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血管瘤

儿童血管瘤
发表人:王猛

        宝宝出生后不久,有的家长就会发现宝宝身上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小点点,怎么擦都擦不掉,以为过几天会消失,没想到小点点还会慢慢变大、变多,十分担忧。其实,这些小点点就是血管瘤,有些要早期诊治,不然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呢。

                                  什么是血管瘤?
        其实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2.5%-12%,临床病理观察到血管瘤的生长期可分为增殖期、静止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
                        为什么宝宝会长血管瘤呢?
        研究表明,血管瘤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某种基因变异导致内皮细胞的细胞壁结构改变,某些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发生功能和数量的改变,在外界高水平的生长因子刺激下,过度和异常增值而形成,故目前认为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而不是遗传性疾病。

得了血管瘤该怎么办?
        在这里,告诉各位家长朋友们,有相当一部分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哦。这源于血管瘤的特性,血管瘤是一种胚胎性良性肿瘤性病变,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增生后自然消退的生物学特性。它常在新生儿期出现,2-3个月后即进入增生期,瘤体迅速增大,8个月至1岁左右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
        那不能自然退化的血管瘤该怎么办呢?这一部分的宝宝就要及时去医院早期诊治啦,因为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血管瘤的扩大速度也会变快,面积增大,这样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临床发现血管瘤越小,治疗的完美度就越好。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外科手术切除、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放射(同位素锶90)治疗及冷冻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当妈妈们发现小宝宝的头部和颈部有一些扁平红斑,还以为是宝宝胎记的时候,那么其实这也有可能是血管瘤。

     

    很多妈妈初听到这个名字也许会觉得心里很害怕,其实这个问题在2个月以下的婴儿中发生率是10%。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即使不经治疗也会逐渐变小,一般1岁之后逐渐消退最终几乎会消失不见。

     

    对于究竟是不是血管瘤,妈妈们一定要让医生帮忙诊断,因为血管瘤有时候从外表看上去和胎记很像。

     

    而Tina今天要和您说的是:了解什么是血管瘤?它有什么特点?以及出现了血管瘤,妈妈们在平常护理宝宝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Tina 想这可能才是妈妈应该关注的事情吧。

     

    了解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是因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引起的血管聚集。当这种聚集发生在浅表层时,血管瘤往往呈红色或者是深紫红色;如果聚集发生在深层,那么多表现为青蓝色。

     

    血管瘤的发病位置全身都有可能;但是头部、颈部发病率最高,约为60%;四肢约为15%。

     

    且绝大多数时候表现为草莓状,也就是皮肤表面出现红色凸起。

     

    目前不知由于什么原因,2/3-3/4的血管瘤患者为女孩,而且在早产儿中特别常见,尤其是低体重儿。

     

    当妈妈发现宝宝的胎记有不断长大的趋势时,你可以带宝宝及时就医,让医生帮你做出诊断。

     

    血管瘤有什么特点

     

    血管瘤的整体发展呈现:“早期快速增长、后期缓慢退化”的特点。

     

    虽然有些宝宝一出生就会发现血管瘤;但是绝大多数宝宝发生在2-3周。因为血管瘤呈现以上我们所说的特点,因此在宝宝出生后血管瘤会逐渐长大,并且6个月以内增长的速度很快;

     

    但是当宝宝6个月之后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1岁后停止增长,进入衰退期。

     

     

    各类型的血管瘤:宝宝5岁时,有50%将会消退;宝宝7岁时有75%将消退;9岁时,有90%将会消退,血管瘤消退后大多数情况不会留任何痕迹。

     

    日常护理要点

     

    对于高出皮肤的血管瘤,要注意防止血管瘤溃破出血,血管瘤一旦溃破出血,妈妈不要在家自行处理,如果有明显的出血情况,可以用干净的医用纱布轻压出血部位,然后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妈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洗澡时要小心,不要搓到宝宝瘤体处。

     

     

    2.如果血管瘤出现在宝宝很容易抓到的地方,妈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抓破。

     

    3.避免宝宝头颈部的血管瘤受到车座、床垫或其它物品摩擦。

     

    4.如果宝宝的血管瘤增长速度异常快,面积超过通常尺寸时(通常尺寸在0.5-5cm)妈妈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王芳
    文章首发于 | 皮肤科小医生微博

     

     

     

    小刘夫妻俩生了个大胖儿子,全家都高兴得什么似的。可没高兴多久,孩子满月时,夫妻俩发现孩子脸蛋上长了个红疙瘩,而且越长越大,等孩子百天时,已经有鹌鹑蛋那么大了。小刘夫妻俩这下不敢再耽误,赶紧带着孩子来医院看病。

     

    检测并不繁琐,很快确诊孩子脸上长的是血管瘤。夫妻俩一听到“瘤”这个字吓坏了:“血管瘤?是肿瘤吗?良性还是恶性?会有生命危险吗?”在这个谈癌色变的环境下,很多血管瘤儿童家长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今天就为大家释疑解惑。

     

