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王继轩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339

王继轩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2801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认识“心理黄金三角”,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现实生活中,也许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犯了错误或遭受误解,会因此郁闷好几天,会自责、委屈或愤怒,不想说话、没心思做事,独处房间越想越委屈、气愤,甚至会变得敏感多疑…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连串的反应呢? 在心理学上,概括地来说,评估人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个方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心理黄金三角”,即“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如下图)。 运用“心理黄金三角”解释开篇提及的连锁反应发生的过程,即:负性生活事件引起我们的负性认知,负性认知转化为负性的情绪,负性的情绪会触发消极的认知,消极的认知会导致活动的积极性下降,消极的行为进一步恶化我们的负面情绪,不良的情绪进一步使我们胡思路想…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情绪难以避免的受到了身边事件的影响,尤其是负性事件。当我们遭受“刺激”时,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尽快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呢? 可能大部分人都曾经劝说或被别人劝说“想开点”、“多想想开心的事”…道理似乎人们都懂,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实操调整自己的状态时,有些人就显得力不从心。正如线下许多患者跟我提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是我不想开心,但是我就是开心不起来”、“我也不想那么想,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这又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认知和情绪”是无形的,着实难以直接掌握,但“行为”是有形的,如运动、倾诉等,掌握起来就相对容易。当“心理学三角”陷入恶性循环时,我们应该要以“行为”这个点作为突破口,打破恶性循环。 那当我们遇到“刺激”后,我们到底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付方式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两类方式:1.问题解决方式;2.缓和情绪方式。前者用来改善不利境遇,使其应激强度减低;后者则是改变自己对应激性境遇的反应。 两种应付方式,具体如何操作呢? 问题解决方式包括:1.寻求他人帮助:获得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与建议;2.解决问题: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3.面对问题:捍卫个人权利或劝说他人改变行为。 缓和情绪的方式包括:1.宣泄情绪:向人倾诉;2.判断问题:判断哪些是可以改变并试图改变,哪些是无法改变而需要接受;3.积极评价问题:认识到难题的积极面,如丢了现在的工作是找到一个更好职位的机会;4.回避问题:拒绝去想所面对的问题,避开引起问题的人或能引起回忆的事。 同时,也得提醒一下广大朋友,人类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如国粹中医就将人的情绪划分为“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而且我们的情绪绝不会单一的出现,我们某个时期感受到的某种心情,只不过是那个时期占优势的情绪而已。 所以,我们不仅要接受自己正面的情绪,也要接受自己负面的情绪;不要过度压制正常的负面情绪,因为那本就是属于你的一部分,过度压制理应存在部分,反而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心理问题。 写在最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要素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我们持续性的感到心情差、胡思乱想等,给自己或身边人造成痛苦,甚至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或人际交往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时。除了自我调整外,我们还应该主动寻求心理科(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王继轩

主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111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家属怎么与罹患精神障碍的家人相处?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以个体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即影响情绪、思维和行为的疾病。临床人为划分为非重性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作为家属,我们应该如何与其相处呢? 一、倾听。当罹患精神疾病,发病期的时候患者的言谈可能荒诞,但我们要做到“不评价、不反驳”,因为道理病人都懂,你的“你想开点”并不能起到开导作用,若想法为“妄想”,你无法反驳。我们只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给患者营造倾诉的客观条件。 二、理解。要理解患者患病时的各种表现,能从疾病的角度去理解其种种不良情绪及行为,而不把它当作无理取闹或有意破坏和伤害。 三、包容,就是宽容患者的缺点,包括患者人格上的缺陷以及疾病状态支配下的不良情绪以及行为,尤其在患者对家人的无心伤害上,要学会宽容,至少不指责、不计较、不记仇。 四、同理心,即设身处地理解。患者拒绝接受诊疗或者中断治疗,可能患者对于疾病没有认识,可能患者长时间服药的心理负担,可能有某些难言之隐的药物副反应…换位思考,劝说患者就诊、复诊,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耐心、诚心,即使是精神病人,只要智力没有问题,还是能够感受到哪些人对自己好。切记生硬、威胁,如“不吃药你就要犯病”、“不吃药就送你去住院”,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五、鼓励。社会难免带“有色眼镜”看待精神障碍,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懂得健康的含义。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家属若不鼓励,难道让患者从此不再踏入社会?!曾经有位患者康复后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得病之后,即使平时病情平稳的时候,我在家都不敢发脾气、不敢大声说话,不然家里人就会说我犯病了。 六、学会做患者情绪的平衡器。想要避免“互相践踏或冲撞”,就必须学会“你进我退”。要学会随时要学会随时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便充当患者情绪的平衡器。

王继轩

主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10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抑郁症的误解?

