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张鹏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036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2603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张鹏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30
/48小时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电话问诊
¥30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视频问诊
¥100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私人医生
¥80
/1个月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张鹏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癫痫(抽搐)、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脑瘫、眩晕、头痛、痴呆、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睡眠障碍、心理障碍、记忆障碍等多种功能性疾病。
个人简介
待补充
患者评价
99%好评率
回复质量
0%好评
服务态度
0%好评
回复速度
0%好评
j***凌
评价详情:非常好的医生,解释的很清楚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5-10
零***y
评价详情:回答很细致,有帮助到我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5-09
j***l
评价详情:非常感谢张医生的耐心解答,谢谢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5-03
热***迟
评价详情:医生非常耐心专业,解答了我很多疑惑,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非常好!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4-28
j***丹
评价详情:非常棒的心里医生,谢谢您!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4-19
科普文章

文章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是主要的高发年龄段是青壮年。对于性别方面的问题来讲,女性应该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它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的低落,兴趣的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悲观思维的迟缓,缺乏主动性,有时候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变得很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所以产生疑病的观念,有时候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自杀的行为。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抑郁症疾病介绍 抑郁症虽然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抑郁症,但是不少人对抑郁症的认识还是存在许多误区。很多抑郁症患者本可以从治疗中受益,却由于对抑郁症的一些误解而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因此,在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对抑郁症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 1:抑郁症既然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那么只要出去散散心、玩一玩就会好了,不需要治疗 如果是普通的、正常的心情不好、不开心,一般来说通过出去散心、转移注意力可以改善消极的情绪。 要知道抑郁症最主要的症状虽然是情绪低落,但这种情绪低落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出了正常人“情绪不好”的范畴。 这种达到了疾病范畴的情绪低落,仅仅靠着到外地散心是无法解决的。 也许外出散心旅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抑郁症所带来的一些心理压力,让你转移了注意力,忽视了抑郁症所带来的痛苦,在短期内让你觉得好过一些。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特别是那些导致抑郁症的生物学的因素并不能通过“散心”而消失,因此,普通人用来放松心情的方法严格来讲并不能用来治疗抑郁症,尤其是中、重度抑郁症。 误区 2:没出息,性格软弱、意志力不坚定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个体生物学方面的缺陷是导致抑郁症发病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抑郁症只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和感冒发烧一样普通而常见,与个人的性格软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历史上,罹患抑郁症但性格坚强的伟人比比皆是。例如,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二战时期铁腕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是享誉世界的伟人。由此可见,患有抑郁症并不意味着个人的意志品质薄弱、心胸狭窄。 误区 3:性格开朗乐观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许多人习惯性的认为抑郁症患者总是愁眉苦脸,整天以泪洗面。事实上,是否患上抑郁症和一个人的性格开朗与否并无必然的联系。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平日总是笑脸迎人,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但这种微笑可能并非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仅仅是出于工作、面子、礼仪上面的原因,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抑郁苦闷,这类抑郁症患者俗称“微笑型抑郁”。像喜剧演员卓别林和“憨豆先生”就是这种特殊类型的抑郁症患者。 误区 4:抑郁症是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不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 抑郁症从根本上说是属于精神心理疾病,抑郁的情绪是其关键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患者不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相反,抑郁症患者的身体不适是非常常见的,如失眠、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身体疼痛、胸闷、头痛头晕呼吸不顺畅等等。一般来说,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大多是患者的主观感受,经过医生和仪器检查后并不能发现明显的异常。 误区 5: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属于兴奋剂,会成瘾,会损害智力、损害大脑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属于“抗抑郁药”,和兴奋剂没有一点关系。而且抗抑郁药没有依赖性,不会成瘾,并不会“一旦服用就终生无法戒除”。随着医学的进步,近 20 多年来许多新型的抗抑郁药被研制出来,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小,也很安全,有些药物在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中使用也是安全有效的。服用抗抑郁药损害智力、损害大脑更是无稽之谈。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4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的认识疗法

