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
发表人:蔡海成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出炉:

  • 恶性肿瘤病史者不予接种;
  • 有基础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控制不好的不予接种;
  • 精神类疾病者包括抑郁症者不予接种;
  • 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如白化病等不予接种;
  • 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期不予接种;
  • 有心脏手术史如心脏搭桥、瓣膜置换、支架等不予接种;
  • 大手术后恢复期不予接种;
  • 近三个月内使用过血液制品和免疫抑制者不予接种;
  • 服用优甲乐的不予接种;
  • 备孕期妇女(3-6 个月)、哺乳期者不予接种;
  •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不予接种;
  • 有中、重度贫血者不予接种;
  • 三个月内服用过抗病毒药物、抗过敏药、抗生素的必须停药、症状消失 1—2 周后方可接种;
  • 乙肝和幽门螺旋杆菌抗病毒期间不接种;
  • 高血压控制稳定(140/90)以下才接种。
  • 流感禁忌的本苗都禁忌接种。
  • 接种流感疫苗至少间隔 14 天后方可接种新冠疫苗。

这个禁忌症目前还是紧急使用授权阶段,接下去可能会放宽。

目前 18 岁到 59 岁的人接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白化病疾病介绍:
白化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引起黑色素缺乏所导致的皮肤毛发色素丢失的皮肤疾病。正常情况下,黑色素的形成是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转化,若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就无法形成黑色素,因而引起白化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头发改变成白色或者浅白色;眼睛(黑眼珠)变为暗灰蓝色或者棕色等。该病无法治愈,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白色皮损对手术治疗有反应。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自SARS-CoV-2引起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新冠严重后果的风险增加[1] 。评估不同精神疾病诊断集群的研究发现,存在精神病、情绪障碍、药物使用、智力和发育障碍的患者的新冠死亡率会增加,而死亡率增加与焦虑症无明显关联[6] 。研究还发现存在情绪障碍和药物使用障碍的患者的新冠住院率也有所增加。

    目前存在几个因素解释了精神疾病患者与非精神疾病患者相比新冠住院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身体疾病、免疫功能改变、肥胖率和吸烟率升高、压力升高、社会经济因素、抗精神病药和抗焦虑药的接触以及与求助行为相关的因素。这也引起了研究者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在新冠疫情中的防护的关注。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易受感染人群,如患有严重精神病的人群,其新冠疫苗接种率较低。即使患者遵守国家建议接种疫苗,部分学者们也认为,接种疫苗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效果可能较差。有人认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人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可能降低,因此疫苗接种可能不会降低发病风险。已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对流感疫苗接种的抗体反应较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患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弱。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患者是否会受到疫苗接种策略的充分保护。

    在2021年5月16日发表的两项横断面研究中,研究者报告了精神分裂症与新冠住院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以及精神分裂症与较低接种率之间的关联。但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评估该患者群体中接种疫苗是否能像在没有精神分裂症的个体中一样有效降低严重新冠结果的风险。

    基于以上背景,研究者评估了在以色列新冠肺炎流行第一年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感染、入院和死亡率的预测因素。该项研究成果于2021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子刊《Lancet Psychiatry》。

    在这项纵向队列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以色列最大的医疗机构Clalit Health Services的数据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n=25539)和对照组(n=25539)疫苗接种前后的COVID-19结果进行评估。参与者总数为51078人,为31141名(61.0%)男性和19937名(39.0%)女性,平均年龄为51.94岁(SD 15.62)。其中,356人(0.7%)住院,133人(0.3%)死亡,共27400人(53.6%)接种了疫苗。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分析评估纵向趋势。具体而言,研究结果如下: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新冠住院概率显著增加(对数秩检验163.03,p<0.0001);图1A显示,调整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混杂因素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新冠住院的风险显著增加(HR=4.81,95%可信区间3.57–6.48,p<0.0001)。

    在整个大流行年,两组之间的死亡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图1B)。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对数秩检验=33.65,p<0.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调整混杂因素后,精神分裂症组的死亡率风险显著升高(HR=2.52,95%可信区间1.64–3.85,p<0.0001),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率急剧下降。

    图1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住院率和死亡率的Aplan-Meier生存曲线[3]

    此外,精神分裂症组的疫苗接种率估计为每1000人年2.43例(95%可信区间2.39–2.47),而对照组为每1000人年2.96例(2.91–3.01)。调整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变量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接种疫苗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HR=0.83,95%可信区间0.81–0.86,p<0.0001)。研究者发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或缺血性心脏病的医学共病在预测精神分裂症组的疫苗接种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均p<0.0001),但在对照组中没有。

    在接种倾向方面,根据累积接种概率,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计划的前3个月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接种倾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对数秩检验309.88,p<0.0001;图2)。

    图2 Kaplan-Meier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接种疫苗的存活曲线[3]

    在2021年2月1日之前完全接种疫苗的个体中,研究者进一步对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自接种计划开始以来住院和死亡模式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图3)。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差异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别为6.2和3.2)。但在接种疫苗的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差异显著降低(分别为1.1和0.9)。

    图3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在疫情大流行全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n=51078)[3]

