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杜慧堂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6********456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可处方
96%
好评率
27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焦虑症自我疗法

深呼吸 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脉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正确的腹部呼吸是,当你一吸一呼时,腹部将随之一起一伏。 活动你的下颚和四肢 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容易咬紧牙关。此时不妨放松下颚.左右摆动一会儿,以松弛肌肉,纾解压力。你还可以做扩胸运动,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呼吸不顺可能使原有的焦虑更严重。欲恢复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 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幻想 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肯定自己 当焦虑袭来时,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我比别人行”。这样可使你渐渐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应,使你的智能反应逐渐表现出来。结果,你果真平静下来了。 学会放松 在面临每天的例行干扰之前,暂时放松数秒,可以大幅改善焦虑的程度。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养成这种蓄意放松数秒钟的习惯,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使你控制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掌控。周末假日,还可以开车兜风或到海边逛逛。尽量作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抛开工作的烦恼。 转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放声大喊 在公共场所,这方法或许不宜。但当你在某些地方,例如私人办公室或自己的车内,放声大喊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 保持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这可能不易办到,因为紧张常使人难以入眠。但睡眠愈少,情绪将愈紧绷,更有可能发病,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已变弱。 正确认识和疏导 焦虑症患者需要及时认识自己的疾病,切莫讳疾忌医。事实上,许许多多的药物都有安眠成分,不建议盲目地用药物治疗焦虑症。只要有正确的心理疏导,焦虑症并不可怕! 营养与饮食疗法 补充营养素 维生素 B 群:对神经系统的运作相当重要。注射维生素 B 液可改善大脑功能、减轻焦虑、保护免疫系统。维生素 B 群及泛酸(维生素 B6 )每天 100 毫克 钙及镁:每天 2000 和 1000 毫克。服用箝合剂或乳酸钙。若对牛奶过敏,勿使用乳酸钙。 L—酪胺酸:每天 1000 毫克(白天及睡前各 500 毫克,空腹使用)。和 50 毫克维生素 B6 及 500 毫克维生素 c 共用,以利吸收。它能纾解紧张,帮助睡眠。 维生素 c 含生物类黄酮:每天 3000—10000 毫克。紧张会消耗肾上腺荷尔蒙(抗紧张)。维生素 C 是肾上腺功能必需的。 综合维生素及矿物质(含维生素 A 及钾):每天 25000IU 和 99 毫克。它是处于紧张状况时所必需的。钾则是肾上腺功能所需的。也可以每天服用 5 锭海带锭,它含有均衡维生素及矿物质。 纤维(ABC 滴肠剂或燕麦麸):依产品指示,它能清肠及改善肠功能。 Y—氨基丁酸加肌醇:依产品指示。它是一种有效的镇定剂。 L-酪胺酸和维生素 c 及葡萄糖酸锌:依产品指示。抵抗感冒药,感冒经常是紧张焦虑的最初症状。服用它可减轻紧张。 卵磷脂:用餐时 2 胶囊。保护神经纤维、细胞及大脑功能。 注意事项 饮食宜忌 饮食相当重要,避免可乐、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麦粉制品、洋芋片等易刺激身体的食品。饮食需合 50%—75%的生菜。三周内勿食乳品,之后,陆续加入饮食中,并观察是否有什么不适症状。 避免咖啡因、番烟、酒精、药物 酒精、药物可能提供暂时的解脱,但隔天紧张又来袭,而且这些物质本身也残害健康。因此,应该学习如何调适,而不是光靠逃避。在身心面临紧张及焦虑的迫害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饮食正当。除了避开咖啡因及酒精,还需远离糖、白面粉制品、腌肉、辛辣刺激的调味料等。勿吃垃圾食物!正确的饮食将强化身体,使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状况俱佳。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5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多疑的自我调节

(1)了解多疑心理产生原因。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 (2)认识危害,加强修养。要认识到无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我们认识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断地克服多疑,要用高度的理智、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要我们心广大如天地,虚旷如日月,就不会为这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无端猜疑了。 (3)自我暗示,厌恶猜疑。当你猜疑别人看不起你,在背后说你坏话,对你撒谎的时候,你心里可以不断地反复地默念“我和他是好朋友”,“他不会看不起我”,“他不会说我坏话”,“他不会对我撒谎”,“我不该猜疑它”,“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讨厌猜疑”等等。这样反复多次地默念,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4)交换意见,坦率地、诚恳地把猜疑问题提出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只要你以诚相见,襟怀坦白,相信疑团是会解开的。 (5)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当发现自己生疑时,不要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想?理由何在?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哪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利于冷静思索的。 (6)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只看到缺点而灰心丧气,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和自爱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会给他人一个良好印象的。这样就会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7)增强对自我的调节能力。一个人在人生旅程中,难免遭到别人的议论和流言。如果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必放在心上,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在意他人的议论,该怎样做还是怎样做,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产生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8)加强交流,解除疑惑。有些猜疑来源于相互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两人坐下来交流。通过谈心,不仅可以便各自的想法为对方了解,消除误会,而且还避免了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9)向心理医生求助。当经过上述调整,仍无法消除猜疑心时,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坚信自己有猜疑的依据,并给自己与周围人都带来较大的困扰。这时候,光靠自己已无能为力了,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男性抑郁症患者需要区别对待

虽然严重抑郁障碍的患病率继续上升,但许多男性仍未寻求和维持治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新研究显示,如果男性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的接受精神卫生服务,那么治疗男性抑郁症的方法需要改变。 澳大利亚男性寻求临床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人数在过去 10 年中增加了约 10%,但在自杀的总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男性仍占自杀人群的四分之三。在澳大利亚心理学家 Seidler 发表的新发现中,精神卫生临床医生如果要对男性自杀产生有效的影响,就需要改变治疗方式。 他说:“更多的男性现在寻求帮助,但有很多人不会接受治疗。现有数据表明,许多自杀的人事先寻求专业帮助,这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 研究对 20 名澳大利亚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男性患者进行了深入访谈,探讨了治疗方案,并发现他们想要的内容。大多数临床医生错误地认为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很少有人给予患者目标让他们来努力或概述他们可以获得的技能来应对他们的抑郁症。 结果表明,男性倾向于透明治疗方向,包括为治疗提供明确的结构。男人的首选结构包括关注个人化目标和预期进步,建立信任和分享决策控制。有针对性的技能达成、提供以行动为导向的功能治疗,对男性患者最具吸引力。男性往往希望从一开始就知道治疗是如何进行的,这是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结构化计划,能够获得帮助他们处理抑郁症并控制自己生活的技能。 数据显示,大多数精神卫生策略对非结构化谈话治疗的重视程度更大,但非结构化访谈虽然可以提供一些短期效益,但许多参与研究的男性也缺乏结构和进步,从而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临床医生需要更多地思考临床关系和沟通过程,而不是治疗本身。治疗男性抑郁症患者,需要提高患者参与性。要积极加强治疗的协同努力,通过较短的治疗时间,通过明确的结构化方法减轻临床医生的负担,提高男性的精神健康素养,使他们具备处理抑郁症所需要的技能。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科普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英文名称 depression 常见病因 遗传、HPA轴、细胞因子、性激素、神经营养因子等 常见症状 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 热点关注 TA说 抑郁时你需要一种爱的链接,哪怕只是来自一只狗 “抑郁症最可怕的是它带来的恐怖的孤独感。”他觉得孤零零地活在跟自己作对的身体里、孤零零地面对心灵,真是太可怕了。在这时,如果抑郁者能感到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结,他们就能从联结中获得继续下去的力量。... KnowYourself2017-07-20 发展概况 我国与世界的抑郁症患病率比较情况如下: 世界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 3.22亿[1] (无精确数据) 患病率 4.4%[1] (4.2±1.9)%[1][2] 注:1.大多数报道将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确定在3%~5%的区间,但有报道称达到了6.1%。 2.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 3.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不排除有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的字眼作了错误(虚假)报道,故本数据可能不准确。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2]综上所述,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 病因和相关因素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临床表现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12]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12]徐行、李晓、罗宾·威廉姆斯、乔任梁等[3]。