尚未有或极罕见因他汀引致不可逆转的肝病、肝硬化、肝癌。 即使用他汀后肝酶一度升高的患者,停药后,4-6周复查,绝大多数可恢复正常。 肝酶增高与他汀剂量有关。我国患者绝大多数无需用高强度大剂量他汀,患者使用高强度大剂量他汀仅是个别药企与几个学术商人卖药的商业广告。在广大患者中根本不可执行,只是卖药人的一相情愿。 有些患者有脂肪肝,平时肝酶就有些高,又有糖尿病,尤其被放了支架,需要使用他汀,完全可用。观察肝酶变化,只要未进一步升高,就可放心用他汀。有些脂肪肝患者用他汀前肝酶高,用他汀后肝酶反而正常了。 我质疑他汀会有治疗脂肪肝的功效。推测,可能用他汀后,患者更注意管住嘴、迈开腿了,生活方式变好了,肝酶下来了。 他汀不是肝毒药!他汀不仅不伤肾,而且肾病(Ⅱ、Ⅲ期)的患者可从服用他汀中获益。 慢性肾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常见原因是心脑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这些致残致命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急症常常发生在肾病走向终末期之前。因此,慢性肾病的患者不能把关注仅局限在肾,一定要同时重视心脑血管的保护。 慢性肾病患者大多有高血压,而且血压比没有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难控制。这一点,肾脏病患者很明白,会认真用药控制血压。 但往往忽略了他汀类药物不仅不是伤肾的肾毒药,反而是减少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含卒中)的重要药物。各国指南都把慢性肾病作为他汀类药物的适应证。 慢性肾病患者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少降至2.6mmol/L以下,低一些更好。因为慢性肾病患者大多有高血压,不少人有糖尿病;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把坏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也可保持不变。 临床上已有大规模试验,充分证实,中等剂量(甚至中小剂量)他汀,联合用减少小肠吸收胆固醇的药物依折麦布10mg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与卒中。 再次强调,慢性肾病患者不要被忽悠用什么高强度大剂量他汀。首先很不安全,有肾病的患者用高强度大剂量他汀更易发生副作用;同时根本无必要。高强度他汀是药商医商勾结的必要,是伤害患者利益,消耗国家医疗资源的胡作非为。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漫画浅谈:过好慢病人生,降压降脂一个都不能少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说一说什么是“双心医学”,有哪些症状?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什么是“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指医生看病不仅仅关注心血管有没有器质性的病,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注意患者有没有焦虑、抑郁,包括焦虑的急性发作——惊恐,注意患者的睡眠情况。 1、焦虑/抑郁绝不仅仅是情绪的激亢或低落。 它们会导致人体某些部位的不适,即“躯体化症状”。最常见的躯体症状在身体的两个部位:一是胸闷、胸痛、后背痛、心悸、出汗、气不够用,一个经典动作是喜长出气。惊恐发作时可夜间有濒死感,而反复到急诊就医。医患双方遇到这种情况都首先想到心脏病和心脏科,尤其心血管专科医院。第二个易发生“躯体化症状”人体部位是腹部,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一有便意,马上要上厕所,等不及,水样便)。这种临床表现的患者就诊的科室自然是消化科。 2、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 心血管病与其他慢病的发生发展受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而“西医”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就是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忽视疾病的心理因素,加上分科越来越细。相当一部分医生看病是“盲人摸象”“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因胸闷胸痛,上来单刀直入,想到的就是心绞痛,还都是不稳定的。问诊三句半,上来就是冠状动脉CT,发现斑块就造影。一通地造,“深挖洞,广积粮”。如查了一圈,全正常,就说是血管痉挛。腹部不适,就做胃镜、肠镜。严重浪费医疗资源,而解决不了病人的疾苦。 3、一例因强烈情感刺激引致的焦虑急性发作。 北京一所大学的一位即将毕业,已与同校同学订婚的女生,突然接到男方通知,说自己是同性恋,要解除婚约。女孩十分痛苦,同时频繁胸痛、胸闷、心悸、大汗,夜间憋醒,有濒死感。一周内五次到专科医院看心脏急诊。每次检查全部正常。这是一例根本没有心血管病,因强烈情感刺激引致的焦虑急性发作——惊恐,却多次去看心血管急诊。后在我的双心门诊明确诊断,经抗焦虑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4、“病症分离”。 不少患者平时毫无不适,没有胸闷、胸痛。当下冠状动脉CT做的泛而滥。查出不少“肌桥”,一些狭窄不重,尤其临界(狭窄70%-80%)的病变。医疗信息不对称,一些极其荒谬的信息传播的家喻户晓:“狭窄到了70%,一定要放支架,不放随时可能心肌梗死或猝死。”“支架能预防心肌梗死”(支架根本不可能预防心肌梗死,预防心肌梗死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必要时的药物)。