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创伤 回忆 反思 ——写在十年之后

创伤 回忆 反思 ——写在十年之后
发表人:岳海
创伤 回忆 反思 ——写在十年之后
原创: 海的空间 海的心理工作号 2018-05-22
 
 
 

 

 
 
又一个五月快要过去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作为灾难的目击者甚至是受害者,亲眼看到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丧失或身体残缺,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
 

 

 
十年之前的那场地震灾难,我相信都会象树的疤痕一样印刻在许多人的脑海里,那段心理援助工作的经历更是我磨灭不掉的画面,它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明,是一个活泼的二年级男孩。地震中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对他来说他是幸运的,被救以后他才知道他的许多同学并没有他的幸运。当他的身体创伤部分恢复后,随之而来的更是精神的创伤。敏感、情绪的易激惹、经常从噩梦中惊醒,更让这个孩子难受的是每到下午二点左右的时候,脑海里那翻天覆地,房屋倒塌,眼前的灰色、红色无比生动,无比真实,仿佛又一次地重新经历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时刻,看着、听着,在这个时刻我的心仿佛也跟着坍塌了。这些强迫性的重复体验,是孩子内心试图在心理上掌握这些发生的事件,房屋不会坍塌、同学不会被掩埋,因而不断增加对创伤事件的强迫性重复体验。

在病床旁,我们陪伴着这个孩子,与他聊天、讲故事、做游戏。他喜欢画画,他觉得画画能让他感到平静。我每天都会来陪伴这个小男孩,一个月后当分别到来时,他抱着我的脖子给了我一个湿湿的吻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吗?”。
 
 
    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哪怕许多年后,那些经历了严重创伤、事件的人们,仍然很难面对创伤的自我,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些遭受到严重创伤的自我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是,守护与陪伴、陪伴与倾听是重要且具有修复功能的。
 
 
 
                                   

                 
 
 
 
 
作者简介:岳海  医师  心理治疗师   一个在灵魂探索道路上努力前行的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老年精神病态疾病介绍:
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是精神心理疾病,属于一种依赖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否认自我的成就,不愿过的开心,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一味的牺牲自我,不愿改变现在的这种现状的一类人。主要是因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性格原因,导致此种人格障碍。有的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有焦虑症状或者抑郁状态,更甚者会有自残及自杀情况,本病以抗精神性疾病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为主。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人可能会逐渐出现细微的改善。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是否会留下伤疤这件事,当下受伤之后其实就已经决定了。假如是简单的伤口,处理不同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是开放性伤口,伤口很深,面积很大,但是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出现疤痕,所以伤后如何保护伤口很重要。

     

    伤口上肯定有疤痕,但你可以让它看不见

    首先要认识到,伤口要完全无疤是不可能的,但痕迹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消失,此时要达到三个条件,一是清除伤口愈合不利因素,二是创造适合伤口愈合的环境,三是避免疤痕生长。

    清除了伤口愈合的不利因素

    伤后,大家都很疑惑要不要用双氧水,优碘消毒,因为有人说需要消毒,有人说反而会让伤口愈合不好,因为这两种消毒都比较强,确实会伤害正常组织,不利于伤口愈合,但是面对比较脏的伤口,还是要彻底消毒,否则伤口愈合后可能化脓发炎,甚至更糟。

     

    但需要使用过氧化氢、抗生素的伤口,通常真的很脏,就像摔车那样程度,伤口溃烂,又夹着沙子,还是去医院给医生处理比较好,以免使伤口情况恶化。因此在面对伤口时,首先要把伤口清理干净,要用凉开水,或者是生理盐水来清洗伤口。关于烫伤,其实还是“保持清洁”最重要。

    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使伤口愈合

    对一般的小伤口,要懂得“伤口轻微湿润”是最佳的愈合环境,但同时也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接触污染物,此时是选择包扎材料的时候;伤口是否干净,组织液是否多,都会影响包扎材料的选择;就像人造皮因为是防水的,所以相当于在伤口上盖一层新皮,不适合用在脏的伤口上,纱布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

     

    创口在创口愈合前要在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持良好,所以也尽量不要让创口直接吹风,或离创口太近或过热,在平时,尽量不要移动创口,以免影响愈合。

