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骨肿瘤

骨肿瘤

别名:骨瘤

就诊科室:

骨科 肿瘤科 中医骨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骨肿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骨质破坏与哪些因素有关?

骨质破坏通常与创伤、骨质疏松症、骨结核、骨肿瘤等因素有关,明确原因后需合理治疗。 1.创伤:如外力打击、交通事故,可导致骨质受到破坏,引起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急性期应制动冷敷,在骨折时应进行复位固定处理,如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复位内固定。 2.骨质疏松症:可能与雌激素缺乏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可导致骨密度降低、脆性增加,受到轻度外力作用后,可导致骨质受损。确定为骨质疏松症后,可应用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药物治疗。 3.骨结核:与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有关,感染持续加重,可导致骨质受到破坏,严重时会导致肢体残疾。确诊后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严重时还应考虑手术治疗,清除感染病灶。 4.骨肿瘤:可能与基因变异、接触化学药品、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骨肿瘤持续加重,可导致骨质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确诊后应进行手术切除,并配合进行放疗和化疗。 骨质破坏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建议就医诊治,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用药。

医联媒体

40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骨良性肿瘤有哪些类型?

颅骨良性肿瘤是指在颅骨中发生的非癌性肿瘤,其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有血管瘤、软骨瘤、巨细胞瘤等 1.血管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血管肿瘤性疾病,根据病理学特征,可分为良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为胚胎发育时期血管异常增生等因素导致。 2.软骨瘤:是一种松质骨、透明软骨组织构成的、软骨源性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手和足的管状骨,其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为胚胎时期的发育障碍和基因突变有关。 3.巨细胞瘤:是指巨细胞病变增生形成的无痛肿块,巨细胞瘤有多种类型,如骨巨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由骨髓间质细胞分化而来,为骨的良性病变。 颅骨良性肿瘤的类型比较多,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合理治疗。