抑郁症是心理门诊的常见病。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不是药物,而是心理,即“认识疗法”。 “认识疗法”的三顶实施原则是: 你的一切情绪,都是你的思想或认识所产生的,“你目前的思想状况怎样,你也就感觉怎样。” 当你感到抑郁时,是因为你的思想完全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整个世界好象在黑暗的阴影笼罩之下。你往往相信事实真如你所想象的那样糟糕。 消极思想几乎总是带有严重的歪曲性,它是你几乎一切痛苦的惟一原因。 当你感到沮丧时,你可以根据下面 10 个方面去分析思考,你会发觉你是在愚弄自己: 绝对化的思想。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泾渭分明,好象一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偶尔得了一次“良”,于是便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这种思想“会使你无休止地怀疑自己,认为不论做什么总不会及格。” 过于普遍化。由于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你就认为在别的事上也会同样倒霉。如一个羞怯的男青年邀一个姑娘约会,被拒绝后,他对自己说:“我永远也得不到约会了,我终生将是孤独和悲惨的。” 精神过滤。你看到事物的消极一面,脑中就总是想着它,好象戴上了一个特殊镜片的眼镜,把一切积极的东西部过滤了。于是你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每件事都是消极的。 自我轻视。看到周围的佼佼者的许多长处,可自己的一些愿望却无力实现,因而产生自卑心理,遇事总想着自己不行。 武断地乱下结论。你设想别人瞧不起你,但不去检验设想正确与否,你展望未来,尽是灾难。 放大与缩小。即把自己的缺点放大,优点缩小,歪曲本来面目。 情感上的推论。“我感到内疚,因此我一定干了坏事。”你的感情似乎就是思想的根据。 应该论。“我应该做这件事”或“我必须做那件事”,都是你感到内疚的思想,它们不能使你去实干一件事。 乱戴帽子。如果你选择并为之努力的目的达不到,于是你想:“我是个失败的人”,而不去想“我选择错了”。 个人化。你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别人干什么,都是我的过失。”总有个“责任问题缠绕着你”。 针对上述情况,你可以这样去改变认识:你的感觉不是事实;你能对付;不要以你的成就作为看待自己的根据。自我评价是认识疗法的主要内容,如果你更加喜欢自己一些,你就会感觉好些,请记住以下格言: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抑郁症早期

抑郁症如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危害会很大,轻则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重则会出现自杀行为。抑郁症如及早治疗,效果会很大,因此尽早发现抑郁征兆,对治疗抑郁症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为大家介绍抑郁症的两大征兆以助于识别早期抑郁症。 抑郁症征兆一:情绪状态 包括了心情沮丧、焦虑暴躁,心神不宁、脑中充塞负面想法、沉浸于无力感、每逢季节转换之际,就会病奄奄、萎靡不振等。 有趣的是,许多抑郁症患者上午的情绪特别恶劣,不到下午 2 点以后爬不起来。根据所谓“时间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健康人体的“肾上腺皮质素”(专责处理压力的荷尔蒙)的分泌早晨最旺盛,傍晚最低落。然而,有许多抑郁症患者会丧失这种规律,一整天的肾上腺皮脂素分泌都很旺盛。据推测,只要罹患抑郁症,命令荷尔蒙进行分泌的脑部视床下部或大脑边缘系统机能就会产生混乱。 抑郁症征兆二:身体状况 包括了食欲不振、睡眠品质低落、颈肩僵硬酸痛、食不下咽、容易掉发、忽瘦忽胖、无法从睡眠状态清醒过来、持续头痛等。 抑郁造成食欲不振后,体重自然而然随之下降。如果一年内体重减少五公斤以上,或因此出现情绪异常波动,又或者是一周内体重减少一公斤以上,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会大为提升。 另外,睡眠问题也是忧郁症患者常出现的毛病,这些患者所谓的“睡不好”包括比正常情况多花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的“入眠障碍”;以及入睡后中途会醒来好几次的“中断型失眠”;还有一种是比正常情况提早两小时以上醒来的“早醒型失眠”等。其中,抑郁症患者较常见的是“早醒型失眠”。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5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得了抑郁症以后,要采取积极态度去勇敢面对,同时要进行治疗。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采取调整自身心态,改善不良环境,同时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关的调整等治疗。 对于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是要个体化原则,而且用药剂量要逐步的增加,尽可能用最小的计量、最小的不良方式,应用最好的治疗方案。同时一定要足疗程的治疗,因为抑郁症患者会有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患者有假愈现象,如果不足够疗程,会出现反跳现象。 药物上可以采取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等;心理治疗采取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婚姻家庭疗法等等,物理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应用经颅磁刺激治疗。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科学认识抑郁症