    总的来说,与对照组相比,未接种疫苗的个体在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的差异评估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染率较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较高,这些发现与以前的报告一致。而在接种疫苗后的个体中,观察到接种疫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差异较小,这可能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缩小观察到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因此,接种疫苗这一预防策略对于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同样可能起到较好的新冠防护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以便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考虑到此前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疫苗接种率低于普通人群,研究者认为旨在积极接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国家疫苗接种计划有望大大减少新冠在该类人群中造成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Lee SW Yang JM Moon S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ental illness and COVID-19 susceptibi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South Kore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20; 7: 1025-1031
    [2] Nemani K Li C Olfson M et al. Associ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with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JAMA Psychiatry. 2021; 78: 380-386
    [3] COVID-19 hospitalisation, mortality, vaccination, and postvaccination trends among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Israel: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胡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关注转化医学、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前沿科学及成果转化
  • 截至2021年6月,全球已报告约1.75亿SARS-CoV-2感染和380万死于新冠病毒的案例,并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快速临床疫苗开发计划。许多针对SARS-CoV-2的疫苗已获批并得到接种,其中接种最广泛的疫苗之一是ChAdOx1nCoV-19(阿斯利康),它通过使用非复制性黑猩猩腺病毒将刺突抗原传递给接种者。

    ChAdOx1nCoV-19疫苗于2021年1月在英国推出,首先用于老年人,然后用于较年轻的人群。2021年3月,人们开始担心在ChAdOx1nCoV-19疫苗接种者中,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能会增加。3月底,来自挪威、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的研究小组报告了接种ChAdOx1nCoV-19疫苗后5至24天入院的人,这些患者在异常部位都出现了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d-二聚体水平不成比例地升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等情况,而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以前都是较为健康的年轻人。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召集了一个血液学专家小组,设计了一项研究,来评估患者就诊、讨论治疗并根据观察结果制定共识性管理指南患者,和其他形式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的推断。在研究过程中,该组研究人员使用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VITT)作为术语,来承认其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致病相似性。与HIT的临床和实验室相似性,得到了患者血清中可激活血小板的血小板因子4(PF4)的高滴度抗体的支持。由于这种不寻常且严重的血栓形成综合征以及ChAdOx1nCoV-19疫苗在人群早期推广的可能重要性,该项试验以最快的时间描述了英国报告的前220例确诊或潜在VITT病例。

    VITT病例是根据以下五个标准进行定义的:

    1. 接种SARS-CoV-2疫苗后5至30天出现症状

    2. 存在血栓

    3.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50,000/mm)

    4. d-二聚体水平大于4000纤维蛋白原当量单位(FEU)

    5.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到PF4抗体的存在

    满足所有五个标准的人被认为具有明确的VITT,如图表1所示,不符合所有五个标准的人分别被判断为很可能、可能或不太可能发生VITT。

     

    图表1:专家血液学小组所制定的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VITT)病例标准。

    研究人员从初级保健从业人员或公共卫生机构获得了对所接种的SARS-CoV-2疫苗类型以及是第一剂还是第二剂的确认。在当地实验室进行的标准测试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通过克劳斯方法测量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凝血测试的正常范围是在当地实验室或试剂制造商使用的阈值确定的。d-二聚体水平的结果以FEU报告,正常水平低于500FEU(相当于<250ng/mL),许多实验室不会对20000FEU以上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定量,因此,当结果高于此水平时,记录为20000FEU。

    在接受评估的294名患者中,有31名患者在VITT被确认为综合征后进行了回顾性鉴定。共有57名患者被归类为不太可能患有VITT,因为三个数据点缺失、未满足标准或两者兼有(50名患者)或因为患者症状可能存在其他原因(7名患者)。其他原因是腹主动脉瘤(3名患者)和转移性癌症(4名患者)导致的慢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其余237名被认为疑似VITT的患者中,17名被归类为可能患有VITT;50人被归类为可能患有VITT。

    直至研究结束时,英国已经有约1600万50岁及以上的人接种了首剂ChAdOx1nCoV-19,50岁以下的人共接种了800万剂首剂。因此,在50岁及以上的患者中,VITT的近似发生率至少为1:100000,而在较年轻组(<50岁)的患者中至少为1:50000。

     

    图表2:220名确定或可能VITT患者的疾病部位。

    未显示的疾病部位(血栓形成或出血)包括肠道和盆腔、视网膜、眼部和颈内静脉。

    研究数据显示,72%的患者(所有血小板计数水平)在入院第1天以1g/kg体重的剂量使用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11%的患者中,针对正在进行或复发的疾病给予了第二剂。试验过程中,共有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部位血栓形成或两者兼有的重症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接受血浆置换并死亡的两名患者在就诊时都有广泛的颅内出血。26%的患者和50%的血小板计数低于30000/mm的患者使用了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制剂包括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口服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口服泼尼松龙。91%的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68%的患者使用了非肝素类抗凝剂,包括阿加曲班、磺达肝素、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50名患者(23%)在入院期间使用了肝素。

    总体来说,在英国疫苗接种计划较为成功的背景下,VITT已成为一种罕见但具有破坏性的并发症,它经常影响年轻的、健康的疫苗接种者,并且与高死亡率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该项研究表明了该病症通常在首次接种ChAdOx1nCoV-19后的5至30天内出现,同时,队列中85%的患者年龄小于60岁,尽管ChAdOx1nCoV-19疫苗接种在老年人中占主导地位。

    50岁以下人群中VITT的发生率为1:50000,但实际发生率可能会更高,因为患者可能在确诊之前就出现了,有些病例可能没有被报告,有些病例可能会被错误分类。目前,关于50岁以下人群中年龄分段接种疫苗人数的数据仍然缺乏,因此无法确定特定年龄的发病率。尽管英国的疫苗接种计划优先考虑有基础疾病的人,但目前没有发现比背景人群预期频率更高的疾病。

    血栓问题拥有显著的广泛性,它们通常同时涉及多个血管床以及静脉和动脉循环。尽管脑静脉血栓在临床表现中占主导地位,但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门静脉和内脏静脉血栓以及影响外周血管和心肌和脑动脉的动脉事件也很常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通常累及许多静脉窦,血栓延伸到小静脉。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静脉压升高的流出道阻塞可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解释。在一些患者中,颅骨切除术或介入放射学进行血栓切除术以改善脑静脉引流是必要的。另外,血小板计数较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的更严重凝血激活的实验室证据都与死亡等结果直接相关。血小板计数低于每立方毫米30,000、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颅内出血的患者的死亡风险特别高。

