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家印象中的肺癌就是长得是一个实性的肿块或者是一个磨玻璃结节,确实这样的肺癌比较多,但有些长得奇形怪状的肺癌,临床中也是可以见到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香烟,甚至在广大烟民群体中,女性的占比也在逐渐升高。殊不知,一旦养成吸烟的恶习,使香烟中的有害成分长期侵害自己的身体,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身体的多个脏器遭受伤害。
其中,香烟对肺脏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一旦接触香烟,就很容易会导致一些肺部疾病出现,常见的如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如果身体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却又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和调理,就很有可能会使肺部病变产生恶化,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因此,对于抽烟的人来说,当身体存在一些异常时,最好不要大意,应该及时就医,并做详细的检查。尤其是上半身的这4种异常情况,或是肺在“求救”,抽烟的人需要提高警惕,再不戒烟,肺要扛不住了。
对于长期吸烟的人来说,一旦出现了反复咳嗽,且得不到控制的情况时,就要引起重视了,很有可能是由于香烟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对肺部造成的一系列伤害,超出了肺部的承受范围,使人体的支气管平滑肌发生了异常痉挛现象,继而出现了肺炎、支气管炎等情况,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引发肺癌。
香烟中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焦油等成分,这些成分一旦被人体吸入,就很容易会对人体的鼻咽、气道等部位产生刺激,会容易使这些部位出现一些炎症反应或者充血等现象。
除此之外,还会导致鼻咽等部位的分泌物增多,进而出现反复咳嗽等情况,如果吸烟行为已经持续了很久,甚至已经有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其他肺部疾病存在的话,那么咳痰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痰中带血的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对此,大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需警惕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大多数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呼吸不畅的现象,比如气短、胸闷、呼吸急促等。而这些情况多表现于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炎或者肺癌等患者身上,特别是肺癌患者,其气管会有明显的压迫感,进而会导致患者存在通气功能障碍等情况。若是长期吸烟使肺部受到了感染,那么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存在换气障碍的情况。
当人体的胸、背部受到了一些肺部病灶的损害时,患者可能就会有明显的胸、背疼痛不适感,这种疼痛具有持续性、放射性等特点,甚至会使肩部也受到牵连。所以,对于习惯抽烟且烟龄已经较长的人群来说,当身体出现了胸、背以及肩部疼痛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小心是慢阻肺、肺气肿或者肺癌“上身”了。
不管怎么样,有吸烟习惯的人,一定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这4种变化,最好不要忽视,一旦发生,尽量立即戒烟并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肺癌,也都深知它的危害,肺癌严重威胁着大家的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人患上了肺癌,老年人年纪比较大,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老年人肺癌要不要治疗、肺癌到底能不能治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老年人患上肺癌是比较尴尬的,因为老年人身体比较差,可能会经受不住手术治疗,但通过其它的治疗方法可以受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治疗。一般来说,肺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患者可以存活的时间就会越长,预后也会更好,治愈的机会也会越高,因此,不要错过肺癌早期的治疗时机。只要治疗及时得当,老年人的肺癌也是可以治愈的,一定不能放弃治疗。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放化疗完全是可以恢复健康,从而提高存活率的。但是,如果老人的年龄很大而且身体比较虚弱的话,脏腑的承受能力比较小,是不适合手术、放化疗等对身体伤害性很大的治疗方法的,否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可以用中医中医治疗的办法,也是有很大效果的。
一般来说,中晚期的癌症患者一般会选择“带瘤生存”,来达到长期存活的目的。一般治疗肺癌晚期的患者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对于身体机能弱而且癌细胞的转移范围广、不能忍受化疗的痛苦的患者,建议用中医药保守治疗,短期的效果可能没有化疗明显,但是远期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辩证施治,而且运用了整体治疗的办法,全面调理,可以非常有效的减轻病情和缓解症状,达到延长病人生命、提高患者的整体机能的目的。中医动态的疗法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和消除肿瘤,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治疗并发症,使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消失,使癌细胞不能再产生,因此可以治愈,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心态是对于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患者的心态要保持乐观,家人要注意给予病人精神上的鼓励和放松。患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要健康规律。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患者应该要注意饮食,注重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增强患者对肿瘤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山药、薏米、核桃、大枣、甲鱼等都可以增强机体免疫、抗肺癌;白果、芥菜、萝卜、杏仁和橘皮等可以止咳化痰;鹅血、鲨鱼、蘑菇、桂圆等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老年人肺癌要不要治疗?相信大家一定有了答案了吧。肺癌一定要积极的治疗,不能放弃,只要治疗及时得当,是有机会可以治愈,即使不能治愈,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建议老年患者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相信肺癌病人的治愈机会提高的!
