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蛀牙只剩牙根了怎么拔 蛀牙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蛀牙只剩牙根了怎么拔 蛀牙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发表人:医疗故事汇

蛀牙,又称龋齿,是牙齿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在蛀牙初期并不重视,等到疼痛难忍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蛀牙的形成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形成空洞。那么,蛀牙只剩牙根了该怎么办?如何预防蛀牙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蛀牙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1到2年的时间。因此,在蛀牙早期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蛀牙的方法:

1.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如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预防蛀牙。

2. 饮食注意:减少摄入含糖食物,避免过多酸性食物,如碳酸饮料、果汁等。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帮助清洁口腔。

3. 定期检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蛀牙问题。

4. 拔牙治疗:当蛀牙只剩牙根时,可以考虑拔牙治疗。拔牙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进行种植牙、假牙等修复治疗。

5. 药物治疗:在蛀牙早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氟化物、抗生素等,帮助控制病情。

蛀牙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蛀牙的程度、患者的年龄、口腔状况等。因此,在治疗蛀牙时,最好咨询专业牙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蛀牙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定期检查,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蛀牙,保护牙齿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龋疾病介绍: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由于细菌感染、食物残留、牙齿形态结构等多因素影响,出现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牙病,是口腔科非常常见的疾病。乳牙、正在生长中的年轻恒牙或恒牙都有可能发生龋齿,因此龋齿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其中儿童、老年人相对高发。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牙齿充填修复治疗后,龋齿可得到有效治愈。若不及时治疗,龋齿病变可能向牙体深部发展,引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等[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龋齿,即牙齿表面细菌粘附、生长繁殖并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破坏的常见口腔疾病。预防龋齿,除了日常口腔清洁,还需关注以下方面:

    1. 天然芦荟提取物、玉洁纯、二氧化硅和游离氟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去除牙菌斑、增强牙釉质耐酸性的作用,可作为牙膏成分预防龋齿。

    2.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减少口腔细菌,降低龋齿风险。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醋、粗糙坚硬食物等,减少口腔黏膜刺激和摩擦,预防口腔溃疡。

    4. 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易消化食物,少吃易引起口腔溃疡的食物,如笋类、腌制品、柿子和蟹类等。

    5. 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充足睡眠,避免过度操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复发。

    6.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如龋齿、口腔溃疡等。

    7. 选择正规的口腔医院和科室,接受专业的口腔治疗。

    8.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

  • 口香糖,这个看似无害的零食,在日常生活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清新口气,预防蛀牙,还能在社交场合提升自信。然而,你是否知道,口香糖的热量并不低,甚至比米饭还高?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口香糖的热量、成分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口香糖的热量。以常见的木糖醇无糖口香糖为例,每2.8克(约2粒)的能量为37千焦,而100克米饭的能量约为485千焦。这意味着,口香糖的能量是米饭的三倍之多!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会选择口香糖作为零食呢?一方面,口香糖可以满足人们对甜味的渴望,另一方面,无糖口香糖的普及也让人们误以为它对健康无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无糖口香糖中使用的甜味剂,如木糖醇、糖精、甜蜜素等,虽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它们会刺激胰岛素的产生,从而阻碍脂肪的分解,促进脂肪的合成。此外,长时间咀嚼口香糖还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导致恶心、反酸等症状。

    此外,口香糖中的添加剂也值得关注。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淀粉水解物、香精和色素等。这些添加剂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健康问题,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口香糖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低热量、无糖或低糖的口香糖;

    2. 适量食用,每天不超过5粒;

    3. 避免在饭前或饥饿时咀嚼口香糖;

    4. 关注口香糖中的添加剂,选择成分简单、健康的品牌。

    总之,口香糖并非完全无害,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从奶瓶过渡到水杯喝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传统的奶瓶喂养虽然方便,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宝宝龋齿、肥胖等问题。因此,儿科医生建议,最好在宝宝6个月大时开始尝试让他用水杯喝水。

    过渡到水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家长可以提前准备训练性杯子,让宝宝逐渐熟悉。刚开始可以让宝宝双手端着杯子,家长帮着往嘴里送。随着宝宝拿杯子的稳定性提高,家长可以逐渐放手,让宝宝自己尝试。到8个月时,宝宝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

