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EGFR-TKIs(如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等)被广泛应用于靶向治疗。然而,大多数患者在经历初步有效治疗后,会因获得性耐药而导致病情进展。目前,针对一线EGFR-TKIs耐药后的主要治疗策略包括:更换为化疗、联合化疗或抗血管治疗、EGFR-TKIs三线再次治疗、针对T790M突变阳性人群的第三代EGFR-TKIs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等。其中,“奥西替尼/AZD9291”是最为突出的选择,但T790M耐药突变仅占耐药比例的一半左右,仍有大量患者不适用于奥西替尼治疗。
2017年WCLC会议和ASCO会议中公布的两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其他治疗的证据。第一代EGFR-TKIs治疗后患者不同的进展方式反映了不同患者的原第一代EGFR-TKIs疗效、患者体力状况、肿瘤负荷变化状况等方面的区别,也与不同的耐药机制相关。目前已知的第一代EGFR-TKIs耐药机制主要包括T790M突变、c-MET扩增、PI3K突变、组织学转换以及目前尚不明确的多种分子机制等。基于耐药机制的治疗策略的选择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根据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肿瘤负荷演变的不同,一般可将EGFR-TKIs治疗后的进展分为快速进展、缓慢进展和局部进展。对于局部进展患者,局部治疗后不同研究的PFS跨度较大、同一研究中不同患者之间PFS相差也较大,这显示该治疗策略可能会有其获益的优势人群。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多项研究表明,继续口服EGFR-TKIs联合局部治疗(包括放疗、手术、微波治疗等多种方法)在局部进展中的应用可以使患者获得显著生存获益。然而,这些研究样本量均较小,需要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