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哺乳期妇女出现吃饭恶心、刷牙恶心等症状,可能与体质、内分泌等因素有关,需要通过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建议在当地找名中医进行面诊,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相关问诊
患者最近出现了胃痛的症状,怀疑与食物相克有关,具体是天麻和鸡肉一起食用所致。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5
医生建议:医生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避免天麻和鸡肉的搭配,并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消化系统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于斌
主治医师
常州江南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的父亲出现了冷汗、血压高、冠心病、心颤等症状,可能是心阳虚引起的。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3
医生建议:建议患者的父亲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考虑中医治疗心阳虚的方法。
于斌
主治医师
常州江南医院
查看详情
孕39+2周的患者在内裤上发现了绒毛,并伴有腰部胀痛的症状,求助医生了解情况。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医生建议患者不要过于担心,可能是正常的孕期分泌物,注意个人卫生即可。如有其他不适或疑问,及时就医。
于斌
主治医师
常州江南医院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伤寒论》治各种“拉肚子”的经典妙方,居家常用赶快收藏!
《伤寒论》大家耳熟能详,其经典既为历代医家所膜拜,其奥玄又让世俗凡夫所难懂。今天作者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分享几个居家常用的腹泻妙方: 1.葛根芩连汤: 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组成; 葛根芩连汤是治疗热性泄泻的良方,包括各种急、慢性肠炎,只要是大肠有热的,用之即效。如果拉出的大便是糊状,黏黏稠稠,粘在便盆上冲不下去,或拉出的虽为清水,但臭秽异常者,都是属于大肠有热,用葛根芩连汤治就最好。 2.黄芩汤: 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4味药组成; 本方的适应症也与葛根芩连汤一样有大便黏泻,肛门灼热,所不同是黄芩汤治热利有腹痛一症比较明显。这是因大肠热是从肝胆而来,气机壅滞较明显,黄芩汤既清热性泄泻,又治大便前腹痛。黄芩汤中用黄芩,主要是清除胆热,以斩断热泻的来源,兼清肺热、肠热。 3.白头翁汤: 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4味药组成; 临床用于治疗大肠湿热型痢疾,这4味药物都是清湿热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治大肠湿热力量强大,尤其是白头翁,杀肠道细菌的作用非常明显,是清大肠湿热、止痢的王牌药物。秦皮清湿热而又具有收涩以止痢的功能,是本方的特色。白头翁汤,常作为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首选方剂。 现代临床区分了泄泻、痢疾两种,二者表现不同。泄泻时大便一泻如注,没有脓血;而痢疾表现为大便泻下不爽,脓血夹杂,腹痛下坠,专业术语称作“里急后重”,《伤寒论》所说的“下重”,就是指的里急后重。这种表现是腹痛时急欲大便,但跑到厕所大便时又拉不出来,肛门处下坠感、灼热感。 4.理中汤: 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4味药组成; 理中汤主要用于“寒”性腹泻,一般患者平素畏寒怕冷,或不敢吃凉东西,吃了就容易腹泻的就是寒证了,如果拉出的大便松松散散不成形状,气味腥而不臭,甚至是吃什么拉什么,俗称为“直肠子”,便是“寒性腹泻”,当用理中汤,一剂便效。 好了,常用腹泻、痢疾的经典方剂都介绍完了,重点在用的时候要区分是寒还是热,只要辩清证型用对药方,比输液点滴还要快!