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检查 对疑为抑郁症的患者,除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注意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因此,目前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物质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有2种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TRHST)。 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一般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是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治疗 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5.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预防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13][14][15] 参考资料 [1] 抑郁症的炎症机制及诊疗新策略.中国知网.2017-09-11 [引用日期2017-11-11][2] 抑郁症:“心灵感冒”可治愈.人民网.2017-3-29 [引用日期2017-11-12][3] 这些话 千万不能对抑郁症患者说.成都全搜索新闻网.2017-03-01 [引用日期2017-11-12][4] 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14 [引用日期2017-11-11][5] 抑郁症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16 [引用日期2017-11-11][6] Relevance of Norepinephrine–Dopamine Inter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Wiley Online Library.2010-8 [引用日期2017-11-12][7] 抑郁症神经解剖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知网.1970-01-01 [引用日期2017-11-12][8] A hypothesis of thyroid-catecholamine-receptor interaction. Its relevance to affective illness..NCBI.1981 [引用日期2017-11-12][9]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14-12 [引用日期2017-11-12][10] 雌激素水平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知网.2011 [引用日期2017-11-12][11] Hormon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Europe PMC.2015-6 [引用日期2017-11-12][12] 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新浪网.2014-3-26 [引用日期2017-11-12][13] 性格和抑郁症.百科名医网.2013-10-15 [引用日期2014-01-03][14] 抑郁症是否会复发?.百科名医网.2011-07-08 [引用日期2014-01-03][15] 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一回事吗?.百科名医网.2011-07-08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咬指甲,怎么办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 3~6 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为什么会咬指甲 造成咬指甲的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孩子表现为反复咬指甲。轻者仅啃咬指甲,严重者可将每个指甲咬坏,甚至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少数小儿还咬脚趾甲。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状顽固者夜间也出现咬指甲行为。 咬指甲的心理分析 咬指甲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很多成人也会咬指甲的经历。在心理学上来说,其实啃咬指甲,有时反映出一种心理情绪。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有关。 我们在不经意间咬指甲,如果有意识的注意一下,就会知道,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在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下,不由自主的去咬指甲。法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民意测试以检查什么人爱咬指甲和咬指甲是在什么情境下。研究显示,法国人爱咬指甲大都与他们的工作有关。26%以上的人称,在考虑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事情时爱咬指甲。奇怪的是,购物是咬指甲的第二个原因:咬指甲可能代表作抉择的折磨。考虑经济形势和对父母和孩子的关注排为第三。 也就是说,我们咬指甲,是因为我们有压力,通过咬指甲来放松压力,同时我们考虑一些难以决择的问题时,也会咬指甲。 心理学家认为,咬指甲来缓解压力是由于在小时候这种行为被强烈的提醒,来源于父母强烈的提醒,“咬指甲”这个行为,可能反倒被保留下来,甚至越演越厉害,那么慢慢这个行为就成了这个孩子一个固定的情绪的一个释放和一个关系的再现。惩罚也可以强化,一个孩子因为一件事情被骂被打,这可能是一种强化,这种强化就会让他这个行为变本加厉。这种行为可能延续到成年。 怎么改正咬指甲的毛病 咬指甲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消除造成小儿紧张的一切因素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父母对患儿以鼓励为主耐心说服教育,调动患儿克服不良习惯的积极性。