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需要按照医生要求规律复查,有时需要进行血压测量、血液检查和评估降压药物作用。如果出现服药后不适,例如咳嗽等,要告知医生,可能是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医生一般会视情况调整用药。
服药期间避免或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简称 NSAID,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及大剂量阿司匹林等就属于此类药物。如需服用,先咨询医生。NSAID 可能会升高血压、影响降压药的疗效,还可能与降压药相互作用并导致肾脏问题。
在咨询医生前,不要擅自服用任何其它药物、维生素或膳食补充剂。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影响降压药疗效或引起副作用。 高危以上高血压患者(有合并疾病),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终生,患者需要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并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尽量避免漏服,不要擅自停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血压患者人群的越来越多,许多的人都深受高血压困扰,总有一部分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治疗高血压,导致部分患者因急于康复用了许多不正确的方法。而且很多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及血压控制等方面,也同样存在不少错误。对于这些情况专家将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分为四要四不要,下面就让我们带领大家来看看是哪四要、四不要。
“四要”
1、保暖要放在第一位
不少老年人神经末梢已经不敏感,不能敏锐察觉冷空气的刺激。所以,患者家属应尽早提醒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外出时添加衣物,尤其忌讳迎面吹风。天气冷时,要加强监测血压,比如以前是一周测一次,在冬季可能就要三天或一天测一次。
2、加量加药要遵医嘱
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和冬季使用的降压药的种类或剂量是不完全一样的。至于患者要加哪一种药物、加多少量,这得由专科医生来决定,患者不得自作主张。
3、饮食要清淡、多喝水
冬季天气干燥,高血压患者要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如果身体缺少水分,血液黏稠度高,血小板活性增强,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和心衰。
4、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饮酒
有人觉得冬季喝几杯酒暖暖身子,但实际上,酒精摄入过多,血压自然升高,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四不要”
1、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2、不要把能否降血压作为判定好药的标准
降压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降压的同时还需要能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这类药物才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理想的药物。
3、不要盲信偏方,自行服药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患者用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之类的。这些东西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还有患者看药品说明书有降压作用的就用。提醒患者:“药品选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随便服用很容易出现问题。”
4、不要血压一降下来就马上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以上内容就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高血压患者记住在生活上要多注意保暖,少吃油腻食物和多喝水,尤其注意要限制喝酒。此外,更要遵从医生吩咐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它是可以预防的,同样它也是可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所以请在面对高血压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这两点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很多人还是疑惑颇多的。为了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好血压,我来分享一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临床上高血压事实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前者由于病因不明,所以无法被治愈,而继发性高血压本身病因是明确的,一般来说在去除病因的时候,血压也多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特殊说明,那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很多人确诊高血压以后,由于对高血压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并不按时服用药物,反而觉得一旦吃了降压药以后就戒不掉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本身目前就无法被治愈,无论吃不吃降压药,这种疾病还是一直存在的,吃药的目的是为了使血压达标,进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不按时服用降压药,就会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这样无疑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建议下,不要擅作主张停用药物或者减量以及减少或者增加服药频率等。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血压忽高忽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举个例子吧,大家估计都有折铁丝的经验吧,如果反复折曲铁丝到一定的次数,铁丝就会断裂,而血压忽高忽低本身就相当于折铁丝,即便血管不破裂,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血管受损以后就会加速血管的老化,老化的血管弹性会降低,血压如果忽然升高的时候,血管就容易破,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也比较重要,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普通降压药相比,工艺更先进,可以持续稳定地控制血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特别适合记忆力不好的中老年人。那些短效降压药虽然效果也可以,但是因为一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多人容易漏服,而且这也不利于平稳地控制血压。如果降压药能控制血压达标,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那就不要随便更换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干咳、下肢水肿、心慌等,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停药或者换药。
2.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控制好饮食,那在控制血压这一块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做到低盐、高钾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内,在做饭的时候减少食盐以及含盐高的调味品的用量,尽量不要吃太咸的加工食品(比如腌制品、各类炒货等),在烹饪的时候尽量使用定量盐勺,这样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适当增加摄入的钾也有利于降低血压,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口服补钾制剂,否则容易导致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食物中摄取,这样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效果也可以。一般来说,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比较多的钾。建议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为主,健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不要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戒酒、控制好体重也是比较重要的。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吸烟、喝酒还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尽量去除这两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完全戒酒,那就尽量减少摄入的量,男性喝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 g。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这里不接受反驳,不要再拿身边特殊的例子去说事,马云一年能挣几个亿,你怎么一个亿都挣不了?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情况,而体重超标不仅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增加别的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建议高血压患者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男性的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的控制在85cm以内。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4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减重的措施了,制定好一个科学的计划,然后坚持下来,一年内能瘦5%~10%就可以。
