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以下是对心电图各部分的简易解读。
P波:P波用于判断心电信号的来源,通常在Ⅰ、Ⅱ和FV35导联上出现。其形态不应过于复杂,且与心室活动相协调。
P-R间期:P-R间期的正常范围是3至5小格。较短的间期可能表示预激综合征,而较长的间期可能是文氏阻滞。完全无关的间期可能表明三度房室阻滞。
QRS波群:QRS波群反映心室的电活动。其形态和方向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健康的重要信息。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持续时间应在0.06至0.1秒之间。延长的QRS波群可能是心室肥厚的标志,而缩短的QRS波群可能是心脏传导阻滞的迹象。
Q波:Q波的大小和形态可以帮助诊断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问题。正常情况下,Q波不应过大或过深。R波的高度通常是Q波的四倍以上。如果Q波过大或过深,可能表明心肌梗死、心脏顺行性传导阻滞或其他心脏疾病。
S-T段:S-T段的形态和位置也可以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正常情况下,S-T段应平坦或略微上升。如果S-T段上升超过1毫伏或下降超过0.5毫伏,可能是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标志。三导联中同时出现S-T段上升的现象可能是心肌梗死的特殊表现形式。
T波:T波反映心脏复极的过程。正常情况下,T波应是对称的、直立的。如果T波倒置,可能表明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脏问题。钾离子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T波的形态。
Q-T间期:Q-T间期的正常范围是8至11小格。较短的Q-T间期可能与低钙血症或其他电解质紊乱有关,而较长的Q-T间期可能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问题。Q-T间期与心率有密切关系,需要进行校正以确保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