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儿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发表人:陈跃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幼儿急疹疾病介绍:
幼儿急疹是发生于儿童的一种具有自限性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婴儿玫瑰疹、第六病,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是常见的儿童出疹性疾病。幼儿急疹多因感染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主要表现为幼儿突发高热,达到39℃以上,高热持续约3~5天后热退疹出,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并于1~2天内消退。幼儿急疹多呈良性、自限性经过,可自愈,一般不需要进行抗病毒及针对皮疹治疗,高热期间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加强患儿护理。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做完阑尾炎手术后出现腹痛的症状,可能是伤口感染、肠黏连、阑尾残端炎等因素导致。

    1.伤口感染:如果是在术后早期出现腹痛症状,可能是因为伤口感染而引起。术后不注意伤口护理,导致伤口没有愈合完成,出现感染的症状,进而导致腹痛、伤口红肿等现象。

    2.肠黏连: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腹腔内环境破坏以及手术损伤、异物等原因,会导致肠黏连。术后如果进食不当,就可能刺激腹部疼痛症状出现。

    3.阑尾残端炎: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在切除阑尾时,阑尾残端过长,没有完全清除干净,进而再次出现炎症导致腹痛。

    导致做完阑尾炎手术后腹痛的原因比较多,需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 滴虫性阴道炎通过正规治疗之后可以治愈。滴虫性阴道炎经过积极的用药治疗,患者可以治愈。但是患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月经后复发,且再感染率很高。如果滴虫性阴道炎不进行正规的治疗,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也可间接传染,其治疗主要是药物为主,需要伴侣同时进行治疗,同时避免高危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

    建议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应尽快就医,遵医嘱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反复发作,影响身体健康。

  •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许多人可能分不清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区别,事实上只有约5%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而绝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其实并不少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发病率为3%-7%,而且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甲亢。

     

     

    发现甲状腺结节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

     

    首先饮食与甲状腺结节发病的研究并不多,我国有研究显示由于碘盐的普及,一般人群患甲状腺疾病的几率有所下降,但研究发现饮食过咸的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显著升高。

     

    另外摄入碘的量也会影响结节的发病,中国医科大学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碘超量地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要高于正常地区,所以碘的摄入量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不宜过高或过低。

     

    综上所述,首先在预防甲状腺结节发生上建议饮食不宜过咸,宜清淡饮食。如果已经出现甲状腺结节,无论是否合并甲亢,都要注意碘摄入不宜过量,不宜过多食用含碘高的海产品如紫菜、海苔等。

     

    甲状腺结节会不会对身体健康有极大影响?

     

    其实发现甲状腺结节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绝大多数的结节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有三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仍有5%左右的结节是恶性的,所以需要先鉴别清楚结节的良恶性,如果是恶性就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其次一些结节过大可能会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或者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这些结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合并有甲亢时,还会出现如心悸、多汗及手抖等的甲亢症状,这时也需要手术或者抗甲亢药物治疗。

     

    再者,如果结节体积小,如直径小于4cm,医生一般会告诉你不需要手术治疗,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结节可能会生长,所以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可每6-12个月随访一次,如果出现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

     

     

    结语

     

    许多人在体检或无意中触摸到都会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但大多数对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需要进行治疗,只要注意饮食,密切随访即可。

     

    参考文献:

    [1]《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

    [2]林林,薛晓凤,吕宏彦.甲状腺结节与饮食习惯的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6):II》.

  • 肚子通常是指腹部,开塞露为缓泻药,可用于便秘的治疗,用开塞露后通常不会出现腹痛、出冷汗等症状。

    用完开塞露后腹痛、出冷汗可能是其他问题,如胃肠炎、阑尾炎所导致,建议结合医生的意见给予治疗。开塞露主要成分为甘油或山梨醇,本品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易于排出。药物使用后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不会出现腹痛、出冷汗等症状。腹痛、出冷汗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导致,如大量摄入油腻、刺激性食物可能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腹痛、出冷汗。

    细菌感染伴阑尾管腔堵塞,导致急性炎症,如果对胃肠道神经造成刺激,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综上所述,用开塞露后出现腹痛、出冷汗等症状,考虑是其他疾病所引起,建议尽早到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断,明确原因后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 胆结石是临床中比价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胆结石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含量增加,导致聚集形成结石,存在与胆囊中,称为胆结石。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胆结石的患者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是由于多个因素长期的作用下,是一个慢性的过程。

     

