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患者长胖,月经不调,周期不准,疑似肥胖相关疾病。患者女性24岁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医生建议
肥胖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同时,月经不调可能需要检查性激素水平。请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相关问诊
患者就诊咨询,了解医生排班及就诊流程。患者女性28岁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29
医生建议:建议:医生提醒患者就诊前提前联系并告知预计到达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就诊时间。患者到达医院后,可直接前往指定诊室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提供相应治疗和生活建议。
付真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甲状腺功能复查无特殊感觉,咨询饮食调整。患者女性37岁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36
医生建议: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整,少吃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保持尿碘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无需单独补硒。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
付真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空腹血糖14,需查肝肾功能,糖尿病酮症用药咨询患者女性40岁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33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4,需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和糖化血红蛋白。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建议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多饮水。
付真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磺脲类降糖药用药的注意事项
磺脲类降糖药药物有很多,主要有: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格列本脲。虽然都是磺脲类药物,但是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禁忌人群都有所不同。本文就详细为你科普磺脲类降糖药用药的注意事项: 1.格列喹酮 用法用量: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一般日剂量为15-120毫克,可遵医嘱适当调节剂量,通常日剂量为30毫克以内者可于早餐前一次服用,更大剂量应分3次,分别于餐前服用。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80毫克。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就医复查。 2)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肾功能轻度异常时,尚可使用。但是当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3)治疗过程中,如果有不适应从速就医,如低血糖、发热、皮疹、恶心等。 4)为了尽量减少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患者应坚持严格的饮食治疗,绝不能因增加药量而放松饮食控制。 5)按时进食,如未按时进食,可以引起低血糖。 6)胃肠反应一般为暂时性的,随着治疗继续而消失,一旦有皮肤过敏反应,应停用。 禁忌人群:1型糖尿病;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期;糖尿病合并酸中毒或酮症;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及晚期尿毒症患者。 2.格列吡嗪 用法用量:口服,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2.5-20毫克/日,早餐前30分钟服用。日剂量超过15毫克,宜在早、中、晚分3次餐前服用。 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遵医嘱,注意饮食控制和用药时间。 2)治疗早期,如果出现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等症状,警惕可能是低血糖,及时补充糖分,严重者立即就医。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的病人,可能会联合胰岛素,以维持正常血糖代谢。 3)用药期间,避免饮酒。 禁忌人群: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糖尿病昏迷前期或昏迷期禁用;肝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及对格列吡嗪过敏者禁用。 3.格列吡嗪控释片 用法用量:常用的起始剂量为每天5毫克,与早餐同时服用。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每日最大剂量是20毫克。 注意事项: 1)格列吡嗪控释片须整片吞服,不能嚼碎、分开,药片的空壳会排出体外,可能会在粪便中偶然出现类似药片样的东西。 2)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服用格列吡嗪,如果发生了低血糖,低血糖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应提前防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3)如果身体出现以下应激情况,如发热、外伤、感染或手术等,可能会出现血糖失控,这种情况下须停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改用胰岛素治疗。 禁忌人群: 1)已知对格列吡嗪控释片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2)1型糖尿病患者,伴或不伴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这种情况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4.格列齐特片 用法用量:口服,开始用量40-80毫克,一日1-2次,以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至一日80-240毫克,分2-3次服用,待血糖稳定后,每日改服维持量,老年患者酌减。 注意事项: 1)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情况及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2)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 3)与抗凝药合用时,应定期做凝血检查。 4)格列齐特用量过大、进食过少或剧烈运动时,应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 5)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尿糖。 禁忌人群: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磺脲药过敏者禁用。 5.格列齐特缓释片 用法用量:每天可以服用30-120毫克,每日1次,早餐时服用,建议吞服。首次建议剂量为每日30毫克,如果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此剂量用作维持剂量。如果血糖没有得到控制,可逐次增加剂量至每日60毫克、90毫克、120毫克,最大日剂量不超过120毫克。 注意事项:在使用药物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 禁忌人群: 已知对格列齐特或其中某一种赋形剂(药品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其他磺脲类、磺胺类药物过敏; 1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驱昏迷和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肾或肝功能不全; 应用咪康唑治疗者; 哺乳期。 6.格列美脲 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是每日1毫克,如有必要,剂量逐渐增加至2毫克、3毫克、4毫克、6毫克,通常每日剂量为1-4毫克,建议早餐前服用。须以足量的液体(大约1/2杯)吞服,不得嚼服。 注意事项: 1)在治疗的最初几周,低血糖的风险可能增加,尤其有必要小心监测血糖。 2)在应激情况下(例如外伤、手术、感染)血糖调节可能不理想,为保持良好代谢控制,可能有必要临时改用胰岛素。 3)G6PD缺乏症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有G6PD缺乏症的患者,应考虑非磺脲类药物代替。 禁忌人群:对格列美脲、其他磺脲类、其他磺胺类或格列美脲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1型糖尿病,糖尿病昏迷,酮症酸中毒患者。 7.格列本脲 用法用量:口服开始2.5毫克,早餐前或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1次,轻症者1.25毫克,一日三次,三餐前服用,7日后递增每日2.5毫克。一般用量为每日5-10毫克,最大用量每日不超过15毫克。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应慎用: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老年人。 2)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肝肾功能,并进行眼科检查等。 禁忌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药过敏者;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参考文献 格列喹酮说明书.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格列吡嗪片说明书.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格列吡嗪控释片说明书.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格列齐特片说明书.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格列齐特缓释片说明书.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格列美脲说明书.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 格列本脲说明书.哈药集团. 详细了解磺脲类药物内容可点击: 磺脲类降糖药优劣势大盘点 磺脲类降糖药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 磺脲类降糖药常见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磺脲类降糖药长期吃有什么风险吗?
