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找医生 >

黄世威 >

中医问诊关于药物处方的过程

疾病详情
患者因皮肤问题寻求中医帮助,希望开具包含白芷、白术、白附子等药材的方子,医生建议三副药。患者男性43岁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包含白芷、白术的方子,共三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建议患者在正规药店购买药品,确保药品质量。注意事项:药房可能无法提供打粉服务,需注意药品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药品受潮或过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登录查看该医生的全部信息 >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患者
你好,我想在线咨询一下中医。我有一些身体不适,需要开方子。
医生
你好,我是中医黄世威医生。请告诉我你的具体症状,我会为你提供相应的医疗咨询服务。
相关问诊

我想通过中医调理高血脂和甘油三脂问题,医生建议我开具四味中药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患者男性64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2

医生建议:针对高血脂甘油三脂问题,建议使用中药调理,总量达到1000克,每天一勺。同时,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合理饮食,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控制体重,适量运动。

黄世威

副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查看详情

心跳快,心电图显示右心室高电压,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男性33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右心室高电压可能提示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建议患者去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由专科医生评估病情并提供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

黄世威

副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近期一动就容易出汗,且汗量较大,想咨询医生寻求帮助。患者男性24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3

医生建议:根据症状,患者可能患有表虚不固导致的多汗。医生建议使用生脉饮敛阴固表止汗。同时,建议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少吃生冷食物,养好脾胃。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适当锻炼以增强体力。继续观察症状变化,如持续加重,请及时就医。

黄世威

副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2024三伏天来啦!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三伏天吃些啥? 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的节气,适合冬病夏治。比如阳虚的人,可以适当吃点羊肉、黄鳝、母鸡、韭菜、荔枝、龙眼等食物;对于易上火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点香瓜、西瓜、梨、香蕉、莲藕、西红柿等。多吃些苦瓜、蒲公英、莴笋、芹菜、莲子、百合等苦味食物,有清热、解热祛暑,清除疲劳作用。可以多喝温开水、淡茶水,少量多次的补充水分。出汗多的人,可以适当喝淡盐水。为防止中暑,可以多吃些富含钾的食物。如大豆、毛豆、红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带等。 三伏天禁忌不能犯! 忌猛吃冷饮。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食用生冷食物会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或出现黏膜水肿甚至糜烂。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冷饮,很有可能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建议饮食均衡。冷饮要适量食用,不要贪凉。 忌不开窗通风。三伏天天气炎热,不少人会长时间关闭窗户吹空调。然而,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长期闭窗不通风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更容易致病。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忌冷风直吹。猛吹空调特别容易使原本就很疲惫的颈椎肌肉雪上加霜,甚至“罢工”。空调对着颈椎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后背酸痛。建议在夏季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避免把颈肩肌肉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 忌不出汗。出汗让人不舒服,黏糊糊的,有异味。所以很多人都尽量减少活动,吹空调,用止汗露减少出汗。其实,三伏天出汗是人体最好的“补品”。正常的出汗有利于身体健康,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功能,改善循环。适当出汗还能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邪和热毒,人也变得精神抖擞。 忌过度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少人大汗淋漓仍坚持锻炼。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尽量避免在盛夏过度运动。因为,出汗会导致血液粘稠,容易引起心脏病,脑梗等。建议三伏天要以避暑为主,静以养心,适量运动。伏天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可以试试走路锻炼,每天快走30分钟至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2024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4年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中伏:2024年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2024年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共40天。 三伏将至,“防病致病”不可错过~

黄世威

副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1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得了“手癣、湿疹” 别心烦,壮医经典帮你忙