多让小儿参加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当孩子出现咬指甲时,家长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讲故事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用苦味或辣味剂涂搽指甲等强制方法效果差。频繁出现可到医院进行矫正,行为矫治疗法如强化济、消退法、厌恶法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由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治疗方案,由家长协助实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的效果取决于医生、家长和患儿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并要持之以恒。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法

步骤一、再确认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可能您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个步骤,但是您必须努力的,全心的觉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扰是来自强迫性想法或行为。 每天的觉察几乎是自动化的、肤浅的。“全心的觉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细的,且要经由专注努力才能达成。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若想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赶走这些强迫症状,是会让您失望的!事实上反而会让强迫症状更严重!在行为治疗当中要学习控制自己不对强迫性想法作反应,不管他们有多干扰。目标是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反应,而不是去控制强迫思考或冲动。 下两个步骤是帮助你学习新的方式来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行为反应。 步骤二、再归因 自己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症在作祟!”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那是脑部错误的讯息。你要深切的去了解,为何急着检查或“为何我的手会脏”这么有力量,以致让人无法承受。假如你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那么为何你对它要反应呢?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与为何无法摆脱它,是增强你的意志力和强化你去抵抗强迫行为的重要关键。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再归因”:强迫想法的源头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 了解脑部扮演导致强迫症的角色,有助于免除最令人挫折的“想要完全除掉强迫症状”的不正确想法。虽然无法马上有大的改变,但是记住:“你可以不必马上对强迫症状做反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将强迫想法、感觉摆一边,然后做其它的事,如此可以帮助自己,改变脑部的生化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换档”:做其它的行为!若尝试赶走强迫思考,只是徒增压力烦恼罢了,而压力会让强迫症更严重。 用“再归因”可以帮助您避免用仪式行为来让自己好过一些,例如整个完成的感觉。若知道这些强迫思考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就可以学着忽略这些冲动,继续做该做的事情。记住:“那不是我,那是强迫症在作怪!”若抗拒听从冲动或抗拒反应,你将改变脑部,且让强迫症的感觉减少。若你对冲动反应,你可能暂时舒缓一些,但是不久之后,冲动势必更加严重。这或许是强迫症病人最需要学习的一课!那将帮助你避免成为呆子或上了强迫症的当。 “再确认”与“再归因”常常一块儿做的,因此会让病人对强迫症的成因有更深刻的了解。先全心的察觉强迫症在逼迫我,然后了解它是来自脑部的病态所致。 步骤三、转移注意力 进入此步骤是真正要干活了!开始的心理建设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在此步骤你要做的是:必须自己换档!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玩篮球等。 当有强迫性思考时,你先“再确认”那是强迫性思考或冲动,且“再归因”那是源自你的疾病-强迫症,然后“转移注意力”去做其它的事。记住不要陷入习惯性的思考,必须告诉自己:“我的强迫症又犯了,我必须做其它的行为”你可以决定"不要"对强迫思考做反应,你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强迫症的奴隶! (一) 十五分钟法则 转移注意力不是件轻松的事。要将强迫思考瓦解,然后做该做的事,要花极大的力气与承受莫大的痛苦。但是唯有学习抗拒强迫症,才能改变脑部生化,假以时日必会减低痛苦。我们运用十五分钟法则,就是延缓反应的时间至少 15 分钟以上。刚开始时可以从延缓 5 分钟做起。原则是一致的也就是:千万不要没有延迟就立即反应。注意这不是被动的等待 15 分钟,而是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做“再确认”、“再归因”与“转移注意力”。然后你要做其它有兴趣、有建设性的活动。在一段时间之后,再评估强迫症的冲动,看看强度是否下降,并且记录下来。即使一点小小的下降,也要鼓励、奖赏自己。强迫症患者常常会有求完美、100 分的心态,所以也常不满足一点点的成就,总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以致行为治疗无法成功。目标是延迟 15 分钟以上,只要不断地练习,将会大大地减低强迫症的强度。一般而言,越多的练习,就会越顺手。不久之后就可以延迟 20 分钟或 30 分钟以上了。 (二) 只要做就有收获 转移注意力来做其它的事是很重要的。不要期待这些想法或感觉可以马上走开。不要做强迫症要你做的事,你要坚持做自己选择的活动,如此强迫性冲动会因为你的延迟而减弱甚至消失。即使冲动很难改变,你还是会发现可以稍微控制你反应的动作。 运用“全心的察觉”与当个“旁观者”将会让你更有力量。此步骤的长期目标就是不要对强迫症反应。立即的目标就是反应前要稍微延迟。你学习不要让强迫思考来决定你该如何做。 有时强迫性冲动太强烈了,以致你无法不做强迫性行为。