付真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3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磺脲类降糖药长期吃有什么风险吗?
磺脲类药物自1956年进入临床使用,降血糖能力强,循证医学证据充足,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价格较低。 目前多个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不仅能够维持血糖的平稳,还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收益大于风险。但可能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等风险。 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低血糖风险增加 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磺脲类药物,总体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并不高。通过小剂量起始、精细调整及合理选择适用人群,可以预防磺脲类药物引发的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磺脲类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不同类型的磺脲类药物,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存在差异。对于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4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治疗的症状性低血糖与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格列本脲。 磺脲类药物长期治疗对体重的影响 尽管磺脲类药物有导致体重增加的作用,但通过降糖带来的心血管获益远大于体重增加所致的心血管风险增加。 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可以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酌情联用二甲双胍及新型降糖药物等不影响体重或具有减轻体重作用的药物。 磺脲类药物疗效和安全效果已得到长期临床验证,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比较轻微,通常不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江玮,曾龙驿.磺脲类药物降糖疗效的综合评价[J].药品评价,2017,14(3):19-22,49. 高政南.磺脲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长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3):237-240. 详细了解磺脲类药物内容可点击: 磺脲类降糖药优劣势大盘点 磺脲类降糖药用药注意事项 磺脲类降糖药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 磺脲类降糖药常见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付真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3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药注意事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种抗高血糖药物。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间接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的餐后血糖升高患者。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虽然同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但在临床应用中,不同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禁忌人群不同,本文为您详细介绍。 1.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它具有竞争性抑制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糊精酶等糖类分解酶的活性,从而减缓了糖类物质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使得葡萄糖吸收进入肠黏膜的速率减慢。这样一来,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就会显著减缓。 用法用量: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一次50毫克,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100毫克,一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加至一次200毫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患者应遵医嘱调整剂量,并严格注意饮食。 2)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的前6~12个月监测肝酶的变化。如果观察到肝酶升高,尤其是在肝酶持续升高的情况下,可根据医生建议,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 3)阿卡波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如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用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加,患者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如果发生低血糖,需要用葡萄糖或蜂蜜纠正,如果吃白糖、红糖或馒头,纠正低血糖的作用差。如果发生昏迷,需及时就医。 4)糖尿病患者在发热、创伤、感染或手术时,可能发生暂时的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暂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具体遵医嘱。 禁忌人群: 1)对阿卡波糖和/或药品中的其他成分过敏者。 2)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用,尤其是炎症性肠病。 3)患有因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病,(如胃心综合征(Roemheld)、严重的疝气、肠梗阻或有肠梗阻倾向、肠溃疡)的病人禁用。 4)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25ml/min)的患者禁用。 5)严重肝病(严重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化患者禁用。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 2.伏格列波糖 伏格列波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择性双糖酶抑制剂,它在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最后一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阻止双糖分解为单糖,从而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这种药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只作用于双糖酶,而不影响其他消化酶的作用,它不会对蛋白质、脂肪或单糖的消化产生负面影响,避免了其他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1次0.2毫克,1日3次,餐前口服,服药后即刻进餐,疗效不明显时,经充分观察可以将每次用量增至0.3毫克。 注意事项: 1)服用伏格列波糖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糖值。如果用药2-3个月后,餐后2小时血糖(静脉血浆的血糖值)不能控制在11.1mmol/L以下,必须考虑用其他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2)正在服用其他降糖药物,有腹部手术史或肠梗阻史的患者,伴有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肠道疾病的患者,勒姆理尔德综合征、重度疝、大肠狭窄和溃疡等患者,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应慎用伏格列波糖。 3)从铝塑泡罩薄板中取出药物后,再服用。 禁忌人群: 1)严重酮症、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 2)严重感染的患者、手术前后的患者或严重创伤的患者。 3)对伏格列波糖的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 3.米格列醇 米格列醇是一种假单聚糖,作用广泛,对各种α-糖苷酶抑制剂均有强烈抑制作用,对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抑制作用强于阿卡波糖。与阿卡波糖相比,米格列醇对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抑制作用更强,而对淀粉酶则无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米格列醇在正餐开始时服用。初始剂量为25毫克,每天3次,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开始采用25毫克,每日1次,此后逐渐增加给药次数直到每日3次,4-8周后,增加至推荐维持剂量;推荐的维持剂量为50毫克,每天3次,维持时间大约3个月,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未达到满意控制,剂量增加至100毫克,每日3次。最大剂量是100毫克,每天3次。 注意事项: 1)如果发生低血糖,须使用葡萄糖纠正,不可以使用蔗糖;如果发生昏迷,需及时就医。 2)当处于发热、外伤、感染或手术等应激状态时,会产生暂时性血糖控制不佳,暂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3)不推荐肾损害患者使用米格列醇。 4)每3个月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禁忌人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炎症性肠病、结肠溃疡、部分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倾向的患者;慢性肠道疾病伴有明显胃肠功能紊乱,或伴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出现肠胀气情况的患者;对米格列醇或药品中的其他成分过敏者。 参考文献 苏杰英,张金苹.α-糖苷酶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国证据[J].药品评价,2015(5):27-30,46. 阿卡波糖说明书.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伏格列波糖说明书.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 米格列醇片说明书.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详细了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内容可点击: 如何预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能的不良反应?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长期吃有什么风险吗
付真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3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向付真真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