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宝宝发热,如何正确退热?

疾病详情
宝宝发热,昨晚4点左右开始,吃了退热药后正常,但半天内又有两次发热,手脚冰凉头部发热,体温39.1度左右,是否可以换用对乙酰氨基酚栓?患者女性1岁11个月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宝宝可能患有新冠,需要及时退热。使用美林/泰诺林交替退热,注意控制好体温,避免高热惊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休息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宝宝发热了,昨晚4点左右开始,吃了退热药后正常,但半天内又有两次发热。
医生
请问宝宝是否有新冠密切接触史或是接触过发热、咳嗽等人群?
患者
是的,有新冠接触。
医生
首先,38.5℃以下可以物理降温,体温大于38.5℃以上,使用美林/泰诺林交替退热。现在宝宝手脚冰凉头部发热,体温39.1度左右,需要尽快退热。
患者
我现在给宝宝吃了布洛芬混悬液,两小时前服用,是否可以换另一种退热药?
医生
可以换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同一种退热药间隔四个小时,两种退热药间隔两个小时。
患者
如果还不起作用,在过两个小时再服用美林吗?
医生
如果体温仍然高,需要再次使用美林或泰诺林进行退热。同时,注意控制好体温,避免高热惊厥。
相关文章

文章 新生儿胸口热,体温38度怎么办?

那天,我抱着刚出生的宝宝,心里满是喜悦,却也夹杂着不安。宝宝胸口热,我量了量体温,38度。这可怎么办?我慌了神,赶紧拿出手机,拨通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

电话那头,医生的声音很温和:“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我结结巴巴地说:“宝宝胸口热,体温38度,怎么办?”医生问:“才十一天?对,刚出生。宝宝有没有其它表现?”我回答:“额头和背部体温36.8,喝奶正常,就是最近不睡觉了。”医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就没问题了,宝宝只是有点热,观察一下,如果宝宝其它都问题你就不用担心。”我听了这话,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我抱着宝宝,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五味杂陈。我想,这孩子真是命大,刚出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轻轻地抚摸着宝宝的额头,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宝宝能快点好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观察宝宝的状况。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吃奶也正常,就是晚上还是不睡觉。我又联系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医生告诉我:“没事,宝宝只是有点热,观察一下,如果宝宝其它都问题你就不用担心。”我听了这话,心里终于踏实了。

那天,我抱着宝宝,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洒在宝宝的脸上,宝宝的小脸红扑扑的,看起来很健康。我心里暗暗庆幸,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我想,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宝宝现在已经长大了,每次看到宝宝健康快乐的样子,我都会想起那段日子。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奇迹吧。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要好好珍惜。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的话,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新生儿发热处理指南 常见症状 新生儿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环境温度过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不睡觉、额头和背部体温低于正常值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刚出生的婴儿,特别是那些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的婴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2. 给宝宝穿着合适,避免过多或过少的衣物; 3. 如果宝宝出现其他症状,如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就医; 4. 遵循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5. 保持宝宝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医疗趋势观察站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的核心温度(肛温)为: 36.2~37.8℃,新生儿肛温高于 37.8℃定义为发热;常由于环境因素以及感染所致。

新生儿发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低热: 37.8~38.0℃
  • 中等热: 38.1~39.0℃
  • 高热: 39.1~41.0℃
  • 超高热: 41℃以上

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原因有以下因素:

  1. 环境因素:当新生儿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如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住院患者暖箱温度及光疗箱温度设置过高、辐射床温控探头脱落等均可以引起新生儿体温迅速升高。
  2.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 3~4 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至 39~40℃,宝宝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啼哭、面色潮红、呼吸增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及无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
  3. 新生儿感染引起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4. 其他: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宝宝,新生儿颅内出血也可引起中枢性发热。母亲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母亲和新生儿发热。

治疗及处理原则:首先应明确发热的原因,如发热为感染引起,应查明感染源,积极控制感染。环境因素引起发热,应去除原因,如降低室温,打开新生儿包裹,调节暖箱。如发热因脱水引起,应尽快补充水分。

降温的护理措施

(1)去除病因:室内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室温。应在病房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宝宝充分休息。室温调整为 18~20℃,相对湿度 50%~60%,光线应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室内人员不要太多,限制一次性探视人数和时间,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降温方式:体温高于 39℃时应尽快降温,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防止惊厥发生。可给予物理降温。

(3)加强散热:松解宝宝衣被,促进体温下降,同时注意对腹部保暖。

(4)冷敷降温:将水袋置于血管丰富处,一般放置的部位是前额、颈部、或放于腹股沟、双侧腋窝等处,每次放置时间不应超过 20 分钟,以免发生冻伤,或是用冷毛巾敷于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每 2~3 分钟更换一次。

(5) 温水擦浴:如体温>39.5℃可给予温水擦浴。擦浴用的水温一般为 32~34℃。擦浴部位为四肢、颈部、背部,并擦至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达 3~5 分钟,以助散热。新生儿忌用乙醇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到 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了解发热的原因:

(1 )判断有无外界环境导致的发热;(2 )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神志、面色、食欲等;(3 )观察病情进展,关注有无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4 )观察宝宝的液体入量、尿量,注意有无脱水症状;(5 )观察应用退热药和抗生素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保证营养的供给:

保持水分摄入,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肠蠕动减慢,消化液生成减少,因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应给予少量多餐,对于不能进食,严重者需住院观察,按医嘱从静脉通路补充营养与水分,同时监测宝宝的尿量和出汗情况,以便调整补液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基础护理:

(1)皮肤护理: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促进舒适度。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

(2)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利于细菌繁殖。再加上抵抗力的下降,口腔炎症就会发生。因此高热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每天 2~3 次,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主治医师张艳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40天宝宝体温37.3算发烧吗?

那天,我坐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咨询窗口前,手心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我的宝宝才40天大,这两天体温总是徘徊在37.2到37.3度之间,这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心里没底。

医生的声音很温和,‘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我结结巴巴地说:‘医生,我家孩子今天40天,体温在37.2到3中间算是发烧吗?’医生耐心地回答:‘是的,这俩天都是这个温度。’

我紧张地问:‘宝宝精神状态怎么样?’医生说:‘精神状态还好,有的时候也闹。’听到这里,我稍微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医生接着说:‘从你的描述中考虑宝宝的体温再37.2度是属于正常的,一般需要超过37.3度算是低热的,注意多休息。’我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一天睡觉睡的特别少,就晚上睡的时间能长点。’医生说:‘但是还是有点热是吧?’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担心地问:‘需要去医院看看吧,怕引起别的病。’医生回答:‘是的,如果精神症状好的话暂时先观察,如果体温升上去,精神症状差,建议去医院就诊。’

我继续问:‘在家之观察吗,需要物理降温吗?’医生说:‘先观察,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建议去医院就诊。’听到这里,我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

我默默地看着医生,心里五味杂陈。宝宝的健康是我最大的牵挂,我多么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医生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安慰我说:‘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我点了点头,心里默默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虽然宝宝还在观察中,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细心照顾,她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呢?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心去照顾,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新生儿体温管理指南 常见症状 新生儿体温在37.2-3度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超过37.3度可能是低热的表现。易感人群为40天以内的新生儿,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出现。 2. 保持宝宝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3. 如果体温升高或精神状态差,及时就医。 4. 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进行治疗。 5. 给宝宝多喂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帮助宝宝降温和恢复健康。

生物医疗创新站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