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找医生 >

赵翔 >

包皮不能完全翻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疾病详情
17岁男孩包皮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完全翻开,但勃起时只能翻开三分之一,是否需要割包皮?患者男性17岁
就诊科室: 小儿泌尿外科
医生建议
这种情况不属于包茎,不影响正常功能。可以不做包皮手术,平时多翻包皮清洗,勃起时也可以稍微用点力翻一下,但不要用暴力,循序渐进,逐渐扩大翻开的范围。可以使用激素药膏帮助松弛包皮,但不宜用时间太久,通常不要超过一个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登录查看该医生的全部信息 >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患者
我儿子17岁,包皮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完全翻开,但勃起时只能翻开三分之一。这种情况有处理方法吗?
医生
这种情况不影响正常功能。可以不做包皮手术,平时多翻包皮清洗,勃起时也可以稍微用点力翻一下,但不要用暴力,循序渐进,逐渐扩大翻开的范围。
相关文章

文章 孩子包茎怎么办?要不要割包皮?

每年暑假都是男孩子“割包皮”的高峰期。男孩是不是都要割包皮呢?肯定不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哪些孩子需要割,哪些孩子不需要割! 1. 包茎和包皮过长 要搞清楚到底要不要割包皮,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包茎和包皮过长。 包茎:是指包皮将阴茎头完全覆盖“包住”,且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显露出阴茎头。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将阴茎头完全覆盖“包住”,但可以上翻,并完全显露出阴茎头。 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区别很简单,一个可以翻上去露出阴茎头,一个不能。 2. 包茎是不是一定要割包皮? 既然包皮翻不上去,露不出阴茎头,那么“包茎”是不是就必须要割包皮了? 其实也不完全是。如果是成年人还有包茎,那肯是要割的。 但是小孩子又不一样,小孩子可能是“生理性包茎”。 什么是生理性包茎? 其实几乎所有正常小男孩出生的时候都是有包茎的,这称之为“生理性包茎”。如果出生的时候没有包茎,反而可能是生殖器发育异常,比如“尿道下裂”。 随着生长发育,生理性包茎会逐渐好转,包皮会逐渐变得可以回缩,显露出阴茎头。 据统计,1岁时大约50%的包皮可以回缩显露出阴茎头,3岁时这一比例可达到89%。到6-7岁大约还有8%的小男孩有包茎。 3 什么样的包皮必须割? 生理性包茎有自发好转的可能,所以自然是不一定非得割包皮的。 与“生理性包茎”相对应的是“病理性包茎”。 病理性包茎是指由于反复包皮龟头炎或不正确的翻包皮等原因导致包皮出现了瘢痕狭窄。这种存在瘢痕狭窄的病理性包茎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的。 聪明的家长看到这里应该已经知道,病理性包茎是必须要切包皮的。 知识拓展: 干燥闭塞性龟头炎 又称为苔藓硬化性龟头炎,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种慢性炎症,据统计17%的10岁以内的包茎儿童存在这种干燥闭塞性龟头炎。 另外,除了病理性包茎,在生理性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情况下如果经常发生包皮龟头炎(包皮痒痛、红肿)或泌尿道感染,也是需要割包皮的,割除包皮可以显著降低男童阴茎头的细菌定植情况。 综上所述,必需要割的包皮一般来说就两种情况: 1、病理性包茎 ; 2、反复包皮龟头炎或泌尿道感染 。 另外,少数特殊情况,比如包皮上长了痣、血管瘤,那也要考虑手术时一起割掉包皮。 4. 生理性包茎需要治疗吗? 3岁以内的生理性包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 3岁以后还有包茎,也可以不治疗。 想要治疗可以先考虑 保守治疗:0.05-0.1%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乳膏(如艾洛松软膏)局部外用,一天2次,持续4-8周,有效率在80%以上,但是有一定复发概率(17%)。也可以自行尝试经常将宝宝的包皮稍微往上翻一下,但是切忌不能强行翻包皮,以免损伤后形成瘢痕。 值得注意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包皮粘连”是无效的。 