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由著名爱国主义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于1927年创立,抗战爆发后,国立江苏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前身)于1939年搬迁到此,其附属医院(今江苏省人民医院前身)也在此开诊。历经近百年建设,目前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重庆市急救医疗分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北碚附属医院。医院拥有1个本部和4个分院(两江分院在建),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1万㎡。现有开放床位1050张,在岗员工1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250余人,博士、硕士生(含在读)近350人。现拥有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4个省部级“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专科)、特色专科,9个区级重点专科,5大疾病救治中心。医院有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上亿元,年均门诊病人量80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万余人次,年开展各类手术万余台,年120院前急救近万人次。近年来,医院以差异化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五个一”工程,现已做到专精“一项管理”(医院成本管理全国领先),专注“一项疾病”(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为西部第一),构建“一个学科”(全科医学科重庆市综合排名第一),干预“一个问题”(干预儿童睡眠问题为重庆市领先),优化“一项流程”(全市首批“智慧医院”),以此实现了以医疗为主体的医教研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医院始终坚持“情系民生、追求卓越”的办院理念,不断在改革路上创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等30余项全国集体荣誉。未来,医院将着力提高办院治院能力、医疗服务能力、学科特色能力、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断丰富医院内涵,为群众提供卓越、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科室服务
科室医生
科普文章
文章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的饮食习惯、胃溃疡、肠道肿瘤等。了解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 一、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其典型症状为呕血和黑便。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会随胃肠蠕动下行,在胃酸和消化液的作用下变成暗红色或黑色,从而出现黑便。同时,由于出血量较大,部分血液会逆行至口腔,导致呕血。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上消化道出血都会出现呕血,但黑便则是其典型症状。 二、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其典型症状为便血。小肠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导致黑便颜色较深,伴有血腥味。若出血量大,血液排出速度快,便血呈暗红色或红色。此外,下消化道出血还可能伴有阵发性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结肠和直肠出血 结肠和直肠出血的典型症状为便血。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统称为结肠,而盲肠和升结肠是结肠病多发部位。结肠出血时,便血呈鲜血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合,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或多量粘液。直肠癌和内痔是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便时带鲜血,便后即止。 四、预防与治疗 为了预防消化道出血,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肠镜、胶囊内镜等。治疗方面,根据出血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了解其临床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大家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医学奇迹见证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有痔疮怎么进行缓解
产后痔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许多新妈妈都会经历这种痛苦。产后痔疮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孕期激素变化、分娩时的用力过度、以及产后生活作息不规律等。为了帮助新妈妈们缓解产后痔疮带来的不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和缓解方法。 首先,预防产后痔疮的关键在于保持肠道通畅。新妈妈们应该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绿豆等。此外,还可以适当摄入一些益生菌,帮助调节肠道菌群,预防便秘。 其次,保持肛门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如厕后,可以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用柔软的无香型湿巾,更加温和地清洁肛门。 此外,新妈妈们还应该避免长时间久坐和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帮助缓解痔疮症状。 如果产后痔疮症状严重,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外用药膏,如痔疮膏、马应龙痔疮膏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炎止痒的作用。在使用药物时,请遵循说明书上的指导,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激光治疗等。 总之,产后痔疮并不可怕,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和缓解方法,新妈妈们就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老年健康守护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疝气的病理及治疗方法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发生在腹壁薄弱区域,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到体表。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疝气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小儿疝气的病因 小儿疝气主要与腹壁发育有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某些区域可能存在薄弱环节,如腹股沟管、脐部等。当腹内压力增加时,如哭闹、咳嗽、便秘等,腹腔内容物就可能突出到这些薄弱区域,形成疝气。 二、小儿疝气的症状 小儿疝气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腹股沟或阴囊处出现可复性肿块,肿块在平躺或按压后可消失。 2. 肿块在站立、哭闹、咳嗽等腹内压力增加时增大,平躺或按压后缩小。 3. 肿块伴有疼痛、不适感。 4.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嵌顿,即肿块无法回纳,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小儿疝气的诊断 小儿疝气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儿的腹股沟、阴囊等部位,检查是否有肿块以及肿块的性质。必要时,医生会进行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 四、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通过佩戴疝气带、避免腹内压力增加等措施,促进腹壁发育,有望自愈。 2. 手术治疗: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手术方法包括疝修补术、疝囊高位结扎术等,可彻底治愈小儿疝气。 五、小儿疝气的日常护理 1. 避免腹内压力增加:避免剧烈运动、咳嗽、便秘等,减少腹内压力。 2. 注意饮食: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加强腹壁锻炼:适当进行腹肌锻炼,增强腹壁力量。 4.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家庭医疗小助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科室信息
收录医生
1 名
在线服务患者
2 次
科普文章
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