     

    很多胆结石的患者平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由于结石数量少,体积小,只有在体检的时候可能被发现。临床中常见的比较典型的症状为右上腹或者肋骨下的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消化系统的症状,并且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会减重。因为脂肪的消化是在胆汁的作用下进行,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受阻,所以进食油腻的食物后会出现症状。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中有一些不可改变的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家庭成员中有该患者,会使胆结石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年龄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年龄越大,胆结石的患病率越高,临床中胆结石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控制胆囊收缩的肌肉功能下降,或者激素的分泌失调,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从而使患病率增加。也有部分患者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是由于先天的溶血性疾病或者黄疸导致胆结石的形成。

     

    据调查,胆结石的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女性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与雌激素影响胆汁分泌有关系,女性体内雌激素明显高于男性。因此,患病率增加,另外在可控的影响因素中,饮食习惯占有重要地位,爱吃油腻食物。

     

    高热量食物的人容易的胆结石,由于血液中胆固醇是形成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进食过多的胆固醇吸收入血后,增加了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胆固醇主要存在于胆汁中,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加所以容易沉积形成结石。由于胆汁的分泌是在食物的刺激下发动的,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长期禁食,胆汁积聚在胆囊中,浓度增加,容易沉积,进而增加患病率。

     

     

    患有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人,由于物质代谢的紊乱,三大营养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的排泄主要通过胆汁,所以代谢性紊乱的病人胆结石的患病率增加。吸烟、饮酒、熬夜,也是患病率增加的原因。妊娠期间的妇女,由于此时雌激素、黄体酮的增加,影响胆囊的收缩及胆汁的分泌,多次妊娠的妇女患病率明显增加。

     

    以上都是胆结石的患病原因,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以及疾病一级预防的积极倡导下,很多人坚持每年进行体检,提高了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在及时的治疗下,明显提高了疾病预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这段时间,身边“咳咳咳”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婴幼儿容易中招。很多人都以为是感冒,其实很可能是“百日咳”。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通告显示(图1),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1-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已致13例死亡[1]

    通告一发布,很多人担心起来:百日咳是什么病?怎么判断孩子的咳嗽是不是百日咳?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百日咳伤害呢?

    针对大家的问题,京东健康特别整理了一篇百日咳家庭防护和就医攻略。

     

    图1:国家疾控局发布的2024年1-2月百日咳发病数和死亡数

     

    Part 1:什么是百日咳?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很多年轻家长对百日咳比较陌生,其实在百日咳疫苗问世之前,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曾是导致6月龄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日咳,它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名字不难看出,这种疾病的咳嗽时间特别长,一般来说可持续2~3个月,很不好治。

    百日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6月龄以下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婴儿威胁最大。

    百日咳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后期。

    一般来说,感冒症状通常在一周内逐渐好转,而患了百日咳的婴幼儿一般经过7~10天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剧咳。

    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常引起反射性呕吐,还可导致面部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球结膜出血、面部皮肤出现出血点等表现。

    最后孩子可能咳出大量黏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昼轻夜重[2]。因此,在古代中医称其为“鸡咳”或“鹭鸶咳”。

    也有一部分百日咳患者痉咳期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持续2-4周的慢性咳嗽,特别是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 2 周以上。

    如果有以上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去看医生。

    Part 2:百日咳为什么突然间增多?

    百日咳很早就被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我国为3月龄婴幼儿免费接种百白破疫苗,自计划免疫实施后,百日咳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

    但近年来,不止我国,全球范围来看,很多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疫情导致了很多地区儿童没能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据来看,百日咳的发病患者群主要是以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为主。

    二是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变迁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2年,百日咳型别在不断变化:百日咳型由2016年的MT32型、27型到2022年主要转变为MT28型。MT28型在上海首次报道。

    MT28型毒力较强,引起小范围的扩散流行。MT28型红霉素耐药率超过80%,和原始的百日咳疫苗组发生免疫逃逸。

    监测结果提示:百日咳疫苗保护性抗体降低,现有百日咳疫苗对目前流行的百日咳菌株不耐受[3]

    人类和疾病的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患病病例有增多,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Part 3:婴幼儿打了疫苗,为什么还会感染百日咳?