CT检查前毫无症状的患者知道了CT结果后,听到看到这么多负面可怕信息,开始心有不安、纠结。不想安支架,又怕不放将来出事,这就出现了“虑病”的焦虑。于是开始出现胸闷胸痛症状。这种症状与CT的发现本不相关,我将之表述为“病与症”的分离。而目前常态医学模式把不相关的病与症混为一谈。导致过度支架。因症状不是斑块引起的,支架后更痛苦。 5、医院只卖汽车,不办4S店。 接受了支架/搭桥手术、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支架将来会出什么问题、搭桥能管多久、起搏器后注意事项、能不能运动,能不能开车乘飞机……心中无数,心里没底。网上查出的都是令人不安,甚至恐惧的坏消息。我从自己的半个多世纪学医从医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对疾病和经受的治疗心里没底给患者带来的焦虑/抑郁,及其产生的反复胸痛、胸闷、气急的难受程度远远超过疾病本身。 6、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理阴影普遍存在 而在做支架的科室 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普遍缺失。 有些患者对用抗焦虑/抑郁药有顾虑,怕药物依赖、吃上停不掉、也担心副作用。实际上,和其他药一样,在医生指导下,医患沟通互动,抗焦虑/抑郁药也是安全有效的。有氧运动也有抗焦虑/抑郁的效果。双心医学的温馨服务让众多支架后的患者去除了心理阴影,让人生重新充满阳光。虽然双心医学至今没有医保支持,但越来越壮大的双心医生队伍在双心医学实际中充分体验到这种服务以低的医疗成本,为患者更大程度上解除疾苦,收获的是医生职业的幸福感、价值感和成就感。每个从医者只有认认真真学些精神心理常识,才能更好体贴理解患者的病痛,尊重患者的感受。从我在国内首先提出双心医学已22年了,这是我当医生以来,一次对医学理解的颠覆性转变,也是今天拓展为慢病防控五大处方的基础。 7、总 结 (1)焦虑/抑郁决不限于精神情绪的起落,它们会引起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最常见部位在胸腹部。容易误诊误判为冠心病心绞痛或胃肠疾病; (2)有些患者体检冠状动脉CT筛查发现的轻度至临界(狭窄70%-80%)病变并非都与患者自觉的胸部症状有因果关系,是一种“病(变)和症(状)分离现象。而现在医生问诊普遍粗犷,三言两语或三句半,就果断下结论是冠心病心绞痛,并且普遍不做成本低的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我国这么多人口5百万至上千万的地市级医院和数量更大的县医院热衷于和大医院攀比,购置血管造影机、CT与磁共振这些“摇钱树”。运动心电图设备或缺失或年久失修。仅根据造影发现的解剖学狭窄程度就上了支架。有的患者生动地描述:“支架前有胸痛,支架后,痛不欲生。” (3)如何鉴别焦虑/抑郁所致胸背部不适与心绞痛呢?心绞痛持续时间为数分钟,焦虑/抑郁所致胸部不适或过短(几秒钟或一两下),或过长,可达数小时至数日。心绞痛常在运动进行中发生,焦虑/抑郁所致胸痛往往运动起来不发生或反而减轻消失。焦虑/抑郁常伴有一些其他表现,如急躁心烦或情绪低落,对以往有兴趣的事失去兴趣。怕处于狭小封闭空间,如电梯。不敢乘飞机。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或早醒。总觉气不够用,喜长出气; (4)冠心病患者可同时存在心绞痛和焦虑/抑郁所致胸部不适两种情况,应注意鉴别,双心服务,综合治疗; (5)有些焦虑/抑郁患者的躯体不适可主要表现在胸部,有的主要表现在腹部,有的两个部位都有; (6)有些根本没有心血管病者可有焦虑/抑郁所致胸背部不适,长年在心内科就诊; (7)老年人既常有心脑血管病,也常因孤独、操心、睡眠障碍有焦虑/抑郁。我们往往关注了与临床上表现的头晕、乏力、心悸、胸闷、胸痛、后背痛无关联的CT发现的腔隙脑梗、冠状动脉狭窄不重的斑块和颈动脉超声发现的轻度斑块,而忽略忽视了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焦虑/抑郁导致的“躯体焦虑”。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结果是“手到,病难除”。相当一部分患者药没少吃,支架没少放,症状非旦不减轻,反而越治越重!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奇怪”的“不良反应”,避免了一个支架的过度使用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近接诊一位72岁男性患者,老人坐在病床上,面部毫无表情。女儿代述病史。 2017年患者因走路快时气短,到某省会最大的医院看病。门诊医生问诊三言两语,就开了住院条。办完住院手续,主管医生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说是冠心病,需冠状动脉造影,做支架。女儿签了知情同意书。 次日患者被送入导管室,两小时后,被从导管室推出来。手术医生告诉患者女儿,造影发现有支血管狭窄75%,是需要放支架的。但就在告诉患者,下一步要放支架时,突然发生了“不良反应“,表现为四肢僵直,但查了心电图和肌钙蛋白都正常,也无过敏反应。 由于没有病历复印资料,也无造影光盘,无法知晓什么血管的什么部位狭窄了75%。问患者当时什么场景,患者说听说要放支架了,马上感到腹胀,四肢僵硬,动弹不得。医生最后终止了手术。 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与女儿都认为支架是必须放的,而因为“不良反应”,支架没放成,心中一直很纠结。因为术前医生讲了“顺口溜”,不放支架可能随时心肌梗死,随时猝死。 患者此后三天两头到当地医院看病。老伴不理解,认为他是没病装病。而患者本人感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开始是快走时气短,现在正常散步稍久,也有气短。近来夜间不能平卧。最终,在县医院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大,舒张末直径67mm,左心室射血分数33%。 