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经过73年的发展与建设,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英德市120多万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推动医院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山区医院服务百万群众】英德市地处粤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处珠三角连接内地的交通咽喉地带,北面紧邻湖南、江西;南面与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近邻,是广东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超百万的县级行政区。行政区域面积563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0万,山清水秀,交通便利,120急救车可直达半径60公里以上。【学科引领提升医疗技术】医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现有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10个,门诊2个,编制床位1150张。各专科向纵深发展,逐步创建品牌,泌尿外科为省Ⅱ类重点专科、广东医科大学重点帮扶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为“清远市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发展建设成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肿瘤防治中心、人体健康服务联盟北江泌尿结石联盟等区域中心,全力打造成为粤北地区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医院门急诊量67.7万人次(挂号且不含单独核酸);出院病人40310人次,抢救危重病人6022人次;出院患者总手术人数13992人,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为34.71%,微创手术占比为13.96%,四级手术占比为11.55%。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已成功开展深度烧伤植皮手术、腹腔镜下3D手术、断肢断指再植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大脑动脉取栓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种植牙技术、中西医结合颊针术等。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为当地老百姓解决更多的大病、重病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了疑难危重疾病诊治能力,巩固“大病不出县”的医改成效。【集聚英才,打造山区人才高地】医院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精准度,强化组织保障力度,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构筑“外引内培”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截止到2023年5月,医院在岗员工1864人,高职称人才207人(其中正高职称52人、副高职称155人),中级职称544人,不断完善人才梯队的发展建设。医院发展建设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暨南大学肾脏外科研究所英德基地,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为英德地区,乃至粤北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成长,提供长远发展的平台,不断提升全市医疗技术水平,全力助推英德医疗卫生人才高地建设。近年来,医院累计培养了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1人、岭南名医37人、清远市“起航计划”领军人才1人、清远市“起航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清远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清远市紧缺适用人才43人、英德市拔尖人才26人,形成英德市人才高地。2018年—2022年,医院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1项;获广东省医学科研立项2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指令性课题项目立项1项,广东省科研基金项目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立项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立项1项,省教育厅立项1项;2021年我院获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2人获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创新清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清远科技带资金项目立项3项,清远科技立项57项,清远市成果鉴定23项、结题验收50项;发表SCI论文4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674篇;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有2人次,在省、市级医学会、医师协会、医院协会等学术团体任职有53人次。【设备先进诊疗环境不断优化】医院占地面积为178亩,总建筑面积为13.6万平方米。新的外科大楼、内科大楼于2015年、2022年先后投入使用,医院诊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医院配置有医用直线加速器、256排超高端CT、128排高端CT、64排CT、60排CT、DSA、四维彩超、DR、移动C臂X光机、乳腺钼钯机、数字胃肠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HIS、PACS、LIS三大医院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基本实现“数字化医院”。【强化内涵综合实力位于省内县级医院前列】根据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国考)显示,2019年度考核等级为B级,全国第730名;2020年为B+级,全国第606名;2021年度为B级,全国第827名;连续三年保持在B级以上。根据《2021年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报告》显示,在广东省146家三级综合医院中,DRG能力指数(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排第77名、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排第68名;在57个县级人民医院中,DRG能力指数(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排第8名;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排第7名;医院的综合实力位于省内县级医院前列。2022年英德县域内住院率达90.8%,位列全省第8名,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达到国家医改“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将继续巩固“大病不出县”的医改成效。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二尖瓣置换术后可否二次置换
二尖瓣置换手术是治疗二尖瓣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患者仍需关注二尖瓣功能状态。事实上,二尖瓣置换术后存在再次置换的可能性。在临床实践中,二次置换的情况较为常见。 首先,生物瓣置换患者需要关注生物瓣的使用年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生物瓣可能会出现功能失功,需要再次进行二尖瓣置换。其次,机械瓣置换患者如果没有遵循正规的抗凝治疗,可能导致瓣叶上形成血栓,进而影响瓣膜功能,需要二次置换。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瓣膜功能失功,需要再次进行二尖瓣置换。 面对二次置换手术,患者无需过度担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之,二尖瓣置换术后二次置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应关注自身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疾病解码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方法有效诊断心绞痛呢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心脏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其中心绞痛就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疼痛。它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有时会向左肩、左臂、颈部或上腹部放射。 那么,如何诊断心绞痛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1.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诊断心绞痛的方法之一。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上会出现ST段下降、T波倒置等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心肌缺血的情况。 2. 心电负荷试验 心电负荷试验是一种通过增加心脏负荷来诱发心绞痛的方法。在运动过程中,医生会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3.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72小时的心电图,以便发现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 4.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诊断心绞痛。 5.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绞痛的金标准。通过造影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位置,为治疗提供依据。 除了上述诊断方法,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了解心绞痛的诊断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心绞痛至关重要。如果您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健康百科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快乐精灵的病因为何?
小女孩小丽活泼好动,前额宽而突出,牙齿稀疏,眼裂偏小,内眦赘皮,宛如一个小精灵。然而,在快乐的外表下,隐藏着严重的疾病。 小丽9岁,因智力发育偏下就诊于儿童神经科。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她有明显的心脏杂音,于是转介至心脏外科。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小丽患有威廉姆斯综合征。 威廉姆斯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疾病,由第7号染色体上缺失一小段导致。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心血管系统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和内分泌功能异常。 心血管系统异常表现为主动脉瓣上狭窄,这是该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此外,还可能出现肺动脉狭窄、心脏肥厚等病变。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智力偏低、外向性格、注意力不集中等。内分泌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诊断威廉姆斯综合征主要依靠特殊面容、心血管系统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和内分泌功能异常。染色体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目前,威廉姆斯综合征尚无根治方法。但对于心血管系统异常,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小丽经过手术治疗,情况良好。虽然她仍然患有威廉姆斯综合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她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
生物医疗创新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