    前面提到,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个客观事实:百日咳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维持时间不够长,保护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

    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

    由于婴幼儿预防接种时间间隔较长,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完成首剂次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后,保护有效性只能达到45%,如果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保护有效性能提高到98%左右。

    建议所有适龄婴幼儿都应在免疫程序里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以远离百日咳感染风险。如果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2]

    需要警惕的是,百日咳不只是一种儿童疾病。

    在许多国家观察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疫苗获得性免疫力已经减弱,导致大量未受保护的人群可能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阵发性咳嗽和百日咳。但在成年人中,症状多少不太典型,难以识别,这大大增加了成年人传染给家庭成员的风险。

    Part 4:怎么防范百日咳?

    对于婴幼儿,最好的防护办法是及时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成年人的百日咳疫苗,也尚未推荐在成年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为了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感染,不管婴幼儿、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防范百日咳。

    1.及早识别并就医

    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感染百日咳后的症状不一,符合以下任一项条件者,应高度怀疑是百日咳,就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做百日咳鲍特菌等检查,以排查百日咳[2],然后根据医嘱服药:

    (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 周;

    (2)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发绀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3)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 2 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2.做好隔离

    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许多咳嗽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可能使隐性带菌者及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也有传染性。

    因此,需要对百日咳病人进行隔离,以保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3.日常防护

    稍微令人安心的是,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

    日常防护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室内通风,让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勤洗手,戴口罩。

    希望所有人远离百日咳,健健康康的享受春光~

     

    参考文献
    [1]2024年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https://www.ndcpa.gov.cn/jbkzzx/yqxxxw/common/content/content_1769981713455947776.html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 年版).http://www.nhc.gov.cn/ylyjs/pqt/202312/75cfff021a484d0c9c200f85f2bf746b.shtml
    [3]王传清丨儿童新发再发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https://mp.weixin.qq.com/s/ppAMnAvQkXyHHChu0ycjIg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放弃、逃避、退缩、依赖、缺乏勇气,是处于抑郁之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是产生于现实中的挫折与失败,但其根源依然来自于内心中的“战争”。

     

    患者会表现出逃避工作、逃避人际交往的倾向,有时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逃避也会以“病态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在所依赖的人身边才能部分地面对生活,离开所依赖的对象他什么都做不了。一开始,逃避会令他感觉好过一些,起码可以少一些自我挣扎。但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这是一场来自内心的战争,就算逃避了所有人,所有事,都不会终结。

     

     

    这场战争的起源在于两个自我: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无法达到,而真实自我又无法接受,所以他一直在两个自我的矛盾中挣扎。开始他会奋力地摆脱真我,以达到理想化的自我,当这种挣扎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地变得自卑与自恨。

     

    当他既无法放弃幻想,又无法面对真我的时候,就会逃避现实来让自己“心安”。毕竟他自己都无法面对这“丑陋”的自己,又怎敢让别人发现,所以逃避也是维系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缺乏对真我的接纳,有时也会被外移,就好像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他,没有人会接纳这样的他,如果以这样的自己去见人,就一定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抛弃。

     

     

    总之,因为这种外移的作用(把自己内心中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他可以找到很多支持自己逃避的理由。如,失败、他人的否定、现实的艰难等。但逃避并不能解决这场内心的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失败与挫折。逃避的时间越久,就越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与真实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 中风是怎么影响这个世界的?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3年国家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全球最高,且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中风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西方人早10年。

     

    2019年6月,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分析了1990~2017年近30年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中风一直高居中国主要死亡原因的榜首。

     

     

    被贴上“老年病”标签的中风越来越爱找年轻人了:我国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

     

    中风是脑卒中(cù zhòng)的俗称,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或大脑血管堵塞导致大脑缺血的一组疾病。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从中风的危险因素入手,将这种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受访专家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彭斌

     

    一个坏消息:中国人更容易中风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神经学》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对1990年~2013年间100多个国家的中风情况进行评估后发现,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情况不容乐观。

     

     

    其风险因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是行为因素,包括饮食、吸烟、运动等;

     

    第二是代谢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胆固醇等;

     

    第三是环境因素,即空气污染。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中风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病例330万人;每年脑血管病死亡154万人,存活者中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是谁招来了中风?

