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健脾疏肝补肾那些事
一、中成药推荐 健脾: 香砂六君丸( 腹胀为主;消化不良,嗳气食少,大便溏泄等)。 附子理中丸( 腹痛为主;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少腹胀、便溏,形体肢冷等)。 参苓白术散( 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为主)。 人参健脾丸( 气血不足、食少乏力为主) 四神丸( 肠鸣泄泻,食少不化为主) 香砂养胃丸( 不思饮食、胃胀泛吐酸水为主) 小建中胶囊( 胃痛隐隐为主;食少脘痞) 疏肝:逍遥散( 疏肝解郁) 补肾: 补肾阴(肾阴虚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齿发脱、形体消瘦)。 六味地黄丸(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为主) 知柏地黄丸( 口干咽痛,潮热盗汗为主) 杞菊地黄丸( 眩晕耳鸣,视物昏花为主) 补肾阳(肾阳虚症状:乏力易疲劳;怕冷、四肢发凉;性功能减退;小便清长、尿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多梦;易患腰痛、关节痛等;下肢水肿;形体虚胖或羸瘦;面偏黑) 桂附地黄丸( 腰膝酸软,肢冷尿频为主) 金匮肾气丸( 肾虚水肿为主) 二、穴位保健 方法:找到穴位,拇指螺纹面按揉,一天2-3次,一次2分钟左右,有酸胀感就可,有艾条可艾灸。(文字限制,看视频更加直观) 健脾:足三里; 疏肝 : 太冲穴; 补肾 : 太溪,关元。 三、中药汤剂调理 中成药及穴位保健多用于慢性病调理,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想快点见效,建议中药汤药治疗。 注: 调理脾胃,忌口生冷,水果、牛奶、带壳海鲜、酒水等;水果吃的话就吃应季的,一天不超过一个拳头的量。 疏肝解郁,可适当运动,促进身体气机运行及新陈代谢。 补肾填精,房事及工作不可过劳,少熬夜。
康晓敏
住院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148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常用药
小儿临床多见二太病,外感邪气患太阳病,内伤饮食太阴病。下面就这两常见病介绍几个小儿常见药。 小柴胡颗粒 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烧,温度在37~38℃;温度高于38.5℃,可用黄煌老师的退热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ml,煎半小时,3小时服1次,汗出热退停服。 二丑粉 用于治疗小儿5岁以内,因食积不化引起的感冒发热。二丑,即牵牛子,可适当拌点糖,吃完微微腹泻高热多可退去, 小儿食积感冒方 小柴胡颗粒加木香、山楂、鸡矢藤。 风寒风热感冒方 淡豆豉15克,煎水服。
康晓敏
住院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148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止泻中成药 选用有诀窍
由于各种原因,腹泻的人较多。选用止泻中成药应分清致泻原因与类型,才能对症下药。 1.伤食泻:主要是饮食不节,贪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为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但泻后腹痛减轻,并伴有泛酸水、嗳气、有陈食味等。可选服保和丸开胃理脾丸等成药。 2.脾虚泻:常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身倦乏力、饮食无味、食后腹胀、大便时溏时泻,伴有肠鸣、隐痛、多屁等。可选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或开胃健脾丸等治疗。 3.寒泻:多因贪凉喜冷,过食生冷食品,呈现腹痛、肠鸣,若采用揉按或热敷患部,会使疼痛减轻,但大便清稀。可选服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4.热泻:酷暑之际,因贪辛辣食物而致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肠鸣,痛一阵泻一阵。伴有发烧、口渴、小便短赤等。可选服双黄清炎丸,加味香连丸等成药。 5.五更泻:又称鸡鸣泻。每天清晨起床前,于肚脐周围作疼,腹胀肠鸣,泻后轻快。但肚子怕冷,下肢也怕冷。可选服四神丸等。 6.久泻:指腹泻久日不愈,致使脾胃功能更加衰弱。有面黄肌瘦、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可服泻痢固肠丸、参苓白术丸。若有脱肛,则选用补中益气丸治疗。
康晓敏
住院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14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条记录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