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一个国际通用原则。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让患者尽快摆脱痛苦、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治疗则从更长远的角度,逐渐调节、改变让人患病的土壤,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1、抑郁症药物足够安全,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几率很小 人们比较抵触药物,有两个常见原因。一是对疾病的认知误区。如认为不用吃药,过几天自己就会好,其实这是心存侥幸,毕竟抑郁症自愈的是少数。还有的听说有人吃了药没治好反而加重了,于是认为药物无效,这是不了解一个基本事实:治疗过程并非一马平川。在治疗初期,病情本身还在发展,药物起效也需要时间,所以有时服用药物后病情似乎仍在加重,很容易会被误以为治疗无效、或是药物加重了症状,于是中断治疗;在恢复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情常会有一定程度的起伏波动,并非都是直线好转的,这也容易让人们陷入治疗无效的认知误区。 另一个,是关于药物的观念误区,“是药三分毒”。当今人们对于药物有着普遍的抵触和警惕,这种“三分毒”的过度解读源自两个层面:一是服药行为本身对于人们意味着不健康,于是潜意识地回避;二是外部环境日益增加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对与健康有关的东西尤为警惕,集中的表现就是对药物“七分治”的忽视而强调“三分毒”,尤其是缺乏专业常识和对医院信任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人借助于“药物说明书”、“度娘医生”等“自助医疗”,一旦看到药物可能的药物反应,就会非常恐惧,排斥药物是必然之事。 药物当然有一定毒副作用,但临床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确定其足够的安全性才能使用。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三分毒”,各种抗抑郁药物是足够安全的,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几率常常是以万分比计算,即便是常见的副作用,在人群中也是百分之几的少数,可能连“一分毒”都达不到。 事实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多数患者不会受到副作用的影响,或根本感觉不到有副作用;即便出现常见的不良反应,多数也仅在用药初期出现,随着继续用药或对症处理后减弱或消失,而不会持久。反而不规范的用药容易出现副作用。 2、大脑修复慢,足疗程充分治疗是国际通用对策 对于首次发作的抑郁患者,专业医生通常建议要服用抗抑郁药物至少半年。有些患者对此不太能接受,觉得吃药时间太长,殊不知这是目前已被大量循证证据证明的、能最大限度将抑郁症“除根”的国际通用治疗策略,即“足疗程充分治疗原则”。 之所以不容易接受,是由于多数民众对于疾病有一种朴素的药物治疗观念。如肠胃炎,用药往往三五天就好,停了药也很少再犯,于是人们自然地认为抑郁症也应该和其他身体病一样吃几天药就好,好了也不会再犯。 但是,对于大脑的各种疾病,尤其是精神或心理疾病,这种观念并不适用。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大多数精神疾病,其病因并非如肠炎等大多数躯体疾病一样单纯、明确,它们往往是多种原因长期累积演进的结果。此外,胃、肠、肝、皮肤等身体器官的抵抗力、再生能力都非常强大,大脑则不同,一旦出现问题,大脑的修复非常缓慢,常常以月、年来计,这从中风患者的恢复过程就可以看出。所以抑郁症等大脑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不能以人们对一般躯体疾病的印象来推论。 3、自觉好转而过早停药,复发风险很大 药物治疗容易给患者一个假象:抗抑郁药吃了两三周,对生活开始恢复了兴趣,心情也好了起来,患者很自然就认为是病好了。实际上不然。在药物的帮助下,大脑的紊乱状态暂时得以纠正,但只是表面上好了,药物一停,原有的问题很容易再现。好比手上有了伤口,包扎后能继续干活,但并不代表伤口已经痊愈,只有等伤口真正愈合结痂了,才能去掉纱布,否则很容易感染。 这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伤口是在大脑里,治疗起效慢,大脑恢复也慢。多数抗抑郁药需要持续用药 2-4 周才能见效,少数快的也要一周,如果吃了几天或一个月后,患者自己觉得好了就自己停了药,等于伤口还没长好就去掉纱布,这时,稍遇到哪怕是无甚压力的小问题,也很容易刺激到整个人的状态下滑,表面上似乎抑郁症又复发了,其实是根本还没有完全好。 因此,一些患者的抑郁症治了几次老是再犯,没有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是一大主因。抗抑郁治疗,首要的就是要规范,即足够的治疗剂量,同时一定要吃足疗程,让大脑有足够的修复时间。只有当大脑状态稳定下来、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再把药物逐渐撤掉,这样才不大容易复发。 一些数据可作佐证:抑郁症患者服药治疗一个月症状消失就停药的,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的几率高达九成以上;两三个月后停药的,复发概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如果在症状消失后继续坚持服药六个月或以上的,复发的风险会下降到 30%以下。 4、仅用药还不够,需同时心理治疗改变易感素质 抑郁症容易复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不像躯体疾病那样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可能会有多种致病因素,所以治疗不容易一下子去“根”。 现在比较明确的是,遗传因素、个人素质、环境压力等都会影响到抑郁症的发病。尤其早期的成长经历,如童年期的创伤、挫折经历、家庭关系等对个人素质有着显著的塑形,往往会给抑郁症埋下长远的病根,我们称之为易感素质,也就是说这些因素造成个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抑郁症。如果说病根的话,易感素质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病根。 所以,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虽然好了,但药物只能提升情绪基调,并不能消除或改变个性人格上的这些易感素质特点。好比一棵树生病了,用药或剪掉病枝后,表面上好了,可它的病因主要在生长的土壤里,如果土壤里的有害因素不去掉,它们会慢慢而持续地发生作用,因此过段时间以后,树又生病了。很多患者在用药物的同时,由于不注重个人心理上的调节,既有的个性、人格等素质方面的不良因素(如不健康的思维方式、不成熟的解决问题方法等易感素质)没有减少或消除,因此即使药物治好了当时的症状,日后他仍然容易再犯。 这也就不难理解,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策略,为何会成为抑郁症的国际通用治疗原则。药物就像人受伤后阶段性使用的一支拐棍,能让我们很快地从痛苦中摆脱,暂时恢复正常的功能;心理治疗则是从更长远的角度,逐渐调节、改变既有的不利的易感素质,减少复发风险,从根源上获得持久的心理健康。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抑郁症