    避免留下疤痕生长

    想要抑制疤痕的生长,就要摄入足够的营养,还要避免伤口刺激,最后还要偶尔适度地给伤口加压。

     

    营养补充剂很重要,伤口愈合快,当然不会轻易长疤,所以每天摄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愈合。热能是机体开始修复工作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是修复伤口所需的物质,而维生素C则能开始抗氧化,让炎症反应提前结束。

     

     

    当伤口慢慢愈合后,如果有空,想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压5秒钟,可以给伤口适当的压力,避免疤痕增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思索了许久,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把这件糗事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从我的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

     

    一个月前的晚上,也像今天一样,是亮哥下夜班。整宿忙碌的夜班,让我疲惫不堪,中午才能回到家中。草草的吃了几口饭,便上床补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躺床上就呼呼大睡了。翻来覆去了许久才勉强入睡。睡醒之后,脑袋还是昏沉沉的。 

     

    因为早就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吃饭,尽管有些不舒服,还是如约参加了饭局。也许是过于劳累,也许是平时繁重的工作压抑太久,几杯酒下肚后,就有些把持不住了,频繁的和别人干杯,最后自己要酒喝。

     

     

    红的、白的、啤的掺杂在一起,大脑就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我只知道最后被朋友送回了家中。

     

    半夜里,应该是酒劲了过了大半,我从睡梦中痛醒。我下意识的摸了摸右脚大脚趾,感觉有点发热,而且明显肿了起来,胀胀的感觉。我忍着痛,托着腿走到厕所,由于没戴眼镜,模模糊糊的感觉有点发红的感觉。

     

    我思索着是不是痛风了,可是原本我没有痛风的情况啊,是摔倒了吗?喝断片了,也记不起来了。哎,算了,头沉沉的,索性倒头再睡吧。清晨醒来,头倒是不昏沉沉的了,但是脚疼的更厉害了,也更加肿胀了。戴上眼镜,明显发现大脚趾红红的,摸起来还是有热热的感觉。红肿热痛,都有了,是痛风?痛风?痛风?可是我怎么也不相信是痛风了。给送我回家的朋友打电话,问他是不是我摔倒了,也被他否定了。

     

    忍痛骑着电动车来到医院,从车棚里到科里,每一步都走的艰难。科里人看到我拖着腿走过来,都纷纷询问,我只好回答道是痛风发作了。交完班,忍着痛,我还是坚持查完房,每到一个病房,都有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候,心里五味陈杂,医生这下变成了患者。到底脚痛是怎么回事,自己还搞不清楚呢!

     

    干完活,我决定去骨科看看,由于记不起是否有外伤的情况,骨科主任也考虑痛风的可能,但是也有些疑问,其实这个疑问我也是有的,痛风一般都是掌趾关节,而我是大脚趾前端是最痛的。

     

     

    最后建议我还是拍个片去确定下,这里是出现的第一个错!

     

    提供病史很重要,如果我知道有明确的外伤情况,那么很快就会想到这就是骨折造成的,这样的话我就不至于一步一步忍着痛走到放射科了。就是因为不确定是骨折,所以我还是坚持走到了放射科,这是造成我骨折恢复比较慢的第一个因素。

     

    很快我被放射科的同事告知,右侧大拇指前段骨折了!38岁人生的第一次骨折,心里滋味难以言表。看来还是受外伤了。同事要用轮椅推我去骨科,碍于面子我拒绝了。这是第二个错,面子几个钱啊,身体最重要,就像以前我发的文章里提到的,碍于面子,怕别人嘲笑,忍着胸痛打车去急诊,差点酿成大祸44岁的他急急忙忙走进急诊室,告诉医生:他心梗了

     

    骨科同事说,如果想恢复的快,可以考虑打石膏,可是打完石膏,我怎么回家?自己喝多了,哪还有脸让爱人来接我?所以我拒绝了骨科同事的建议,这是第三个错。同事又建议我,可以买个跟腱鞋,走路的时候可以起到保护大脚趾的作用,建议我至少休息一个月。我们医院这种鞋需要定制,所以同事建议我从网上定一个,后来我还是倔强的放弃了,这是第四个错。和医院请了假,回了家中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路。

     

    给骨科同学发了信息,询问了将来恢复的情况,同学告诉我,骨折恢复至少一个月,三个月之后才无大碍。

     