于斌
主治医师
常州江南医院
15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解读“阴阳五行学说”用于养生的理论依据
大家对“阴阳五行”可谓耳熟能详吧,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套抽象的华夏先贤理论为何能运用于养生领域,今天笔者将其心得感悟解读分享如下: 先说“阴阳”: 传统中医哲学认为,人出生之前在母腹中孕育的时期称之为“先天”,此阶段叫做“纯阳之体”;出生以后叫做“后天”,是有阴有阳,阴阳相对平衡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老病死”时期;等到生命完全结束便进入“纯阴无阳”的境界。 于是古代先哲发现生命的整个过程,是以“阳气”作为核心纽带的,所以医圣张仲景在辩证开方时常用“桂枝”“附子”等温阳之品,而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尤其在秋冬季节养生尤其要注意顾护“阳气”,疾病也容易在这个季节加重,于是有了“冬令进补”的说法。《伤寒论》里还专门提到了一个著名的养生食疗药膳方,叫“当归生姜羊肉汤”,不仅美味,而且有极高的疗养价值! 我们在读《黄帝内经》时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内容(灵枢)是描写人体经络与穴位原理的,为何?因为人的“阴血”是流淌于血管内的可视的,而人的“阳气”是流淌于经络的无形的,由此也可看出传统中医对“阳气调理”的重视程度。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有“阳气理论”可以追上时间的脚步“治未病”。 再讲“五行”: 很多学者没有意识到,“阴阳”和“五行”有着本质区别,“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于解释宇宙的标准,而“五行学说”则不然,“五行”是古人用于解释宇宙的“公式”,相当于生产生活中的方法、工具,但不是标准。“阴阳”可以解释整个宇宙,而“五行”却不行,何解? 华夏先民在长江、黄河流域四季分明的环境下繁衍生息,将时空规律划分了“五行”的刻度,于是“以五为数”,而古代印度、尼泊尔境内那些佛教盛行的地方,却因当地不同的时空规律把万物划分为“地、水、火、风”四大类别,是“以四为数”。因此诞生了古印度医学。与此同时,信仰小乘佛教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一年只分两季:旱季和雨季,因地处热带并没有四季之分。于是诞生出当地特有的“傣医药文化”和“贝叶文化”。所以《易经》有云:“神无方,而易无体”就是这个道理。 写于2018年2月5日0:08分
于斌
主治医师
常州江南医院
15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揭秘!中医坎坷的历史与溯源文化,颠覆了全世界的错误认知!
中医与华夏文明的起源 |考证 说起中医文化,不得不从中华文化说起,我们知道中华文明已有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五千年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其主线却从未动摇! 有记载的中华文明起于夏商周时期,甚至更早的一些传说:如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河图洛书、伏羲女娲、炎黄争霸等等;其中,盘古开天地及伏羲女娲的神话故事与古西亚地区的上帝造万物、亚当夏娃的宗教故事极其神似。让人不得不怀疑人类文明最初是否同一起源的可能。 然而,华夏文明在发展过程中走出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以河洛象数、九宫八卦等作为核心哲学思想的一条文化长河流淌至今。好了,说了这么多,你该问:中医文化在哪呢?接下来就跟您详细讲一讲: 在远古时期,一切刚刚开始萌芽,社会的生产生活各领域是不分科的,甚至有时候一人要身兼数职,例如:黄帝身边的歧伯,既是宰相政治家的角色,又是上通神灵的巫师的角色,既要上懂天文,下知地理以保障民生发展,同时还是一名出色的医生以解决百姓健康问题,而活在那个年代,平时肯定也免不了下地干农活了,黄帝都干,你说他能不干?这便是上古“巫医不分”的来由。于是当时所有各学科、各领域均要从华夏哲学直接汲取衍化以投入使用,因此,华夏医学也绝无例外。于是就有了后世“医易同源”“道医同源”的说法。说白了,中医看病就是哲学看病!那有人会问,中医怎样用哲学看病的呢? 中医理论的血脉与来源 前面讲到,“河洛象数——九宫八卦——阴阳五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体系。智慧的华夏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宇宙的无限延展性,同时也领悟到万物发展的周期律。既然无限延展,那么用道家庄子的话说“吾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那生活中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从事物发展周期律中寻找答案!华夏先人将周期看作一圆,用取类比象、推演络绎的手段方法在圆上划分不同的节点,既符合了哲学整体观,又用分类匹配的方法以保障问题的处理结果,可谓超然卓越! 你或许又会说:这么玄的理论,看不见摸不着总感觉不切实际,没错!中医的境界如同佛学讲的“以手指月”,玄虚的是手,真实的是月,说法不重要,方法很重要,而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中医之所以技艺精湛,正是因为在方式上不断自我否定的缘故。