当人们心情不好、不开心时就会担心是否患了“抑郁症”,其实人们对于“抑郁症”存在诸多误解,人们理解的“抑郁症”和临床医生眼中的“抑郁症”并不是一回事。临床上关于“抑郁”的诊断分为好几种情况,现简要分述如下: 1、首先谈谈“抑郁”的主要表现: 抑郁者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不开心、严重者悲观绝望;自我感觉和自我评价低、兴趣下降、没有乐趣;思维迟钝或多思多虑、犹豫不决、自责自卑、消极看待各种事物;行为动作减少、自感没有力气、没有精力、或疲乏无力、力不从心、意志消沉、回避社交等;伴注意困难、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性欲减退、以及头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2、以“抑郁状态”为主的心理问题: 最常见,此类问题多因心理压力、生活挫折等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症状相对较轻、工作生活等社会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或影响轻微,且其情绪状态大多只针对具体的生活事件,对于其他情景一般不会出现情绪症状。尽管当事人也自感痛苦,但一般通过自我的心理调整、社会支持、环境和生理条件改变或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 3、神经症性抑郁: 此类问题在临床上称之为“轻度抑郁障碍”、“心境恶劣”,也是人们理解的“抑郁症”的大部分情况。其症状相对心理问题较重,患者往往有一定的性格基础,他们意识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值得让自己“抑郁”,但仍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思考困难、精力减退、不想讲话、不愿做事以及躯体不适症状等。其特点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患者自我感觉痛苦、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此类问题一般通过自我的心理调整不能解决问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4、重性抑郁发作: 在临床上称之为“精神病性抑郁”、“内源性抑郁”、或“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有的甚至是“双相障碍的抑郁相”。其患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多与遗传因素、大脑神经生化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患者症状较为严重,除可以出现抑郁症的所有症状外,严重者还可出现自责、自罪、丧失兴趣、绝望自杀,或不吃、不动、不语,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此症的特点是患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疾病和症状、不会主动求医,患者自己痛苦的程度不高,有的甚至自己感受不到痛苦,治疗相对以上几种情况难度增大,当以药物治疗为主。由于本症严重、易出现自杀、临床治疗难度加大、且治愈后容易复发,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症表现