    同事告知、同学讲解,都是非常可信之人,然后角色转换之后,我却成了一个不听话的患者。我天真的以为我这次骨折就是骨头裂个缝,有个七八天就会好的。

     

    侥幸心理、固执态度、盲目自信是导致悲剧的导火索。

     

    本应该抬高下肢,卧床静养,闲不住的我,开始前几天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每次脚涨得不行了才会靠沙发上休息会,就这样在艰难的恢复中挨到了第八天,脚没有最初那般疼痛了。我决定提前结束休假,回到了科里开始倒班。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快一个月了,仍然是一瘸一拐,稍稍走路过长,或是姿势不对,就会有明显的疼痛。这是第五错。

     

    想起之前有心梗的患者,胸痛缓解后就开始不听话,以为医生说的七天之后才能出风险期是危言耸听。当时我还很生气。现在我又何尝不是呢?

     

    别在自以为是,伤害的是你自己!哪怕你是个医生,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才是唯一选择!

     

    一个月的功夫,不能自由行走,不能健身,不能陪家人溜达,我损失了好多......

     

    脚什么时候能彻底恢复如常,我也不能确定......

     

    示己醒友:醉后失智人变魔,老天惩罚脚骨折,留仗为证行此诺,今后醉酒再无我。

     

    警醒世人,以我为戒!

     

    莫贪杯、少固执,信科学,从医嘱!

  • 创伤后患者在康复之后会长期存在一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病症被称为创伤性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头痛,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眩晕,失眠,疲劳等。但是从检查中看不出什么异常。若此组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且未见改善,则为脑外伤后综合征。此类患者多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误解1

    事实上,颅脑损伤后病人在康复期间,首先要做的是功能锻炼和康复。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应从急性期延续到恢复期,甚至终生,有些颅脑损伤病人在康复期仍然卧床不能下地活动,在卧床期间,许多照顾病人的家人都“不敢动”,但是,长期卧床不仅会损害病人的皮肤完整性,还可能引起关节肌肉挛缩,使病人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活动,所以,在康复期甚至卧床期间,都应该帮助病人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肢体活动,为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误解2

    在头部受伤之后,头部出血想要被充分吸收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出院或症状消失了,也不能代表头部出血被完全吸收了,且出血很可能会复发。因此,建议在出院后的第1到3个月内,回医院复查恢复情况。

    误解3

    颅脑损伤后的恢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院都在承担“治疗与护理”的职能,而颅脑损伤后的恢复往往进入“康复医学”的范畴,在颅脑损伤稳定后,病人应听取医生的意见,适时出院或转院,进行系统的康复和功能锻炼。由于一些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往往会因一些赔偿和赔偿责任等问题,病人及其家属在病情已稳定后可回家休养时迟迟不愿出院,而医院内环境比较复杂,各种细菌病毒多见,尤其是年老体弱并有其它疾病的病人,一旦出现肺炎等问题,反而得不偿失。

     

    误解4

    颅脑损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如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记忆力减退、失眠、易怒等,绝大多数后遗症都不能靠“养育”来改善,康复期家属在照顾病人的同时,应视情况尽量维持病人的社会属性,让病人尽其所能,鼓励病人参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病人在康复期能够干预创伤所致的心理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自身不能承受的创伤事件后,表现为极度惊恐和害怕。对周围事物的应对能力以及反应度降低,表现为淡漠、消极的精神状态。长期梦魇的出现,导致睡眠质量极度下降,以及对当时场景表现为极度回避。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比诊断临床抑郁症的患者对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反应更敏感。大多数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还表现尿液中皮质醇分泌减低、儿茶酚胺分泌增高,因此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比值比没有该诊断的患者更高。大脑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浓度增高。
    PCL-5量表:该表是目前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常用的量表之一,虽然不能帮助自我诊断,但是可以更直截了当的描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在临床上,该量表是美国国家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推荐,被广泛使用。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是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定式问卷,是目前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金标准。
    其他检查:包括SPAN、BPTSD、AV/DODPTSD等。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标准A:该个体曾经暴露于同时具备以下两点的创伤性事件:此人经历、目睹或者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实际死亡,或者受到死亡的威胁、严重的受伤、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此人的反应包括强烈的恐惧、无助或惊恐,儿童可能表现为混乱或激惹性的行为。
    标准B:创伤性事件在如下一个或多个方面持续性地重新体验:反复插入性的对事件的苦恼记忆,包括图像、想法或者感知。年幼儿童在重复性的游戏中可以出现创伤事件的某些主题或者方面。反复的有关事件苦恼的梦,儿童可能出现令人惊恐的梦,但是没有可辨识的内容。表现得或感觉到好像创伤性事件重现了(包括再体验创伤经历、错觉、幻觉、分离性闪回事件,包括发生在清醒或中毒状态),注意年幼儿童中,可能会出现创伤特异性的重演。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跟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的提示时,强烈的心理苦恼。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与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提示时的生理反应。
    标准C: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如下列三项以上: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回避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无法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者参与明显降低。与他人疏远隔离的感觉。情感受限(如无法拥有爱的感觉)。未来缩短的感觉(如不期望能有一份职业、婚姻、孩子或者正常的人生)。
    标准D: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下列两项或以上:难以入睡或睡眠困难。激惹或易发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度警觉。过分的惊吓反应。
    标准E:上述障碍(B、C及D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标准F:这些障碍导致了临床上明显的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等。但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一、典型症状