不过假如你不断地演练这四个步骤,将可以预期改变脑部的生化。时常提醒自己:“不是我觉得手脏要洗手,而是强迫症在影响我。这次强迫症赢了,下次我会撑得更久再反应!”如此演练,即使最后做了强迫行为,也包含了行为治疗的元素。很重要的是:再确认强迫行为是一种强迫症,这是一种行为治疗,总比光做强迫行为而不想得好。 给对抗强迫性检查的朋友一个秘诀:假如你的困难是检查门锁,请试着专心、全心全意锁门。察觉内心兴起的锁门的冲动,然后仔细、缓慢的锁门,让这个动作深深的记在心中,例如:“这个门现在已经锁上了,我看见门已经锁上了!”你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门已经锁上了,所以当强迫性冲动要你去检查门锁时,你可以马上“再确认”也就是:那是强迫性想法,那是强迫症!你可以“再归因”也就是:那不是我,那只是我的脑部在作怪!你可以转移注意力做其它的事情,并且心中确认自己已经小心地锁上门了。 (三) 纪录行为治疗 将成功的转移注意力的行为记录下来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可以回溯去看何种行为对于你转移注意力最有帮助。当列出来的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以帮助你建立信心。记录可以帮助你在强迫症状严重时"换档",并且训练自己记得过去曾做些什么。当成功的经验越多时,自己就越受到鼓励。 步骤四:再评价 前三个步骤是利用既有强迫症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厘清强迫症是一个身体的疾病,也就是脑部生化的不平衡,而不去接受强迫思考的驱迫,同时转移注意力在有建设性的行为上。“再确认”与“再归因”是连在一块儿的,接着而来的就是“转移注意力”的步骤。这三个步骤的总体力量,大过个别步骤力量的总和。“再确认”与“再归因”的过程可强化“转移注意力”。在行为治疗之前,你开始“再评价”那些强迫性想法与冲动。 等到前三个步骤经过适当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及时地将强迫性想法与冲动的价值降低。 强迫症的患者必须努力地处置强迫症状。你必须努力的维持旁观者的角色,如此可以让你有能力去抵抗病态的冲动直到消失为止。你必须了解强迫症状是无意义的,是来自脑部错误的讯息,所以你必须转移注意力、换档。你必须集中所有的心力,永远记得:“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在搞鬼!”虽然一时无法改变感觉,但是却可以改变行为。靠着改变行为,你会发现感觉也会随之改变。 再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贬抑强迫症状的价值,不随着它起舞。有两个重点:第一、有心理准备:就是了解强迫症的感觉将要来,并且准备承受它,不要惊吓。第二、接受它:当有强迫症状时,不要浪费力气自责。你清楚症状来自何处,你知道如何应付它。不管强迫症状的内容是甚么,不管那是暴力或性,你知道这些症状会在一天当中发生几百次。你不必每次都响应,好像那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新想法。拒绝让它冲击你,拒绝让它打败你。靠着对强迫想法做心理准备,你可以马上确认出它且做再归因的工作。你同时可以做再评价的工作。当强迫症发生时,你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你将知道:“那是我可笑的强迫想法,那是没有意义的,那只是我的脑部的障碍,不必注意它。你可以学习跳到下一个动作,不必停留在这个思维上。”下一步就是"接受"强迫症已经发生的结果,千万不要责怪自己意志力不坚,其实这都是脑部的不平衡所致,跟你无关。避免所有负面的、批评的想法,例如:“有这种强迫想法的人,是多糟糕,……”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多梦原因及调理

多梦原因; 生理因素: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性兴奋以及一些疾病,如关节炎、溃疡病、心绞痛、偏头痛、哮喘、心律失常等。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紧张、激动、愤怒或思虑过多均可导致失眠多梦。 药物因素:饮酒、药物滥用、药物依赖及戒断症状均可导致失眠多梦。常见的药物有兴奋剂、镇静剂、甲状腺素、避孕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年龄因素:年龄越大失眠发生率越高。 内外部刺激:如白天劳累过度、临睡前深思熟虑次日的工作或纠缠于白天不愉快的事情、身体不适等也都会对梦发生影像,对睡眠造成破坏。 不良的环境和习惯:如噪声、光线强弱热冷都可导致失眠多梦,过饱或饥饿,临睡前剧烈运动及作息无规律都可影响睡眠。 多梦的调理方式: 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参加运动,提高神经的调节能力。 生活有规律,定时上床,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睡前不宜洗头,睡前洗头会刺激脑部神经,导致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正确的洗头时间应当以睡醒后半小时后最佳,可恢复精力。 需要放松心情,不可对做梦过分关注,睡前半小时到 1 小时之间,不宜思考问题或看书等,应作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紧张的脑力活动。也可以吃一些食物来预防如:牛奶、水果、糖水、小米粥、酸枣仁粥、莲子粉粥等。 必要时求助于医生。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4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心灵感冒”可治愈

“学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是抑郁症高发群体;地级市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足20%;70%的产后妇女会出现产后心绪不良,其中部分患上抑郁症。”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抑郁症”。 3月—6月是抑郁症高发期,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陈岳丰说,抑郁症常常被称为“心灵感冒”,意思是抑郁症像伤风感冒一样常见,人的一生在每个阶段都有可能患上抑郁。“需要认清两点:抑郁症不是性格缺陷,抑郁症可以得到治疗。” 病 脑力劳动者是高发人群 “我睡不着、很早醒的症状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了。”在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见到小王时,他双目无神,眼圈略黑,脸色苍白,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疲乏。 