运动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控制好血压也有好处,大量的研究发现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还能降低其死亡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动以外,可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那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可以暂停运动,待病情稳定的时候再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前也需要注意做热身运动,在运动的时候身边最好有人陪同,而且恶劣天气最好不要进行室外运动,在运动期间注意预防跌倒。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值为130/85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89mmHg。收缩压就是高压,舒张压就是低压。高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但有证据表明高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下降5~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明显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达标,其获益明确!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呢?才能减少高血压的相关风险。
一、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高血压,对于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主要包括减轻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油,油脂胆固醇的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以及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而生活方式的干预几乎是需要终身进行的。
二、多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各种和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都要同时控制,许多高血压病人,不仅仅只是高血压,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或者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降压治疗,尽管能够把血压控制到正常,但其他危险因素,依然影响着高血压的预后,所以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兼顾对血糖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使用要遵循小剂量开始,优选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以及个体化4个原则,在需要启用降压治疗的患者中,及时尽早的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对患者的预后获益匪浅。而且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选择,没有禁忌症,没有副作用而且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
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则,我们的目的都是使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尽可能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人会在体检时发现自己血压升高,或者在出现严重的心、肝、肾、眼底等并发症后,发现高血压。
那么,如果已经被确诊为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尽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自己的血管,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高血压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往往是遗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环境、心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的条件下降,调节血压的能力也就相应的减弱,因此需要服用降压药来将血压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上。服药时,最大的忌讳就是吃吃停停。
有的人认为自己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血压已经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了,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此时正常的血压是在服药的基础上形成的,停药后血压会回到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血管反复的收缩、舒张,动脉硬化的速度会明显的加快,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前功尽弃。因此,大家对于服用降压药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高血压的患者饮食要尽量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盐的含量,一定要控制在8g以下,最好可以在5g以内。另外,对一些食物,如大枣、牛奶、鸡蛋,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不是不能食用,而是在摄入时一定要注意把控量。任何食物一次性食用过多都是不合适的。
每天20分钟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还能够降低胆固醇,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睡眠等。运动时要注意:有氧运动最好,如骑车、慢跑、太极等,避免太剧烈的活动,而且运动量要缓慢的增加,不要一次运动量过大。
血压与情绪的关系特别密切,诊断为高血压后不必紧张,紧张的情绪反而会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造成血压的升高。很多脑出血或者脑梗均发生在情绪过激之后,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很重要。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需要注意,如戒烟、限酒、减肥等。要控制好血压,必须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高血压服药后,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高血压服药后,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才能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减少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出现和发生!
咱们来一起看看,服药后,还需要注意什么?
一、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当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患者持续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服药而不改变生活方式,就是耍流氓!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戒烟限酒,还需要运动减肥,低盐低脂,避免熬夜,劳逸结合,心态平和等等等,改变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控制血压,还有利于血压趋于平和,减少相关并发症!
二、监测血压使其达标
仅仅服药是不够的,改变生活方式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目的是把血压控制达标!高血压服药率本来就不高,达标率更是不尽人意!所以,定期监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仅能知道血压情况,还能指导用药,使血压控制好,控制满意!
三、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并发症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但高血压的并发症,诸如脑出血,脑梗塞,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眼病等等等等,一个一个让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所以,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处理,才能做到亡羊补牢尤未晚!
