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患者肝功能异常,疑似与饮酒和脂肪肝有关,寻求治疗建议。患者男性25岁
就诊科室: 中医肝胆科
医生建议
建议:患者肝功能异常可能由饮酒和脂肪肝引起,需排除病毒和药物影响。住院治疗为佳。同时,患者需减肥、戒酒。药物治疗可选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强肝胶囊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治疗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定期监测肝功能恢复情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相关问诊
眼干涩,肝火大,睡眠不好,大便粘稠。患者男性34岁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肝火旺盛可能是由湿热引起的,建议使用肝爽颗粒进行调理,并注意减少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杨明博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八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出现吐血、拉血和身体发黄的症状,怀疑是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男性49岁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住院治疗,进行胃镜下止血。中药如云南白药可辅助治疗,但需禁食禁饮。建议患者尽快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杨明博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八医院
查看详情
女性患者有排便困难、睡眠障碍和皮肤病,希望得到治疗建议。患者女性54岁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判断为排便困难、睡眠障碍和皮肤病。建议长期服用玉屏风散和参苓白术散来提高免疫力和健脾益气。对于排便困难,需要定期复查小肠狭窄情况,并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睡眠障碍可以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和规律作息来缓解。皮肤病需要避免刺激和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
杨明博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八医院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是否需要抗病毒,不是只看肝功能
有病友的家人咨询,患者男性,43岁,知道自己有肝病10多年了,化验单检查显示小三阳,DNA病毒是10的4次方,患者血脂偏高、肝功、肾功、甲胎蛋白、血常规都正常,腹部彩超肝实质回声增强。 仔细询问患者的家族史,被告知患者父亲曾有慢性慢性病,最终因为肝癌去世。 之前我已经讲过,目前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比以前更加宽泛。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即使肝功能以及B超完全正常,只要病毒是阳性,就要建议抗病毒治疗。如果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则建议40岁以上就要抗病毒治疗,毕竟慢性肝病的预后与年龄,家族史,病毒定量及肝功能均有关系。 图片 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是将抗病毒治疗的指征进一步扩大:指南建议: 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B1);(2)年龄> 30岁(B1); (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 2)或纤维化(S≥2)(B1);(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B1)。 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HBs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A1)。 患者家属奇怪,患者自觉目前没有什么特殊的不适,之前也有很多人说目前可以不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为什么我就要求抗病毒治疗了呢?我的依据就是对于有乙肝家族病史的患者,男性年龄大于30岁,病毒能检测到,不管肝功是否正常,都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就这位患者而言,患者有家族史,年龄大于40岁,合并有脂肪肝,目前病毒定量大于10的4次方,是需要及时的抗病毒治疗的。 很多人担心抗病毒药吃了之后就不能停药,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毕竟目前慢乙肝就是一个普通的慢性病,只要每天一粒药,就可以把病毒控制的很好,防止病情进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提到了抗病毒治疗的停药的问题。 指南建议: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如因各种原因希望停药,治疗1年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和HBeAg血清学转换,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且HBsAg< 200 IU/ml,可尝试停药,但应严密监测,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B1)。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患者很关心的,都比较关心看病毒药的价格。目前很多医院都是国家集中采购的抗病毒药,一个月价格不足10块钱,可以说费用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最重要的是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
杨明博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八医院
6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肝病患者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西安最近几周气温变化较大,给人一种春夏秋冬四季随机播放的感觉。估计很多人早早地把冬装褪去。这个这温差也正应了古语“二月棉袄休急撇,三月还有梨花雪”。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到了不要急着脱掉冬装,需要适当“捂一捂”。 什么是“春捂”?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天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之时,不要随意减去厚衣服,应当适当的捂一捂,以免受寒而变生他病。 为什么要“春捂”? 《黄帝内经》说:“春伤于风”春季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北方的初春还会有倒春寒,寒意十足,所以“春捂”就更重要了。 “春捂”的好处有哪些? 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有利于抵御风寒。 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春捂”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在春季,由于刚刚经历冬季,人体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否则,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春天不注意防寒,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早春为一年中心肌梗死的发作高峰期之一,这是春寒刺激心肌耗氧缺血指数上升,而造成冠心病负荷加重的缘故。同时,又因冷空气使外表皮肤血管收缩引起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往往引起脑血管痉挛而发生中风。 什么情况下需要“春捂”? 注意温度。昼夜温差大于 8-10℃,或者气温在 15℃以内。 冷空气来临前 24-48 小时。 “春捂”注意事项? 注意适度。 老人/孩子多捂 7-14 天。 注意锻炼。 哪些人不适合“春捂”? “春捂”更多适用于那些平素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那些体质偏于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合适了。
杨明博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八医院
6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