     

    病理性重现:最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人性创伤性体验重现,又称病理性重现,患者常常以非常清晰地、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症状闪回等。
    频繁出现相关梦境: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对遭受过的创伤持回避态度:在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患者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患者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
    情感麻痹:从外观上看,患者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患者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患者的情绪,患者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人,难以接受或者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二、伴随症状

     

    抑郁,可以表现为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焦虑、思维迟缓等,有时可有消极自杀的倾向,同时伴有睡眠障碍是与下降等,通常发生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后发生。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

     

     

    三、其他症状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四、并发症

     

    创伤性应激事件不仅会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样会引发其他的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有抑郁障碍和其他焦虑障碍,还有物质依赖等精神疾患,同时会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心身疾病。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为在遭遇创伤事件后引发明显的不良症状,在临床上出现巨大的痛苦,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寻求专业的帮助。出现异常心理症状,如警觉性增高、回避和麻木等,较长时间内不能恢复,影响到情绪、认知、饮食、睡眠,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社交、工作,需要及时就医。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害

     

    当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出现严重情绪低落,甚至自残、自杀倾向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临床最严重、预后最差的应激相关障碍,另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自杀率也相当高,约为普通人群的6倍。但一般认为创伤事件发生后受到良好社会支持的受害者都有较佳的预后,得不到充分的社会支持则反之。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治愈,但容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会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心境难以恢复,久之会转变成抑郁症,约1/3的患者会有自杀倾向。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及所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就诊时机而定,例如若采取动力性心理治疗的方法,则每周的复诊、治疗频率为1~3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的日常护理

     

    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情,平常生活要多注意患者的心境变化。根据个体需求,合理搭配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增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增强抵抗力。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压力,使身心放松。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慌、烦闷等情绪,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调节身心健康,使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情绪,及时发现患者的心境变化。在治疗结束后,要定期进行复查。

     

     

    三、如何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遵循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原则,对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的人群及早进行心理筛查,对高危者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早期筛查:患者在受到重大事件的应激创伤后,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绪及心境变化以及量表评定,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预防措施:在创伤事件发生后,通过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筛选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危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

  • 37岁常先生突发大面积脑梗,不幸离世

     

    家住在河南驻马店的常先生,今年37岁,吃过晚饭后觉得胸闷难受,心跳的厉害,本想去楼下散散步,谁知刚站起来,感觉手脚一软,头晕目眩,随即倒在了地上。

     

    过了一个小时后,妻子下班回家,看到躺在地上的丈夫,赶快叫了救护车。

     

    经诊断发现,常先生的血压高达180,脑部血管大面积堵塞,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脑梗合并脑疝。

     

    虽然常先生发病后较快送往医院,但遗憾的是,常先生脑梗面积太大,脑疝严重,7天后离世。

     

    据了解,常先生患有遗传性高血压,医生叮嘱过在生活和饮食上要非常小心,不要抽烟喝酒,饮食尽量清淡。

     

    但常先生一直没当回事,抽烟、喝酒从没断过,血压高了,就靠药物来平稳。

     

    常先生格外偏好咸口,平时家里炒菜、煲汤,他都会在自己的碗里额外加点盐。

     

    常先生是家里顶梁柱,如今突然离世,家人哭得惊天动地,医生目睹此情景,忍不住含泪叹息:高血压者这3件事不要再做了!