医联媒体

39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吴医生带你了解内生软骨瘤

内生软骨瘤(Enchondroma)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它起源于骨骼内部的软骨细胞。这种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但如果它增长到足够大或位置特殊,可能会导致疼痛、骨折或神经压迫。本文将探讨内生软骨瘤的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内生软骨瘤的特点 内生软骨瘤最常见于长骨,尤其是股骨和胫骨,但也可能出现在手和脚的短骨中。它们通常在骨骼的髓腔内生长,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大多数内生软骨瘤在骨骼成熟期(通常是20至30岁)被发现。 内生软骨瘤的症状 内生软骨瘤可能无症状,但如果肿瘤增大或位置特殊,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疼痛**: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承重时。 - **肿胀**: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可能导致局部肿胀。 - **骨折**:内生软骨瘤可能使骨骼变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 **神经压迫**:如果肿瘤位于靠近神经的位置,可能会压迫神经,导致麻木、刺痛或无力。 内生软骨瘤的诊断 诊断内生软骨瘤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家族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2. **影像学检查**:X光是诊断内生软骨瘤的首选方法,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骨骼结构的改变。CT扫描和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评估肿瘤的性质和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 3. **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诊肿瘤的性质,尤其是在肿瘤生长迅速或有恶性变的迹象时。 内生软骨瘤的治疗 内生软骨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症状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1. **观察和监测**:对于无症状或生长缓慢的内生软骨瘤,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的变化。 2. **手术治疗**:如果肿瘤导致疼痛、骨折或神经压迫,或者有恶性变的风险,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方法包括局部切除、广泛切除或截骨术。 3. **骨折治疗**:如果内生软骨瘤导致骨折,可能需要进行骨折固定或重建手术。 4. **恶性变处理**:极少数情况下,内生软骨瘤可能恶性变为软骨肉瘤。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手术切除,并可能需要辅助治疗,如化疗或放疗。 内生软骨瘤的管理需要个体化的治疗计划。通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骨痛、肿胀或骨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吴佳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30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椎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一般认为起源于骨髓内间叶组织。以大量破骨细胞型巨细胞均匀分布在卵圆形或短梭形单核间质细胞中为特征,又称为破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20岁以下及55岁以上发病率较低,女性稍多。约占脊椎肿瘤的15%,居第二位。颈、胸、腰、骶椎均可受累,但以胸椎和骶椎发生率较高。多见于椎体,随着肿瘤的发展,可侵犯椎弓根、椎板、关节突和棘突。可突破骨皮质,侵犯椎间孔,或包围硬膜,或侵犯邻近肌肉。 肿瘤多为灰褐色破碎软组织,有黄褐色坏死及出血灶。若为截除的大标本则可见骺端偏心性膨胀,骨皮质变薄。体积较大者可伴病理性骨折,切面为实性,可见灶性囊变区,在实体肿瘤中有纤维性或骨性分隔。 光镜下骨巨细胞瘤由单核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组成,多核巨细胞大多由单核基质细胞融合而成。基质细胞中常见核分裂,且体外繁殖传代接种可以致瘤,而多核巨细胞则不能,故一般认为基质细胞是主要的肿瘤成分。 过去常强调巨细胞瘤中无成骨现象,但实际并非如此绝对,近年来,已有巨细胞瘤中出现骨和骨样组织沉积的报道。 按照巨细胞瘤的恶性度,过去分为三级,经长期临床观察认为原分级标准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平行。近年来通过 DNA 研究也发现骨巨细胞瘤的二倍体偏离指数分布广泛,呈明显异质性,其两端分别与良性和恶性肿瘤交错,此结果支持骨巨细胞瘤属低恶度肿瘤的观点。 现认为除组织学已够肉瘤标准的划入恶性巨细胞瘤外,I、II级区分已无意义,它们分别属于潜在恶性和低度恶性,其复发率为30%~50%,转移率5%~10%,转移几乎都发生在手术之后,巨细胞瘤中血管浸润与预后无平行关系,与一般病理概念不同,其预后与手术时肿瘤所处阶段及手术方法有关。最初做刮除手术复发率为34%,最初做局切复发率为7%,若手术时已有骨皮质破坏,软组织已被浸润,手术刮除不易干净,预后欠佳。此外在组织学上预后与基质细胞密集程度和异型性有关。 临床表现为脊髓或脊神经刺激和受压症状。最常见的是疼痛,轻者患部痛、神经根性痛,位于腰骶椎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重者疼痛剧烈难忍,甚至不能躺下,常引起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鞍区麻木,大小便困难,不全截瘫,甚至完全截瘫。位于颈椎者可出现四肢瘫、吞咽、呼吸困难和声嘶。查体可发现局部肿胀、压痛、叩击痛和活动障碍。 X线片呈膨胀性偏心性生长及多房性特点。无死骨、无椎旁脓肿,无椎间隙变窄等可与结核鉴别,以无钙化块影或碎骨片影像可与脊索瘤鉴别。后期显示溶骨性破坏,骨质缺损,皮质膨胀变薄,椎体、椎弓和邻近的肋骨小头均可被累及,边缘清楚,中间常有囊状分隔,无新生骨与骨膜反应。轻微外力影响下即发生病理压缩骨折,使结构不清,一般为平行压缩、椎间隙完整。肿瘤穿破皮质后椎旁可有软组织肿块阴影。 CT 扫描、MRI 可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和对脊髓的压迫情况。不典型的脊椎骨巨细胞瘤应与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单发性转移瘤和单发性骨髓瘤相鉴别。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的肿瘤,目前单纯刮除术加自体植骨术已很少应用。以彻底手术为主,应行肿瘤广泛切除术,把瘤组织及边缘正常骨组织一起切除,但手术难度较大。脊柱稳定性遭到破坏后,应重建脊柱稳定性。 脊柱骨巨细胞瘤对射线中度敏感。对某些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例,可进行深部X线或钴照射治疗。手术切除不彻底,如术中无法实行边缘切除的病例可行术后辅助放疗,以减少复发。肿瘤范围大、出血多、手术困难者,可行术前辅助放疗,使肿瘤缩小,出血减少,方便彻底手术切除。但放射治疗效果不可靠,有可能转变为纤维肉瘤,多出现在照射后3年左右。 术后全身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由于骨巨细胞瘤复发率高,应定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及时再手术切除或放疗等。

潘峰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4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椎成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