高血压,不仅仅是吃上药那么简单,只有坚持不懈,良好的依从性,才能做到尽可能减少并发症!
你,做到了吗?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陈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1、什么时候用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因此,这些患者应晚饭后睡前服降压药。
2,要关注,别过度。
近年来专家们天天讲,指南也反复说,要有效预防卒中,就要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这在理论上没错。但在实践中出了问题。一些老年人,退休后,很重视保健,每天频繁测血压,甚至每一到两个小时就测一次,甚至夜间还起来测。血压一波动就紧张。去问医生,有些医生就给患者开上一瓶作用快的降血压药,如卡托普利。有的老两口都有血压高,每一小时互相测血压,越测越紧张,越紧张越高,一瓶100片卡托普利不到一周就含服一空。这就是一种“血压焦虑症”。服降压药的种类越来越多,剂量越来越大,因为用了3-5种降血压药,血压仍然波动,因而在前一时期被误导过度治疗,接受了肾功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后血压波动依旧。
我劝说过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了自测血压的行为。提出“要关注,别过度!”血压不但很快平稳了,需用的降血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大幅减少。如要想知道自己血压是否24小时平稳下降,可必要时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而不要自己在家过于频繁地测血压。
3、高压(收缩压)不高,
低压(舒张压)高,
脉压小,怎么办?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他们到医院门诊最常问的问题是“哪种降血压药降低压更有效?“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4,单纯收缩压升高。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没有单降收缩压,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但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不要因过度顾虑舒张压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压药控制好收缩压。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可以,但如降至140mmHg以下,自我感觉良好,也更好。
5、常年血压90/60mmHg,
甚至有时80/50mmHg是低血压吗?
需不需要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有时这些患者有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6、与精神情绪相关的血压升高。
我经治过一些患者,平时血压从来不高,但遇到情绪激动或焦虑急性发作时,血压突然升高。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伴有心率加快、出汗,在一些初诊医生处,首先被怀疑嗜铬细胞瘤,一通检查,一无所获。于是给患者开上一瓶降压起效快的短效降血压药,嘱咐患者血压高时来上一片。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有的患者用了这种降压药后血压降的过快过低,心悸头晕更重。双心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呼吸暂停都会导致血压波动。
7、血压高了,不要“讳疾忌药”。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但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8、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
夏季血压会低一些。
可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9、高血压患者如同时有糖尿病(这种情况很常见)
除了认真控制血压和血糖,既使化验单上显示坏胆固醇在参考范围内,没有向上指的箭头,也应同时服用小剂量他汀。
把坏胆固醇降到2.6mmol/L以下。这比仅降压降糖能更大幅度减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在这里再提醒一下,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没有高血压,坏胆固醇也不明显增高,也应服小剂量他汀。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没有糖尿病,但吸烟,查尿有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坏胆固醇不高,也需服用小剂量他汀。
10、高血压病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
也需要慢病防控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
原发性高血压病虽有些家族史,但源头上还是生活方式病。
很多高血压病病人都很害怕过冬天,因为在冬天天气一冷,血压就控制不佳,轻则血压波动,重则并发心脏病或脑梗等病变导致住院治疗。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冬季发病住院的人数确实明显增多,那么要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哪四点?
为何在冬季血压不好控制呢?
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容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等。冬季的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引起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血压波动性增大,易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增加,如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等。
此外,在冬天,天气寒冷,为了御寒,人们会选择很多高热量的食物滋补,这些食物大都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油脂,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囤积在体内,血脂血糖升高,这也给高血压患者并发其它疾病带来隐患。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哪四点呢?