     

     

    医生含泪苦劝:这3件事是高血压患者的“大忌”

     

    1、食盐过多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因为食盐过多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摄入5-6g的盐分就足够了,如果摄入过多,会对血管造成伤害。

     

    盐分中的钠离子被过多摄入身体,容易损伤到血管,引起血管平滑肌肿胀,从而使血管回缩、管腔变窄,从而减弱其对血压的调节能力。

     

    此外,钠离子在人体中有维持渗透压的功能,若钠离子含量过多,会破坏渗透压的平衡,从而引起水分流失,钠离子大量滞留在体内,容易引起血压骤升。

     

    2、抽烟

     

    大家都知道,抽烟伤肺,其实抽烟对血管的伤害也非常大。

     

    实验证明,香烟中大约含有400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所占较多、毒性最强的是尼古丁与焦油。

     

    在香烟燃烧时,它们会随着呼吸进入血管,这不仅会损伤血管内壁,还会使血液中的垃圾、毒素、脂类物质等,吸附在受损的血管壁上,加速硬化斑块的形成。

     

    此外,抽烟后,人体的一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加速血小板的凝聚、沉淀,容易引起血管堵塞,不利于血压的稳定。

     

    3、酗酒

     

    很多人发现,喝酒后血压不会升高,反而还会降低,误认为酒精有降血压的功效,或者认为酒能软化血管,因此不愿意戒酒瘾。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之所以饮酒后血压不会立即升高,是因为酒精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如果酒精作用消散,血管回缩,容易使血压飙升。

     

    此外,人在喝酒后,身体的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这会引起心脏跳动速度加快,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预防脑梗,保护血管是关键,常做2件事,血管通畅不堵

     

    1、饮食合理

     

    血压高的人,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养成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血压的稳定有很大好处。

     

    首先,要戒烟忌酒,还要少吃高油、高盐的食物,例如:酱菜、火腿肠、肥肉、蛋挞、奶油、咸鱼、咸鸭蛋、披萨等,油吃太多,会使血液中的脂肪微粒增加,使血液变得更黏稠,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其次,多吃一些养护血管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鱼类、瘦肉、牛奶等,这些食物中钾元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很高,对血管的健康大有益处。

     

    2、坚持锻炼,控制体重

     

    坚持适度运动锻炼,能控制体重,有益于三高控制,且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最后,已经有三高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朋友,一定要注意规范诊治,定期复查复诊,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预防脑梗,避免悲剧发生。

  •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 患者:本人今年55岁,男性,最近一段时间单位组织做体检,检查出了结肠息肉,到网上一查,发现有可能会演变为结肠癌,因此我现在十分担心与害怕。

     

    请问医生,有了结肠息肉该怎么办,才能不让它进一步恶性发展下去呢?

     

    医生:现在很多人,都会谈癌色变,觉得确诊癌症的话,基本上就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实际上,在癌症发生之前,是有很多的机会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

     

     

    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症状为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以及黏液便和血便的出现,在晚期的话,可以向肝脏、肾脏、肺脏等等器官转移。

     

    通常来说,结肠癌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排名第三。

     

    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明确结肠癌发病机制,结肠癌的发生是由很多的高危因素引起的。

     

    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遗传易感性、食物中多脂肪少纤维等等,都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为什么说结肠癌是“最仁慈”的癌症?

     

    因为结肠癌的发生是有一个极其漫长的发病过程的,大概需要十年的时间,在这个十年的时间里,结肠息肉引发结肠癌的几率逐步增加。

     

    如果能够在结肠息肉刚开始发生时,就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制止的话,就会避免结肠癌的发生。如果放任结肠息肉不管,更多的腺瘤会越长越大,恶性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可以说,结肠癌在一直给人们机会,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抗癌症。

     

     

    既然结肠癌如此仁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患上结肠癌?