做完阑尾炎手术后出现腹痛的症状,可能是伤口感染、肠黏连、阑尾残端炎等因素导致。
1.伤口感染:如果是在术后早期出现腹痛症状,可能是因为伤口感染而引起。术后不注意伤口护理,导致伤口没有愈合完成,出现感染的症状,进而导致腹痛、伤口红肿等现象。
2.肠黏连: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腹腔内环境破坏以及手术损伤、异物等原因,会导致肠黏连。术后如果进食不当,就可能刺激腹部疼痛症状出现。
3.阑尾残端炎: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在切除阑尾时,阑尾残端过长,没有完全清除干净,进而再次出现炎症导致腹痛。
导致做完阑尾炎手术后腹痛的原因比较多,需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通过正规治疗之后可以治愈。滴虫性阴道炎经过积极的用药治疗,患者可以治愈。但是患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月经后复发,且再感染率很高。如果滴虫性阴道炎不进行正规的治疗,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也可间接传染,其治疗主要是药物为主,需要伴侣同时进行治疗,同时避免高危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
建议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应尽快就医,遵医嘱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反复发作,影响身体健康。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许多人可能分不清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区别,事实上只有约5%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而绝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其实并不少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发病率为3%-7%,而且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甲亢。
发现甲状腺结节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
首先饮食与甲状腺结节发病的研究并不多,我国有研究显示由于碘盐的普及,一般人群患甲状腺疾病的几率有所下降,但研究发现饮食过咸的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显著升高。
另外摄入碘的量也会影响结节的发病,中国医科大学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碘超量地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要高于正常地区,所以碘的摄入量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不宜过高或过低。
综上所述,首先在预防甲状腺结节发生上建议饮食不宜过咸,宜清淡饮食。如果已经出现甲状腺结节,无论是否合并甲亢,都要注意碘摄入不宜过量,不宜过多食用含碘高的海产品如紫菜、海苔等。
甲状腺结节会不会对身体健康有极大影响?
其实发现甲状腺结节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绝大多数的结节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有三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仍有5%左右的结节是恶性的,所以需要先鉴别清楚结节的良恶性,如果是恶性就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其次一些结节过大可能会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或者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这些结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合并有甲亢时,还会出现如心悸、多汗及手抖等的甲亢症状,这时也需要手术或者抗甲亢药物治疗。
再者,如果结节体积小,如直径小于4cm,医生一般会告诉你不需要手术治疗,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结节可能会生长,所以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可每6-12个月随访一次,如果出现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
结语
许多人在体检或无意中触摸到都会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但大多数对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需要进行治疗,只要注意饮食,密切随访即可。
参考文献:
[1]《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
[2]林林,薛晓凤,吕宏彦.甲状腺结节与饮食习惯的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6):II》.