患者出现焦虑症,则容易感到忧虑以及惶恐。容易表现出不舒服的现象,此外患者更是会感到精神紧张,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所以患者在出现焦虑症以后,需要积极地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对其心理进行辅导。 如今大家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在现代人当中有部分人群处于焦虑的状态,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担心和忧虑。那么焦虑症表现具体是什么呢? 一、忧虑 患有焦虑症的患者很容易整天都感到忧心忡忡,并且老是唉声叹气,害怕又不好的事情发生。其实在焦虑症患者当中,所担心的并不是具体的事情或者是实际存在的事情。过多的焦虑只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对很多事情的无能为力以及不良的情绪。因此焦虑症患者会感到紧张以及难以放松。总是会处于忧虑的状态当中。 二、惶恐 杞人忧天也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患者总是觉得很惊慌,惶惶不可终日。并且常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好,而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件事刚刚做开了头,而随后又做到别的事情当中。没有目的性以及不能够持久地完成同一件事情。对于焦虑症的患者来说,所产生的忧虑以及惶恐的情绪会让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并且会让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三、神经反应过于激烈 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出汗、眩晕以及呼吸急促的情况。并且一些患者更是会因为过于焦虑而导致胃部难受以及手脚冰冷。这个时候患者会感到像灾难降临一般,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感觉。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情绪波动十分大,很容易会失去平衡,容易发怒于别人进行吵架。 四、更易于对尼古丁上瘾 患者在出现焦虑症以后很容易会对尼古丁上瘾,并且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很多的焦虑症患者会与家人的矛盾激化,并且容易出现离婚分手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辅导和疏通。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5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症介绍