(1)注意保暖:
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保持温度远比风度重要,因为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为气温波动而血液骤变,引发血管事件。因此,冬天里,武装自己很重要,从帽子到围巾,从棉衣到袜子,全方位抵御寒冷袭击。
(2)合理饮食,远离三高食物: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可以适当进补,但要注意饮食原则,即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及高钾、高钙、高纤维素,大量三高食物的摄入,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冬季要限制三高食物的摄入,多吃黑木耳、洋葱头、芹菜、茄子、山楂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食物。冬天不能吃得太油腻,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盐,以免引起血压突然升高。
(3)远离烟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冬季适逢春节,人们聚在一起难免烟酒往来,打麻将打牌,这其中暗藏危险:烟酒对高血压患者是危险因素之一,打麻将打牌往往导致熬夜,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必须严格管好自己,远离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每天坚持定时睡眠,冬天不要起得过早。高血压病人晚上睡觉前及早上起床后都应该及时喝一杯温开水,做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同时每天喝足量的水,保持足够的尿量,排出体内的毒素,这样可促进大便通畅。
(4)注意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高血压者在冬天要经常自测血压,做好记录,并注意观察自己血压的变化,一旦出现波动时,应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此外,要定时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不可随意停服降压药,还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四点,对于身体条件和外部环境许可的高血压患者朋友,提倡适度运动锻炼,引物运动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及减少并发症,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此外,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另外,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等情绪剧烈波动。
大家认识了高血压,知道了高血压的严重危害,并了解到高血压的防治及基本的药物治疗,这只是万里长城走出了第一步,要实现平稳降压,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危害,路还很远,很远。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样自我管理呢?今天亮哥针对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详细阐述。
第一点:还是老生常谈,不管是不是高血压患者,也不管是哪个级别的高血压患者,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戒烟限酒、少盐低脂、适度运动、多吃水果(糖尿病患者除外)和蔬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生活有规律。
第二点: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好多患者回到家中就会忘记医生的嘱咐,经常会有漏服、自行减量、加量。或者干脆就是跟着感觉走,自己觉得不舒服就是吃药,觉得今天很舒适就不吃药,造成血压的波动,从而给这无形的杀手—高血压创造致病的机会,一定要按照医嘱的剂量、服药时间口服降压药物。不要盲从他人用药,随意更换。之前有患者来就诊说是近期血压很不稳,最后一问才知道有个亲戚送了他几盒较贵的降压药物,本着贵药就是好药的原则应用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点:要合理的监测血压。为什么说是合理的监测血压呢?部分高血压患者,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要知道血压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如果测得血压偏高,就自行加药,如果测得血压偏低就自行停药。血压本来就是有昼夜波动的。偶尔偏高、偏低属于正常,观察即可。盲目的增减药物反受其害。我就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血压反复波动来就诊,最后降压药物并未更换,规律用药后血压即可降至目标水平。监测过程中如果有血压升高应先查找原因是不是休息不好?是不是运动后测量的?生气后测量的?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实在不放心可去医院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再有就是家中血压计的选择问题,目前最准确的血压计为水银式血压计,但水银所致污染严重,预计2020年将禁止生产。目前市场上的大品牌的电子血压计是值得信赖的,最好选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测血压也应该在静息状态下坐式或卧式均可。血压计尽量与心脏同一水平为宜。
4.对所用降压药物,要阅读药品说明书,除非特别有医嘱,否则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用药,同时应知晓应用降压药物副作用。但是不要对药物副作用过度担心,既然称之为药必定会有副作用的。现在上市有大量的安全性数据,不安全就不会上市了。对于老年人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从卧位变为坐位,一定要缓慢。对于短效降压药物一定要警惕,特别是心痛定(硝苯地平片),已很少用于临床降压,切不可含服降压!!!
5.应该重视血糖、血脂、尿酸等危险因素的治疗,高血压与血脂、血糖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如有胸闷、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就诊。
季节变化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容易发生波动。天气渐凉,皮肤血管会收缩,一些老年人、平时血压波动大的患者、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因此要加强监测。若血压比平时轻度升高(收缩压不超过10mmHg),暂时不特殊处理,随着人体的适应多数人的血压可恢复正常,若明显升高,请咨询医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中国目前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一旦确诊高血压,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或多或少、各种各样的问题!高血压具有很高的患病率,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大家都非常关键的问题:高血压用药需要那些注意事项?
第一,按时足量服药!