     

    九成中风由危险因素所致,控制好下面这些高危因素,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代谢因素——高血压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71%的脑卒中死亡都和高血压有关。因此,建议普通人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脑梗死患者尽量控制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

     

    代谢因素——高血脂

     

    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危/极高危人群。

     

    • 血脂轻度升高时:应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另外调整饮食结构也必不可少,低盐低脂饮食,食用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洋葱、芹菜、燕麦、豆制品等,这些都会降低发病的风险。

     

    • 血脂显著升高时:需要及时用药物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指标升高的情况,考虑使用不同种类药物,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者首选他汀类药物。

     

    代谢因素——糖尿病

     

    约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一般情况下,建议密切监测血糖,对发生卒中的糖尿病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下。

     

    日常多吃低能量、高纤维素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燕麦、柑橘等,能延缓肠道吸收糖分;同时少吃甜食及高脂、高动物蛋白食物。

     

    代谢因素——体重超标

     

    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患病风险都会随体重增加而升高。

     

    国际上公认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是: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普通人最好将其控制在24以下;心脑血管患者更要严格要求,BMI以20~22之间为宜。

     

    同时日常少吃油炸食品、少喝碳酸饮料、避免暴饮暴食、每周至少保持3~5次运动。

     

    生活因素——高钠饮食

     

    国人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高钠饮食”。除了食盐以外,“钠”还潜藏在面包、汉堡、腌肉、零食、咸菜、辣椒酱等食品中。

     

    日常饮食要少吃以上食物,且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应减量。

     

    生活因素——吸烟

     

    我国是烟草大国,烟民人数超过3亿,吸烟是导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同时远离二手烟甚至三手烟。已患心脑血管疾病,戒烟也能达到阻止血管进一步损伤。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还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

     

    大家雾霾天减少出行,出行时尽量佩戴N95口罩。

     

    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时,早晨、傍晚别开窗通风,同时避免室内吸烟。

     

    此外,房颤容易引起心源性脑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如果平时有间断心悸、脉律不齐,一定要到心内科就诊。

     

    中风后有个黄金救治期

     

    同样是中风,为什么有的人康复后生活可以自理,有的人却瘫痪在床?这跟救治的时间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中风期间患者每小时有近1.2亿个脑细胞死亡,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大脑每小时老化3.6岁。

     

    无论脑梗死还是脑出血,都有一个抢救黄金时间。

     

    如果能在发病3小时内就接受溶栓治疗,超过50%的患者会康复或部分康复。

     

    发病4.5小时内的静脉溶栓治疗,6~8小时内的介入取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因此,早一点识别中风并及时就诊非常重要。识别中风,要记住“120”原则: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看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患者讲话是否清晰”

     

     

    通过这3步,基本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中风,如有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应马上拨打“120”。此外,如果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神志不清;动作不协调或没有先兆突然跌倒,也要高度警惕中风。

     

    等待救护车期间,患者应侧卧于平坦处,注意保暖,并保证口腔无异物等。▲

     


    本期编辑:张杰

  • 在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手术和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早期出现症状的时候,患者就要引起重视,能够尽快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到了晚期治疗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对于患者所造成的痛苦也是比较严重的。

     

     


    出现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并不是十分的严重,所以患者都没有引起重视。严重时期症状会比较明显,就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在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时候,主要是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晚期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下面随小编一同了解一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包括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早期出现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保守的治疗方法去进行治疗,这对于晚期的患者一般都是采用手术来进行治疗,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或者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晚期的患者,能够去控制病情的发展。


    另外,晚期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还需要去用药去进行调理,患者能否痊愈,还是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决定,只能够通过手术暂时的去控制病情的发展,能够维持患者的行为方面的能力,所以当早期出现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时候,一定要尽快的进行诊治。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者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在出现之后是骨关节疾病当中的一种,它的后果表现是非常严重的,他会直接地造成行动的不便也会造成跛行,还会造成瘫痪,所以患者千万不要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以上所说的是关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包括两种,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当出现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时候,选择治疗方法最好是听取医生的建议,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的范围之内,要积极的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 婴儿玫瑰疹,又称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通常在6个月至2岁之间发病。该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和全身不适。在拉萨秋季,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婴幼儿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确保婴幼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与感冒患者的接触。
    3.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4.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拉萨秋季气温变化大,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之间。
    治疗策略:
    1. 降温:保持婴幼儿体温在37.5℃以下,可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拭等方法。
    2. 缓解症状:给予婴幼儿充足的水分,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使用止咳药物。
    3. 抗病毒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 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婴幼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婴儿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发热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儿童中,尤其是1岁左右的婴儿。沈阳秋季,由于气候变化,婴儿玫瑰疹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以下是关于婴儿玫瑰疹的介绍以及该地区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疾病介绍:婴儿玫瑰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发热通常在38-39℃之间,持续3-5天,然后皮疹开始出现。皮疹呈红色,直径约为2-5毫米,通常先出现在躯干部位,然后蔓延至面部、颈部和四肢。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内出现,持续2-3天后消退。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缓解。