    目前,尚未找到治疗途径能够有效治疗VITT。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原理是防止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FcγII受体激活血小板,而这个基本原理是从自发HIT的方法推断出来的。由于患者数量少且非随机分配,研究人员目前还无法对抗凝剂的疗效进行比较,但肝素似乎对患者无害。

    VITT的一系列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似乎源于对疫苗成分产生反应的抗PF4抗体的产生,尽管尚不清楚涉及哪些成分,研究人员使用HITELISA检测抗PF4抗体,此前发现尽管这些检测在大多数VITT病例中呈阳性,但快速非ELISA检测通常呈阴性,目前正在计划用另一种ELISA方法重复测试,或许能够进一步帮助确定这是否是导致VITT的危险因素之一。

    该项研究的一个潜在弱点是案例确定偏差,因为VITT是一种新的综合征,在没有充分了解病理生理学的情况下,包括为什么某些血管床更容易受到影响,以及在健康人群中接种疫苗后PF4抗体的真实发生率未知,可能包括错误定义情况等。在英国的一大群患者被定义了VITT的临床和实验室表型后,研究人员没有发现VITT的任何个体风险因素,但发现了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出血、严重凝血激活的实验室标志物或所有这些变量的患者死亡率增加。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结论表明,VITT病例与第一次ChAdOx1nCoV-19疫苗接种呈相关性,并且主要影响60岁以下的患者。多部位血栓形成和动脉事件在试验中较为常见,除了抗凝治疗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患有更严重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受益于血浆置换。

    参考文献:
    1. S Pavord, M Scully, Hunt BJ, Lester W,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d Thrombosis. N Engl J Med August 11, 2021.
    2. Mathieu E, Ritchie H, Ortiz-Ospina E, et al. A global database of COVID-19 vaccinations. Nat Hum Behav 2021 May 10 (Epub ahead of print).
    3. Ramasamy MN, Minassian AM, Ewer KJ, et 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ChAdOx1 nCoV-19 vaccine administered in a prime-boost regimen in young and old adults (COV002): a sing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2/3 trial. Lancet 2021;396:1979-1993.
    4. Voysey M, Clemens SAC, Madhi SA,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ChAdOx1 nCoV-19 vaccine (AZD1222) against SARS-CoV-2: an interim analysis of fou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in Brazil, South Africa, and the UK. Lancet 2021;397:99-111.
    5. Schultz NH, Sørvoll IH, Michelsen AE, et al. Thrombosis and thrombocytopenia after ChAdOx1 nCoV-19 vaccination. N Engl J Med 2021;384:2124-2130.

  • 后遗症之四:增加糖尿病风险

     

    《柳叶刀》发文称新冠病毒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新冠病毒会破坏人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从而增加糖尿病风险,而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新冠患者,死亡风险则更高!

     

     

    后遗症之五:肾脏损伤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由于新冠患者肺部通气不畅,容易影响血液质量和新陈代谢,对肾脏也有损害。《国际肾脏》杂志的一份研究表明,武汉因为新冠病毒去世的被调查的26人中,有9人患有急性肾损伤,其他7人肾脏中也被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也就是说,病毒可以依附在肾脏细胞上攻击肾脏。

     

    后遗症之六:味觉、嗅觉失灵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项针对欧洲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分别有85.6%和88%的患者报告了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按这个比例计算,目前全球超过1亿的新冠患者中,有多达数百万人现在正在被嗅觉问题困扰。由新冠导致的嗅觉方面后遗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从患病初期开始,人们可能会完全闻不到气味(嗅觉缺失症);在从新冠中康复后的一周左右,病中的嗅觉缺失会逐渐缓解;之后则可能发现某些气味被扭曲(嗅觉倒错症),常常使事物闻起来令人恶心,或者闻到不存在的东西(幻嗅症)。

     

    遗症之七:心脏受损

     

    肺是氧气交换的重要器官,当病毒侵犯了肺部,就会影响氧气的交换,使得细胞内氧代谢紊乱,易导致缺氧、细胞损伤坏死、心血管系统功能受损等。另外,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引起急性心肌炎和心脏衰竭。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说,可能有40%的重症患者出现了心率不齐,还有大约20%的患者经历了心肌炎等心脏损伤。

     

     

    后遗症之八:肺功能下降,肺纤维化

     

    新冠病毒攻击肺部,所以肺部损伤不难预料。中国网的一篇刊文指出,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新冠患者,治疗后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肺间质纤维化。这主要是肺间质修复过度留下的痕迹,同时患者的气体交换能力也是受损的。而且对于纤维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晚期可能要进行移植手术。

     

    因此,防新冠容不得大意和侥幸!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勤洗手、不聚集……这些依然要严格执行。另外,现在国家已经开放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大家也要尽快预约打疫苗~

  • 「什么时候能打上新冠疫苗?」

    「够安全吗?」

     

    这是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后的焦点问题。

     

    将近十个月之后,大家对疫苗的热情和好奇也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解答!

     

    Q1:新冠疫苗何时能打?

    A: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了使用条件。国药集团已投入资金约 20 亿元,建设了两个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据悉,灭活疫苗最快 12 月底即可上市。

     

    Q2:需要每年都打吗?

    A:目前看新冠疫苗不需要像流感疫苗那样一年打一回。


    因为流感每年是根据不同的病毒株去生产流感疫苗。新冠目前虽然在发生几种亚型的变异,但它还是新冠病毒。

     

    Q3:新冠疫苗打完后多久能产生抗体?