经利尿,规范使用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症状明显减轻,可平卧(我见到的枕头很低)入睡。走路时气短明显减轻,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到44%。两肺没有啰音,下肢不肿,肝脏不大。但几乎每晚后半夜突然警醒,大汗,濒死感,需马上坐起十多分钟。医生认为是急性左心衰,但肺部无啰音,发作后仍可平卧入睡。 到医生办公室进一步了解病情,进一步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线索:①患者曾被医生预约做磁共振,一进入封闭空间,立即心悸、胸闷、大汗、濒死感,只好终止了检查;②患者不敢乘电梯;③不敢乘飞机,一生仅乘坐过一次飞机,有六位亲属“保驾护航”,之后再未敢乘过飞机;④年青时很上进要强,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心情很低落,加上老伴总说他没病装病,心里很不愉快;⑤支架没放成,担心心脏出意外。 问诊到了这一层面,一切都真相大白了。患者“双心”都有问题。心脏病不是冠心病,而是扩张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第一次入院,应认真问病史,查体,做无创伤成本不高的超声心动图,而不是一心想的都是冠心病与支架!75%的狭窄不需支架,但医生对患者传达的信息支架是他的救命稻草。患者的另一个“心”是心病,焦虑、焦虑的急性发作——惊恐和兼有抑郁。“奇怪”的“不良反应”与做磁共振时的反应,近期半夜坐起大汗和濒死感实际是另一个问题——惊恐。 疫情期间,我已走了30多个市县。我发现尽管自1995年我就开始倡导推广“双心”医学,但至今仍有众多心内科医生不重视,不认真学习精神心理常识。因此根本不会识别本不奇怪,却被认为“奇怪”的“不良反应”。这个“奇怪”的“不良反应”,虽让患者躲过了一个不必要的支架,但患者从医生的“顺口溜”中坚信不疑认为自己需要做支架,没做成,天天心有不安,担心心脏出意外。这是什么?医源性的伤害! 心血管医生不认认真真学习精神心理常识,难以尊重患者的感受,体贴患者的疾苦,而且往往做很多高成本有创伤的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冰上加霜,钱没少花,手术没少做,病越治越重! 看好病一定从问诊入手。任何医学教科书的第一部分一定是症状学。问诊不仅仅是对病情的详细调研,也是医患第一次见面感情的交流。要一问病情,二问心情,三问工作生活经历和事件,四谈谈性格。我们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人。 而现在的医疗,已忽略了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诊环节。症状学一旦被省略,医生就是在粗枝大叶,盲人摸象看一个具体器官的病变,连病都没看明白,何况看病的人。近30年来,我们培养了大批会放支架,会安起搏器,会做射频,会开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技术高手,能工巧匠,高级工。缺失了医学的体贴、同情与温暖,医学就会变的越来越冰冷。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5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问诊记录

轻型心肌炎患者,担心是否患有心房心肌病及房颤风险。患者男性43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38

医生建议:心房心肌病可能需要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在23年11月28号做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但失败了。现在每天都有不舒服的感觉,想知道是否需要开胸封堵,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患者男性43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对于房间隔缺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手术失败后,症状加重可能与手术本身或其他因素有关。建议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包括均衡饮食、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等。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胸闷不适、喘息、心悸,怀疑冠心病,已服用中药和西药。患者男性46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8

医生建议:冠心病症状明显,建议定期复查,保持良好作息,注意饮食和运动,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考虑支架治疗,可结合球囊扩张术等治疗方式。保守治疗也是可行的,但需根据病情和效果决定。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老人近期食欲不振,总说口干鼻塞,血氧正常,但D2聚体指标异常高,是否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男性79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50