焦虑的定义: 一种即将面临不幸的模糊感觉、一种不安或害怕的感觉且似乎并无现实依据;当个体经验到焦虑时,常无法分辨焦虑与恐惧的不同,恐惧是对一特定、可确认的环境威胁做出反应的一种感觉状态,个体在恐惧状况下,常会藉由“战或逃”来应对,而焦虑则无法使用此方法来宣洩。 焦虑的症状: 焦虑的症状可分生理及行为的改变,生理反应基本上受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其中交感神经系统反应属启动战斗反应、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但也有人会合并出现副交感神经系统反应、主要为保存体力(逃避反应);焦虑在改变个案行为方面则有躁动不安、协调度障碍、逃避人际关係等。 焦虑的分期: 轻度焦虑(Mild anxiety ):对外界的知觉能力及灵敏度增加,有助于学习并刺激成长和提升创造力 中度焦虑(Moderate anxiety ):注意力集中在目前所关心的事情上,对外界的知觉能力及灵敏度稍为下降,引导下仍能遵从指令行事 重度焦虑(Severe anxiety ):对外界的知觉能力及灵敏度明显下降,只能注意某些特定的情境,无法关心其他事情,须要极大得努力才能转移注意力 恐慌(Panic ):非常害怕及会使人完全失去控制力,即使在引导下也无法做其他的事且有人格崩溃、认知扭曲等情形,长期处于此阶段有可能因心力耗竭致死 焦虑的调适: 自我防卫机制(defee mechanism ):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机制,当个体潜意识中经验到本我冲动与超我的要求之冲突时,自我防卫机制即被使用,从而减轻焦虑;这些机制源自于潜意识,各机制间并无明显的界线划分,也几乎不会只以一种类型出现。 安全措施(security operation ):是抵抗焦虑的保护方法,安全措施的种类如下。 冷漠(apathy ):个体不让自己对会引起焦虑的事件有所感受以保护自我,因此会以冷漠来面对事件而显得漠不关心。 昏睡式的脱离(somnolent detachment ):个体面度威胁性的或引发焦虑的经验时即进入昏睡状态。 选择性的不注意(selective inattention ):个体虽然处于特定状况中,但不去注意该状况会引发焦虑的层面,使个体能维持适当的系统动态平衡。 全神贯注(preoccupation ):专心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思考,通常到达一种阻碍自己与外在现实状况做有效接触或关联的程度,亦即专注于某人、某想法或某事件而忽略了引发焦虑的现实状况。 应对机制(coping mechanism ):是较健康的调适方法。 短期的应对机制(short-term coping mechanism ):规避或逃避的行为,另外,常用的短期应对机制有抑制(suppression 有意识的企图将不被个体接受或不愉快的冲动、感觉和想法抑制到前意识中)或焦虑时大吃大喝、藉口生病以逃避冲突性的情境;常常使用一种短期的应对机制结果会形成另一种压力源,所以对以后有效处理类似事件并无帮助。 长期的应对机制(long-term coping mechanism ):其特徵是个体努力找出焦虑的来源,因此焦虑无法立即获得减轻,但不至于引起太严重的系统失衡,长期的应对机制能使个体表现出提高自尊的行为型态,并能于日后一再运用以为应对焦虑的机制。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么解决焦虑症

生活处处是美好,我们不应该让焦虑症来左右我们的生活质量,出现焦虑症后,及时的治疗才是重中之重。那么要怎么解决焦虑症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治疗的方法来治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了几种自我治疗的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很长,我们不能因为焦虑症就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焦虑症患者会有心慌、肌肉紧张和身体发抖的情况,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当发现有焦虑情绪的时候,就要勇敢的去面对,想办法克服,比如放松心情,适应让你害怕的事或人,多休息,向人倾诉,保持乐观,转移注意力,这样才能很好的缓解焦虑症。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过大,很多人都出现了焦虑症,焦虑症会使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焦虑症的存在,应该及时治疗。那么当你发现自己患上焦虑症后应该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让你轻松解决焦虑症。 学会精神转移 当你忧心忡忡的时候,心里有很多事想不开的时候,不妨进行进行精神转移,不要把你的思想局限在当下的一些窘迫之事,而可以转移到你的生活兴趣上来,从而重拾生活中精彩的事情,摆脱焦虑。 学会放松 焦虑症患者会有心慌、肌肉紧张和身体发抖等一些不良的反应。放松身体可以让这些不适的症状得到减轻,从而缓解焦虑症,当出现不适的时候我们可以深呼吸,这样可以帮助消除紧张感,克服焦虑的心理。 学会适应 面对产生焦虑的对象要勇敢,这样才能很好的客服焦虑的心理。焦虑患者可以把某个害怕的情形分成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这样就会慢慢的适应这个情景,以后就可以坦然面对,不会再焦虑。 走向清新的大自然,试试深呼吸 坐在清新的大自然里,把你的胸部想象成一个“氧气天空”,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填充我们的“氧气天空”,保持 3 秒左右。再用嘴呼出气,给天空置换新鲜氧气,亦或是你可以想象你吸入的是大自然的正能量,呼出的是生活的压力等的,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多次,日积夜累,帮助缓解你的焦虑。 休息 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放松身心,减轻焦虑的心理,睡前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可以帮助尽快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饮食缓解法 焦虑的人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必要时可以用些“多维元素”之类的保健品适量补充,达到缓解焦虑的效果。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13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问诊记录

