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治疗方案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治疗方案
发表人:医疗故事汇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四级的患者,复发后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肿瘤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等。其次,需要考虑患者之前接受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在这种情况下,射波刀结合化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放疗可能会引起放疗后遗症,如脑水肿和颅压升高等。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射波刀治疗之前,需要权衡利弊,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

另外,靶向治疗药物贝伐单抗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选项。该药物可以针对肿瘤的VEGF和EGFR表达量较高的情况进行治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之,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考虑,患者和家属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计划。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成脂细胞瘤[脂母细胞瘤] (M88810/0)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成脂细胞瘤[脂母细胞瘤] (M88810/0)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脑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脑肿瘤,通常不易在神经系统以外的部位生存。然而,某些类型的胶质瘤,如胶质肉瘤,可能会侵入皮肤和血液,导致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淋巴结、骨骼、肝脏、皮肤、肾脏、胸膜、心脏、肾上腺、纵隔、胰腺、甲状腺、腹膜、脾脏和皮下组织等。其中,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颈部和肺门淋巴结,骨转移则多发生在椎骨。不同类型的胶质瘤转移的部位也各有不同,例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常转移到肺和淋巴结,而髓母细胞瘤则多转移到骨和淋巴结。脑胶质瘤的转移通常发生在手术或脑脊液分流术后,且血液转移极少见。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神经系统肿瘤在其他部位不容易生存,二是原发颅内的肿瘤可能已经致命,未能等到肿瘤转移的阶段。

  • 本文通过一例59岁女性患者的临床案例,探讨了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复发情况。该患者因头痛和发作性抽搐入院,MRI增强显示右颞深部占位,周围水肿明显。初步诊断为右颞肿瘤,可能为胶质瘤或转移瘤。

    在进行右颞开颅肿瘤切除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术后患者情况良好,MRI复查显示瘤体消失。然而,半年随访时,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和癫痫,影像复查显示原瘤体部位再次出现占位病灶。再次入院手术,切除复发占位,并去除骨瓣,患者症状得以改善。

    本案例反映出即使在首次影像检查发现瘤体较小并全切除的情况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仍然存在控制力度不足的缺憾。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这种恶性肿瘤,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首先,手术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安全地切除肿瘤组织。其次,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杀灭或抑制残余的肿瘤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如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等,能够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对患者的副作用损伤。最后,化学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替莫唑胺这种药物在手术后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并在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使用6个疗程,已成为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

    此外,研究表明,内源性MGMT甲基化水平、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情况以及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等因素,可以作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敏感性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那天,我抱着宝宝,心里七上八下的。宝宝的小嘴里突然冒出了几个白点,看着就让人心疼。我上网一搜,鹅口疮?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我赶紧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咨询了在线医生。医生问了我很多问题,还让我上传了宝宝口腔的照片。我紧张地按下了上传键,等待医生的回复。

    医生回复了,说宝宝口腔的白点很像是迷脂腺,也就是粘膜下面的脂肪组织,这种情况不痛不影响孩子正常吃饭的功能,可以不用做处理。我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医生又问我,孩子这个部位有多长时间了?我回答说不久。医生又问,不是鹅口疮是吧?我点点头。医生说,建议我先不用做处理,注意观察这个部位的变化,如果面积出现增大或者影响孩子吃饭,最好去医院口腔科请医生帮助做一下检查。

    我看着宝宝,心里想,这医生说得对,我得好好观察。宝宝最近口欲期,喜欢啃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宝宝,生怕他因为口腔的不适而受苦。

    医生还告诉我,从照片上看,这些白点应该是在粘膜里面的,鹅口疮是附着于黏膜表面的白色雪花状物,会高出粘膜表面。我仔细看了看,确实不像鹅口疮。

    我一边照顾宝宝,一边在网上搜索关于口腔白点的信息。我发现,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扰,有的说是病毒感染,有的说是营养不良。我心里更加焦虑了。

    终于,宝宝的白点没有再扩大,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吃饭。我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我想,还是得去医院做个检查,毕竟健康最重要。

    我想起了医生的话,他说,单纯从照片观察很难完全确诊,所以建议我先不用处理观察一段时间,也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根据临床检查才好确定诊断。

    我决定,等宝宝再大一些,我们就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我希望,宝宝的健康能像他灿烂的笑容一样,永远灿烂。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的话,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迷脂腺与鹅口疮的区别及处理 常见症状 迷脂腺是粘膜下面的脂肪组织,通常不痛不影响正常吃饭功能。鹅口疮则是附着于黏膜表面的白色雪花状物,会高出粘膜表面,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感。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推荐科室 口腔科 调理要点 1. 观察白点变化,若面积增大或影响吃饭,应及时就医。 2.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3. 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4. 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真菌药物或局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5. 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 张某,一个7个月大的女婴,最近被诊断出患有骶尾部脂肪母细胞瘤。经过专业的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手术,肿瘤被成功切除。手术中发现,肿块大小为3.8*3*2cm,颜色为灰黄色和灰白色,且没有明显的结节。同时,医生也对尾骨进行了检查,确认其为软骨及骨髓组织。