    儿童血管瘤,是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4%。但在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发病率可达22.9%。先天发病者少见。女婴发病率为男婴的3倍多。

     

    好发于头面、四肢等体表部位,极大影响美观。同时不少病变位于粘膜、肌肉、骨骼和颅内等特殊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碍。部分病变因感染、出血、溃疡形成、高流量性心衰或特殊部位而危及生命。

     

     

    儿童血管瘤通常在出生时并不存在,而是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瘤体增长迅速直径可达数厘米,大多数在1岁以内长到最大限度。但之后开始逐渐消退,约75%~95%的患儿在5~7岁时可完全或部分消退。

     

    儿童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种类型血管瘤都有的,则称为混合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是表浅的血管瘤,又称草莓状血管瘤、草莓状痣、单纯性血管瘤。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紫色的肿瘤,高出皮肤表面,触感柔软,压之不易褪色。

     

    大部分表现为单独的皮肤和/或皮下损害,约有15%的病人为多发性损害。浅表血管瘤呈鲜红色,增生期颜色逐渐加深,开始消退时由鲜红色转变为暗紫色,最后呈花斑状,消退后有40 %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瘢痕、萎缩、脱色素、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

     

     

     

    海绵状血管瘤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为大而不规则、柔软的皮下肿块,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清,呈淡紫色或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可以正常也可以伴发毛细血管瘤。除皮肤外,可累及多个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

     

    虽然大部分的毛细血管瘤有消退可能,但对位于重要部位增大迅速的应积极治疗,首选普萘洛尔、噻吗洛尔、卡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口服或外敷,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冷冻、手术切除以及局部和病灶内注射硬化剂、脉冲染料激光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损面积大小、部位、深度以及患者经济情况等选择适合的方法。

     

    对于太小的孩子来说,进行染料激光治疗配合噻吗洛尔外敷,通常几次治疗后,血管瘤会明显缩小、变淡,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白血病是儿童第一大癌。其中最多发生在4岁左右的儿童,夏季、冬季是儿童白血病的多发季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儿童白血病的75%至80%,是儿童白血病的主要类型。

    专家指出,儿童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现今儿童白血病治疗技术现已相当成熟,包括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两种手段。儿童白血病对普通化疗药物十分敏感,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是儿童白血病的最常用、最主要治疗方法,效果明显。

    联合化疗过程一般需2至3年,具体化疗药物,要根据患儿不同病情而定。只有不足20%的患儿需移植造血干细胞(只有化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才需接受移植治疗)。只要坚持全程规范化治疗,超过80%的白血病患儿能治愈。经过规范治疗,停药两年不复发就为治愈,此后患者再复发的几率非常低,可完全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预防胜于治疗。让儿童从小进行“三浴”(即空气、阳光和水)锻炼,多在户外运动,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助预防白血病的(转载自中国健康网http://www.69jk.cn,请保留此标记。)发生。王小衡

    儿童白血病早期症状

    急性白血病的早期发现对提高及早治疗和良好预后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如有下列几种表现则高度提示儿童白血病的可能:

    1、不明原因的发烧,多为不规则发烧,时间长短不一,发烧不伴畏寒;

    2、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常见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青紫块;

    3、孩子在短期内食欲锐减,无精打彩,特别容易疲劳,逐渐消瘦;

    4、面色和口唇进行性苍白,皮肤变白。活动后心悸、出气不匀,出汗较多;

    5、学龄儿童常述胸骨痛或全身各大关节游走性疼痛;

    6、体检发现孩子肝脾肿大,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7、验血报告细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白细胞中发现原始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检验明显发现异常。

    那么我们怎样预防白血病的发生呢,研究发现,儿童常吃熏肉、香肠、腊肠、咸鱼等经加工处理的肉类食品,患白血病的几率将会提高。反之,那些经常食用蔬菜或黄豆产品的儿童,患癌的风险较少吃蔬菜者减少一半。

  • 大肠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错构瘤,病因目前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和胚芽的错构有关,常见的症状有便血与贫血、肠梗阻、直肠刺激症状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

    1.便血与贫血:便血是大肠血管瘤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少量出血,由于患者有慢性贫血,也可出现突然大出血导致休克。

    2.肠梗阻:息肉型结肠血管瘤患者除了会有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之外,还可出现肠梗阻。息肉型结肠血管瘤患者由于有肠套叠导致的肠梗阻病史,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肠扭转。

    3.直肠刺激症状:如果血管瘤个体比较大,或出现低位直肠血管瘤等,患者可有肠道刺激征,表现为腹部隐痛、腹泻,有里急厚重以及排便不净感。

    4.凝血机制障碍:直肠血管瘤还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会因此加重肠道出血症状。

    如果存在有大肠血管瘤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专业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 嘴唇有不痛不痒的红点考虑和血管瘤、单纯疱疹、手足口病等有关。