    A:打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也跟免疫程序有关系。新冠灭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间隔 2~4 周,接种完第一剂以后,研究表明,7 天开始普遍产生抗体,接种完第二剂 28 天以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百分百,也就是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两剂疫苗 28 天后,所有人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Q4:能应对变异病毒吗?

    A:目前不管是 WHO 也好,还是我们国家的科研机构都一直在关注和监测着病毒的变异情况。目前的病毒有几种亚型在发生变异,但是它的主基因序列和蛋白质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新冠灭活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应对这些变异的病毒是没问题的,能够覆盖这些变异的病毒,这是肯定的答案。

     

    Q5: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打?

    A:新冠疫苗并不需要 14 亿人都接种。疫苗首先打的是高风险暴露人群,形成免疫屏障后,这个病毒就不会再传播了。即使有个别的传播,但是有群体免疫之后,病毒就不再具有很强的传播和影响。

     

    Q6:新冠疫苗保护期有多久?

    A:人类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时间仅仅几个月,每款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时间有多长,还要做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最早接种疫苗的受试者血清监测结果显示,抗体依然维持较高水平,期待可以 1-3 年。

     

    Q7:疫苗接种后对核酸检测有影响吗?

    A: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以后,不会影响核酸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核酸检测是鼻咽(试纸),它检测的是抗原,而我们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是保护性抗体,所以核酸检测不会影响。

     

    Q8: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能打吗?

    A:目前国家紧急批准使用的疫苗是建议暂缓接种的。

     

    Q9: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戴口罩吗?

    A: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除了新冠肺炎外,还有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没有任何一款疫苗完全有效。此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未必在今冬明春就能接种到疫苗。

     


    因此,要根据国内新冠肺炎流行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情况、通风措施情况,自身免疫状况来决定是否戴口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应该加强保护。建议大家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这些好的习惯。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苗研发是场「勇敢者的远征」,要克服很多危险关卡。不管使用哪种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永远是「第一要务」,不能求快而跳过完整的研发流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来源:福建疾控、福建日报

     

    昨日

    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常见问题解答

    详情如下——

     

     

    01、现阶段哪些人可以接种疫苗?

     

    答:我们国家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分步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接种。

     

    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这些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和春运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爆发的风险。

     

    这一阶段对这部分重点人群的接种,只是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分步走”第一步,后续随着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批准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逐渐提升,对于涉及数亿人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相对感染以后危险性比较大的人群,我们叫做高危人群,以及后续的普通人群,疫苗接种工作都会全面有序地铺开。我们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体免疫保护力,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更加有效控制。


    我们只是先为一小部分重点人群安排了疫苗接种,不足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疫苗接种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说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措施是在前期新冠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的长期实践当中,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02、要到哪儿去打疫苗?

     

    本次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市、区)卫健局设置辖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单位,大家可以咨询所在地的县(市、区)卫健局或疾控中心去哪接种疫苗。

     

    03、国内紧急使用的三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安全吗?

     

    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紧急使用的疫苗有3种,分别为中生北京所、中生武汉所和科兴中维生产的灭活疫苗,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临床试验和紧急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这些说明目前国内紧急使用的3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良好。

     

    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疫苗的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接种新冠疫苗以后,个人防护措施不减,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好习惯。

     

    04、疫苗接种年龄和免疫程序?

     

    现阶段接种对象为18-59岁健康成年人,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28天,紧急时至少间隔14天。

     

     

    05、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疫苗?

     

    1. 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

    2. 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

    3. 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

    4.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5.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6. 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7. 孕妇。

     

    06、疫苗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留观期间,受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四肢湿冷、皮疹、脉速而弱、发绀、面部和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请马上找接种点医生处置。
    2. 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 接种后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疫苗接种时间。
    4. 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5.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接种后仍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等防控措施。

     

    07、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

     

    从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上看,保护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至于说保护期能不能像很多病毒性疫苗一样,能够终身免疫,或者至少保护五年十年,因为疫苗接种后观察时间不足,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为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群体,老年人被普遍认为应当优先接种疫苗。

     
    2020 年 12 月 27 日,德国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接种,首批接种对象包括养老院住户及工作人员、年满 80 岁的长者及一线医护人员。首名新冠疫苗接种者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一家养老院的一名 101 岁的老人。

     
    12 月 26 日,在收到首批 19500 剂 BNT162b2 疫苗后,法国首剂接种者亦为一名 78 岁的老人。

     

     

    老年人发展成重症、死亡的比例更高

     

    老年人免疫功能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此外,老年人疾病进程快,更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病例,有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在德国,相比 20 岁及以上人群,20 岁以下人群对 COVID-19 的易感性只有一半左右;10 至 19 岁人群中只有 21% 的感染者会出现临床症状。然而,这一比例在 70 岁以上人群中高达 69%。

     

    随着疫情的发展及公众对疫情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国都普遍意识到了老年人具有易感性的特征,强调老年人的防护,因而老年人的确诊率有所降低。

     

    然而,根据 New FAIR Health 揭露的数据显示,老年人群的低确诊率却贡献了高致死率。

     

    从德国的数据来看,60 岁以上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占全死亡人数的 80%,50 岁以上死亡数占 9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数据同样显示,80% 的新冠死亡病例都集中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39 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则逐渐增加,40 岁至 50 岁的人群死亡率为 0.4%;50 岁至 60 岁的人群的死亡率为 1.3%;60 岁至 70 岁为 3.6%;70 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为 8%(见图 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现阶段新冠疫苗接种进展如何?