    选择合适的杯子也很重要。对于刚开始尝试用杯子的宝宝,可以尝试使用软鸭嘴杯或学饮杯,这种杯子比硬塑料嘴更接近奶瓶的感觉,更容易让宝宝接受。随着宝宝逐渐熟练,可以尝试使用有握柄的、能打开盖的杯子。

    训练宝宝用杯子喝水需要耐心和细心。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用吸管取代奶瓶:在宝宝喝完奶后,可以在奶瓶中装一些开水,让宝宝吸吮吸管,清洁口腔。

    2. 用杯子取代吸管:当宝宝开始模仿大人用杯子喝水时,可以尝试让宝宝使用没有吸管的学习杯。

    3. 逐渐增加水量:在宝宝练习成功后,可以逐渐增加杯子内的盛水量。

    4. 鼓励宝宝:及时鼓励宝宝,并给予适当的表扬。

    5. 咨询医生: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咨询儿童保健医生。

  • 口臭,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却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交障碍。它不仅让患者自己感到自卑,也使周围的人感到不适,从而影响人际交往。那么,口臭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本文将从口臭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口臭的病因探析

    口臭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口腔问题:口腔是口臭的主要来源,常见的口腔问题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龈炎、口腔溃疡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口腔内的细菌滋生,产生恶臭气体。

    2. 消化系统问题:消化系统问题也是引起口臭的常见原因,如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产生恶臭。

    3. 呼吸系统问题: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可能导致口臭。

    4. 其他因素:吸烟、饮酒、长时间戴口罩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口臭。

    口臭的预防和治疗

    1. 坚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到牙科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2. 改善饮食习惯: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烟熏等。

    3. 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轻生活压力。

    4. 治疗原发疾病:针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进行治疗。

    5. 口腔治疗:针对口腔问题进行治疗,如拔牙、补牙、牙周治疗等。

    总之,口臭虽然令人尴尬,但并非不可克服。通过了解口臭的成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就能拥有清新口气,重拾自信。

  • 口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实则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许多人认为,只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臭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然而,有些疾病也会通过口臭发出预警信号。

    首先,口腔疾病是引起口臭的常见原因。蛀牙、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问题,会导致口腔异味。例如,丁先生患有严重的口腔溃疡和牙齿疼痛,这些症状提示他可能存在蛀牙和牙周炎,应及时就诊。

    其次,鼻咽部疾病也可能引发口臭。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会导致鼻腔分泌物向后流入鼻咽部,产生难闻的气味。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结石,也会导致口臭。

    此外,胃肠道疾病也可能引起口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胃癌等疾病,会导致口臭。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等也会引起口臭。

    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白血病、维生素缺乏、重金属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口臭。

    因此,当您出现口臭时,不要忽视它,及时就医,找出病因,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 牙本质龋是牙齿硬组织内部的龋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牙齿结构损坏。当牙釉质屏障被破坏,牙本质暴露于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与口腔内的酸性环境相互作用,产生酸性代谢产物,进而侵蚀牙本质,形成龋洞。牙本质龋的典型症状包括牙齿敏感和疼痛,尤其是在冷热刺激或粗糙食物接触受损部位时。常规检查包括牙科X线片、探针检查和临床观察,以评估龋损深度和病变范围。治疗主要采用填充术,对于深部龋损或伴有炎症者,可能需要根管治疗。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对于预防牙本质龋至关重要,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 宝宝的牙齿健康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儿童患龋齿的比例高达76.55%,平均每个孩子有4.56颗坏牙。保护宝宝的牙齿,从保护乳牙开始。

    口腔感染预防

    0-3岁是宝宝乳牙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宝宝的口腔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口腔感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每次喂奶后,用温水湿润消毒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舌头和口腔,清除食物残渣。

    2. 测量宝宝食物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减少口腔刺激。

    3. 避免用奶瓶直接喂奶,减少细菌传播风险。

    奶瓶龋预防

    一些家长为了让宝宝入睡,会让他们含着奶瓶睡觉。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奶瓶龋,影响宝宝的牙齿健康。

    预防奶瓶龋的方法如下:

    1. 改掉边吃边睡的习惯,让宝宝在清醒状态下进食。

    2. 喂奶后,让宝宝含一口水,练习漱口,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齿排列问题

    有些宝宝会出现“大龅牙”或“地包天”等问题,这可能与喂养姿势和不良习惯有关。

    预防牙齿排列问题的方法如下:

    1. 喂奶时,将宝宝抱起来,保持斜躺姿势,避免用奶嘴顶上牙床。

    2. 从宝宝1岁左右开始,训练他们使用杯子,取代奶瓶。

    3. 经常按摩宝宝的上牙床,缓解“大龅牙”问题。

    龋齿预防

    3-6岁是龋齿的高发期,家长要重视宝宝的口腔健康。

    预防龋齿的方法如下:

    1. 控制宝宝摄入甜食的量,选择健康的零食。

    2. 培养宝宝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 使用含氟牙膏,加强牙齿防护。

    4. 定期带宝宝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咀嚼肌锻炼

    咀嚼肌的锻炼对宝宝的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锻炼咀嚼肌的方法如下:

    1. 给宝宝提供一些硬度适中的食物,如苹果、梨等,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2. 改变宝宝的偏食习惯,让他们尝试各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 牙齿炎症,又称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细菌,其中一些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表面的釉质,导致牙齿脱矿。

    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表面的釉质会逐渐被破坏,形成龋洞。细菌会进一步侵入牙齿内部,破坏牙本质,形成更大的龋洞。当龋洞深入牙髓组织时,会引起牙髓炎,导致剧烈的疼痛。牙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牙齿炎症,需要及时治疗。

    除了细菌感染,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导致牙齿炎症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刷牙、使用牙线等,牙菌斑就会在牙齿表面堆积,导致牙齿脱矿和炎症。

    除了细菌感染和口腔卫生,牙齿本身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牙齿炎症的发生。例如,乳牙根尖周炎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健康,容易引起牙周炎。此外,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糖分,也会增加牙齿炎症的风险。

    牙齿炎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牙周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镇痛药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牙周炎,如牙周翻瓣手术等。牙周治疗则包括洁牙、刮治等,以清除牙菌斑和牙石。

    为了预防牙齿炎症,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减少糖分的摄入,保持牙齿的健康。

  • 近年来,儿童意外事故频发,其中因睡眠问题导致的悲剧更是令人痛心。5岁的小万因吃撑后强迫午睡,不幸窒息身亡,令人唏嘘不已。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孩子睡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生长的重要环节,但睡前的一些不当行为,却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以下这些睡前行为,家长们一定要避免:

    1. 睡前过度进食

    孩子新陈代谢旺盛,但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前过度进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胃食管反流等问题。此外,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会让孩子难以入睡。

    2. 睡前喝太多水

    孩子睡前喝太多水,会导致夜间起夜次数增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孩子睡前1-2小时喝适量的水,避免夜间频繁起夜。

    3. 睡前服用保健品

    部分家长会在孩子睡前给孩子服用钙片、维生素等保健品,但过量摄入保健品也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

    4. 睡前过度兴奋

    睡前过度兴奋或疲劳,会导致孩子难以入睡。建议家长在睡前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孩子过度兴奋。

    5. 睡前观看刺激性节目

    睡前观看过于刺激的节目,容易让孩子的大脑过于兴奋,导致入睡困难。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轻松、温馨的睡前读物,帮助孩子尽快入睡。

    总之,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睡眠健康,避免孩子睡前做一些不良行为。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 近年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咀嚼不仅仅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能够促进大脑活化的健康方式。这一发现令人振奋,因为它揭示了日常饮食习惯与大脑健康之间的潜在联系。

    日本明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咀嚼口香糖能够刺激高龄人士的脑部活动,尤其在负责逻辑判断和思考的前额叶皮质区。这一发现让人联想到,咀嚼就像大脑的慢跑,能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此外,咀嚼还有助于预防蛀牙。唾液中的抗菌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的滋生,同时唾液中的矿物质可以清除牙齿上的残留物,维持口腔酸碱平衡,从而降低蛀牙的风险。

    为了通过咀嚼来促进大脑活化,我们可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莲藕、牛蒡、香菇等,这些食物不仅耐嚼,还能锻炼咀嚼肌。此外,一些市售的橡胶咀嚼玩具也可以帮助锻炼咀嚼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吞咽能力下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预防食物误入气管,可以通过练习伸舌头运动来锻炼舌头功能。这种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咀嚼力,还可以增强吞咽能力,从而保护老年人的呼吸健康。

    总之,咀嚼不仅是一种维持口腔健康的习惯,更是一种能够促进大脑活化的健康方式。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