小王在梅县区开了家超市,随着周边竞争对手增多,生意越来越差,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压力,从而导致他失眠、胸闷、胃部不适等身体症状和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悲观叹气、不愿与人接触等不良情绪出现。为此他多次到综合性医院做过全身检查,但查不出任何问题,随着不适感越来越重和情绪的悲观绝望,他曾两度想要自杀,幸亏被尾随的姐姐阻止。“这让我十分苦恼,睡不好导致精神不好,精神不好就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工作我就更焦虑,心情就更糟糕,陷入了恶性循环。”小王说。 陈岳丰说小王是典型的抑郁症。“抑郁症早期常常会出现各种变化不定又查不出原因的躯体不适感症状,有些纵使检查出异常,但也解释不了不适症状的原因或其严重程度。”陈岳丰介绍,抑郁症早期常出现无名原因躯体不适感,如腰痛、悲痛、四肢痛,或胃部不适、腹胀腹泻、恶心厌食,或心慌、心悸,或体重减轻、性欲下降、闭经等,睡眠方面常出现失眠、难入睡、早醒。 情绪方面的临床表现则为精神疲劳、周身乏力、对周围事物兴趣下降,缺乏自信、回避社交,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对不顺心的事焦虑、易发脾气。 “上述抑郁信号并非单一出现,抑郁症状越明显者,上述信号越多。”陈岳丰说,抑郁症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甚至反复出现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破解,一般认为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挫折,是抑郁症的重要触发条件。”陈岳丰说,有调查曾把中国抑郁症高发人群的特点归结为“三高”——高收入、高文化、高职位,“我在临床中也发现,抑郁症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比如政府人员、媒体从业者、医生、教师、警察等”。 为什么脑力劳动者更易患上抑郁症?这些人往往把人生目标定得太大,做事认真,对细节、规律、条目、秩序过分关注,力求完美,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无暇顾及乐趣,也极少腾出时间休息。长期过大的压力所造成的烦躁、不安、抑郁等情绪在心中逐渐积累,遇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他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倒,让他既往所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彻底崩溃,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认真、追求完美的人,这类人要特别注意,要学会放松身心,不要给自身强加压力。”陈岳丰说。 治 仅不足1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正规治疗 曾先生是梅州市某家医院的医生,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境遇的挫折让他在去年5月份时患上了抑郁症。但早期出现的失眠、胸闷、四肢疼痛的症状并未让他想到自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而认为是躯体方面疾病,故在综合医院里进行了多项检查,却始终查不出病因,最后才考虑患上了心理疾病,来到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得以确诊和治疗。 “即使本身从医,患上了抑郁症,都还走过了一段弯路,才得到正确的治疗,普通抑郁患者走过的弯路可想而知。”陈岳丰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11%,根据我国有关专家推算,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6.1%,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多万,每年至少20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在西方抑郁症常常被称为‘心灵感冒’,说明它很常见。”但它极难发现,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足20%,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仅有不足10%的人接受了正规治疗。 “依梅州市户籍人口,按国内调查的患病率来估算,梅州市或有20万左右的人患有抑郁症,地处经济欠发达的梅州市,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或许比全国水平更低。”陈岳丰说。 为何梅州的抑郁症患者就诊率这么低?陈岳丰说,梅州市是欠发达地区,市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较为浅薄,很多人患病初期不知道患上了抑郁症,以为是身体上的疾病,而亲人则常常误以为是思想打击、性格脆弱、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等问题而想不到是抑郁症引起,就算怀疑是抑郁症,也因为害怕他人嘲笑,或是自身不承认患病等原因延误治疗。 “抑郁症患者他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绪,很多时候他也想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拉出来,但他无法控制自己。”陈岳丰说,遇上抑郁症患者,不可从道德的角度评价抑郁症状,如指责患者懦弱担心、不够坚强、不思进取等,将疾病和思想问题、性格问题混为一谈。也不可简单地安慰患者“没事的,坚持一下就好”“有人比你更不幸”等,一味让他振作他根本做不到,反而使他加大沮丧和绝望。更不可对他说,他的痛苦只是他空想而来的,也不要埋怨批评他多疑。抑郁症患者十分敏感,旁人一句不中听的话也可能会在他心中搅起大浪,甚至将他推入更加绝望的黑洞中难以自拔。 对于出现抑郁情绪的患者,家人、亲友应该给予充分的关心。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患者恢复自信、改善症状,同时应多鼓励患者参加体育运动。已出现中重度抑郁症的人要及时前往专科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抑郁症并不可怕,它很常见,也可痊愈,但需要正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正规医院治疗非常重要。”陈岳丰说,越早得到治疗,因抑郁带来的伤害越轻。 防 培养爱好多晒太阳可减轻压抑 去年底,梅州一中学内初二女生在校内服“敌敌畏”自杀身亡的事件,心理学专家分析其遗书后认为,该女生或患有抑郁症。