高血压最好的治疗就是把药吃好,因为把药按时足量的吃好是治疗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都是空谈。药物的半衰期也是固定的,所以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按时足量服用,这样可以保持血液中的降压药物始终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平稳降压。
第二,定期监测血压!
是不是按时足量服药就算是控制好血压了呢?当然不是,还需要血压的自我监测,保持血压控制达标。许多人服药以后自认为已经规律的口服药物,但因为没有监测血压,实际上血压控制并不理想,使得自我蒙蔽状态下高血压仍然危害着自己。所以,降压不是目的,降压达标才是目的。
第三,注意药物相关副反应!
高血压药物副作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而且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在每个人身上反应也不一样,比如用“ACEI”类降压药咳嗽的副作用较多,但有人明显,有人不明显,再比如有人用“CCB”类降压药出现脸红、心慌及头痛和踝部水肿较明显,那么此类患者就需要选择另外一些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来代替。还有人服用降压药物后“性生活”越来越不和谐,那就有可能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有关,所以,了解并知道你所服用药物的相关副反应,可能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注意复查相关指标!
高血压病也需要定期体检,比如查肝功能肾功能了解药物有无肝肾损害,查眼底了解高血压有无眼底损害,查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心肌肥厚等等。监测这些指标是为了更好的降压。同时,也为了了解有无相关高血压药物的禁忌症,比如“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禁用“ACEI”和ARB类药物;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等等。
第五,切勿擅自增减药物!
简单临时地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而停用,可能和不用降压药物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几率相差无几,甚至还有可能还不如不吃药,因为血压较大波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病事件。所以控制好血压以后,切勿擅自增减药物,因为擅自增减药物可能增加血压波动,如果有条件,血压波动后还是建议由专科医生给出具体的增加减少药物的具体方案。
第六、盲目养生降压不可取!
多人迷恋于各类养生保健,杜仲降压茶、葛根降压饼等等各类降压保健食品举不胜举,因为开发降压保健品的风险小、获益大、好忽悠,已经成为骗子们忽悠人的一块宝地。但是高血压的治疗指南中,没有推荐任何一款食品或者保健品作为降压辅助治疗。
只要记住,合适的降压方法就是吃好药,管住嘴,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压,避免心理压力过大等等,包括限盐、运动、减肥等,都只能作为降压的辅助治疗,而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祝愿大家降压达标,远离高血压的并发症。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春天过后,就是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了,对于那些高血压患者来说,天气太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因为人体为了散热而使毛细血管扩张,这种情况下血压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还是像往常一样服用同等剂量的降压药,那就会容易引起低血压。
所以可不要小看天气带来的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为了让高血压患者平稳度过夏天,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药物的意义何在?
高血压目前来说是无法被治愈的,可以说如果被查出了这种疾病,那就需要终生服药。可能很多朋友心里都会有疑惑,血压高一点又有什么,我的血压经常经常是偏高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医生是经常告诉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的,难道这些医生都是庸医吗?很显然不是的。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的意义在于预防它的并发症,血压偏高的话就会使主动脉承受的压力增大,当心脏射血的时候,为了把血液打出去,就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心脏的工作量会增加。也许一两天的超负荷没有啥明显的危害,但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使心脏肥厚、变大,最终会引起心脏衰竭。
高血压另外一个损害的器官就是脏器,大家都知道肾衰竭了就需要长期透析,从这里能看出肾脏的重要性。肾脏的肾小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团毛细血管网,这种长期的血压升高的状态,就会引起肾血管硬化、肾功能减退,也就是临床上说的高血压肾病,到了终末期是可以造成肾衰竭的。
除此之外,控制血压的目的在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临床上存在不少病人不把血压当回事、不按时吃药而引发脑卒中的案例。要知道脑卒中可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很多患者发病以后即便治疗及时也或多或少遗留一定的并发症。
2.高血压患者夏天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补水:夏天天气炎热,特别容易出汗,这个时候容易引起液体丢失,这种情况下相当于体内的血液浓缩,容易引发栓塞性疾病,比如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疾病。高血压补充水分首选开水,因为它不仅仅容易获得,而且还能够有效补充丢失的水分。每天饮水量应该不低于2500ml,可以多次少量饮用,不要等口渴了才去喝水。但是需要注意,对于肾功能、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是需要限制水的摄入。
适当减少降压药的量:夏天和冬天相比,天气炎热,这个时候身体为了散热,就会让全身的毛细血管处于舒张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的血压和之前相比会有一定的降低。这种情况下服用降压药的量就需要有一定的减少,具体的还需要咨询心内科医生,切勿自己擅自处理。
空调不要开的太低:很多人在夏天都喜欢把空调的温度调的很低,因为这样很凉爽,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不太适合的,试想人从炎热的外面进入凉爽的室内,这个时候血管就会从舒张立刻收缩起来,血压会有明显的上升。这种血压的忽高忽低特别容易诱发脑卒中,可能会引起头晕甚至晕厥症状,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空调的问题不适合弄的太低。
