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拥有119年历史的河南省人民医院——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根植中原大地,秉承“仁爱、博学、严谨、卓越”医院精神,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担当人民医院社会责任。在深化现代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凝练铸造了“人民医院服务人民”的百年省医品牌形象。——历史文化悠久。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1950年更名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55年随省政府迁址郑州,1993年获批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增名“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被确定为“部省共建”医院,2017年一次跨越55个位次,跻身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100强,2019年纳入郑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体系,2020年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授牌,2022年成为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科实力突出。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医学重点学科24个,国家级培训中心17个,省级质控、诊疗与研究中心46个,省级医学中心4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个,河南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14个。——科研平台一流。有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级研究机构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6个。——人才梯队完整。拥有高级职称专家1386人,博士、硕士3320人;有中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特聘院士5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41人,中原名医及领军、拔尖人才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优秀专家2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9人,省高层次人才12人。——业务技术领先。成功实施全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成功开展全省首例肺移植手术,全省首例镜面人双肺移植,手术量全国第四;成功实施“ALPPS”手术切除巨大肝癌,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成功实施全国首例颅内复杂脑动脉瘤的Pipeline血流导向治疗技术,手术直播首秀国际舞台;成功完成大陆地区首例帕金森震颤“磁波刀”治疗;介入脑血管科24小时全天候双DSA随时抢救2个以上急诊脑卒中患者;国内首个一站式多模态影像卒中救治平台正式启动,首次将“DPT”缩短至15分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近年来,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强院和高质量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双高”发展目标。在学科实力、科技创新、服务形象、品牌声誉等多个方面都迈上新的高度,实现了新突破。一院多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历经5年推动、2年9个月的辛勤筹建,顺利开诊投用,2019年更名“华中阜外医院”,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医院体系;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建设加快推进;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南、豫西南、豫东、豫南、大别山分院挂牌运营;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生殖医院、脑血管病医院、中医院发展态势良好;河南省国际医疗中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二部相继建成投用,河南省急救中心全新升级;全省首家获批“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资源共享,开放共用,科研能力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更加高效。打破传统管理架构,整合管理资源,省内率先成立运营管理部、患者体验服务部等,管理效能充分释放。站位学科前沿,调整学科结构,推动学科专业细化,学科实力明显增强;移动卒中车、“慧思考”、Mazor,全省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全省首台PET-MR、全国首家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帕金森震颤治疗中心、国内首个一站式多模态影响卒中救治平台相继落户投用;先后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五级医院、HIMSS(住院)六级测评、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落实医改硕果盈枝。互联智慧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形成特色品牌,受到国务院医改办的高度肯定;常态化、全覆盖开展航空医疗救援服务,率先建立空地互联网三位一体紧急救援体系,受到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报道;推行预住院、日间医疗、惠民医疗服务等一系列控费用、惠民生的医改举措,广受社会赞誉;构建以“尊重、慈爱、关怀、共情”为核心价值的改善患者体验服务体系,“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深入人心,融入行动。以“七个省医”建设为抓手,注重文化传承,孕育发展文脉,塑造文化品牌;抓文明创建、促共建共享,软实力成为硬品牌。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唯一;2020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第35,我省第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位列全国专科医院29名;连续14届蝉联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连续六届蝉联丁香园最佳品牌传播医疗机构·优秀公立医院荣誉称号,最好成绩全国第三,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唯一。三次蝉联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示范医院等4项大奖;“医疗健康服系统模型构建”等4个项目荣获亚洲医院管理奖;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医院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示范单位、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医院、人文爱心医院、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众星成城奖等;在国家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医务人员回应性满意度98%,全国排名第一;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引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服务健康中原大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室服务
科室医生
科普文章
文章 高弓足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高弓足,也称为爪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表现为足部纵向弓高。这种畸形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如神经系统疾病等。 高弓足的主要症状包括足弓高耸、足底屈曲、足趾背伸、跖骨底和舟骨等部位隆起,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爪趾畸形、后足内翻等问题。 高弓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矫正器和手术治疗。轻度畸形的患者可以通过穿低跟矫形鞋、加足底垫等方式改善症状。对于中重度畸形,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足底腱膜松解术、拇长伸肌腱转位术、跗骨截骨术等。手术的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选择合适的鞋子、进行足部锻炼等,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高弓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癌症防治先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端午节临近健康吃粽有窍门
随着端午节临近,各式各样的粽子琳琅满目,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然而,粽子并非健康食品,过多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首先,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过量食用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腹胀、腹痛等症状。此外,粽子中常添加大量的脂肪、盐、糖,例如咸肉粽子,热量高达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吃粽子更需谨慎。心血管病患者:粽子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于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那么,如何健康地吃粽子呢?首先,要注意食物搭配,避免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营养均衡,还可过个轻松愉快的端午节!其次,注重高纤,以部分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代替糯米,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此外,少油低热量也是关键,尽量选择瘦肉、鸡肉、海鲜或鱼肉等低脂肪食材。最后,详读营养标示,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总之,粽子虽美味,但并非健康食品。适量食用、注意搭配、选择合适的食材,才能让粽子成为端午节的健康美食。
医疗星辰探秘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适量食用花生有益健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花生因其高热量和高脂肪而被许多人视为不健康的食物。然而,近年来,随着对花生营养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花生其实是一种营养丰富、对健康有益的食品。 花生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花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则有助于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 研究表明,适量食用花生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病的风险。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预防便秘;蛋白质则有助于肌肉生长和修复。 然而,花生并非适合所有人。花生过敏者应避免食用花生及其制品。此外,花生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因此,适量食用花生,并注意与其他食物搭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健康益处。 在选择花生时,建议选择无添加、低盐、低糖的产品。同时,可以将花生作为零食或烹饪食材,如制作花生酱、炒花生等。此外,花生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与蔬菜、瘦肉等一起烹饪,使营养更加均衡。
数字健康领航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