    家庭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婴儿玫瑰疹,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婴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2. 加强婴儿的免疫力,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运动。
    3.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婴儿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4. 避免婴儿接触刺激性物品,如香水、化妆品等。
    5. 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

    治疗策略:婴儿玫瑰疹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 降温: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2. 保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因出汗导致的皮肤不适。
    3. 营养:保证婴儿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支持身体恢复。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热持续不退、皮疹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发热性疾病,家长应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以便在发现病情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婴儿的健康。在沈阳秋季,家长更应注意预防措施,以降低婴儿玫瑰疹的发病率。

  • 婴儿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疾病。该疾病通常在婴儿6个月至2岁之间发生,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长春冬季是该疾病的流行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婴儿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以下是对婴儿玫瑰疹的详细介绍以及长春地区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疾病介绍:婴儿玫瑰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等。发热通常在38℃至39℃之间,持续1-5天,有时伴有轻微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出现,呈红色、扁平,直径约为2-5毫米,先在躯干部位出现,然后蔓延至面部、颈部和四肢。皮疹通常在1-2天内消退,不留痕迹。
    家庭预防措施: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2. 加强婴儿的保暖,避免受凉。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4. 给婴儿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免疫力。5. 减少婴儿外出,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治疗策略:1. 降温:对于发热的婴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等。2. 抗病毒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3. 护理:保持婴儿床单、衣物等清洁,避免搔抓皮疹。4. 观察症状: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在长春冬季,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预防措施:1. 增加室内湿度,避免空气干燥。2. 注意婴儿的保暖,避免感冒。3. 提高室内温度,保持舒适。4. 避免带婴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 我是一位年轻的母亲,生活在苏州市。我的一岁半的宝宝前天晚上突然开始发高烧,体温达到了38.5度。起初,我用布洛芬混悬液帮助他降温,体温降到了37度左右。但是,第二天早上,宝宝的体温又升高到了39.5度,最高时甚至达到了39.9度。即使使用了退烧药,体温也无法降至正常水平。每次用药后三小时左右,宝宝的体温就会再次升高。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天,宝宝的体温总是升到39度以上。今天白天,宝宝的皮肤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小疹子。我非常担心,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联系了赵医生,希望他能帮助我诊断宝宝的病情。

    赵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详细询问了宝宝的精神状态、饮食和饮水情况。经过一番交流,赵医生初步判断宝宝的皮疹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而不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特点是宝宝发热三天、热退疹出,而我的宝宝的皮疹是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出现的。赵医生建议我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宝宝恢复健康,包括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清理汗液、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过度盖被子等。如果皮疹继续增多或宝宝抓挠明显,赵医生还建议我考虑添加抗过敏药西替利嗪滴剂(仙特明)口服。赵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宝宝的皮疹情况没有好转,需要及时就诊皮肤科。

    在赵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宝宝恢复健康。虽然宝宝的病情仍然需要密切观察,但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实用性。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还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感谢赵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我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宝宝一定会很快康复的。

    宝宝高烧不退、出现皮疹的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高烧、皮疹、精神状态和饮食饮水情况的变化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易感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儿童。 推荐科室 皮肤科、儿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过度盖被子; 2. 清理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3. 穿着宽松的衣物,利于皮肤散热及排汗; 4. 如果皮疹继续增多或宝宝抓挠明显,可以考虑添加抗过敏药西替利嗪滴剂(仙特明)口服; 5. 如果皮疹情况没有好转,需要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儿科。

