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随州市中心医院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巍巍大洪山下,悠悠涢水河畔。1904年,英国牧师李春华夫妇在县城福音堂设立药房兼诊所;1928年,在福音堂筹建了“随县普爱医院”;1949年10月在此基础上组建“随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60年2月更名为“随县人民医院”;1984年,随州县、市合并,更名为“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随着地级随州市的设立,更名为随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被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授予“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救护、预防、保健于一体,是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与意大利罗马圣菲利普纳里医院缔结友好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医院科学抗疫先进医疗队、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爱婴医院等称号。医院下辖文帝院区(设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胸血管外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中心、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疼痛科、介入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科、儿科、急诊医学科、核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超声影像科等)、龙门院区(设肿瘤防治中心、康复医学科、血液净化中心、健康管理科、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超声影像科、法医司法鉴定所等)、季梁院区(设心身医学科、精神重症医学科、精神康复医学科、精神中西结合科)三个直属院区,总占地面积16.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35万平方米,下设白云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管随州市传染病医院,总资22.52亿元。设置病床1900张,设有69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15个行政管理科室,10个业务管理科室,8个后勤管理科室。年门急诊服务92.55万人次,出院病人6.85万人次,手术(含有创操作)1.67万人次。另有慈恩院区(大洪山风景区医院)、炎帝院区(随县人民医院)、编钟院区(随州市老年康复医院)三个非直属院区。全院现有在职员工2420名,其中卫技人员2142人,有高级技术职称4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正高4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正高18名;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464名。有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卫生部先进工作者3名,中国医师奖1名,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1名,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5名,湖北省劳动模范1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省、市政府特殊津贴15人,国家省市级学会任职349人。医院设备先进,配置合理,拥有3.0T核磁共振、128排双源CT、直线加速器、全自动检验流水线、SPECT-CT、DSA(数字减影系统)、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等先进诊疗设备,设备总值6亿元。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冠状动脉搭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血管内支架、脑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心脏介入、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术、试管婴儿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均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立项课题58项,校级立项10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随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1篇,主编出版医学和管理专著216部。医院以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为依托,狠抓教学工作,现有专、兼职教师536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开设5年制临床医学、4年制护理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技术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200余名,设有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湖北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医院重视专科建设,现有“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临床医学、护理学),“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26个(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中医肾病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儿科、眼科、骨科、泌尿外科、肿瘤科、妇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科、临床检验科、临床护理、临床药学、输血科),“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47个(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眼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肾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产科、儿科、呼吸内科、急诊医学、康复医学科、疼痛科、耳鼻咽喉科、妇科、感染性疾病科、骨科、精神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新生儿科、血液内科、重症医学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口腔科、烧伤外科、胸外科、老年病科、医学美容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临床检验、核医学科、临床护理、临床药学、输血科、感染管理、临床营养科、病案科、信息科、健康管理医学科)。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创伤救治中心、PCCM中心、癫痫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危重症孕产妇中心、危重症儿童与新生儿中心等20个特色中心。医院坚持“依法治院、质量强院、科技兴院、文化建院”的办院方针,恪守“传承神农医道,仁爱奉献为本”的医院院训,履行“服务社会,促进健康”的崇高责任,坚持“普济众生、精诚至爱”的服务理念,培育“严谨、奉献、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树立“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价值观。倡导“传承文化、感恩文化、赶超文化、廉洁文化”等四大文化体系,借力炎帝神农故里这一文化名片,响亮提出“寻根炎帝神农故里,问医随州中心医院”的品牌文化,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区域医疗中心。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病毒性心肌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引起的。这种疾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症状,如乏力、心悸等,也可能严重到引发心衰甚至猝死。因此,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如果病毒性心肌炎反复发作,患者应该及时入院治疗。选择正规的大医院进行彻底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针对心肌的针对性治疗。这些治疗措施可以及时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害。治疗后,患者最好留院观察几天,直到病情完全康复再出院。 除了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例如,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发作时,可以静脉注射黄芪40mg。通常情况下,两周为一个疗程,坚持两周后可以改为口服中药进行调理。黄芪、苦参等药材按医嘱煎服,连续服用三个月左右,有助于巩固疗效,预防病情反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心脏负担过重。长期熬夜、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度劳累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容易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反复发作。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饮食方面,患者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五谷、瘦肉、鸡蛋、牛奶等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反复发作。 总之,病毒性心肌炎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预防病情反复。
健康管理专家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是怎么回事
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由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导致瓣膜僵硬引起。这种病变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气促、心绞痛等症状。 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是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幼儿时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会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导致瓣膜钙化、变硬,从而影响瓣膜的正常开关功能,造成瓣膜返流。 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的主要病因包括老年性退行性变、风湿性心脏病等。风湿性心脏病中的类风湿因子会侵及主动脉瓣,导致瓣膜钙化、变硬,进而引发瓣膜返流。患者会出现胸闷、气促、心慌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肝脏、脾脏肿大、双下肢水肿、腹腔积液等。 针对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以改善心功能。手术治疗包括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等,以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限制脂肪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控制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对于患有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的病人,建议到专业的心血管病医院就诊,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心态等方面的调整,以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新知速递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控制冠心病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冠心病分为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个阶段,心绞痛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胸部憋闷或疼痛,常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心肌梗塞,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的病情。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病情。 5. 专科治疗: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到心血管内科专科门诊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豆制品,少吃油腻、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3.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4.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5. 定期复查:定期到专科门诊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控制冠心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之道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