     

    目前,我国疫情总体较为稳定,但鉴于近来辽宁、河北等地突发疫情,且当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严防严控新冠疫情,我国正在全面有序地推进高传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

     

    北京市卫健委称,在 2021 年春节前将对 9 类重点人群以及其他应急保障人员开展紧急接种,年龄在 18 岁至 59 岁之间。

     

    至于为何卫健委对新冠疫苗接种人群年龄设定了严格的限制,主要是由于目前被批准接种的国药新冠疫苗在临床试验中仅纳入了 18-59 岁的人群,而对于高龄人群的接种,暂时无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

     

    截至目前,国药疫苗虽已启动 18 岁以下人群的临床试验,但孕期、哺乳期的妇女及 60 岁以上人群的临床研究也开始推进。

     

    mRNA 新冠核酸疫苗为高龄人群提供选择

     

    作为新冠疫苗研发中被广泛看好的疫苗种类之一,mRNA新冠核酸疫苗在此次研发赛道中表现优异。其中,由复星医药和德国 BioNTech 合作开发的 BNT162b2 及由 Moderna 开发的 mRNA-1273 两种 mRNA 新冠核酸疫苗都已通过美国 FDA 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两款 mRNA 新冠核酸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均纳入了高龄人群。在 BNT162b2 疫苗的 Ⅲ 期临床试验中,65 岁以上受试者占比超过 40%。在mRNA-1273 疫苗的 Ⅲ 期临床中,65 岁以上受试者占比超过 25%。由于两项 III 期临床试验均纳入了一定比例的高龄受试者,它们关于高龄亚组的有效性结果也十分具有说服力。

     

    mRNA 新冠核酸疫苗安全性

     

    以 BNT162b2 为例,自 2020 年 12 月 2 日在英国率先获得紧急使用批准以来,截至 2020 年 12 月 28 日,mRNA 新冠核酸疫苗 BNT162b2 已被授权在全球超过 45 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 150 万人接种了 mRNA 新冠核酸疫苗 BNT162b2,目前并未收到任何与接种有关的死亡案例报告。

     

    一般来说,疫苗适用于健康人群,直接关系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评价一款预防性疫苗时,首先应该注意其安全性。在进行安全性评价时,已拿到 FDA 紧急使用授权的两款 mRNA 新冠核酸疫苗同时评价了其在高龄人群中的安全性。

     

    在大于 55 岁人群中,BNT162b2 疫苗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及系统不良反应均要低于 16-55 岁人群,且未出现 4 级不良反应。类似地,mRNA-1273 也得到了良好的安全性结果。由此可见,目前两款 mRNA 新冠核酸疫苗在高龄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mRNA 新冠核酸疫苗有效性


    除了安全性,对于一款疫苗的评价需考察其有效性。在注射 BNT162b2 疫苗后,55 岁以上年龄组受试者的血清中产生中和抗体滴度与 16-55 岁组相当,而且均要高于康复者。这也说明,BNT162b2 疫苗对于高龄人群来说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保护效力方面,研究者在 Ⅲ 期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中发现:

    BNT162b2 疫苗在 65-74 岁受试者中的保护效力为 94.7%,在大于 74 岁的高龄受试者中保护效力更是高达 100%。而 mRNA-1273 疫苗在大于 65 岁的受试者中的保护效力也超过 80%。

     

    以上结果均提示,mRNA 新冠核酸疫苗在高龄人群中具有与整体人群一致的高保护效力(见表 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全球疫情走向难以预测,即使我国疫情防控效果良好,也不可掉以轻心。在目前人类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共识下,只有主动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才能实现真正的群体免疫。

     

    而高龄人群作为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是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对象。以 BNT162b2 疫苗为代表的 mRNA 新冠核酸疫苗在其 Ⅲ 期临床试验纳入了较多高龄受试者,且不断积累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或可以成为高龄易感人群的更优选择。

  • 来源:永康日报

     

    1.预登记对象

     

    本次接受预登记对象主要为目前在国内居住,近期亟须要赴国(境)外的18周岁至59周岁的永康籍侨胞、港澳台同胞、归侨侨眷、出国留学人员及永康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外派人员。

     

     

     2.预登记时间

     

    2020年10月12日开始接受预登记。

     

    3.预登记地点

     

    永康市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防保科(永康市东塔路209号),咨询联系电话:0579-86466970。必须带本人身份证、护照或相关出国证明及复印件,现场预登记。

     

     

    4.预登记说明

     

    ①由于新冠肺炎疫苗处于科学研究第三阶段,不是登记就马上就有疫苗接种,将根据疫苗的供应情况,按预登记的先后顺序进行接种。

     

    ②预登记不交押金不收取任何费用。

     

    ③接种疫苗费用自理,收费以官方最终公布为准。

     

    永康市侨联  永康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10月10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门诊案例

     

    李大爷的孙子马上要出国留学了,但现在却非常纠结。虽然现在有紧急出来的新冠疫苗,留学生可以申请优先接种。但李大爷却不愿意让孙子去接种。这下可把孙子急的着急上火,问了也不说原因。

     

    李大爷的孙子万般无奈,只能请邻居爷爷帮忙打探消息。面对老伙伴,李大爷终于说出自己的顾虑。原来是因为担心现在出来的新冠疫苗安全性会有影响,不敢让孙子打。


     
    孙子知道后,哭笑不得。为了缓解李大爷的心结,把李大爷带到社区医院请医生帮忙解释后李大爷才放心的让孙子去接种疫苗。

     

    疫苗犹豫原因

     

    以上案例就是典型的疫苗犹豫,所谓疫苗犹豫,是指延迟或拒绝接受安全疫苗接种服务。

     

    不管是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导致大家产生疫苗犹豫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对疫苗的不了解,对接种医生也缺乏足够的信任。

     

     

    大家更愿意相信身边的朋友以及网上的消息,别人打了吗,打的多不多?打了有没有副作用等等。尤其对新冠疫苗这个新生疫苗,大家更多的是抱有观察的心态。先看别人打了怎样,一旦别人出现点反应或者被网络放大之后,大家更不愿意相信新冠疫苗,也更加不愿意接种。

     

    那么,说到根本问题,疫苗到底安全吗?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法

     

    大家应该都知道,2019 年正式实施了最严的疫苗法!!!