肚子通常是指腹部,开塞露为缓泻药,可用于便秘的治疗,用开塞露后通常不会出现腹痛、出冷汗等症状。
用完开塞露后腹痛、出冷汗可能是其他问题,如胃肠炎、阑尾炎所导致,建议结合医生的意见给予治疗。开塞露主要成分为甘油或山梨醇,本品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易于排出。药物使用后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不会出现腹痛、出冷汗等症状。腹痛、出冷汗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导致,如大量摄入油腻、刺激性食物可能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腹痛、出冷汗。
细菌感染伴阑尾管腔堵塞,导致急性炎症,如果对胃肠道神经造成刺激,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综上所述,用开塞露后出现腹痛、出冷汗等症状,考虑是其他疾病所引起,建议尽早到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断,明确原因后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胆结石是临床中比价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胆结石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含量增加,导致聚集形成结石,存在与胆囊中,称为胆结石。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胆结石的患者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是由于多个因素长期的作用下,是一个慢性的过程。
很多胆结石的患者平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由于结石数量少,体积小,只有在体检的时候可能被发现。临床中常见的比较典型的症状为右上腹或者肋骨下的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消化系统的症状,并且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会减重。因为脂肪的消化是在胆汁的作用下进行,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受阻,所以进食油腻的食物后会出现症状。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中有一些不可改变的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家庭成员中有该患者,会使胆结石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年龄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年龄越大,胆结石的患病率越高,临床中胆结石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控制胆囊收缩的肌肉功能下降,或者激素的分泌失调,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从而使患病率增加。也有部分患者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是由于先天的溶血性疾病或者黄疸导致胆结石的形成。
据调查,胆结石的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女性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与雌激素影响胆汁分泌有关系,女性体内雌激素明显高于男性。因此,患病率增加,另外在可控的影响因素中,饮食习惯占有重要地位,爱吃油腻食物。
高热量食物的人容易的胆结石,由于血液中胆固醇是形成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进食过多的胆固醇吸收入血后,增加了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胆固醇主要存在于胆汁中,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加所以容易沉积形成结石。由于胆汁的分泌是在食物的刺激下发动的,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长期禁食,胆汁积聚在胆囊中,浓度增加,容易沉积,进而增加患病率。
患有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人,由于物质代谢的紊乱,三大营养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的排泄主要通过胆汁,所以代谢性紊乱的病人胆结石的患病率增加。吸烟、饮酒、熬夜,也是患病率增加的原因。妊娠期间的妇女,由于此时雌激素、黄体酮的增加,影响胆囊的收缩及胆汁的分泌,多次妊娠的妇女患病率明显增加。
以上都是胆结石的患病原因,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以及疾病一级预防的积极倡导下,很多人坚持每年进行体检,提高了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在及时的治疗下,明显提高了疾病预后。
这段时间,身边“咳咳咳”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婴幼儿容易中招。很多人都以为是感冒,其实很可能是“百日咳”。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通告显示(图1),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1-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已致13例死亡[1]。
通告一发布,很多人担心起来:百日咳是什么病?怎么判断孩子的咳嗽是不是百日咳?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百日咳伤害呢?
针对大家的问题,京东健康特别整理了一篇百日咳家庭防护和就医攻略。
图1:国家疾控局发布的2024年1-2月百日咳发病数和死亡数
Part 1:什么是百日咳?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很多年轻家长对百日咳比较陌生,其实在百日咳疫苗问世之前,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曾是导致6月龄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日咳,它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名字不难看出,这种疾病的咳嗽时间特别长,一般来说可持续2~3个月,很不好治。
百日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6月龄以下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婴儿威胁最大。
百日咳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后期。
一般来说,感冒症状通常在一周内逐渐好转,而患了百日咳的婴幼儿一般经过7~10天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剧咳。
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常引起反射性呕吐,还可导致面部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球结膜出血、面部皮肤出现出血点等表现。
最后孩子可能咳出大量黏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昼轻夜重[2]。因此,在古代中医称其为“鸡咳”或“鹭鸶咳”。
也有一部分百日咳患者痉咳期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持续2-4周的慢性咳嗽,特别是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 2 周以上。
如果有以上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去看医生。
Part 2:百日咳为什么突然间增多?
百日咳很早就被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我国为3月龄婴幼儿免费接种百白破疫苗,自计划免疫实施后,百日咳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
但近年来,不止我国,全球范围来看,很多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疫情导致了很多地区儿童没能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据来看,百日咳的发病患者群主要是以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为主。
二是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变迁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2年,百日咳型别在不断变化:百日咳型由2016年的MT32型、27型到2022年主要转变为MT28型。MT28型在上海首次报道。
MT28型毒力较强,引起小范围的扩散流行。MT28型红霉素耐药率超过80%,和原始的百日咳疫苗组发生免疫逃逸。
监测结果提示:百日咳疫苗保护性抗体降低,现有百日咳疫苗对目前流行的百日咳菌株不耐受[3]。
人类和疾病的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患病病例有增多,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Part 3:婴幼儿打了疫苗,为什么还会感染百日咳?
