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免疫调节剂的适应证和用药注意事项

疾病详情
我有哮喘和牛皮癣,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免疫调节剂,并且肝肾功能可能有些异常。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免疫调节剂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哮喘和牛皮癣等。在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同时,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免疫调节剂的用途和适应证。
医生
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重症带状疱疹及牛皮癣等。同时也可以在恶性肿瘤病人放、化疗及术后使用,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感冒、发烧或其它感染的发生率。
患者
我有哮喘和牛皮癣,能否使用免疫调节剂?是否需要医生指导?
医生
是的,哮喘和牛皮癣都是免疫调节剂的适应证之一。但是,使用免疫调节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请告诉我您是否有其他慢病史、过敏史、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情况?
患者
我没有其他慢病史和过敏史,但肝肾功能可能有些异常。
医生
了解了您的基本情况。对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免疫调节剂时需要特别注意。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增强体质。
患者
我会注意的,谢谢医生。请问有没有其他生活建议?
医生
除了用药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也非常重要。这些都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相关问诊

我被诊断出需要使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来抗炎和免疫抑制,但我对这类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不太了解。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0

医生建议:如果你被诊断出需要使用类固醇激素药物,首先要了解它的用途和可能的副作用。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的指导,注意可能的禁忌症和相互作用。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查看详情

宝宝一周三,经常生病,粒细胞缺乏,蛋白过敏,脾胃不好积食,想知道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根据宝宝的症状,粒细胞缺乏蛋白过敏,建议使用免疫调节剂来提高免疫力和改善脾胃。液体的吸收好一些,且有辅助改善脾胃的效果。每日口服一次,一日1支。前3个月每天使用,2个疗程之间停用2个月。同时,平时注意饮食规律、营养均衡,适当运动。

查看详情

四肢无力手抖,多化性硬化病病史,是否可以用硫唑嘌呤片?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1

医生建议:对于多化性硬化病患者,硫唑嘌呤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在用药过程中,需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免疫缺陷病:分类、特点、诊断与治疗

免疫缺陷病(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根据其性质不同,IDD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主要包括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和联合性免疫缺陷三大类。体液免疫缺陷病如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孤立性IgA缺乏症和普通易变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浓度低下,易发生反复细菌感染。细胞免疫缺陷病如T细胞缺陷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和胸腺小体均严重缺乏,易发生反复病毒或真菌感染。联合性免疫缺陷病如重症联合性免疫缺陷病和伴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有严重缺陷,易发生反复感染和恶性肿瘤。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包括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蛋白丧失、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淋巴细胞丢失和免疫抑制治疗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一种,主要特点为T细胞免疫缺陷伴机会性感染和(或)继发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体重下降、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免疫缺陷病的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浓度测定、抗体功能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和增大能力测定、补体活性测定等。治疗方面,需要超常量的医护以维护最佳健康和营养状态,处理感染发作,预防与疾病有关的情绪问题。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干细胞移植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医疗数据守护者

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