“实际上,高达70%-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陈岳丰说,“如果及早发现,介入治疗,或是提前预防,就可避免悲剧的发生。” 除了超负荷运转外,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等因素皆可导致抑郁症的产生,这几类人群在遇到应激事件时,便有可能诱发抑郁症。“疏于防控抑郁症给社会带来的教训已经够多了,除了可治疗,抑郁症也可提前防控,易发人群要注意观察自身情绪的变化。”陈岳丰说。 抑郁症“潜伏者”往往在思维和信念上对自己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低估了自己的潜力、夸大了自己的弱点,从而导致情绪忧郁。抑郁症易发人群要逐步认识自己,用合理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自我要求高的人在制定计划时,切忌将计划定得太远大,可制定“逐步工作计划”来一步步达到目标,在一次次卓有成效的劳动中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生活的情趣,从而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抑郁症多数因生活事件而激发,如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严重受挫。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可帮助患者解决现实的困难,渡过眼前的难关。对于易发人群,身边人要倾听他们的痛苦,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安慰以提供基本的安全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明确生活的动机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易发人群自身可将“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视为一种生活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痛苦,自己按本身应有的“生的欲望”积极的行动。 同时,易发人群可培养多一些兴趣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多进行户外运动是对抗抑郁最好的办法,晒太阳能促使体内分泌五羟色胺,它能帮助兴奋中枢神经、减轻压抑。人的生活倘若陷入单调沉闷的“老调”,就不易感到快乐。 抑郁症是一种复发疾病,大多数病人的病程呈现反复发作、间歇性缓解的特点。曾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在治疗康复后,也要做好复发的预防工作。 反复多次发作的患者应长期维持治疗。而曾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应定期门诊进行检查,平时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尽可能让自己远离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在遇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及时请身边人帮助解决,以提高自身应对能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春季是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的高发期。主要是因为春季气压不稳,多变的天气易导致人脑激素和相应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减少,人体神经内分泌出现异常。简单说,是人的生物节律被打乱从而容易引发抑郁症。因此春季也需格外留心抑郁症的产生。 ■自测 抑郁症自测法 下面20道题是记者从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处获得的“抑郁症自评量表”,你可根据过去一周的感受与表现来检测,选择最适合的答案。若筛查的得分达到抑郁症程度,建议到专科医院咨询。当然,自测题仅供参考,还需到专业医院做评估。 ■知多D 产后抑郁症患者再次妊娠时复发率达30% 随着“全面二孩”的实施,产后抑郁症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女性分娩后激素水平变化,极易产生情绪波动,有数据显示,70%的女性分娩后出现心绪不良,10%-15%患有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按病情严重程度把产后抑郁症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病情最轻的一种心境障碍,叫产后心绪不良。症状为心绪恶劣、心绪不稳、想哭、焦虑、失眠、食欲缺乏、易激动。本综合征的特征是症状轻微,对患者社会功能不带来严重的损害,通常在生产后一周内开始,两周后这种情况会自动消失,一般无须药物治疗,但心理治疗是有益的。 第二种为中等程度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心理社会应激、不良的生活事件、婚姻不和、家庭矛盾、娩出双胞胎、既往曾患抑郁症和家族有患抑郁症的产妇、产妇童年不幸等。产妇的情绪低落、开心不起、对什么都缺乏兴趣、经常哭泣,悲伤、情绪不稳、容易发怒,有罪恶感。症状有轻有重,延续时间从几天到一年都有可能。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很有必要。 第三种为最严重的一种叫产后精神病,必须进行住院治疗。约0.1%的女性生产后会患这种病。发生产后精神病的风险因素有初产、既往或家族有精神疾病史、各种重大应激等。产后精神病患者症状包括严重的兴奋、混乱、失望感、羞耻感、失眠、妄想、错觉幻觉、说话急促、狂躁。必须立即到专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否则就会有自杀或伤害孩子的危险。 产后抑郁症的防治 1.对准孕妇及家人加强孕前、孕时、产前、产后的健康科普教育和宝宝出生后的各种护理喂养常识教育,让他们对产后抑郁症及宝宝护理喂养有一定的了解; 2.产后要注意休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产后心身康复训练; 3.积极预防和治疗产后的某些自身躯体疾病或者宝宝的疾病; 4.有充足的人力照顾产妇和宝宝,解决产妇的思想顾虑; 5.保持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给予产妇尽可能的各种支持; 6.当出现产后抑郁症早期症状时要重视心理辅导,放松减压,当病情发展时要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自我调节