前面提到,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个客观事实:百日咳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维持时间不够长,保护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
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
由于婴幼儿预防接种时间间隔较长,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完成首剂次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后,保护有效性只能达到45%,如果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保护有效性能提高到98%左右。
建议所有适龄婴幼儿都应在免疫程序里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以远离百日咳感染风险。如果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2]。
需要警惕的是,百日咳不只是一种儿童疾病。
在许多国家观察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疫苗获得性免疫力已经减弱,导致大量未受保护的人群可能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阵发性咳嗽和百日咳。但在成年人中,症状多少不太典型,难以识别,这大大增加了成年人传染给家庭成员的风险。
Part 4:怎么防范百日咳?
对于婴幼儿,最好的防护办法是及时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成年人的百日咳疫苗,也尚未推荐在成年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为了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感染,不管婴幼儿、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防范百日咳。
1.及早识别并就医
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感染百日咳后的症状不一,符合以下任一项条件者,应高度怀疑是百日咳,就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做百日咳鲍特菌等检查,以排查百日咳[2],然后根据医嘱服药:
(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 周;
(2)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发绀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3)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 2 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2.做好隔离
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许多咳嗽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可能使隐性带菌者及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也有传染性。
因此,需要对百日咳病人进行隔离,以保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3.日常防护
稍微令人安心的是,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
日常防护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室内通风,让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勤洗手,戴口罩。
希望所有人远离百日咳,健健康康的享受春光~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放弃、逃避、退缩、依赖、缺乏勇气,是处于抑郁之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是产生于现实中的挫折与失败,但其根源依然来自于内心中的“战争”。
患者会表现出逃避工作、逃避人际交往的倾向,有时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逃避也会以“病态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在所依赖的人身边才能部分地面对生活,离开所依赖的对象他什么都做不了。一开始,逃避会令他感觉好过一些,起码可以少一些自我挣扎。但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这是一场来自内心的战争,就算逃避了所有人,所有事,都不会终结。
这场战争的起源在于两个自我: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无法达到,而真实自我又无法接受,所以他一直在两个自我的矛盾中挣扎。开始他会奋力地摆脱真我,以达到理想化的自我,当这种挣扎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地变得自卑与自恨。
当他既无法放弃幻想,又无法面对真我的时候,就会逃避现实来让自己“心安”。毕竟他自己都无法面对这“丑陋”的自己,又怎敢让别人发现,所以逃避也是维系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缺乏对真我的接纳,有时也会被外移,就好像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他,没有人会接纳这样的他,如果以这样的自己去见人,就一定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抛弃。
总之,因为这种外移的作用(把自己内心中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他可以找到很多支持自己逃避的理由。如,失败、他人的否定、现实的艰难等。但逃避并不能解决这场内心的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失败与挫折。逃避的时间越久,就越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与真实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症状复杂多样,早期症状可能不易被察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晚期肺癌的症状,帮助大家提高对肺癌的认识。
一、晚期肺癌的常见症状
1. 咳嗽
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晚期肺癌患者的咳嗽可能更加剧烈,有时伴有痰中带血。
2. 咯血
咯血是肺癌的重要信号之一,晚期肺癌患者的咯血可能更加频繁,甚至出现大口咯血。
3. 胸痛
肺癌晚期患者常常出现胸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与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有关。
4. 胸闷
胸闷是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肿瘤压迫肺部或心脏有关。
5. 呼吸困难
晚期肺癌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肿瘤侵犯肺部导致呼吸功能受限。
6. 发热
发热是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肿瘤坏死或感染有关。
7. 体重下降
晚期肺癌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这是肿瘤消耗能量的表现。
8. 消化道症状
晚期肺癌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可能与肿瘤侵犯消化道有关。
二、晚期肺癌的检查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2.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3. 生化检查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肺癌,但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三、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
1. 放疗
放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和减轻痛苦。
2. 化疗
化疗是晚期肺癌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3.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肺癌治疗方法,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信号通路进行抑制。
4.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肺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四、晚期肺癌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
2. 适当锻炼
适当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3. 注意饮食
合理饮食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4. 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有助于预防肺癌。
5.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一直备受关注。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以及中医治疗等。其中,化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化疗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肺癌化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静脉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等,这些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疗效。