成骨细胞瘤也称骨母细胞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是少见的良性肿瘤,脊椎发病占全部的30%~40%,其中有55%侵及后方骨结构。椎体受累并不少见,但原发于椎体者却很少。从颈椎到腰椎都可发病,与骨样骨瘤相比,发病年龄稍高,青年时期发病的多见,90%在20~30岁期间被确诊,男性稍多见。 过去认为均为良性,并冠以“良性”二字。但通过最近若干年的研究,发现有的以后出现局部浸润和复发,最后发生远处转移而导致患者死亡,文献中陆续出现冠有“侵袭性”或“恶性”的名称,现已将成骨细胞瘤分成良性和恶性。 良性成骨细胞瘤病理形态与骨样骨瘤相似,目前两者尚无特殊的组织学标准来区别,但从症状和影像上可以鉴别。与出现夜间剧痛的骨样骨瘤不同,成骨细胞瘤多伴有局部的钝痛,这种钝痛多提示其为神经症状性侧弯的原因。成骨细胞瘤好侵犯髓质,病灶较大,直径多在1.5~2.0cm以上,而且10%~15%呈动脉瘤样骨囊肿样改变,周围无广泛骨质硬化。 脊椎成骨细胞瘤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可发生在松质骨与皮质骨,椎弓根最容易受累,只有当肿瘤相当大时才累及椎体。所有脊椎成骨细胞瘤患者均有疼痛,脊柱活动受限,活动时可引起放射痛,休息后缓解,可有脊柱侧凸,病变位于主弯顶点的凹侧,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神经根受压刺激症状,如麻木、肌肉无力、反射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严重者有脊髓压迫症状,也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X线片主要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在破坏区内有反应性新骨形成与不同程度的钙化斑,界限清楚,无广泛性骨质硬化,常见皮质穿破及软组织肿块,有的可以很大,边缘常有一层钙化壳,软组织肿块中也可看到一些细小的不规则的钙化点。根据X线片表现分为三种类型:①与骨样骨瘤相似,中心部为骨透亮影(其内部有钙化),周围为骨硬化缘;②内部有许多小的钙化,边缘呈钙化的隆起型骨改变,此类型最常见;③骨浸润破坏严重,即炎症波及骨坏死或软组织内部。 CT 可帮助了解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MRI所见是非特异性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从影像上来看,与骨样骨瘤鉴别的要点是该肿瘤大小超过1.5~2.0cm,而且有骨的隆起型改变,伴有软组织病变,与中心性钙化的骨样骨瘤不同的是,成骨细胞瘤呈多中心的软骨组织钙化。 良性成骨细胞瘤,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椎弓或椎体,多数可治愈,复发率为10%~15%。恶性成骨细胞瘤,尽可能边缘性切除肿瘤椎弓或椎体,复发率为 50%。不论良、恶性成骨细胞瘤,若有脊髓受压表现者,均应作肿瘤切除、脊髓减压术。肿瘤切除后缺损区小而不影响脊柱稳定性者,可植骨或填充骨水泥;切除后缺损区大,脊柱稳定性遭到破坏者,需用内固定器械加植骨或骨水泥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对某些手术有困难的部位或不具备手术条件者,可给予放射治疗。恶性成骨细胞瘤术后可行辅助放疗或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注意定期随访,发现复发时可再次手术。

