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偏见对精神病人更残酷
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伤害他人、毁坏物品,这种行为令人恐惧。 然而,当患者发病时衣不遮体、口吐脏言,我们是否会觉得这种行为可耻? 当患者言语举止幼稚、滑稽、愚蠢时,我们是否会觉得这种行为可笑? 将病态表现和精神病人的人格放在一起看,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精神病是见不得人的病——这是偏见。 实际上,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是内向、善良、认真、聪明的人,发病时的表现只是病的表现,他们的人格应该受到尊重。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患者,她的病史记录中症状描述很简单,但一年中她已经住了三次院。每次都是她父母觉得她的精神病可能要复发,就送她住院。而她住的医院都在外地,用药剂量也不太大,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我给她做了精神检查,发现她很压抑,一直在哭。她说,她在5年前确实有过精神失常,那是因为失恋引起的。后送到外地精神病院住院,出院回家后父亲怕她的病被亲友、邻居知道,就想办法将她调到偏僻的海岛工作。她心里挺难过,也常哭。但父母怕她旧病复发,一看到她有一些不好就送精神病院治疗。这次父亲在电话里听到她说话语气不对(讲话态度不好)就将她送到这里来了。说着她就跪在地上哀求我,让她回去工作。对精神科医生来说,密切观察病情,认真仔细地做精神检查,深入地做社会调查是明确诊断的前提。为此,我通知她父亲来医院再次做病史补充。 她父亲在百忙之中终于到医院找到了我,他基本上证实女儿没有说谎。他是一个干部,家里有四个女儿,但这个女儿患精神病除他和妻子外,对家中所有人都保密。他认为,家里有精神病人是不幸和耻辱的,会影响家族的荣誉,影响其他姐妹的婚姻。所以,当他女儿第一次精神错乱住院后,他总怕她再发病,戴着有色镜去看女儿,对她的一言一行特别敏感,担心‘旧病复发’家丑外扬,晚送医院不如早送医院。所以,这个病人一直在几个医院来回住院。我听完了他的讲述,交待了他女儿现在的情况,请他回家后开一个家庭会议,把女儿的病情告诉家人,让大家理解、关心、帮助她,并让病人请假随其父亲一起回家。半月后她父亲来医院告诉我,这样做很成功,家里每个成员都愿意承担责任,帮助她早日康复,病人的情绪明显好转,回家后一直很稳定。我听后如释重负。几年过去了,这个病人一直没有再住过院。我能想象,得到关爱的她,一定比以前活得快乐和幸福。
疾病解码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打开心灵之门 关注孩子成长心理
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他们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充满矛盾和冲突。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着学业、人际、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显示,约30%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叛逆等。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关系紧张等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 学校因素:应试教育压力、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复杂等导致孩子产生心理负担。 3. 社会因素:网络成瘾、不良信息传播等导致孩子价值观扭曲,出现心理问题。 三、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策略 1. 家庭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3. 社会方面:加强网络监管,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心理干预方法 1. 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 2.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3. 心理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 五、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措施 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生命守护者联盟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组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大脑结构、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 在临床表现上,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淡漠、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如奥氮平、利培酮等,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能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日常保养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注意的方面。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在饮食上,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豆类、谷类、蔬菜和水果等。同时,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和接受专业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许多医院都设有精神科,可以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院条件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和社会也需要给予关爱和支持。家庭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帮助他们重建信心,融入社会。
未来医疗领航员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七种最不能让女人放心的男人
在爱情关系中,安全感是维系双方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些男性的行为或性格特点可能会让女性感到缺乏安全感。以下列举了七种可能让女性放心的男性类型,并分析了其原因及影响。 一、缺乏责任感的男性 责任感是维系一段关系的基础。缺乏责任感的男性可能表现为对家庭、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忽视,这会让女性感到不安和担忧。他们可能无法承担起家庭责任,也无法给予女性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二、情绪不稳定、易怒的男性 情绪不稳定、易怒的男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情绪波动,如工作压力、个人经历等。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对女性造成伤害,让她们感到害怕和不安。 三、沉迷于网络或游戏的男性 沉迷于网络或游戏的男性可能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虚拟世界中,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情感。这会让女性感到被忽视,缺乏安全感。 四、缺乏诚信的男性 诚信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缺乏诚信的男性可能表现为欺骗、隐瞒等行为,这会让女性失去信任感,感到不安。 五、不尊重女性的男性 不尊重女性的男性可能表现为言语或行为上的歧视,这会让女性感到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 六、过度依赖的男性 过度依赖的男性可能无法独立生活,需要女性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这会让女性感到压力,缺乏安全感。 七、缺乏爱心的男性 缺乏爱心的男性可能无法给予女性足够的关心和呵护,这会让女性感到孤独和失落,缺乏安全感。
健康驿站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潜力
在传统的观念中,奶奶总是被描绘成宠溺孙子的形象,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奶奶带大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拥有更高的潜力。 一项来自俄罗斯的研究发现,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创造潜力比由父母带大的孩子高出40%。这表明,奶奶们独特的教育方式可能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然而,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可能略低于由父母带大的孩子。这可能是因为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果,而奶奶们则更注重孩子的快乐成长。 研究还发现,奶奶们倾向于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而父母则更倾向于严格要求和监督,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那么,如何平衡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呢?首先,父母和奶奶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其次,父母可以学习奶奶的育儿方式,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果。 此外,父母和奶奶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总之,隔代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父母和奶奶可以相互借鉴,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有潜力的成长环境。
未来医疗领航员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爱抢玩具?聪明的妈妈这样干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抢玩具的情况。这不,妈妈带着4岁的小强到楼下玩,小强又把3岁的小雅的电动老虎抢走了。面对这种“霸道”的行为,家长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干预方法: 1. **冷静观察**:家长可以先在旁边冷静观察,不急于干涉,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冲突。如果孩子无法自己解决,家长再适时介入,保护受到攻击的孩子。 2. **引导换位思考**:在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家长可以突然抢走他的玩具,并告诉他:“我抢了你的玩具,你不高兴。你抢了别人的玩具,别人会怎么想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被抢的消极情绪,从而学会换位思考。 3. **建立规则意识**:当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要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能抢。如果想玩,可以和别人商量,得到允许才能玩。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抢人家玩具一次,没收他一件玩具,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4. **教孩子正确的方法**:如果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家长可以告诉他合理的方法:指导他学会与人商量,在玩具主人休息时借给自己玩一下;也可以让孩子与人商量互换玩具,这样一个人可以玩两种玩具;还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让大家一起玩,其他孩子受影响,也会主动拿出玩具分享,这样孩子更能体会到人际互动的快乐,有助于提高社交能力;或者教孩子把别人的玩具借回家玩,也可用互借法,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对方回家玩,但要告诉孩子,借东西要文明礼貌,用语言打动对方,而不能强求。 5. **抓住教育时机**:孩子第一次抢玩具的时候,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要把孩子抢东西的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多次强化形成不良习惯。 除了以上方法,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克服抢玩具的行为: -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家长可以定期组织家庭聚会或亲子活动,让孩子在互动中学会分享。 - **教会孩子表达需求**: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通过抢夺来实现。 - **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或户外活动,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减少抢玩具的行为。 -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减少抢玩具的行为。 总之,面对孩子抢玩具的行为,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医疗故事汇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