     

    1.这与他们不良的生活作息有关系:不按时排便,喜欢吃油炸食物,不爱吃水果蔬菜,喜欢喝酒。

     

    2.结肠息肉的产生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因此,人们很多时候会毫无察觉。

     

    如果想要查出结肠息肉的话,就要做肠镜,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会觉得做肠镜十分的痛苦,以及尴尬,因此很排斥肠镜。

     

    这样一来,结肠息肉就更不会被发现,能够继续“偷偷摸摸”的在人体中存在和发展。


    如果发现了结肠息肉,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息肉的直径小于5mm,可以配合肠镜来用活检钳除去;

     

    如果息肉的直径大于5mm,可以进行内镜下息肉电手术和息肉烧灼术,当息肉的直径太大的时候,可以直接切除和剥离。

     

    做手术的过程中,要取出一些息肉组织,送过去病理科检查是否有早期癌变的可能。


    医生给你的建议

     

    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要按时去做肠镜检查,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更要注意检查。

     

    现在的肠镜技术已经比之前的成熟了许多,带给病人的痛苦也少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不要憋着宿便,或者是吃太多高脂肪的食物。当然了,如果真的不幸患上了结肠癌,也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钟南山院士是一个很牛逼的人物,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国呼吸内科领域的泰山北斗,单纯从“院士”这个称呼就能看出他的不一般。院士的全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个称呼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呼,属于终生荣誉,截止到2019年全国的院士人数都不足1000人,能被评为院士的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即便是屠呦呦这样获得诺贝尔奖的精英人物也没有院士的称号。


    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时候,钟南山院士挑起来大梁,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当时在媒体上看到钟教授的时候,压根就没看出来他有80多岁,给人的感觉是他最多有60多岁。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钟南山教授曾经有一次因为没有休息好而诱发了心肌梗死,不过因为治疗及时,所以很快就恢复了。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让钟教授认识到自己应该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了,经过自己的努力,这十多年他的心肌梗死没有再复发,而且身体还很好。在后来的多次采访中钟南山院士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秘诀,为了让大家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我来分享一下具体的内容。

     


    1.坚持运动:


    钟南山院士在多次被采访的时候,曾经提到了他的永葆青春的秘诀之一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运动,无论自己多忙碌,都会在一个星期内抽出来几天锻炼身体。


    运动的好处


    运动的好处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长期坚持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而且还能舒缓压力、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但是并不是每种运动都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如果运动不恰当不仅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会伤害身体。如果运动的量太少,那肯定也起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比较合适的就是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骑车、游泳等。每周的运动次数应该控制在5次左右,每次的运动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如果是身体比较肥胖的人,可以选择游泳的运动方式,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关节的磨损和压力。


    运动并不是说越多越好,适当的运动才是最合适的。运动的量并没有什么标准,而是因人而异,同样是每天走1万步,有的人可能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有的人却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所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调整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是比较重要的。


    超负荷量的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危害。首先过量的运动会消耗很多的能量,这会让人感觉到比较疲劳、全身乏力、反应能力下降。其次,高强度的运动使得血液重新分布、氧自由基大量堆积、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这会造成脑部的供血、供氧减少,而且大量乳酸的生成还会影响脑部的能量供应。最后,剧烈的运动会增加关节的磨损,有很多人长期超负荷的运动后出现了半月板的破坏,甚至膝关节积水。

     


    2.饮食不过饱,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增加素食的摄入:


    目前来说主流的预测生命的方法有3种,即性成熟期推算、生长期推算和细胞分裂次数推算;


    性成熟期推算法认为人的寿命大约是性成熟期的8~10倍,大多数人的性成熟期大约在14~15岁,这样算来人类的寿命应该在112~150岁;


    生长期推算法认为人的寿命大约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周期在20~25年,所以人类的寿命在100~175岁;


    细胞分裂次数推算法认为细胞的分裂是有限度的,超过了分裂次数细胞就会衰老死亡,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在50~55次,细胞大约2.4年分裂一次,这样算来人的寿命应该在120~132岁;


    从上面的三种理论我们能看出人类的寿命应该在100岁以上,但是现实中真正活过100岁的人真的很少。当然了这个是很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寿命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饮食、睡眠、心态等都有关系。