潘峰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4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好发于脊柱“上下两端”的脊索瘤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组织可能残留或迷走,通常残存于体轴的两端,即颅底蝶骨枕骨部和骶尾部。脊索瘤就是这些残留或异位的脊索组织发生,以局部骨性破坏为主,约有10%的脊索瘤发生转移。肿瘤呈明显的分叶现象,有不完整的假包膜。钙化越多,肿瘤的恶性倾向也越大。 脊索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由于脊索组织残留的衍生物演变为瘤体是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好发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脊柱“上下两端”是指约55%发生在骶尾部,35%发生在颅底。只有10%发生在其他椎体,主要在颈椎,其次是腰椎,故一般分为颅型、脊椎型和骶尾型。发病缓慢,虽然很早出现疼痛,但往往不引起重视,直到疼痛严重或伴有神经根症状时,才按坐骨神经痛或腰背痛治疗。 肿瘤位于骶尾部者,多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疼痛性质钝痛,部分病例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但极少有感觉运动障碍。初起时不严重,以后出现腰腿痛,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在盆腔内或腹膜后形成巨大肿块,肿瘤向前生长,可引起直肠和膀胱压迫症状,误诊为膀胱炎和直肠炎。若波及或压迫骶神经,可出现大小便困难或失禁。由于骶尾部脊索瘤向前发展多于向后生长,所以在骶骨后的肿块不太明显。查体可发现骶后叩击痛、压痛、局部隆起或肿块、突起,骶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肌力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指检发现骶前巨大肿块。 肿瘤位于上部颈椎者,可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并可出现语言不清、鼻塞、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包块,颈部活动受限,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腰椎或胸椎尚可见病理性压缩骨折。需与骨巨细胞瘤和转移瘤等相鉴别。 X线表现为广泛性溶骨性破坏,在骨病灶周围可见大而边缘清楚的软组织肿块阴影,肿块内可见残存的骨片或钙化斑。如果仅见到溶骨性破坏而未见到肿块内骨片或钙化斑,很难肯定是骶骨脊索瘤。 CT、MRI 检查对骶骨肿瘤的大小,侵犯椎节的范围及与神经根的关系,同周围组织、血管、坐骨神经的关系等辨别较清楚。尤其 MRI能辨清肿瘤在骶骨上向前还是向后生长,是否压迫直肠、膀胱等,肿瘤向软组织侵犯情况。这对于手术前准备,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脊索瘤CT表现为与肌肉相似的密度。MRI上脊索瘤呈异质性表现,呈长T1与长T2,T1加权为低-中信号,T2加权高信号,死骨及钙化部分无信号。 脊索瘤的治疗应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位于骶2、3以下者,宜从骶2以下行骶骨大部截除术,位于骶1、2者,宣作骶骨次全截除或骶骨全截除术,同时行骨盆稳定性重建;位于颈、胸、腰椎者,宜作肿瘤椎体切除、椎体间植骨或骨水泥填塞、椎体内固定。由于脊索瘤所在部位毗邻颅脑、脊髓或神经根,手术时很难彻底切除肿瘤,特别是刮除术后极易复发,但发生肺、淋巴或其他器官转移者较少见,故手术切除后应局部辅助放疗,剂量50Gy 左右。发现复发后应再手术切除,以提高疗效。

潘峰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3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椎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是好发于长管状骨近关节部位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者称外生骨疣,无遗传性,恶变比例为1%;多发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称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恶变比例高,为5%~25%。常引起骨骼发育异常,导致肢体畸形。 脊椎骨软骨瘤占原发性脊椎肿瘤的4%,是最常见的脊椎良性肿瘤。单发性的多见于20~30岁,多发性的多见于10~20岁。虽然所有的脊椎都可发病,但颈椎、特别是 C2多见。大部分是脊椎后部结构发生病变,也有椎体本身发病的。 关于发病原因有几种假说,如胚胎时期软骨细胞错置于骨表面所致,或起源于肌腱附着处的软骨纤维组织。 骨软骨瘤由三部分组成:顶端薄层纤维组织,即软骨膜;膜下为透明软骨形成数毫米厚的软骨帽盖;帽盖下为正常骨皮质和骨松质延续形成的瘤蒂。脊椎骨软骨瘤多位于椎弓,呈球状,表面光滑。巨大者可呈分叶状、菜花状。 软骨膜大部分是胶原纤维,软骨帽则由软骨细胞与基质构成,通过软骨内成骨成骨。骨性基底成分与所在部位骨质构造相同。一般骨骼发育成熟后的成年人软骨帽变薄或大部消失,肿瘤即停止生长。若继续增长应疑为骨软骨瘤恶变,形成继发性软骨肉瘤。 本病多数无临床症状。出现症状的病人多不足20岁,男多于女。引起症状均由肿瘤增长导致,有时表现为局部肿块,约0.5%~1%的病变可突人椎管内压迫脊髓引起神经症状,也可压迫血管。另外,外伤也是诱发症状的原因。继发性脊柱侧弯较常见。骨软骨瘤靠近脊椎小关节者可导致活动障碍,在肿瘤基底部的病理骨折偶可引起剧烈疼痛。 X线片上肿瘤呈球状或菜花状,可与椎体重叠,呈周边不整的团块状致密影,内有不规则的斑点状钙化或骨化影。累及邻近椎体时,可见相应的压迹。 CT轴位图像可清楚显示病变部位、界限及形态,表现为皮质骨和骨松质均与母骨相连续的骨性突起,表面有软骨帽覆盖,其内可有点、环状密集钙化。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脊椎骨软骨瘤多起自椎弓骨皮质,以宽基底依附于母骨,向椎管内或椎管外突出;基底部骨小梁亦与母骨骨小梁相连,具有特征性。顶端软骨帽常见钙化斑点。 MRI显示肿瘤的中心区域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 加权像呈等信号的正常骨髓,在肿瘤的边缘,两者均可见低信号的骨皮质。软骨帽通常很薄,T1 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则表示肿瘤生长或透明软骨残存,高信号消失代表肿瘤停止生长。软骨帽厚度如厚于10 mm则疑有恶变的可能。增强扫描肿瘤常无明显强化。 病人如在30岁以上且有疼痛症状,ECT显示“热”性核素浓集的病变可能为骨软骨瘤恶变或软骨肉瘤。 诊断为良性骨软骨瘤的要点是边界清楚、分叶状的松质骨与骨皮质相连,不伴有相邻骨质的破坏,软骨帽的厚度在10mm以下。 骨软骨瘤的手术适应症包括:①压迫脊髓引起神经症状;②出现疼痛或脊柱侧弯;③恶变为软骨肉瘤可能。