    1.血管瘤:血管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多表现为皮肤或皮下隆起,如果发生于嘴唇部位,可表现为有不痛不痒的红点。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普萘洛尔软膏涂抹,也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2.单纯疱疹:单纯疱疹主要是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灼热、群集性水疱,可通过接吻以及其他生活密切接触传染。如果嘴唇部位出现单纯疱疹,疾病初期也可表现为嘴唇有不痛不痒的红点。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疾病,在儿童当中比较多见,也可导致嘴唇上出现不痛不痒的红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

    嘴唇有不痛不痒的红点还可能和其他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 婴儿血管瘤多久消失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对于一些能够自愈的婴儿血管瘤,通常在5~7岁之内能自行消失,但部分婴儿血管瘤需要做手术才能完全消除。婴儿血管瘤是胚胎时期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可能和外源性雌激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鲜红色斑或结节状病损等。婴儿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有自限性,预后较好。

    通常流体在1岁以内会快速增长,增生期结束后进入消退期,瘤体会逐渐萎缩,在1岁时血管瘤的消退率约为10%,5岁时大概在50%,而7岁时大概在70%。也有部分婴儿血管瘤可能不会自己消失,需要进行治疗才会消失,比如可通过激光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来改善。婴儿血管瘤建议积极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案。

  •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性疾病,此病对患者的危害很大,但是因为很多患者由于对血管瘤早期症状表现并不了解,从而耽误了血管瘤患者的治疗时间,加重了病情,所以了解血管瘤的症状,对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血管瘤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血管瘤具有共同的一些特征,但不同的血管瘤类型也会各自的症状。血管瘤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约3/4小儿血管瘤在出生时就已存在,其余的也在1岁内出现,女婴较男婴多见。血管瘤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肤,影响美观,还可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细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长先快、后慢、甚至会自行消失。

     


    1、毛细管型血管瘤

     

    毛细管型血管瘤由大量错杂交织的扩张毛细血管构成,多发于颜面部皮肤,呈鲜红或紫红色,与皮肤表面相平、周界清楚、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从小的斑点到数厘米。以手指压迫肿瘤,表面颜色退去;解除压力后血液立即充满,肿瘤恢复原有大小和色泽。这种类型的大面积者称为葡萄酒斑血管瘤。另一类型为杨梅样血管瘤,突出皮肤,高低不平,似杨梅状,称为杨梅样血管瘤。


    2、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血窦大小、形状不一,如海绵状,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并且彼此交通,有时窦腔内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血栓可钙化为静脉石。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颊、颈、眼睑、唇、舌或口底部,位置较深时皮肤或粘膜颜色正常;肿瘤位置表浅时则呈蓝色或紫色,肿瘤边界不清,扪诊柔软,可以被压缩,有时可扪及静脉石。肿块体位移动实验阳性,当头低位时肿瘤充血膨大;抬头后肿块缩小而恢复原状。肿瘤较大时可引起颜面、唇、舌畸形及功能障碍,病员一般无自觉症状。但继发感染时可引起疼痛、肿胀、溃疡、出血。海绵状血管瘤有时与毛细血管瘤并存。


    3、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是一种迂回弯曲、极不规则而有搏动性的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多见于成年人,幼儿少见。常发生于颞浅动脉所在的颞部或头皮下组织中。肿瘤高起呈念珠状,表面温度较高,扪诊有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肿瘤的搏动和杂音就会消失。肿瘤可侵蚀基底的骨质,也可突入皮肤使其变薄,甚至坏死出血。蔓状血管瘤可与毛细管型或海绵型血管瘤同时并存。治疗血管瘤应考虑血管瘤类型、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血管瘤常见的症状吧,专家提醒:了解了血管瘤的症状,就可以在生活中,及时的发现病情,尽早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时间或者听信偏方,以免导致病情恶化,加重治疗难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肝右叶血管瘤一般不会自己消失。肝血管瘤是原发于肝脏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是肝内小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一般来说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但大多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

    如果肝血管瘤体积较大,可导致腹部包块、上腹部不适,可能会发生破裂出血。如果肝血管瘤体积较小,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大于等于 5cm,一般需采取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将瘤体切除,以免发生破裂。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并观察身体情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 头皮下血管瘤的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变化、疼痛等。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采用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1.症状:头皮下血管瘤是一种头皮血管畸形,患处皮肤可表现为鲜红色、暗紫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瘢痕、皮肤松弛等不适症状。头皮血管瘤体积可逐渐增大,特别是当情绪激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破裂出血,进而导致头痛症状的出现。如果压迫到脑神经,还可导致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2.治疗方法:如果头皮血管瘤的体积比较小,没有出现其他不适,可通过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随时观察,定期复查等。如果体积比较大,或者影响外观,可通过激光、头皮血管内栓塞治疗、血管瘤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纤维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具体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肝内实性结节是影像学检查结果,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通常提示肝脏内存在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多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异常有关,是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数肝血管瘤无症状,通常是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肝内实性结节通常是经 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得出,提示肝脏内有明确的、局限的实体病变。

    对于肝血管瘤患者,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可以暂时观察。如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进一步检查,必要时配合医生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