    钟南山院士曾经自曝说自己饮食口味重,虽然一直坚持运动,但是这依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自从得了心肌梗死以后,他开始清淡饮食,而且不吃的太饱。清淡饮食估计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吃饭七八分饱做到的人就少了。


    长期吃的太饱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加速消化系统的老化。消化系统对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吃进去的食物都需要它来帮助吸收,一旦它出现了问题,那就容易造成营养方面的问题。试问如果一个人营养有问题了,那免疫力会不会出问题呢?人体每天能产生很多的癌细胞,之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得癌症,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强大的免疫力能及时发现异常的细胞,并及时杀灭它们。一旦免疫力下降以后,那对于癌细胞的监视和清除作用就会下降,这无疑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吃饭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素食的摄入,比如蔬菜和水果,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特别是红肉,比如猪肉、羊肉、兔肉等。饮食不仅仅需要做到清淡,而且也需要注意荤素搭配,保持营养的均衡。吃饭的时候可以保持8分饱,不要吃到吃不下去才停止饮食。


    3.其他:


    要想获得健康和长寿,仅仅从运动和饮食下手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心态、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制定生活目标等方面下手;


    之前有人对那些长寿的人群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存在良好的心态,无论外界发生多大的事,他们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心态不好,就容易造成情绪的问题,而情绪不好会降低免疫力,这无疑会增加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率。现代医学也明确指出,抑郁、焦虑、情绪低落等是癌症的高危因素。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和戒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身材。之前有人总是举出身边特殊的案例,得出结论吸烟和喝酒对寿命和健康没有多大影响,很显然这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从特殊的案例并不能得出一般的结论。虽然说吸烟、喝酒者也有长寿的,然而事实上经常吸烟、饮酒的人更多的是寿命缩短的和有慢性病的;


    定期体检也是比较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早期发现疾病,避免耽误病情,但是现实中即便是土豪也可能因为没有这个健康的意识而不体检。每年至少一次的体检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中老年人。现在不少新闻媒体报道的猝死的人,很多就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得了某种疾病而存在安全隐患;


    现在有很多研究发现,有生活追求和目标的人更容易长寿。这是因为那些生活没有目标的人,通常情绪不好,可能存在迷茫、悲观、焦虑的情况,没有目标很容易让人迷失,让人失去活着的动力。

  • 我妈妈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稳定,经常会有情绪波动和焦虑。去年在武汉同济医院被诊断为精神障碍,医生开了奥氮平片,效果还可以。最近因为疫情和工作压力,情况又有所恶化,所以我想帮她再开一张处方。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医生医生。经过一番交流,医生了解了我妈妈的情况后,建议我们继续使用奥氮平片,并且提醒我们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医生还告诫我们,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该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医生医生非常专业和耐心。我们也很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真的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精神障碍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情绪波动、焦虑、失眠、幻觉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推荐科室 精神科 调理要点 1. 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 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4. 学习和实践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5. 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建立一个稳定和温暖的社交环境。

  •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强的人,直到那天我被诊断出患有脑萎缩引起的精神障碍。从那一刻起,我的世界被打破了。每天都像是在黑暗中挣扎,无法找到出口。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我,但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我所经历的痛苦和恐惧。我感到孤独和无助,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听说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起初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我从未尝试过线上问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决定试一试。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联系到了一位专业的医生,他耐心地听取了我的症状,并为我开出了处方药百欣达和再普乐。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医生还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和指导。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互联网医院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可以为那些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希望和支持。现在,我已经开始了新的治疗方案,虽然路途还很漫长,但我相信只要有正确的治疗和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能够战胜这个病魔。

    脑萎缩引起的精神障碍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脑萎缩引起的精神障碍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或精神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百欣达和再普乐。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3. 学习和实践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4. 建立一个支持系统,包括家人、朋友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以便在需要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5. 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强迫性人格障碍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强迫症,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强迫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完美主义、过度关注细节、过度控制等特征为表现的人格障碍,而强迫症则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

    研究表明,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强迫症,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家庭压力、心理创伤等都可能诱发强迫症。

    3. 人格因素: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强迫症。

    然而,并非所有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都会发展为强迫症。以下是一些预防强迫症的建议: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和减压。

    2.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3. 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4.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宽人际关系。

    5. 如有需要,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药物治疗则主要针对强迫症的焦虑症状。

    总之,强迫性人格障碍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强迫症,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了解和预防,我们可以降低强迫症的发生风险。