包皮粘连是指包皮跟阴茎头紧紧粘在一起,无法分开。包茎的儿童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包皮粘连,但是包皮粘连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包茎,据统计6-7岁的非包茎男童中60%以上存在包皮粘连。包皮粘连也有一定自发好转的概率,到16-17岁时包皮粘连的比例会降至大约3%。阴茎的自发勃起以及包皮垢(包皮脱落的上皮碎片及分泌物)的产生都是促使包皮粘连分离的因素。 知识拓展:小孩子的 包皮垢 实际上是包皮脱落的上皮碎片及分泌物堆积导致,表现为包皮下方白色的肿物,有些家长会误以为是长了什么东西,着急地带孩子到门诊来看。实际上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包皮垢的堆积也是促使包皮粘连分离的因素之一。国外有些人会称之为 包皮珍珠 。 对于包皮粘连的儿童切勿自行强行上翻包皮分离粘连,以免造成损伤形成瘢痕。可以到小儿泌尿外科门诊找医生做包皮粘连分离。 5.生理性包茎和包皮过长需要割包皮吗? 科学的来讲,没有症状的生理性包茎和包皮过长都是属于可割可不割的包皮。 也就是说割了也可以,不割也没什么大问题,更多取决于家长的意愿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从卫生角度来讲,割去包皮会更利于保持阴茎头的卫生,降低细菌及病毒感染的概率,成年后也可降低伴侣感染几率。在美国大多数新生儿一出生就会被割去包皮,很多宗教中也存在“割礼”的习俗。 TIP1:如果孩子仅仅是包皮过长,可以不割包皮,但是一定要每日翻开包皮清洗,保持卫生。 TIP2:如果孩子的包皮卫生难以保持、有异味、经常瘙痒,或者是包皮实在是太长了,也可以选择割包皮。 TIP3:问:如果孩子都6岁了,还是“生理性包茎”,一点都翻不上来,那到底要不要割? 答:科学的来讲,如果没有反复红肿痒痛等包皮发炎的情况,还是可割可不割。如果家长想采用干脆利索的处理方法,那就直接割掉,割了一了百了,没有后顾之忧。不想“直接割包皮”的家长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者尝试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临床上,对于7岁以上包茎严重、预计无法自行翻开包皮的孩子,一般建议割包皮治疗。 6. 割包皮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割包皮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包皮环”或者“包皮切割缝合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经济便捷,6-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在门诊手术,不需要住院,随做随走。“包皮环”或“包皮钉”一般需要2-4周才能完全脱落。目前多采用这两种方式割包皮。 另外一种就是传统的手术“包皮环切术”。目前应用比较少,一般需要全麻手术,主要适用于6岁以内无法局麻但又必须手术的孩子;严重的病理性包茎也需要全麻下传统手术;另外合并其他异常情况(如系带过短、包皮痣等),也需要全麻传统手术。 7. 哪些情况不能割包皮? 不是所有的包皮都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割的。 有一些阴茎发育异常的情况是万万不能割包皮的,比如前面说的“尿道下裂”以及“隐匿性阴茎”、“阴茎下弯”等特殊情况,是不能割包皮的。 “尿道下裂”以及“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治疗都需要利用到包皮的皮肤,如果包皮被切掉了,那后续的处理就会非常麻烦。 8. 总结 必须割的包皮: 1、病理性包茎 ; 2、反复包皮龟头炎或泌尿道感染 。 建议割的包皮:1、包皮太长;2、包皮卫生难以维持,包皮异味、包皮瘙痒等 不能割的包皮:1、尿道下裂;2、隐匿性阴茎;3、其他阴茎发育异常情况。 可割可不割的包皮:1、生理性包茎;2、包皮过长。 割包皮的方式:1、门诊局麻手术(包皮环或切割缝合器);2、住院全麻手术(包皮环切术)。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遇到包皮到底需不需要割?能不能割?该怎么割?的问题,还是建议带孩子到专业的小儿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注:本文主要参考欧洲小儿泌尿外科指南。

赵翔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4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两边“蛋蛋”不一样大,是怎么回事?