接下来我们看中医是如何落地的,中医的落地方式无外乎两种:一个是内服方药;一个是外部理疗;内服方药体系起源的首部经典是《伤寒杂病论》,针灸推拿体系起源的首部经典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出生年代 | 考证 针推体系源于人体经络学说,而经络学说迄今为止经过考证并流传下来的唯一首部文献便是《黄帝内经》,十四条正经360多个穴位记录的精准清晰,最让人不解的是,即便是运用现代高科技,从无到有的找出这么多经络穴位都是一件极难实现的事,更何况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我们更倾向于远古时期确有修行出超常能力的圣贤通过返观内照元气的运行而总结,但这只是猜测,至今仍是个谜。而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也是众说纷纭,笔者最终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公元前96年即《史记》成书时间,到公元前26年《汉书. 艺文志》成书之间!理由如下: 1. 《内经》文辞表达习惯明显异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语言形式,而黄帝的时代甲骨文都不一定出台,更不可能有这么精湛的表达文字;因此排除了战国以前乃至黄帝时期成书的可能; 2. 秦朝以法家治世赢得天下,而西汉初年至武帝独尊儒术之前,始终推崇先秦道家“黄老之学”,著书立说多有假托黄帝及其臣子的习惯,而武帝之后历代始终是以儒家治世直至清末民国时期,故而推断,这段时间是《内经》成书可能性最难得的时机; 3. 公元前96年的《史记》记述了汉以前所有重量级人物、事件、及其典籍,而《内经》这么重要的文献却从未提及。而公元前26年的《艺文志. 方技略》是现今为止首次提出《黄帝内经》的文献记录,此间也正是中华文明思想从道家向儒家大转折的关键时期! 4. 经现代考证,《内经》七篇大论的词语习惯与其他篇幅也明显不同,故判断该书并非一人一时之所作,只是在此期间恰好完美收官而已!笔者推论,能组织编纂如此巨作也非常人之所能为,高度怀疑该书与某些诸侯王公贵族集合的门客团体有关,很巧的是,就在这一时期,推崇道家思想的淮南王刘安召集了“八公”等数千门客编写了《淮南鸿烈》,也不排除其中有大量医学有志之士组织整理《内经》的可能。 中药与方剂的历史由来 | 考证 说起中药,我们能联想到最早也不过是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了,然而这一点又让人费解了,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代,从大自然成千上万的物种中寻找出几百种能精准解决人体疾病问题的作为药材使用,恐怕是几代人都难以完成的事,甚至根本就无从下手!更何况在远古时期。我们仍然怀疑或有高度修为的圣者通过感知万物的属性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而做出的总结。那后世医家和历代中医人没有上古先人修行的能力怎么办呢?您或许会说:靠经验积累越老越行呗!若是如此就又回到了“凡人尝百草”的伪命题中来了,中医难在探寻标准,而并非难于经验积累,中医靠的是悟性,经验积累一定是医者在精于复杂的哲学逻辑和辨证思维基础之上的,否则经验则无从谈起! 目前有文献记载,史上最早的方剂典籍是商朝宰相伊尹写的《汤液经法》,相传是一部道家思想的中医食疗和方药相结合的著作。伊尹本是商汤的重臣,但他厨艺精湛,“以厨论天下”赢得了汤王的高度认可并封为宰相结束了夏朝的统治,《道德经》所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典故也源于此!于是伊尹又解决了老百姓的入口问题,被后世尊为“中华厨祖”,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百姓每天吃的饭是一碗汤,生病了也是一碗汤,所以上古“医食不分”“医食同源”,然而可惜的是该书早已失传,非但如此,在《伤寒杂病论》以前的所有方药有关的书籍均已失佚!没错!仅存一本书,名曰《伤寒杂病论》,为什么会这么惨?很简单,《伤寒论序》中也曾提到,当时的人和现在一样,追逐“官本位”是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忽视养生和健康,医生社会地位并不高,若是王公士族身边发生点小事必会载入史册并代代流传,医生医术则远远没有那么受重视,又常常遭遇兵荒马乱难免会造成经典遗失,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我们首先要感谢张仲景,若无《伤寒》传世,则方药体系必如暗夜游魂!其次要感谢王叔和的意外发现北宋发明的印刷术,让经方一脉难得流传至今! 经方虽难,却能真实医病;时方虽易,容易糊涂弄人。自宋朝灭亡以后,中医也受到一定影响技术开始衰落,时方开始流行,时方是一种简单易学却生搬硬套的固化公式,临证往往奏效不佳。清朝灭亡以后,自民国时代起,国人大都崇拜西方的一切,中医更加走向没落,没落的重心在于华夏儿女多数不懂中医文化,也不深入了解中医文化,要么用西医理念去认知中医,要么标榜中医流于偏颇和肤浅,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东汉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曾先后多次请孙思邈进京授其爵位而被推辞,清朝名医徐灵胎曾成功解决政府兴修水利的难题而又谢绝做乾隆的御医。。。所以看来,真正的中医,必是“上能治国、中能治水、下能治人”,此三治难易想通,不分轻重,岂容世俗小觑! 读完此篇,希望能令曾经屹立于东方的华夏睡狮再次文化觉醒!。。敬与诸君共勉!谢谢! 于斌 2020年1月5日酉时
于斌
主治医师
常州江南医院
15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