  • 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对他人持有强烈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患者往往难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误解为恶意。

    造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家族中存在类似人格障碍的成员,其子女患病的风险较高。

    除了遗传因素外,生化因素也是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例如,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异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偏执、多疑等症状。

    家庭环境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也具有重要影响。例如,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家庭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偏执型人格障碍。

    对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等。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预防偏执型人格障碍,我们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影响着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当人体出现失眠、健忘、头晕头痛、心慌、气短、腹泻等症状时,有可能是患上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种疾病多由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具有无传染性,属于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人格障碍、心境障碍、外伤、脑部感染、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心理负荷过重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早期治疗。

    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辅助手段。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3.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也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早日康复。

  • 早泄,这一性功能障碍疾病,给男性带来的困扰远不止生理上的不适,更在心理层面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长期不治疗早泄,其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早泄会严重打击男性的自信心。一开始的偶尔发生或许无关紧要,但频繁的早泄会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导致心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早泄还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患者可能会出现小便黄赤、口干苦等症状,长期下来,精神不振、内分泌紊乱、疲劳、心悸不宁等问题都会随之而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再者,早泄对夫妻关系的破坏也不容小觑。长期无法满足对方,使得夫妻双方都失去了性快感,进而对性生活产生淡漠感,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此,面对早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定期锻炼身体,促进夫妻关系和谐,都是预防早泄的重要措施。当然,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到正规男科医院接受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早泄患者切勿盲目自行用药。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影响生育。

  • 网络性心理障碍在年轻人中尤为常见,尤其是20至30岁的单身男性。该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容易激动、自我评价降低等。患者往往因上网而感到乐趣,导致上网时间不断延长,记忆力下降,最终形成依赖。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自残或自杀。若发现自己过度依赖网络,同时伴有情绪低落、能力下降等问题,应积极寻求社会活动和心理医生的帮助,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 我弟弟的精神障碍已经影响了他和家人的生活。每次去郑州大学一附院复查都是一场折腾,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好在有了互联网医院,我们可以在线上续方,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这次我需要买2盒利培酮(卓夫)和2盒胞磷胆碱钠胶囊(思考林),医生很快就开好了处方,并且告诉我不需要再上传处方到京东,只需要点击处方链接就可以直接预约购买了。这种便捷的服务真的让我们这些照顾病人的家属省了很多心。

    精神障碍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情绪波动、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易感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经历过创伤的人群更容易患上精神障碍。 推荐科室 精神科 调理要点 1. 按照医生的指导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2.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4. 学习和实践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5. 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 我曾经是一个快乐、健康的人,直到我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脑血管病和精神障碍。这些疾病像一座大山压在我身上,使我无法正常生活。每天早上醒来,我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从床上爬起来。我的手脚不停地颤抖,甚至连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变得困难重重。更糟糕的是,我的精神状态也开始恶化。我经常感到焦虑、抑郁,甚至出现了幻觉和妄想。这些症状让我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在寻找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在线咨询专业的医生,获取有效的治疗建议。我的医生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神经内科专家。他耐心地听取了我的病史,详细了解了我的症状,并为我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服用一些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帮助我控制了帕金森和精神障碍的症状。同时,我也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我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和瑜伽,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我还学会了如何管理我的情绪,通过冥想和深呼吸来缓解焦虑和抑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虽然我仍然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和进行生活方式调整,但我已经能够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我可以再次享受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帕金森、脑血管病和精神障碍的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帕金森、脑血管病和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手脚颤抖、肌肉僵硬、平衡失调、认知功能下降、情绪波动、幻觉和妄想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和痛苦。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 调理要点 1.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抗精神病药物等药物,以控制症状。 2.生活方式调整: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和瑜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注意饮食,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3.心理调适:学习如何管理情绪,通过冥想和深呼吸来缓解焦虑和抑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4.定期复诊:定期回访医生,检查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5.参加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参加一些专门针对帕金森、脑血管病和精神障碍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以帮助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 男性情绪波动大、易怒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性脑病、躁狂症和人格障碍等。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缓解症状;酒精性脑病治疗关键在于戒酒;躁狂症可通过锂盐治疗;而人格障碍主要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关注睡眠质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