定期检测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无论什么时候经常测量血压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个可以及时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而根据血压的波动来调整用药。对于那些合并有并发症或者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应该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内,老年人的收缩压可以控制在150mmHg以内。
清淡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无论啥时候都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尽量不要吃油炸或者油煎类食物,不吃糖果或者甜品。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吃饭的时候尽量控制在7分饱。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注重产后恢复和营养补充。然而,过度进补却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本文将探讨产后高血压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新妈妈们更好地恢复健康。
产后高血压是指女性在分娩后血压升高,常见于产后42天内。原因主要包括:
1. 产后气血亏损:分娩过程中,女性会消耗大量气血,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血压升高。
2. 进补过度:产后进补是必要的,但过度进补会导致体内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和血压升高。
3. 缺乏运动:产后新妈妈需要卧床休息,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高血压风险。
产后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1.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2. 心脏疾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
3. 肾脏疾病:高血压会损伤肾脏功能,引发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
为预防产后高血压,新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合理饮食:产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 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3.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有助于降低血压。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产后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新妈妈们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预防产后高血压,保障母婴健康。
肾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它会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肾脏功能。针对肾动脉硬化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外科介入治疗两种方式。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肾动脉硬化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或ARB类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肾脏血流量;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利尿剂等也可以用来控制血压;降脂药物可以治疗脂代谢紊乱;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考虑外科介入治疗。外科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肾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通过扩张狭窄的肾动脉或者植入支架来改善肾脏血流量。
除了药物治疗和外科介入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病情。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肾动脉硬化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肾动脉硬化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血管紧张素1,作为一种关键的血管活性物质,其水平的升高往往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风险。通常情况下,血管紧张素1是由肾脏分泌的肾素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产生的。当血管紧张素1的水平异常升高时,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血管紧张素1的升高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有关。肾脏作为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肾素分泌过多,进而导致血管紧张素1水平的升高。
其次,血管紧张素1的升高也可能与高血压有关。血管紧张素1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其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加剧,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此外,血管紧张素1的升高还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血管紧张素1水平的升高,进而加重病情。
针对血管紧张素1的升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1的产生,从而降低血压,改善病情。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治疗血管紧张素1升高的重要手段。这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管紧张素1水平,控制血压,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血管紧张素1的升高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风险。了解其升高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它不仅会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还可能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因此,了解高血压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其中,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诱因。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调整饮食,以帮助降低血压呢?