“蛋蛋”,是生活中我们对睾丸俗称,也是小男孩的“命根子”。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雄性激素以及产生精子。雄性激素主要负责促进男性外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如胡须、喉结、健壮的肌肉等)的发育,同时也促进精子的生成。精子则负责传宗接代。 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两个“蛋蛋”,左右各一个,大小也应该差不多。如果发现宝宝两边的“蛋蛋”不一样大,家长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1. 蛋蛋“迷路”找不到家——隐睾 如果发现宝宝一侧阴囊大,另一侧阴囊小,摸上去只有一边有“蛋蛋”,而另一边没有,这种情况可能是“隐睾”。 隐睾,简单说就是宝宝的一侧睾丸可能还“隐藏”在肚子里,没有完全下降到阴囊。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人体的睾丸是从腹腔慢慢下降到阴囊的,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了睾丸下降,就会造成“隐睾”。 隐睾的发生率大约为1%~ 4%,多数都是单侧隐睾,也有少部分为双侧隐睾。一旦发现睾丸“迷路”,请及时到小儿泌尿外科就诊。 少部分病情较轻的患儿,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动态观察,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睾丸仍有一定几率可以继续下降;但是,大多数患儿需要在半岁至1岁左右通过手术方式将睾丸放到阴囊里,这样睾丸才能正常发育,发挥正常功能。 隐睾会影响睾丸的发育,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睾丸发育不良甚至萎缩。这是因为睾丸的发育需要较低的温度,阴囊内的温度是最适合睾丸发育的,而腹腔内的温度则较高,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2.“家被水淹”蛋蛋被泡了——鞘膜积液 如摸到患儿两侧都有睾丸,只是一侧大一侧小,大的一侧像是被一包水包住了一样,用手电筒照一下还有透亮的感觉,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鞘膜积液”。 人体睾丸是由腹腔逐渐下降到阴囊的,就会存在一个下降的通道,正常宝宝出生时这个通道就已经闭合了。如果这个通道没能完全关闭,就会留下一个“管子”与腹腔相通,这样肚子里的“水”就会顺着这个管子流到“蛋蛋”的周围,形成鞘膜积液。有时,积液还会在阴囊和腹腔之间来回跑,阴囊就会有时大时小的情况。 新生男宝宝中出现鞘膜积液症状约占5%。一旦发现宝宝有鞘膜积液,宝爸宝妈也不需要着急,有一小部分鞘膜积液是可以自愈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动态观察。 但是,如果观察到2岁还没好,则需要尽早看小儿泌尿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睾丸长期被积液包裹,会导致散热较差,温度相对增高,因此也会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 3. 鸠占鹊巢,蛋蛋被挤到了——腹股沟斜疝 “疝气”,即“腹股沟斜疝”,也会让蛋蛋的形状发生变化。腹股沟斜疝跟鞘膜积液形成的原理其实差不多,当这个通道非常宽大的时候,从腹腔下来的就不仅仅是“水”了,肚子里的肠子也会通过这个通道下降至阴囊。尤其小孩哭闹或者剧烈运动后,肠子就会被挤进阴囊,形成“疝气”。腹股沟斜疝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 ~ 5%。 腹股沟斜疝不及时处理,风险较高。因为肠子掉到阴囊里,有时候会出现被“卡住”的情况,也就是“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严重时肠子可能会被卡坏死,甚至还有睾丸被卡压坏死的情况。所以临床上,要更加积极地治疗。半岁以后就可以手术治疗,如半岁以内发作频繁也需考虑手术治疗。 除了以上三种比较常见的病因,其他一些少见的情况(比如睾丸囊肿、睾丸肿瘤、附睾睾丸炎、睾丸扭转等)也可能会导致两边蛋蛋不一样大。当宝宝出现两边蛋蛋不一样大时,需要找小儿泌尿外科医生检查,听取专业的处理建议,不能因小失大。

赵翔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还在“尿床”怎么办?