2. 口服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替吉奥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体内,对于一些无法耐受静脉化疗的患者来说,口服化疗药物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
3. 中药化疗药物:如复方苦参、复方斑蝥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化疗药物的选择,肺癌的治疗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肺癌治疗建议:
1.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
2. 综合治疗: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3. 重视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 日常保养:肺癌患者要注意饮食、休息、情绪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5. 定期复查:肺癌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危害性不容忽视。除了积极的治疗手段外,合理的饮食对肺癌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那么,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需要忌口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放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放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疗期间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在放疗期间,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咳嗽、多痰患者的饮食建议
咳嗽、多痰是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针对这一症状,患者可以适当食用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食物,如白果、萝卜、芥菜、杏仁、橘皮、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芝麻、核桃、淡菜、桃、橙等。这些食物可以缓解咳嗽、多痰症状,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三、发热患者的饮食建议
放疗期间,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此时,可以适当食用黄瓜、冬瓜、苦瓜、茄子、西瓜、菠萝、梨等清凉解暑的食物。此外,藕、莲子、海带、豆腐、牛奶、鲫鱼等食物对咯血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肺癌术后,患者应注意各种营养平衡,以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一般早、中期的肺癌患者其消化功能相对较健全,术后饮食应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为主要目的。咯血宜吃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参、莲子、菱、海带、芥麦、黑豆、豆腐、荠菜、茄子、牛奶、鲫鱼、龟、鲩鱼、乌贼、黄鱼、甲鱼、牡蛎、淡菜等。
五、日常保养建议
除了合理的饮食外,肺癌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总之,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战胜病魔。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围绕肺癌的治疗展开,探讨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与癌共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肺癌的早期症状。肺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声音嘶哑等。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可以切除肿瘤,提高生存率。放疗和化疗则适用于中晚期肺癌,通过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来控制病情。靶向治疗则针对肺癌的特定基因突变,具有更高的疗效。
除了治疗方法,肺癌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病情有很大影响。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肺癌患者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属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同时,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也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
总之,肺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患者仍然有机会战胜病魔,与癌共存。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长期吸烟不仅会导致肺癌,还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小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年轻时就开始吸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每天数包烟的“重度烟民”。最近,小王经常咳嗽,甚至咳出血丝,担心不已,到医院检查后,不幸被确诊为肺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王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关于肺癌术后饮食禁忌的问题,他仍然充满疑惑。
肺癌术后饮食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肺癌术后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患者朋友们更好地度过康复期。
1.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吸收,不利于术后恢复。此外,辛辣食物还会加重咳嗽、咯血等症状。
2. 避免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术后恢复。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豆腐等。
3. 避免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利于术后恢复。
4. 避免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如甜点、糖果等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控制糖分的摄入,选择低糖食物。
5. 避免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含有较多的盐分,会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术后恢复。
除了以上饮食禁忌外,肺癌术后患者还应注重以下方面:
1. 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恢复。
2. 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术后恢复。
3.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肺癌术后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朋友们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咳嗽伴杵状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肺气肿、肺结核、特发性纤维化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咳嗽伴杵状指的常见原因:
1. 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由于支气管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肺部及其周围组织发育受限,进而引起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咳嗽伴杵状指。
2. 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或严重的支气管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受损,降低支气管管壁内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引起支气管扩张。
3. 支气管阻塞: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内瘢痕性狭窄或吸入异物等都可能导致支气管官腔狭窄或阻塞,引发感染,进而引起支气管扩张。
除了以上原因,其他可能引起咳嗽伴杵状指的因素还包括: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2. 肺部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
3. 肺部感染:如肺炎、肺脓肿等。
