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是什么意思?

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是什么意思?
发表人:医联媒体

肝内实性结节是影像学检查结果,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通常提示肝脏内存在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多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异常有关,是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数肝血管瘤无症状,通常是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肝内实性结节通常是经 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得出,提示肝脏内有明确的、局限的实体病变。

对于肝血管瘤患者,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可以暂时观察。如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进一步检查,必要时配合医生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嘴唇有不痛不痒的红点考虑和血管瘤、单纯疱疹、手足口病等有关。

    1.血管瘤:血管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多表现为皮肤或皮下隆起,如果发生于嘴唇部位,可表现为有不痛不痒的红点。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普萘洛尔软膏涂抹,也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2.单纯疱疹:单纯疱疹主要是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灼热、群集性水疱,可通过接吻以及其他生活密切接触传染。如果嘴唇部位出现单纯疱疹,疾病初期也可表现为嘴唇有不痛不痒的红点。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疾病,在儿童当中比较多见,也可导致嘴唇上出现不痛不痒的红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

    嘴唇有不痛不痒的红点还可能和其他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 之所以又叫做老年性血管瘤,是说中老年人发病多一些,而且70岁的老年人得的比较多。这种血管瘤老百姓也会把它们叫做血管痣,对人们的健康没什么影响,如果不是很大可以不用治疗。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什么是老年性血管瘤?

     

    老年性血管瘤,又叫做樱桃样血管瘤。俗称血管痣。

     

    因为它是血管瘤,所以它是血管痣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人。可以长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躯干部为主,在手足和颜面一般比较罕见。

     

     

    皮疹一般称鲜红色,像成熟的樱桃,所以叫做樱桃状血管瘤。一般直径在1-5mm,高出皮肤1-2mm,半球状、质软,压之可褪色,数量多少不等,随着年龄增大会增多。

     

    有的丘疹周围可有贫血晕。一般是不疼不痒,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且这个病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仅仅是影响美观。

     

    青少年长不长老年性血管瘤?

     

    这个病叫做老年性血管瘤,并不只是老年人独有,有些青少年也有发病。这个命名可能是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造成的。

     

     

    但是究其原因,现在仍没有明确答案,有人说是由于皮肤老化引起的,有人说和年龄增大有一定关系。但是有人怀疑的和体内病变有关,纯属无稽之谈,因为至今仍然没有证据支持。

     

    有些人会问这个东西有什么办法去除吗?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而且非常简单。用冷冻,电解,电灼,激光等方法都可以去除。

     

    只要是破坏了增生的血管组织就可以了,好了以后有可能会有一个白色的小瘢痕。当然一些皮肤愈合能力好的人,可能和正常人一样,看不出任何瘢痕。

     

  • 头皮下血管瘤的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变化、疼痛等。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采用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1.症状:头皮下血管瘤是一种头皮血管畸形,患处皮肤可表现为鲜红色、暗紫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瘢痕、皮肤松弛等不适症状。头皮血管瘤体积可逐渐增大,特别是当情绪激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破裂出血,进而导致头痛症状的出现。如果压迫到脑神经,还可导致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2.治疗方法:如果头皮血管瘤的体积比较小,没有出现其他不适,可通过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随时观察,定期复查等。如果体积比较大,或者影响外观,可通过激光、头皮血管内栓塞治疗、血管瘤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纤维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具体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肾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定期观察、手术切除、微创手术、介入手术等方式。

    1.定期观察:如果血管瘤较小或生长速度较慢,且无破裂风险,可以不用治疗。

    2.手术切除:如果肿瘤位置靠近肾蒂,或者有破裂出血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单纯切除血管瘤。

    3.微创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比较快,也比较美观。

    4.介入手术:可以从股动脉处插管至血管瘤丰富的供应血管处,用栓塞剂把血管瘤供应的血管栓塞住,从而血管瘤就会慢慢的变小。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决定。

  • 激光可以治疗血管瘤,但不是所有的血管瘤都需要接受激光治疗。

    血管瘤属于比较常见的血管肿瘤性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包括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如果血管瘤是良性肿瘤,且属于浅层、体积较小的血管瘤,可以通过激光进行治疗。激光的波长可以到达皮肤深层,可以凝固血管瘤组织,达到去除的目的。如果是交界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激光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建议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手术无法完整切除,还需要考虑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的类型和轻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婴儿血管瘤多久消失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对于一些能够自愈的婴儿血管瘤,通常在5~7岁之内能自行消失,但部分婴儿血管瘤需要做手术才能完全消除。婴儿血管瘤是胚胎时期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可能和外源性雌激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鲜红色斑或结节状病损等。婴儿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有自限性,预后较好。

    通常流体在1岁以内会快速增长,增生期结束后进入消退期,瘤体会逐渐萎缩,在1岁时血管瘤的消退率约为10%,5岁时大概在50%,而7岁时大概在70%。也有部分婴儿血管瘤可能不会自己消失,需要进行治疗才会消失,比如可通过激光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来改善。婴儿血管瘤建议积极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案。

  • 大肠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错构瘤,病因目前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和胚芽的错构有关,常见的症状有便血与贫血、肠梗阻、直肠刺激症状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

    1.便血与贫血:便血是大肠血管瘤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少量出血,由于患者有慢性贫血,也可出现突然大出血导致休克。

