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肛肠科

肛肠科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室介绍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始建于1984年,2011年评定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西部急救、医疗、康复、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医院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50张,实际开放床位1097张。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300张,将于2024年开始逐步交付使用。医院现有职工2348人,其中高级职称505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6人,博士研究生90人,硕士研究生418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4人,深圳市后备人才7人。在全国学术团体中,有国家级学会专业组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共7名,省级学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共21名,深圳市级学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55名。医院设有46个临床学科,15个医技科室,19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形成完备的内、外、妇产、儿、五官、医技等的三级医院学科体系。医院创建了省级重点学科2个(急诊医学科、临床护理)、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1个(急诊医学科),区重点学科9个(急诊医学科、创伤骨科、肾病科、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脊柱外科)。目前医院已建成5大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其中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分别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和中国卒中中心认证。在2020—2021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我院急诊科排名均为100名以内,是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区级医院急诊医学科。医院先后引进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创伤团队、福建中医药大学陈立典教授康复团队、北京协和医院于学忠教授急诊医学团队、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纪言教授团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研究院团队等五个高水平“三名工程”学术团队。依托医学“三名工程”和高层次医学团队,医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大病重病救治能力持续提升。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肾盂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显微镜联合计算机导航上颈椎畸形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巨大肝癌极限肝切除术、复杂下肢畸形微创矫形术/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技术、高位动静脉内瘘翻转术/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ERCP胆道取石术/经口食道括约肌切除术等,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颅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等达到省市领先水平。现有固定资产10.32亿元,其中设备资产8.47亿元,拥有原值大于1万元医疗设备3226台/套,100万以上设备183台,1000万以上设备6台。医院拥有西门子3.0TMRI2台,64排螺旋CT2台,DSA2台,高档四维彩超仪多台,可实现术中CT导航的O型臂系统1套,骨科3D打印设备1台,可用于神经外科及骨科手术的手术导航系统1套,全自动生化流水线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1998年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15年建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6年经评审成为广东医科大学宝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单位,2018年挂牌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教学管理上,形成“教学管理委员会-科教科-教研室(组)”三级管理体系,院长任主任委员;成立了内科、外科、妇产、儿科、急诊、全科、口腔、麻醉共8个教研室、35个临床教学组。2019—2022年,共接收“3+2”模式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授课及随堂见习小班化教学236人、“2+2”模式护理专业191人;接收医疗实习生1195人、护理实习生522人;累计招收全科医师34人;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89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名,其中66名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并顺利毕业;先后培养博士后5名。近5年医院获批科研立项共3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39项,区局级264项;累计发表论文1012篇,其中SCI论文151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21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82篇;累计出版专著45部;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6项。2019年“骨与关节多组织损伤创新型模型构建及分子治疗的基础研究”荣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医院在打造基层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集团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两融合一协同”的服务模式,搭建起以宝安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为平台、九大“智慧医学服务中心”为支撑的5G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在不断探索“AI+5G+云”等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入医疗服务过程中,平台逐步实现“医疗集团上下(1家区域三甲综合医院+1家街道三级医院+1家分院+3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医共体内外(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区域合作医疗机构+合作企业门诊部)”的处方评审、病理诊断、心电诊断、超声诊断、影像诊断、检验危急值管理等远程医疗服务的高度同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打造出“一点触网,全网协同”的智慧医疗服务“宝安样板间”。医院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优化党支部设置,目前有党员706名,下设17个党支部,落实“把支部建在科室上”。院党委2020年获评“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深圳市委卫生工委“2019—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等。2019年创新开展“党员志愿者到人民中去”活动,获评健康报2019年“寻找卫生健康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活动“创新案例奖”、2020年深圳市现代医院管理创新项目“簕杜鹃”奖、“2019年度宝安区党建创新示范项目”等,该项目被宝安区委写进2021年度党建工作报告。风雨荣光四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宝医人将秉承“厚德、敬业、精医、卓越”的院训,坚持“生命至上,医术至精,服务至诚”的办院理念,扬帆起航,为将宝安区人民医院建设成为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而不懈奋斗。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先天性肠闭锁怎样治疗

先天性肠闭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道发育异常,导致肠道梗塞,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常常会出现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先天性肠闭锁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治疗先天性肠闭锁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 1.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的主要手段。通过手术,医生可以切除闭锁的部位,恢复肠道通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患儿,手术风险更高。因此,并非所有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都适合手术治疗。 2. 药物治疗:在手术前后,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术前,医生会通过注射营养液等方式,帮助患儿改善体质,为手术做好准备。术后,除了继续注射营养液外,医生还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3. 饮食治疗:术后,患儿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在这段时间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同时,家长也要关注患儿的日常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先天性肠闭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健康解码专家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肛门老是瘙痒是怎么回事?

肛门瘙痒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生活,还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隐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导致肛门瘙痒的常见原因。 1. 肛周湿疹: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和瘙痒感。 2. 肛周瘙痒症:主要由于肛门周围感染或肛门腺分泌过多引起。 3. 痔疮、肛裂、肛瘘等肛肠疾病:这些疾病会分泌出刺激性的分泌物,导致肛门瘙痒。 其次,我们来看看如何治疗肛门瘙痒。 1. 一般性措施:解除病因,避免诱因是治疗肛门瘙痒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局部药物治疗:瘙痒剧烈时可以口服止痒药物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 3. 系统药物治疗:对于顽固性瘙痒患者,可考虑使用镇静剂和安定剂。 4. 手术治疗:肛门瘙痒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切除瘙痒皮肤的肛门瘙痒皮肤切除术和离断皮下神经。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调整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2.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浓茶、咖啡等。 3. 注意皮肤敏感者,适当减少活动,避免洗澡过勤、水温过高。 4. 注意肛门清洁,避免使用脏的内裤、袜子、抹布等擦干。

AI医疗先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盆底肌受损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产后盆底肌损伤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困扰,据统计,超过1/3的产妇会出现盆底松弛的情况。这种松弛不仅会导致性生活满意度下降,还可能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产后盆底肌损伤具体有哪些表现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 1. 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运动时,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 2. 产后阴道松弛,导致性生活不满意 3. 盆腔压迫感或坠胀感,腰骶部压迫感或疼痛,阴道口或阴道中外有肿物脱出 4. 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症状、排尿延迟、尿不尽 5. 便秘、排便困难 6. 性交困难、性交疼痛 7. 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3级)或阴道收缩压≤30cmH2O者 8. 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 9. 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POP-Q系统评分1期或以上,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10. 会阴伤口疤痕疼痛 11. 产后排便异常 12. 产后尿潴留 针对产后盆底肌损伤,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锻炼、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盆底肌锻炼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可以帮助恢复盆底肌的力量和弹性,缓解相关症状。 除了治疗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新妈妈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改善盆底肌损伤: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2. 避免提重物,以免加重盆底肌负担 3.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 积极参加产后康复训练 总之,产后盆底肌损伤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治愈。新妈妈们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寻求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养,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AI医疗先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