孩子还在尿床?先不要着急 孩子尿床在医学上称之为“遗尿症”,是儿童期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比较焦虑,孩子往往也会自卑。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遗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治疗遗尿。 1. 遗尿的定义 医学上,遗尿症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如夜间型、白昼型、昼夜型、原发性、继发性等等。 大多数小孩只在晚上睡觉时才尿床,这种情况称之为单症状性夜遗尿,我们这里主要讲的也是这种“原发性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 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是指年龄大于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 对于非单症状性遗尿或继发性遗尿,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我们不在这里进行介绍。这些复杂性遗尿往往是由于其他一些疾病引起,比如慢性肾衰、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糖尿病、泌尿道感染、龟头包皮炎、外阴炎、便秘、大脑发育不全、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征等,治疗起来也更加复杂。 2. 遗尿的病因 “排尿”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其实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神经调控机制,涉及到人体多个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 儿童由于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就可能存在排尿控制系统发育不成熟的情况。多数儿童能够正常控制白天排尿的发育周期一般为18个月,也就是大概1岁半时能够白天自主控制排尿。 但是,并不是每个儿童的排尿控制系统都会“如期“发育完善。据统计,5岁时遗尿的发生率大概为30%,7岁时大概10%,10岁时大概5%,17岁时大概0.7%。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系统会逐渐发育成熟,遗尿也可能自发缓解。 对于单症状性夜间遗尿,背后的发病原因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睡眠觉醒异常、夜间多尿、生理节律紊乱、脑神经发育延迟等。 大多数夜间遗尿儿童都存在睡眠觉醒异常情况,也就是叫不醒,醒不来,当膀胱需要排尿时没办法自己醒来起床排尿。这种情况主要是与唤醒阈值偏高有关。 另外一种重要原因是夜间多尿。也就是夜晚尿量偏多。夜间多尿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活习惯因素,有些儿童睡前有大量喝水、饮料、牛奶、西瓜等含水量多或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另外一种重要的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抗利尿激素是人体控制夜间尿量的主要激素,正常情况下夜间抗利尿激素水平会增高,抑制尿液的产生,这样夜间尿量就会降低。但是如果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仍然偏高,引发尿床的情况。 3. 遗尿需要做哪些检查 孩子存在尿床的情况,家长往往都比较焦虑,孩子自己也会有自卑现象。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一些常规的辅助检查,确定孩子遗尿的类型,排除有没有复杂性疾病引起的遗尿情况。一般来说需要做以下几种检查。 (1) 尿常规:检测有没有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症等情况。 (2)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泌尿泌尿系统有没有发育畸形,检测膀胱容量等。 (3) 尿动力检查:检测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状态。 (4) 腰骶部磁共振:排除有没有腰骶椎神经发育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先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必要时再行尿动力检查以及腰骶部磁共振检查,后面这两个检查做起来比较麻烦,小孩子往往存在不能很好配合的情况。 4. 排尿日记 对于遗尿的治疗,详细记录排尿日记是非常必要的,医生可以根据排尿日记了解孩子的排尿情况,指导后续的治疗。 需要详细记录一天24小时内的饮水量以及排尿情况。一般需要记录3-4个白天和连续7个夜晚的饮水及排尿情况。对于上学的儿童,可记录周末2个白天的饮水及排尿情况。可以按照下面两个表格来记录。 24小时排尿日记: 夜间排尿日记: 5. 遗尿的治疗 对于单症状性夜间遗尿,没有很方便快捷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来治疗,家长必须要有耐心。 (1) 首先要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 晚餐一定要清淡,不能太咸,要少油少盐,尽量避免粥、汤等饮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吃糖过多也可能会增加夜间尿量。 睡前2-3小时不能再进食或饮水,包括粥汤、水果、牛奶、果汁、茶水、咖啡、饮料等都要禁止饮用。 另外晚上睡前也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等引起过度兴奋的情况。 白天要鼓励孩子多饮水,以保证一天所需的水量,这样孩子晚上对水的需求量也会减少。 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排尿、排便习惯。白天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每天定时排空大便,避免便秘的情况,因为便秘也会引起排尿异常。 另外家长也应该多鼓励孩子,不能责备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2) 遗尿报警器唤醒治疗。 如果单纯通过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遗尿情况还是无法改善,可以采用唤醒治疗。推荐用遗尿报警器。遗尿报警器是国际儿童尿控协会推荐的儿童夜遗尿一线治疗手段。 遗尿报警器的原理是将可以检测尿液的探头放置于“尿不湿“中,当孩子排尿后,探头检测到尿液就会报警。一开始报警时孩子可能叫不醒,家长需要将孩子叫起来再去卫生间排一次尿,后期报警时患儿可自己起床去排尿。 遗尿报警器的有效率高达65%-70%。一般需要连用8周或更长时间。要持续治疗2-3个月或至患儿连续14个夜晚无尿床。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闹钟或人工定时叫醒患儿去排尿的办法是不能代替遗尿报警器的,因为闹钟或人工叫醒的时间不能与膀胱充盈排尿的时间同步,不能形成有效的条件反射。 (3) 去氨加压素治疗 对于有夜间尿量增多,也就是存在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情况的儿童,需要口服去氨加压素治疗。 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可以有效降低夜间的尿量。 一般起始剂量0.2mg/d,最大剂量0.6mg/d。睡前1小时服用。 一般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可以联合遗尿报警器共同治疗。服用至连续停止尿床2个月。 参考书籍:《儿童遗尿症诊疗规范》

赵翔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