近年来,由于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加之名人罹患抑郁症后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使得这一高复发率、高自杀风险和疾病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精神障碍步入大众视野。 首先,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并同时伴有其他生物症状群和认知症状群的精神障碍,且大多会造成生活、学习和工作障碍。所以仅仅心情不好并不代表自己罹患抑郁症。 其次,得了抑郁症,一定得服药吗?其实不然,抑郁症从程度上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若程度为轻度,可以不用服药,但需要由专业医生每 2 周进行病情评估,但中重度抑郁症,建议尽早服药治疗。 第三,不能服用药物,以后戒不掉。目前抗抑郁药物并不具有成瘾性,所以不存在“戒不掉”一说。 第四,吃了药没效果,代表没得治。抗抑郁药物的有效率并非百分百,若服药后无效也很正常,并非“没得治”,可以换用其他种类的抗抑郁药物。 第五,服药有效,立马就断药。抑郁症具有高复发性,故而强调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即初步治疗有效果后,仍然需要巩固治疗半年左右防止复发;关于维持治疗阶段,首发患者,个人也建议维持治疗 1 年左右,若为复发的患者,建议维持 2-3 年。 第六,抑郁症能够治愈吗?绝大部分抑郁症通过系统治疗,是能够达到痊愈的。

王继轩

主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104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来袭,我们怎么办?

焦虑,属于我们正常的情绪之一,遇事后表现出担心、紧张、害怕等。但如果无明确诱因下或与事实情况不符的情况下出现上述反应,我们得考虑是病态的焦虑。 面对异常的焦虑,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得正视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能回避。因为忽视、压抑的结果并不能让负性情绪消退,反而有可能让其继续滋生,愈发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带着症状坚持该有的活动,这样等同于潜意识层面的自我积极暗示—我焦虑,但我依然能做我该做的事。避免陷入“我焦虑,我不行”的自我负性暗示怪圈。 其次,转移注意力。研究提出,负性注意偏向是产生和维持焦虑的关键所在。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威胁或相关刺激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分配。俗话讲的“人们总是在意自己在意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焦虑症患者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药物副作用以及自身的身体的变化上,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就会过分担心并且难以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通过有出汗效果的运动、专注感兴趣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前者操作方便。 再次,自我主动地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最好将这些负性想法一一记在纸上,然后逐条进行检查,盘问,用较为合理的想法取代它们.盘问可从这几方面进行:(1 )这种想法的支持证据是什么?(2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或替代想法?(3 )这样想有什么有利和不利之处?(4 )这种想法在逻辑上有错误吗?逻辑错误,例如: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2.以偏盖全;3.主观臆测;4.过度引申。 具体实施方法:三栏作业。第一栏记负性想法,第二栏记逻辑错误类型,第三栏记后来想法。只要坚持这一作业,几个星期情绪会慢慢好转。 最后,若通过自我调整效果不佳,迁延反复可能导致抑郁症,故一般均建议积极接受专业治疗,可求助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焦虑在于精神科而言,属于轻症精神障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王继轩

主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9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面对强迫症?

强迫症,一种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者仪式动作;明知道这些观念或动作无意义,却无法控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病程迁延。 强迫症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临床上二者往往会同时存在。 因为症状的迁延,往往让患者措手不及,越是想控制,越是控制不住。此时,我不得不提醒患者,强迫的行为本身就有缓解焦虑的作用,所以当强迫行为出现的时候,不要太刻意的控制反而会让自己感觉舒服些。 关于强迫的想法出现,往往是引起痛苦的根源,但我也得提醒病友们面对该症状的时候,心态要摆正,不能光想着症状想法又来了。你得从心里清楚,这个想法本就是你自身的,你对抗也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应该尝试带着这个症状继续去生活。 言而总之,疾病的治疗一方面靠药物,一方面离不开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

王继轩

主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9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5条记录共1页
王继轩医生寄语
心理疾病,看不见摸不着。需要专业的医生,赋予专业的评估,给予充分的耐心,才能准确的评估与判断。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因为有爱,所以耐心!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你我共同配合,携手呵护心灵健康!
王继轩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8879 次
总文章 5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694 次
患者评价 2711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1-11-19 14: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