医生建议:老人患有心脏病抑郁症,且存在营养不良问题。需要密切监测D2聚体指标,调整用药方案以控制血压和心率。同时,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并与主治医生沟通,共同管理老人的健康。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冠心病患者,前降支放置2个支架后体力下降,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医生建议再次手术放置支架,患者担心手术风险和用药问题。患者男性57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58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冠心病的诊断是明确的。目前的用药方案是合理的,但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并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关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冠脉造影结果、症状严重程度、心功能等。生活建议包括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等。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经常出现心脏不适、乏力、心慌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或晚饭后,需要休息才能缓解。我的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请问我可能得了什么病?患者男性40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51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和用药情况,可能存在心脏血管问题或心肌问题。建议您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例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等。请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孩子4月20号开始出现胸口不舒服,怀疑心脏问题,想了解治疗建议。患者男性5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43

医生建议:疾病:早搏。重点:建议带孩子来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生活建议:重点: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冠心病患者,曾经尝试过支架,想了解下一步治疗方案,是否需要心脏搭桥手术,平板心电图结果如何?患者男性43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根据病情和冠脉造影结果,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同时,需要调整用药,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从平板心电图结果来看,侧支循环情况良好,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有8个月的胸闷憋气症状,白天比晚上不舒服次数多,前天的冠脉造影显示右冠狭窄百分之八九十,想知道是否可以保守治疗还是必须马上做支架?患者女性62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45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症状和冠脉造影结果,冠心病的诊断是明确的。虽然您正在服用多种药物,但考虑到狭窄的严重程度,支架置入可能是必要的。我们建议您尽快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包括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适当的运动等。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近半年没有运动,且之前没有吃他汀、阿斯匹林等药物,最近出现了间断胸痛半个月,想知道是否可以通过药物或运动调理保守治疗?如果必须做支架,国内有没有镁合金支架?患者男性58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23

医生建议:冠心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考虑。目前不需要支架治疗,建议在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逐渐恢复运动。同时,服用黛力新片可以缓解症状。请注意,黛力新片需要到医院门诊开具处方。叶酸片可以用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生活中,需要注意逐渐恢复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胡大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胡大一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2360 次
总文章 26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233 次
患者评价 952 个
获得锦旗 14 个
入驻时间 2019-12-19 18:44:01
胡大一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4 个
医德高尚
5个
医者仁心
8个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