首先,低钠饮食是高血压患者饮食调整的关键。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从而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选择低钠盐或无盐食品。同时,要避免加工食品和高盐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等。
其次,高钾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钾元素可以促进体内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橘子、西柚、橙子、苹果等水果,以及菠菜、芹菜、油麦菜等蔬菜。此外,豆类、坚果、瘦肉等食物也富含钾元素。
除了调整饮食,高血压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其次,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再次,要戒烟限酒,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也非常重要。血压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或家中监测血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以下9种蔬菜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是高血压患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食材:
1. 黑木耳: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降血压的功效。
2. 芹菜:芹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促进钠的排泄,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3. 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对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 西瓜皮:西瓜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利尿、降血压的作用。
5. 西红柿: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的功效。
6. 苦瓜:苦瓜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7. 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化物和褐藻氨酸,具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8. 菠菜:菠菜富含铁、钙、钾等矿物质,具有降血压、防止出血的作用。
9. 洋葱:洋葱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是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食材。
除了以上9种蔬菜,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改善肠道功能,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 限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 保持低脂饮食: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 适量饮酒:饮酒过量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饮酒。
5. 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因此,了解老年人用药不当的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人用药不当可能导致的四种常见问题:
1. 镇痛药
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在感冒发热时使用较为常见。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人体大量出汗,造成水分和电解质失衡,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如止血敏、安络血等,在出血性疾病中使用较为常见。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尤其是对于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引发脑卒中。
3. 降压药
部分中老年人在发现血压升高后,会大量服用降压药物,甚至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脑部供血不足,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4. 利尿药
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塞等,主要用于治疗水肿。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血液浓缩,增加脑血管栓塞的风险。
除了以上四种药物,其他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滋补强体药等,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中风或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老年人用药应谨慎,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2.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中风的药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中风。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5. 如有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等。那么,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保护我们的健康呢?本文将从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正确饮食等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巨大,容易导致情绪波动,进而引发高血压。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其次,适量运动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弹性。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每周至少进行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少盐饮食,每天摄入盐量不超过6克;2. 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香蕉、土豆等,以对抗钠的升压作用;3. 适量摄入富含钙、镁、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4.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等。同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总之,预防高血压需要我们从心理、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高血压的困扰,拥有健康的生活。
黄褐斑,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疾病,困扰着许多女性。它通常呈现蝴蝶状,对称分布在颧骨和鼻梁附近,严重影响面部美观。
黄褐斑的形成原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内分泌失调:如月经不调、妊娠、更年期等,导致雌激素水平变化,进而影响黑色素细胞功能。
2. 日晒:紫外线照射是黄褐斑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色素沉着。
3.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避孕药、抗癫痫药等药物,可能导致黄褐斑。
4. 生活习惯:熬夜、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内分泌,导致黄褐斑。
5. 疾病因素:如慢性肝炎、结核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黄褐斑。
针对黄褐斑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避免日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
2.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减轻压力,改善饮食结构。
3. 药物治疗:如使用美白药物、激光治疗等。
4. 日常保养:使用美白护肤品,进行皮肤护理。
预防黄褐斑,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注意饮食均衡。
4.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
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在这个时节,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而白色食物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成为了春季养生的首选。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土豆。土豆被誉为‘地下苹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纤维素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6和镁等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土豆中的钾元素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中风,而纤维素则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有害物质,维持肠道健康。此外,土豆的热量较低,非常适合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
接下来,是大蒜。大蒜中的活性物质——蒜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流感。研究表明,大蒜中的蒜素含量与大蒜的切制方式和储存时间有关。因此,想要充分发挥大蒜的功效,建议将大蒜拍碎后,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食用。
白蘑菇,作为春季的养生佳品,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白蘑菇不含脂肪、胆固醇,几乎不含钠,非常适合减肥人士。此外,白蘑菇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钾、核黄素、烟酸和维生素D等,其中硒元素具有强大的抗癌作用。
花椰菜,作为白色食物中的佼佼者,其抗癌能力数一数二。这主要得益于花椰菜中丰富的硫元素,它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同时,花椰菜还具有强化骨骼、维护血管健康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聊聊洋葱。洋葱中的抗炎物质——槲皮素,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总之,春季养生,选择白色食物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除了饮食调理,我们还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运动,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保持健康。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危害不容忽视。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否抽烟呢?答案是:绝对不可以。
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吸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吸烟会加速这一过程。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两倍以上。
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疲劳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损,甚至引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盐、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心脏负担。
4. 戒烟限酒:戒烟是高血压患者最关键的自我管理措施之一,同时要限制饮酒。
5.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
7. 服药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