    这是一种良性的病变,手术后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是,需要定期复查以防止复发。家长和医生都将密切关注张某的健康状况,确保她能够健康成长。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面临着可能有脑肿瘤的噩耗。那个平凡的下午,我只是因为左手左脚麻木而去看医生,结果却被告知可能有胶质母细胞瘤的风险。我的世界在那一刻崩塌了。

    我记得当时的医生,一个温和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语气沉稳而专业。他告诉我,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可能包括手术。我听完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仿佛所有的思绪都被抽离了,只剩下恐惧和绝望。

    我回家后,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左手左脚的麻木感似乎更加明显了,仿佛在提醒我,我的身体正在发生着可怕的变化。我试图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误诊,或者说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却不断地告诉我,事情可能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无法正常生活。每天都在担心、焦虑和恐惧中度过。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关心我,但他们的安慰和鼓励似乎都无法触及我内心的恐惧。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如果我真的患了脑肿瘤,我的生活将会如何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医生。他不仅仅是我的医生,更像是一个朋友和导师。他耐心地解释了我的病情,告诉我即使面临着困难,也有很多人成功地战胜了脑肿瘤。他还分享了一些他的患者的故事,鼓励我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我开始接受这个事实,并且积极地寻求治疗。我去了一家大型的肿瘤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我确实有一个小的脑肿瘤,但幸运的是,它是良性的,并且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听到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感谢上苍的眷顾。

    手术后,我恢复得很快。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感激身边的人和事。我也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及时就医,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的建议是:不要恐慌,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挑战。同时,也要感恩生命中的一切,珍惜每一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爱的人在一起。因为,生命真的很短暂,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

    最后,我想说,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又没时间去医院挂号看病的话,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胶质母细胞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肢体麻木等。易感人群为4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儿童。 推荐科室 肿瘤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 2. 放射治疗:对于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放射治疗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 3. 化学治疗:使用特定的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常用的药物包括替莫唑胺、卡铂等。 4. 康复治疗:在手术和放射治疗后,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5. 心理支持: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过程可能会很长,患者和家属需要得到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 本文报告了一位59岁女性患者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复发情况。患者因头痛和发作性抽搐住院,MRI显示右颞深部占位伴有明显水肿。初步诊断为右颞肿瘤,可能是胶质瘤或转移瘤。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证实为WHO 4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但半年后头痛再次出现,并伴有癫痫。复查MRI显示原瘤体部位再次出现占位病灶。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切除复发占位并去除骨瓣。二次术后复查CT显示复发占位已完全切除。反思表明,尽管进行了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控制仍然存在挑战。

  • 皮脂腺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界限清楚,由大小和形态不规则的皮脂腺细胞巢构成。这些细胞巢内的皮脂腺细胞无异形性,常伴有鳞状细胞分化和囊性变。临床上,皮脂腺腺瘤多发生于腮腺,也可见于颊粘膜、磨牙后腺和下颌下腺,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发病年龄为22~90岁,平均年龄58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肿瘤直径一般在0.4~3.0cm之间,包膜完整,剖面呈黄色或灰黄色。通过光镜观察,肿瘤细胞排列成皮脂腺细胞巢和管状结构,细胞分化较好,界限清楚。其中常见鳞状细胞分化和微囊肿形成,偶见大嗜酸粒细胞化生。肿瘤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局部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或)多核巨细胞,但无淋巴滤泡形成。

    皮脂腺腺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不复发。研究认为,该肿瘤可能源自涎腺导管上皮内的皮脂腺细胞。

  • 头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小毛病,仅在发作时服用止痛药或接受简单的治疗。然而,头痛可能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警告,特别是当它伴随着其他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时。例如,某些头痛可能是颅内占位或出血性疾病的首发和唯一症状,如果忽视这些症状,可能会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

    一位女士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工作繁忙,她一直未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每次头痛发作就口服止痛药或接受简单的治疗。直到近半年来头痛明显加重并呈持续性,口服止痛药也难以缓解,才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右侧额叶占位,手术后病理检查为胶质母细胞瘤(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脑肿瘤)。虽然术后接受了放疗和化疗,但预后仍不乐观。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头痛的危险信号,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后果。

  •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肿块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困扰。2019年3月,我在左脚踝发现了一个黄豆大小的肿物。起初,医生告诉我那只是皮肤纤维瘤,不必太担心。然而,2020年初,这个疙瘩中央破溃出血,外用药物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建议手术切除。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我患有梭形细胞肿瘤,需要再次扩大切除。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我。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四处求医,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直到有一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与一位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他的专业解答和耐心指导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不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帮助,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我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手术,恢复得很好。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深深感激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是他们让我重获健康和信心。

    富于细胞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富于细胞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常见症状包括肿块、疼痛、红肿等。易感人群主要是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 推荐科室 皮肤科、肿瘤科、外科等科室都可以就诊。 调理要点 1.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2. 根据病理结果,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 3.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5.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情况。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