     

    1、生产方面:国家对疫苗的生产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疫苗生产企业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疫苗的生产,并且需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实记录生产、检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数据,确保生产全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法定要求。

     

     

    整个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由药监局将抽样送到国家质检部检验。符合要求的,发给批签发证明;不符合要求的,发给不予批签发通知书。

     

    2、存储运输方面: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

     

    合格的疫苗运输全程均要符合规定的温度环境要求,实时监测;疫苗生产企业还要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3、使用方面:接种人员专业培训

     

    疫苗的使用非常严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接种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疫苗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才有资格进行接种。

     

    所以说,疫苗本身是合格安全的,运输管理的严格规范的,接种人员是专业培训的,层层把关,您还在担心什么呢?

     

    最后,建议大家不要过多的关注疫苗的负面消息而忽略了疫苗给大家带来的真正好处,免疫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公共成就,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并使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

     

    也希望更多的计免工作者和爱好者,更好地传播疫苗的科普知识,给大众更加充足的信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陶星星

  • 近期,新冠病毒再一次变异,成为了名叫“奥密克戎”的侵略者,大肆侵袭着人们的健康。奥密克戎的变异位点数量明显多于流行的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1],并且潜在传播力更强,造成二次感染的风险也更大[2]

     

     

    目前,奥密克戎已在南非、以色列、意大利、英国、比利时、奥地利、中国香港等38个国家和地区蔓延开来[1,3]

     

    面对来势汹汹且很难被根除的新冠病毒,接种疫苗是减缓、控制新冠疫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4],而且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1]。每一个适龄健康的人都应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但是,有不少人患有慢性疾病,这部分人群难免有顾虑,他们可不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呢?

     

     

    建议接种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至重度哮喘)、糖尿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和肥胖者(BMI≥30),均属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5]

     

    所以,只要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上述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同样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

     

     

    例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13.9mmol/L以内,都可以接种。不过,最好在接种前去咨询专业医师。

     

    接种禁忌 [6]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及脱髓鞘疾病等)不得接种。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患者也不得接种。只有在疾病良好控制的时候才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此外,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者以及妊娠期妇女,也属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人群。

     

    加强免疫

     

    接种疫苗后,疫苗的免疫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根据不同疫苗的免疫特点,应该适时进行再次接种。接种加强针后,体内抗体水平增幅可达10倍以上。

     

     

    充足休息,注意饮食

     

    充足的睡眠对于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接种疫苗的前后几日,宜早休息,最好不要加班熬夜。另外,接种疫苗的前后几日也要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在饮食上,每天多吃一些新鲜蔬果,适当搭配全谷物杂粮,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免疫系统的激发,对一些常见过敏原食物的反应也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接种疫苗前后应该谨慎食用海鲜河鲜及其他有过敏风险的食物。

     

    了解接种疫苗的禁忌与注意事项,让我们放心接种,共筑免疫长城。

     

     

    参考文献:
    1. http://www.nhc.gov.cn/xcs/nwwd/202111/13c1a64835b24b05a99ea9ad26cc0856.shtml
    2. https://mp.weixin.qq.com/s/nMqDCiwIaPJBFsjIfazzBw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442567247802933&wfr=spider&for=pc
    4. 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编写组.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2021版)[J]. 医药导报, 2021, 40(9).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 2021-04-14.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 14(2).
  •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言人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的发展,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较高。”

     

    截止到今天

    多地已开启接种「疫苗加强针」

     

    广东省:

    9月21日,汕尾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10日,鹤山市发布消息已启动第三剂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广西省:

    据广西日报消息,10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海南省:

    据海南特区报消息,海南省从2021年10月4日开始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黑龙江:

    10月7号开始,大庆市开展加强免疫。

    10月7日,绥化市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8日,鸡西市开始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第三针免疫接种工作,第三针接种均为免费。

    10月10日,哈尔滨市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第三剂次即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工作。

     

     

    福建省:

    石狮市于10月9日正式启动高风险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9日上午,晋江市正式启动高风险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10日起,厦门将启动加强免疫接种的相关工作。

     

    安徽省:

    10月8日,芜湖各县(市)区也陆续启动加强针接种。

    10月9日,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社区服务中心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10月9日,阜阳市从10月9日起开始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免疫接种工作。

     

    湖北省:

    据10月11日红星新闻消息,襄阳、宜昌、黄石、十堰、孝感、神农架林区等地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海南省:

    10月12日,海口市卫健委称,海口市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或1剂次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市民,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了。

     

    山东省:

    10月12日,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青岛市即日起开始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什么是加强针?