第一,抑郁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封闭狭窄的空间,比如自家的卧室、卫生间等等,这时候,首先一定要改变这一个习惯,要走出这个封闭的空间,走出家门,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最好去一些绿色植物茂盛、空气清新的地方,比较能够缓解心情。 第二,增加锻炼和运动的时间。最好是多加一些户外的运动,比如爬山、跑步等等,这不仅能锻炼体魄,还对调节心情非常有帮助,能够大大缓解抑郁症。 第三,睡眠质量不好也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所以建议睡觉的时候不要想其他东西,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而且不用分时间场合,随时想睡了就睡,不要去专门想该怎么睡觉,自然而然,睡眠就会逐步改善。 第四,为自己找一点感兴趣的事物。因为抑郁症的人总是很茫然,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这时候,给自己找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说出门摄影、绘画、看电影、逛公园等等,可以转移一部分注意力,逐渐将注意从迷茫调节到生活工作中。 第五,平日里吃的食物最好是清淡一些的,多吃各类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肉类,因为肉类吃多了容易燥,对心境影响不好。 第六,多与不同的人沟通,这一点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开内心封闭的方法,一旦与人交流多了,心静自然而然会开阔起来,抑郁也会不药而愈。 第七,不要随便使用抗抑郁的方法或者药物,如果感觉情况有些严重,最好尽早去咨询专业医生。必要时服抗抑郁的药物。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4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再见吧,焦虑君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 焦虑症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临床表现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 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不会引起焦虑。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 4.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内容很广泛,包括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诊断。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病程。诊断标准具体可参照国际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ICD-10)中焦虑症的诊断。 另外,作为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大家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如 SAS。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 治疗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 1~2 年左右。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 (1)苯二氮卓类药物(又称为安定类药物)①优点见效快,多在 30~60 分钟内起效;抗焦虑效果肯定;价格较便宜。②缺点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有可能产生依赖。常用药物:劳拉西泮(罗拉)、阿普唑仑,一天 2~3 次。属于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弱,对白天工作的影响较小。使用原则: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定期换药的原则,如果病情需要长期服用,3~4 周就更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避免依赖的产生;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 (2)抗抑郁药因为焦虑的病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而抗抑郁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①广泛性焦虑常用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黛力新等。②惊恐发作常用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氯米帕明等。 (3)这类药物的特点抗焦虑效果肯定、从根本上改善焦虑、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 周后起效,常常需要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还有适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等。 治疗 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愉快心情。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症状缓解后,仍需要坚持服用 1~2 年时间抗抑郁药物;停药以及减药需咨询专科医生,千万不要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杜慧堂

主治医师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

1435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7条记录共2页
杜慧堂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540 次
总文章 17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9 次
患者评价 25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9-28 13:26:38
杜慧堂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29 人
随访中的患者 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