4. 遗传性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5. 代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当出现咳嗽伴杵状指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普及防癌知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1月20日下午举办了《认识癌症,科学防癌》大讲堂活动,邀请医科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叶霈智大夫为公众讲解癌症的防治知识。
叶大夫在讲座中强调,中药、放化疗和靶向药物并不冲突,应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敏感度较高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和淋巴瘤,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于无法承受西医治疗的肿瘤患者,则可以考虑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讲座内容涵盖了我国癌症的现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等方面。以下是讲座内容的详细解读:
一、我国癌症现状
1. 发病年龄:65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达52.4%;45-64岁患者占比38.2%;15-44岁患者占比9.0%;0-14岁患者占比0.5%。
2. 发病性别:男性患者占比52%,女性患者占比48%。
3. WHO宣布:40%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
通过戒烟、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预防可造成癌症的感染,将可预防40%的癌症。如果能及早发现和恰当治疗40%的恶性肿瘤,可以完全治愈。
二、造成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1. 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老龄化进程显著,癌症的发病数增长更为迅速;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 吸烟:30%的癌症发病与吸烟有关,吸烟可以使肺癌、口腔癌、喉癌、气管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膀胱癌等发病率上升,85%-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
3.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缺乏体育锻炼:肥胖能改变体内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大肠癌等癌症的风险;小肠癌、胆囊癌、喉癌、膀胱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脑瘤、淋巴瘤等与肥胖也有一定关系;在正常体重范围内,越瘦越好。
4. 酗酒、脂肪肝:长期饮酒是导致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5%的重度脂肪肝可能会转化为肝癌。
5. 感染:18%的癌症由慢性感染引起,且下降缓慢,如乙型肝炎(HBV)——肝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卡氏肉瘤、幽门杆菌(HP)——胃癌。
6. 肿瘤家族史应更重视查体,查体年龄适当提前。
三、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1. 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促进术后伤口愈合、体力恢复,改善睡眠、食欲,调节情绪。
2. 放化疗期间:中医药有效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顺利完成化疗。
3. 维持治疗:中医以“扶正固本”和“抗癌攻毒”为法,防止复发转移“带瘤生存”。
四、中医肿瘤特点及优势
1. “个体化”治疗特点突出。
2. 适用于肿瘤治疗全程。
3. 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4. 中医不是替补,某些阶段是主力。
5. 中药和放化疗、靶向药物并不冲突,强调肿瘤的“综合治疗”,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分期标准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肺癌分期标准的巧记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肺癌。
一、肺癌分期标准概述
肺癌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因素进行划分。常见的分期方法包括TNM分期、AJCC分期等。
二、肺癌分期标准巧记方法
1. TNM分期巧记:T代表肿瘤的大小,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的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三个字母分别对应“体”、“纽”、“门”,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口诀:“体纽门”,方便记忆。
2. AJCC分期巧记:AJCC分期是TNM分期的扩展,增加了风险因素评分。我们可以将AJCC分期的五个部分分别对应“安”、“居”、“乐”、“业”、“成”,形成一个记忆口诀:“安居乐业成”,方便记忆。
三、肺癌分期与治疗
肺癌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期,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四、肺癌分期与预后
肺癌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预后也越好。因此,了解肺癌分期标准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五、总结
肺癌分期标准是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巧记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肺癌,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肺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症状多样,其中腿部疼痛是许多患者关注的焦点。那么,肺癌患者会腿疼吗?
一般来说,肺癌患者很少会出现腿部疼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肺癌主要发生在肺部,其症状通常与呼吸系统相关,如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然而,当肺癌发生远处转移时,疼痛症状就会随之而来。骨转移是肺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当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腿部骨头,破坏局部骨组织时,患者就会感到腿部疼痛。
针对肺癌患者的腿部疼痛,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阿司匹林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此外,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骨转移疼痛的重要手段,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还需要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了解病情进展,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此外,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心态,适当锻炼,营养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腿部疼痛的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对于出现腿部疼痛的肺癌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和预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在接触晚期肺癌患者后,都会担心这种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关于肺癌治疗和预防的知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癌症本身是不会传染的。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条件,而癌症患者本身并不具备传染性。因此,与晚期肺癌患者接触并不会增加自身患病的风险。
虽然癌症不具有传染性,但肺癌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家族中有人患肺癌的人群,其患病风险会相对较高。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效果有限。放疗和化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副作用较大。靶向治疗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进行抑制,疗效较好。
除了治疗外,肺癌患者的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首先,患者要重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患者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肺癌的预防方面,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减少接触致癌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体检等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总之,晚期肺癌不具有传染性,患者无需担心传染给他人。针对肺癌的治疗和预防,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保养,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