     

    加强针也叫加强免疫,它是指在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比如现阶段新冠灭活疫苗全程接种2针,根据人体抗体水平下降的程度,再进行一针接种。

     

    据国药中生和北京科兴两家企业研究结果,接种加强针以后,受种者的抗体水平将大幅提升。

     

    加强免疫14天后,抗体水平相当于原来10-30倍,6个月后,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对德尔塔等变异株出现良好交叉中和作用。

     

    适合的人群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灭活疫苗和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

     

     

    关于接种

    8类人要注意

     

    从10月1日开始,中国各地出现了大规模降温的趋势,而新型冠状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温度越高,它的活性越低,能够存活的时间也会越短,在温度达到56℃的情况下,只能够存活30分钟,所以温度对于这种病毒的活性影响也特别大。相反,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入冬后,天气渐冷,适合病毒的生存。

     

    而且,数月来的新增病例以境外输入居多,为提高全民防控率,延长疫苗在体内的半衰期,建议以下4类人群开展接种:

     

    1.输入风险高者:比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2.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

    3.60岁以上的人群:专家建议在接种后6个月,可以开展一剂加强针。

    4.必须出国者:由于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要去到境外的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国家,建议在接种满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免疫。

     

    而最重要的是,以下4类人群禁止接种「疫苗加强针」:

     

    1.接种疫苗过敏者:既往接种第一针、第二针或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禁止接种。

    2.对成分或辅料过敏者: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WIV0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病毒,辅料:氧化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铝)过敏者,或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者,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

    3.存在其他禁忌症者: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妊娠期妇女等。

    4. 全程免疫后,不足6个月者:即使当地开展接种,也不可能进行「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审核专家⬇

     

    综合整理自:央视网、腾讯新闻、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大众日报
    整合编辑:黑凤梨
  • 白化病,又被称为月亮宝宝,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由于酪氨酸酶缺乏导致黑色素生成障碍,使得患者的皮肤、毛发和眼睛呈现白色。白化病患者对光线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导致皮肤癌等疾病。

    为了预防白化病的发生,新婚夫妇应进行婚前体检,了解双方家族遗传史,降低遗传风险。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检,包括超声波检查、血液检查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此外,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辐射等,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目前,白化病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皮肤护理等手段减轻症状。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防晒剂、抗氧化剂等。皮肤护理方面,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防护措施,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白化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此外,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白化病虽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可以拥有健康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白化病患者,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 白化病,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让患者饱受其害。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在心理上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了解白化病,做好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白化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和眼睛的色素缺失。其遗传方式主要有两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白化病,患者双亲均为携带者,但自身并不发病。当两个携带者结婚后,其子女有25%的几率患病。

    而X连锁隐性遗传的白化病,则主要影响男性。男性患者通常由母亲传递基因,而女性患者则较为罕见。

    白化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白皙、毛发变白、畏光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听力下降等症状。

    目前,白化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佩戴墨镜、使用防晒霜等。此外,患者还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避免紫外线照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预防白化病,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做好婚前检查,了解双方家族遗传病史。

    2. 避免近亲结婚。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紫外线照射。

    4. 注意饮食均衡,保持身体健康。

    5.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

    总之,了解白化病,做好预防,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白化病这一遗传性疾病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近年来,儿童白化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让许多家长朋友深感担忧。面对小儿白化病,如何调养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合理膳食、心灵呵护、及时诊治、持续治疗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儿白化病患者的调养方法。

    一、合理膳食

    小儿白化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调整饮食结构:患病后,患儿应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能量、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仁、黑木耳、黑枣、桑椹、花生等。同时,适量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以促进身体健康。

    2. 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柚子、杏、山楂、草莓、猕猴桃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3. 病情进展期忌食肥甘厚味和鱼腥海味:家长应避免因溺爱而满足患儿的特殊饮食要求。

    二、心灵呵护

    小儿白化病患者除了身体上的困扰,心理压力和精神伤害也不容忽视。以下是一些心灵呵护的方法:

    1. 家庭和睦:家长应保持家庭和睦,避免因经济困难、生活环境差、受虐待等原因,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

    2. 社交支持:鼓励患儿参加社交活动,结交朋友,减轻心理负担。

    3. 心理咨询: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

    三、及时诊治

    小儿白化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寻找诱发因素: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加强护理:避免外伤和感染,积极治疗患儿合并的其他皮肤病。

    四、持续治疗

    白化病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家长应耐心坚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耐心用药:白化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家长应耐心引导患儿用药,确保治疗效果。

    2.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持信心:家长和患儿应保持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共同战胜病魔。

    总之,小儿白化病患者的调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膳食、心灵呵护、及时诊治和持续治疗。家长朋友们应充分了解疾病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 白化病,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黑色素合成障碍导致皮肤、毛发、眼睛等部位缺乏色素。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白化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建议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一、临床表现

    白化病患者的皮肤、毛发和眼睛颜色较浅,呈现出乳白色或粉红色。具体表现为:

    • 皮肤:对阳光高度敏感,容易晒伤,晒后不黑。
    • 毛发:变为淡白或淡黄。
    • 眼睛:虹膜颜色较浅,常有畏光、流泪、眼球震颤和散光等症状。

    二、病理特点

    白化病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基底细胞层缺乏黑色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或缺乏。根据酪氨酸酶活性,白化病可分为酪氨酸酶阴性型和酪氨酸酶阳性型。

    三、诊断方法

    白化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可以确定具体基因突变类型,有助于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四、治疗建议

    目前尚无根治白化病的方法,治疗主要针对并发症和症状。包括:

    • 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
    • 药物治疗:使用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等。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滋润。
    • 眼科治疗:针对眼部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

    五、日常护理

    白化病患者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包括: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白化病虽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白化病,这一神秘而令人担忧的皮肤疾病,一直以来都困扰着许多患者及其家人。了解白化病的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判断白化病的程度呢?本文将为您揭开白化病程度的神秘面纱。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白化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和毛发变白。这种变白并非均匀一致,而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根据白斑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白化病的程度。

    1. 淡白色白斑:这是早期白化病的典型表现。白斑颜色较浅,与正常皮肤相比,仅略有差异。此时,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功能受损程度较低,但仍保留大部分功能。

    2. 乳白色白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颜色逐渐加深,呈现出乳白色。这表明黑色素细胞功能受损程度有所增加,但仍保留大部分功能。

    3. 云白色白斑:云白色白斑是白化病较为严重的表现。白斑颜色类似于天空中的白云,说明黑色素细胞功能受损程度较高,但仍保留部分功能。

    4. 瓷白色白斑:这是白化病最严重的表现。白斑颜色呈现出瓷白色,表明黑色素细胞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病情较为严重。