立秋已至,我们岭南地区依然炎热异常,南方多湿,湿热的天气使部分患者出现了各种皮疹,近期门诊接诊了一些皮肤病患者,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年男性“鹅掌风(手癣)”患者,和一位老年女性“顽固性湿疹”患者。 鹅掌风,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医病名,主要用来形容手掌、脚掌部位皮肤出现的肥厚、干燥、皲裂、脱屑等症状,这些症状与鹅脚掌的外观相似,故而得名。在中医理论中,鹅掌风的形成与外感湿热之毒、气血不能濡养局部皮肤等因素密切相关。 西医称之为手癣,是一种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皮肤浅表真菌感染。手癣主要发生在手掌和指间,手癣的致病真菌与足癣相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其次还有白色念珠菌等。手癣有一定的传染性,其治疗需要及时且彻底,防止病情扩散和反复发作。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两种。比如外用的抗真菌类克霉唑霜、咪康唑软膏等,程较久、局部治疗效果差的患者,一般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大家都知道,手足癣是常见皮肤病,不仅容易传染、复发,还很难根治,西医基本是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常常抱怨,用药时症状好转,但停药又反复,就像割韭菜一样,割完又长,有时候都不愿意治疗了。其实,我们广西壮族先民对湿疹等皮肤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诊疗方法。 壮医理论认为,湿疹(“能嫩能唅”)的病因多为湿毒、热毒、风毒蕴阻龙路、火路,通过气血蕴结于肌表皮肤,导致道路不畅,气血瘀滞。因此,治疗湿疹的总原则是“清热解毒,通关开窍,祛风活络”。壮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的刺激,直接作用于龙路、火路在体表的网结,疏通淤滞,祛毒外出,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气血平衡。 1.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医外治法中的精髓之一。它采用多种壮药及药酒浸泡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这种方法能够通过局部的刺激,调整机体气血归于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湿疹治疗中,药线点灸具有显著的止痒、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的独特功效,适用于各阶段的湿疹治疗。 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在壮医理论的指导下,先以莲花针叩刺患处,疏通龙路、火路的气血,再以拔罐法拔除瘀血、余毒。此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湿疹,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案例1 韦某,45岁,“鹅掌风”十余年,曾在省内外多家三甲医院、皮肤专科医院就诊,手部湿疹一直未好,双手掌皮肤潮红、出血、肥厚、干燥、皲裂、脱屑交替出现,且瘙痒无比,既影响生活也影响美观,为寻求壮医治疗遂来壮医经典门诊就诊。一诊结合患者壮医五诊情况予中壮药7剂及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后手部皲裂、出血、瘙痒症状改善70%(下图)。二诊继续巩固治疗7剂症状基本消除,后期重点改善体质以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 案例2 刘某,72岁,全身多发性湿疹伴瘙痒十余年,经过中西医治疗,症状稍改善,原来臀部、四肢皮疹稍减少,目前主要是颈部前胸皮肤潮红、皲裂、瘙痒、疼痛,为求壮医治疗遂来壮医经典门诊就诊。一诊予中壮药5剂及壮医天阴阳针法治疗后皮疹大片消退、皲裂、出血、瘙痒症状改善80%(下图)。二诊继续予中壮药内服、配合壮医全身药浴、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颈前及胸部皮疹完全消退,遗留少许白色陈旧性疤痕。 中壮医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疗效显著:中壮医治疗皮肤病在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防止复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通过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减轻瘙痒、干燥、皲裂等症状。 2. 调节免疫:中壮医治疗皮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因此,中壮医治疗皮肤病不仅注重局部皮损的治疗,还注重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通过内服中壮药,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复发。 3. 预防复发:中壮医治疗皮肤病不仅关注当前的治疗效果,还注重预防复发。通过调节患者的体质、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此外,中壮医还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理身体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4.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都是不同的,中壮医治疗皮肤病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种个体化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黄世威 ,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师从国医大师黄瑾明教授、广西名中医李莉教授,广西第二批中壮瑶医优秀临床人才。擅长治疗:月经失调、不育不孕、辅助生殖前后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面部色斑、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慢性鼻炎、慢性胃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痤疮、口腔溃疡、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多汗、小儿咳嗽、湿疹、遗尿、疳积等以及各类亚健康人群调理。

黄世威

副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