我最近总是感觉很低落,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15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可能存在抑郁症的风险。建议您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包括音乐疗法、色彩疗法和运动疗法。同时,可以考虑使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请注意,抑郁症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建议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活动,并及时就医。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从2014年开始患病,已经复发了两次,最近体重增加,月经不调,正在服用碳酸锂,打算要小孩,是否需要停止服用?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35

医生建议:对于复发性疾病,需要定期监测病情,遵循医嘱进行治疗。由于患者正在服用碳酸锂,在考虑生育计划时,需要权衡利弊,可能需要暂停服用。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以帮助控制病情和减轻症状。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总是感到心情低落,甚至有时候会失眠和食欲不振,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建议您去心理科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同时,中医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草药和运动疗法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选择有资质的中医师,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在81天前与不干净的女性发生性关系,后来出现皮疹、低烧、喉咙疼和淋巴肿大等症状,多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是否可以排除艾滋病?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57

医生建议:根据多次检测结果,基本可以排除艾滋病的可能性。然而,建议你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避免高风险行为。同时,针对你的恐艾症状,建议寻求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帮助来缓解你的焦虑和恐惧。保持积极的社交活动和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也能帮助你恢复平静。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是一个学生,生活中没有大问题,但总是感到不开心,一个人时想哭,无法专心学习,打电话给父母也会哭,考试成绩下降让我很难过。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22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可能存在抑郁症的风险。建议你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过音乐疗法色彩疗法运动疗法进行自我调节,改善情绪。其次,尝试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感受,寻求支持和理解。最后,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记住,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史,最近经常头痛、失眠和胸闷,想知道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或生活方式?患者男性30岁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病史和症状,高血压心脏病可能是主要原因。建议继续服用降压药和心脏药,并定期复查。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总是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大脑都感觉很紧绷,呼吸也会疼。请问这可能是什么问题?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20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可能是由于焦虑和压力引起的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所致。建议你通过音乐疗法、色彩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并继续按医嘱服用精神类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的饮食和适当的社交活动也非常重要。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焦虑和压力。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情绪波动很大,总是感到悲伤和焦虑,是否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11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症状,初步判断您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处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发作阶段。建议您去医院面诊,了解更多信息和治疗选项。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和社交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全面的治疗计划,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病情。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总是感到没有动力,整天很烦,心情有时候会暴躁,可能与最近的生活事件有关。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和情绪波动。建议您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例如通过音乐疗法、色彩疗法或运动疗法来改善心情。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支持系统,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总是感到心情低落,失去兴趣,记忆力下降,甚至有时候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症状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6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你可能患有抑郁症。建议你去心理科就诊,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抑郁药物来治疗。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也对改善抑郁症状有帮助。请记住,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及早就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张鹏

主治医师

永修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张鹏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1250 次
总文章 29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248 次
患者评价 2541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11-20 17:14:15
张鹏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2248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