    除了观察白斑的颜色和形态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白化病的程度:

    1.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发病时间、症状等,有助于判断病情。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皮肤、毛发、眼睛等部位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

    3. 实验室检查:如皮肤活检、血液检查等,有助于判断病情。

    4. 专科医生评估: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病情。

    了解白化病的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黑色素脱失,这一看似简单的皮肤问题,却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因。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黑色素脱失的神秘面纱,探讨其可能的诱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黑色素脱失是一种皮肤和黏膜的原发性、局部性或全身性脱色现象。这种脱色现象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缺乏维生素、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一、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时,可能会影响黑色素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导致黑色素脱失。例如,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都可能导致黑色素脱失。因此,对于出现黑色素脱失症状的患者,建议去医院进行维生素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色素细胞受损,导致皮肤出现白斑。除了白癜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也可能引起黑色素脱失。

    三、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黑色素脱失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黑色素脱失相关的疾病,如白癜风、白化病等,那么后代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四、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几种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黑色素脱失,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紫外线照射等。

    针对黑色素脱失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因进行。对于缺乏维生素引起的黑色素脱失,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进行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黑色素脱失,需要采用免疫调节剂、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遗传因素引起的黑色素脱失,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防晒、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等手段进行预防。

    总之,黑色素脱失是一种复杂的皮肤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对于出现黑色素脱失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和治疗黑色素脱失的重要手段。

  • 白化病,一种后天性皮肤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白斑。然而,许多患者发现,除了皮肤变白外,他们的毛发也开始变白,这引起了他们的担忧。本文将深入探讨白化病毛发变白的原因,并为您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白化病是一种由于皮肤色素缺失而引起的疾病,导致皮肤、毛发和眼睛的颜色变浅。在白化病患者中,头发、眉毛、阴毛和腋毛最常受到影响,表现为散在的白发,有时整个头发可能完全变白。这种毛发变白的原因在于皮肤中的黑素细胞受损,而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可能不受影响。

    在白化病中,毛发脱色有着特别的意义。毛囊外根鞘黑素细胞是白化病复色的主要来源,毛发变白意味着毛囊黑色细胞储库的破坏。这可能导致药物诱导的复色效果不佳。因此,了解毛发变白的原因对于治疗和管理白化病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白化病毛发变白可能发生在疾病早期,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因此,患者应积极寻求医疗建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

    以下是一些应对白化病毛发变白的策略:

    1. 寻求专业医疗建议: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患有白化病,请及时咨询医生。

    2. 避免紫外线暴露:紫外线会加重白化病的症状,因此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并使用防晒霜。

    3. 考虑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白化病的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心理支持:白化病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寻求心理支持对于应对疾病至关重要。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白化病,这种看似皮肤变白的疾病,背后却隐藏着遗传、基因、肝肾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那么,白化病能否治愈?如何治疗白化病?本文将从白化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日常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白化病,共同战胜疾病。

    一、白化病的发病原因

    白化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眼睛等部位黑色素缺乏或减少。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遗传因素: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携带白化病基因,则其后代有25%的概率患病。

    2. 基因突变:白化病基因突变会导致黑色素细胞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引发皮肤变白。

    3. 肝肾虚弱:部分白化病患者可能与先天不足、后天肝肾虚弱有关。

    二、白化病的临床表现

    白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皮肤变白:这是白化病最典型的表现,患者皮肤呈白色或粉红色,日晒后容易出现斑点或发炎。

    2. 毛发变白:患者的毛发也会变白,头发、眉毛、睫毛等均可能受到影响。

    3. 眼睛问题:部分白化病患者可能存在眼球震颤、弱视等眼部问题。

    三、白化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白化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物理治疗:如使用紫外线照射、激光治疗等方法,可以缓解皮肤变白、斑点等问题。

    2. 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 手术治疗:对于眼部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四、白化病的日常护理

    1. 避免暴晒:患者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外出时最好涂抹防晒霜或使用遮阳伞。

    2. 保湿护肤: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干燥。

    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部、皮肤等部位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五、结语

    白化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患者、家属、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疾病。了解白化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夏季高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汗液分泌增多,痱子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夏季尤为常见。那么,对于白化病患者来说,夏季是否需要预防痱子的发生呢?

    痱子是由于汗液排出不畅,皮肤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白化病患者的皮肤较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夏季,白化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日常保养:白化病患者应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避免汗液刺激皮肤。

    2. 皮肤护理:白化病患者的皮肤较为脆弱,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以免加重皮肤症状。

    3. 避免摩擦:白化病患者的皮肤容易受到摩擦刺激,应避免穿着粗糙的衣物,以免加重皮肤症状。

    4. 避免高温环境:夏季高温环境下,白化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时间,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

    5. 及时就医:如果白化病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白化病患者在夏季需要重视皮肤护理,预防痱子的发生,以免影响病情。

  •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和眼睛缺乏黑色素。对于白化病患者的家属来说,了解疾病、提供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家属可以做的事情,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白化病。

    首先,家属需要了解白化病的知识,包括疾病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等。这有助于家属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家属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白化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外貌与众不同而感到自卑和焦虑,家属的关心和理解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此外,家属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日常护理。白化病患者的皮肤对阳光敏感,容易晒伤,家属应该指导患者做好防晒措施,避免皮肤晒伤。同时,家属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在治疗方面,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目前,白化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属需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并关注治疗效果,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家属还可以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家属还可以通过参加白化病患者的互助组织,与其他家属交流经验,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白化病患者的家属在疾病治疗和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了解疾病、提供关爱和支持、关注日常护理,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白化病,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