  • 婴儿玫瑰疹,又称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南昌夏季是该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家长需要了解相关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以下是针对南昌夏季婴儿玫瑰疹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家庭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和婴儿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有传染病的婴幼儿。
    2. 保持室内通风:夏季气温较高,室内空气流通对于预防婴儿玫瑰疹非常重要。
    3. 避免拥挤场所:尽量减少婴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4. 注意饮食:为婴儿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增强其免疫力。
    5. 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婴儿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
    二、治疗策略
    1. 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婴儿提供充足的水分,保持皮肤清洁。
    2. 抗病毒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可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3. 并发症治疗: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家庭护理: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婴儿玫瑰疹,也被称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婴儿6个月至2岁之间发生。这种疾病的特征是突然出现的高热,随后在面部和躯干出现粉红色斑丘疹。虽然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婴儿不适,但通常情况下,它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且大多数婴儿都能自行康复。
    在台北秋季,由于气候变化,家庭需要注意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婴儿玫瑰疹的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直接接触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患者。
    2. 加强婴儿的日常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刺激。
    3. 注意婴儿的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4. 定期进行儿童疫苗接种,如麻疹、风疹等,以预防相关疾病。
    治疗策略方面,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以缓解高热。
    3.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4. 使用抗组胺药缓解瘙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婴儿出现持续的高热、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 我是一位年轻的父母,我的孩子1岁7个月大。6月30日下午,孩子突然发烧,最高温度达到了39℃。我非常担心,带他去医院就诊。医生告诉我孩子的肺支原体抗原阳性,血项也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偏低。医生开了退烧药,并建议我们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的体温有所下降,但仍然反复发烧。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了解到可能是幼儿急疹。为了确认诊断,我联系了一个上门tNGS检测服务。结果显示,孩子是HHV6感染,这与幼儿急疹的诊断相符。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父母的焦虑和无助感。幸运的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服务,我得到了及时的医疗帮助和专业的建议。这些服务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幼儿急疹就医指南 幼儿急疹常见症状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易感人群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孩子。 2. 给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3. 使用退烧药物控制体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皮疹扩散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5. 在医生建议下,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或其他支持性治疗。

  • 婴儿玫瑰疹,又称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发疹性疾病。该疾病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是6个月至1岁的婴儿。婴儿玫瑰疹的特点是发热3-5天后,面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通常在24小时内遍布全身,持续1-2天后消退,不留疤痕。在福州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婴儿玫瑰疹的发病率会有所上升。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1. 家庭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拥挤,减少婴儿与生病儿童的接触。注意婴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合理喂养,增强婴儿体质。
    2. 注意保暖: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应适时为婴儿增添衣物,避免受凉。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保暖,以免影响婴儿的正常散热。
    3. 营养均衡: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脏。
    4. 适当运动:在保证室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让婴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5. 观察病情:如果婴儿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治疗方面,婴儿玫瑰疹多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主要症状为高热时,可给予退热药物。在皮疹出现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症状。如果婴儿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应及时就医。

  •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个年纪,面临着如此多的健康问题。发烧、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腹泻,这些症状像是一场恶梦,缠绕着我不放。起初,我只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吃了些退烧药就好了。可谁知,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

    在网上搜索后,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成主任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通过视频连线,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查看了我上传的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照片。最终,他诊断出我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成主任告诉我,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它的特点是先发热,然后出现皮疹,最后伴随着淋巴结肿大和腹泻等症状。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能自愈,只需要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和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

    在成主任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首先是退烧药物,帮助我控制体温。其次是口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他还建议我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过一周的治疗,我的症状逐渐消失,身体也恢复了正常。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性和专业性。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还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于像我这样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线上问诊无疑是一种福音。

    幼儿急疹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幼儿急疹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腹泻等。通常情况下,先出现发热,随后出现皮疹,最后伴随着淋巴结肿大和腹泻等症状。该疾病多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 推荐科室 儿科或皮肤科 调理要点 1. 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补水: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帮助排毒。 3.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4. 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5.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退烧药和抗病毒药物。

  • 我是一个11个月大的男宝的妈妈,最近我们一家人都被宝宝的健康问题所困扰。宝宝连续反复发烧5天,使用了美林和医院开的一些抗病毒的药物。虽然体温降下来了,但全身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疹。我们一开始以为是湿疹犯了,因为宝宝有过敏体质,但他并没有抓痒,状态也很正常。于是我们开始在网上寻找答案,直到我们联系了儿科康医生(主治医师)。

    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宝宝可能患有幼儿急疹,这是一种病毒性感染,通常在高烧后热退疹出。医生建议我们观察宝宝的症状,注意卫生,保持清洁,并在洗澡后涂抹保湿霜。虽然我们一开始担心是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疹,但医生排除了这种可能性。现在我们正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理,希望宝宝能尽快恢复健康。

    幼儿急疹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响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烧、皮疹和全身不适。皮疹通常在发烧后出现,呈现为红色斑点或小水泡,可能会伴随轻微的瘙痒感。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凉。 2. 给宝宝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3. 使用退烧药物控制体温,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4. 在皮疹出现时,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的皮肤,缓解瘙痒感。 5.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烧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