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历史与发展
江门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12年,前身是加拿大基督教会在江门开办的“仁济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2年通过了三甲医院等级复审。历经百年,恰是风华。仁济精神薪火相传,文化底蕴愈加凸显。全院员工齐心协力,在“德高医精、仁心仁术”的院训指引下,“仁济为怀、追求卓越”,贯彻落实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努力把医院建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医院。
医院规模与设施
医院占地面积6.5万㎡,总建筑面积达17.5万㎡,编制床位3000张,开放床位2200余张。2022年总诊疗人次数216.83万人次;出院人次102507人次;出院患者手术为37309例;收治疑难危重CD型病例84142例,占住院总人次82.08%;三、四级手术占比68.88%。医院设临床科室44个,医技科室12个,职能科室23个。在职员工3397人,其中高级职称79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8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在站博士后14人。市名医53人,省名中医1人,市名中医3人,市首席医学专家4人。至今,柔性引进专家19人。
专科特色与技术优势
医院呼吸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另外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9个。现有23个重大项目获得准入,包括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法医物证司法鉴定等,已获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T)技术筹建资质。医院除能开展“三甲”医院必备技术项目以外,在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呼吸、消化、妇产等专科疾病的诊疗以及器官移植、微创技术、介入治疗、骨髓移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居省内同级医院先进地位。
科研创新与教学合作
近年来,通过国家或省级评审开展的重大技术项目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IVF-ET、ICSI”、“非血缘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产前诊断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四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已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等6项国家限制类技术及66项广东省限制类技术备案,12项技术所属专科获批成为广东省“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培训基地。医院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扩大国内外交流领域,锐意技术创新,每年开展新技术达数十项。
社会服务与党建工作
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水平建设为目标,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意见的要求,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医院党委以广东省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为抓手,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品牌效应,全力打造“党员主体意识激励工程”、新时代政治学习“宣讲员”队伍、红色杏林学院、“抓支部、强支部”等一系列党建品牌,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一支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党员队伍,也带动了基层党支部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充分激活医院党建工作新活力。
未来展望与荣誉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发展战略,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共获得科研资助资金1263.7万元。至今获得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共计179项。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97篇,其中2020年发表SCI论文33篇。医院是多所院校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2004年成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2014年成为国家级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广东医科大学江门临床医学院。2017年成为暨南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8年成为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9年获批建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21年成为遵义医科大学江门临床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2022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