    2.肠梗阻:息肉型结肠血管瘤患者除了会有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之外,还可出现肠梗阻。息肉型结肠血管瘤患者由于有肠套叠导致的肠梗阻病史,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肠扭转。

    3.直肠刺激症状:如果血管瘤个体比较大,或出现低位直肠血管瘤等,患者可有肠道刺激征,表现为腹部隐痛、腹泻,有里急厚重以及排便不净感。

    4.凝血机制障碍:直肠血管瘤还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会因此加重肠道出血症状。

    如果存在有大肠血管瘤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专业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 肝右叶血管瘤一般不会自己消失。肝血管瘤是原发于肝脏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是肝内小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一般来说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但大多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

    如果肝血管瘤体积较大,可导致腹部包块、上腹部不适,可能会发生破裂出血。如果肝血管瘤体积较小,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大于等于 5cm,一般需采取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将瘤体切除,以免发生破裂。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并观察身体情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  11月27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这部指南从2003年发布第一版开始,每隔3-4年就会更新一次,说明了2型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时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的研究也不断开展,不断有新的发现。

     

    由于近年来新型降糖药物不断面市,其中包括了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 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GLP-1RA),我们可以把DPP-4抑制剂统称为列汀类,把SGLT2 抑制剂统称为列净类。

     

    虽然这几大类降糖药在近年来更新的指南中地位不断上升,不过作为降糖老药之一的二甲双胍也不甘落后,在新指南里继续保持着降糖药物中的“基石”地位。

     

     

    新指南强化了三大药物的治疗地位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新指南进一步强化了三大类药物的一线治疗地位,分别是二甲双胍、列净类和GLP-1RA。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一直以来都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新指南则进一步强调,只要患者对二甲双胍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降糖药物方案,都应该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开展,换句话说就是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二甲双胍都应一直保留在降糖药物的方案之中,突显了二甲双胍的重要性。这主要是由于二甲双胍作为一个近百年的老药,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都非常好,不仅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还具有预防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和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它单药治疗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2.0%。

     

    2.列净类

     

    列净类可以说在新指南中C位出道了,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列净类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肾脏事件复合终点发生发展的风险显著下降,因心衰的住院率也显著下降。

     

    因此新指南强调,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或心衰的患者,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列净类药物。

     

    3. GLP-1RA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这类药物主要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和贝那鲁肽,都具有显著降低体重和改善甘油三酯、血压水平的作用,新指南推荐这类药物与列净类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只要没有禁忌症,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何,都可以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另外存在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使用列净类得话,也可以选择这类药物替代。

     

     

    新指南可以说将这三大类药物组成了“铁三角”,它们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获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两药或者三药联合的降糖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要优先于其他的降糖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2]《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 我们都知道尿尿是人生一件小事,但是也是一件大事,所以各位朋友,一定不能不重视自己的尿道健康,如果不小心患上尿结石那可是太痛苦了。尿道结石一般情况下分成两种,一种是原发性的,这个很少见,还有一种就是继发性。

    都有什么症状?

    1. 排尿困难,尿道有了结石的话排尿会费力,尿线也会发生变化(变细或成滴沥),有时尿流中断及不能自然充分排空尿液。完全梗阻就会急性尿潴留。

     

    2. 排尿时感觉一阵疼痛,且扩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在会阴和阴囊部两处能感到不适。同时结石部位会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如果出现合并感染还会加剧这种疼痛的感觉,在尿道口会有一些脓状分泌物,膀胱刺激症状加剧。

     

    3. 如果是前尿道结石可以在阴茎体部摸到一些结节状的肿物,在尿道的外面可能会见到一部分结石外露。

     

    4. 尿道憩室结石,女性的尿道憩室结石大多是下尿路发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痛、脓尿及血尿,性交痛为突出的症状,甚至有时候在尿道可以排出脓状物质。男性的阴茎下会出现慢慢变大有点硬的肿物,一定的压痛但不会排尿梗阻。

     

    该如何诊断检查?

    男性的尿道结石可沿着尿道感觉出或者经直肠指检触到。女性尿道结石和憩室结石能够从阴道摸出。B超和X线检查都可以精准的检查出来。

     

    1. 尿常规检查,镜检能见较多红细胞和一部分白细胞,合并感染时,能发现尿中有脓细胞。尿沉渣晶体性状也要引起注意。

     

    2. 影像学检查,一般通过”X线泌尿系平片”或着通过直肠超声的检查,可以发现后尿道结石,而且判断出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治疗

    治疗尿道结石的时候要按结石的不同位置选择不同的方法。

     

    1. 如果结石的位置处于尿道舟状窝,那么可以向尿道内注入一种无菌液体石蜡,以达到将结石推挤出尿道口的目的,或者用血管钳子从尿道口伸入取出结石。

     

    2. 前尿道结石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下,压迫结石近端尿道不让其退后,注入无菌液体石蜡后慢慢推挤至尿道远端,勾取或钳出,如果取出不便那么在输尿管镜下碎石后取出。治疗过程禁止粗暴,避免尿道切开取石,以免尿道狭窄。

     

    3. 后尿道结石用尿道探条把结石推挤到膀胱,然后按膀胱结石处理。

     

    每个人的治疗方法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建议听从医师的指挥,尽早尽快就医,最大程度减少病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最后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多重视自己的健康,做好预防,防止患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