潘峰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朋友肝功碱性磷酸酶指数3572,需要怎么办?

那天,我带着孩子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孩子才五岁,却因为肝功碱性磷酸酶指数高达3572,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 医生问:“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问题?”我强忍着心中的焦虑,尽量平静地说:“医生,我孩子的肝功碱性磷酸酶指数特别高,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皱了皱眉,说:“轻度高,一般影响不大。这么高需要排查骨源性疾病。”我顿时紧张起来,骨源性疾病?那是什么意思? 医生解释道:“与骨骼相关的一些疾病,比如骨肉瘤,骨肿瘤等。”我听得头皮发麻,孩子的骨骼还在生长,这可怎么办? 医生接着说:“儿童的骨骼是在生长的,碱性磷酸酶,指标明显比成年人高,但是目前结果超过参考值十倍,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一下,如果没有以上问题,需要继续观察,1到3个月复查一次。” 我焦急地问:“我们是24号检查的肝功,昨天还在吃感冒药,今天就没吃了,复查的话是需要再查一遍肝功,还是做什么检查?” 医生回答:“如果孩子四肢活动正常,触摸身体各个长骨和关节,没有异常包块和疼痛,可以一个月以后复查一次。” 我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不踏实。医生又建议:“先挂小儿骨科,排除骨肿瘤,再看小儿内科。” 我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 在等待检查的日子里,我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每一个小动作,生怕遗漏了什么。一个月后,我们再次来到医院,这次是挂了小儿骨科。 医生仔细检查了孩子的四肢和骨骼,又询问了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最后说:“暂时没有发现异常,但还需要继续观察。” 我如释重负,但同时也意识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医疗星辰探秘

3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左侧胫骨干上长了个骨肿瘤,手术加钢板会不会有后遗症?

那天,我正在厨房里忙碌,炒着家常菜,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对劲。 “妈,怎么了?”我赶紧问道。 “小丽啊,我左腿胫骨干上长了个东西,医生说是骨肿瘤。”妈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我愣住了,骨肿瘤?这可是个严重的病啊。我立刻放下手中的锅铲,安慰妈妈:“妈,别担心,我会带你去最好的医院看。” 于是,我们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是个和蔼的中年人,他仔细地查看了妈妈的片子,然后说:“这个肿瘤是良性的,但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手术切除,并在胫骨干上加上钢板固定。” 我紧张地问:“手术成功率高吗?会有后遗症吗?” 医生微笑着说:“放心吧,这种手术很常见,成功率很高,后遗症也很少。” 听到这里,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但接下来的日子,我还是很担心。妈妈每天都要按时吃药,还要做康复训练。 有一天,妈妈突然对我说:“小丽,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我鼻子一酸,说:“妈,您别这么说,我是您的女儿,照顾您是我的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妈妈的病情逐渐好转。她又能像以前一样走路了,我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 现在,每当我想起那段日子,我都会感慨万分。健康真的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的话,你们是怎么应对的呢?

药事通

1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肋骨突出,需要做什么检查?

那天,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突然感觉右侧肋骨肋弓处一阵剧痛,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我揉了揉疼痛的地方,却发现肋骨竟然凸出来了,这让我心里一惊。 我立刻想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平台。我打开手机,找到了互联网医生咨询服务,很快就有一位医生与我取得了联系。 “您好,我是互联网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医生的声音温和而专业。 “有多久啦?做过啥子检查或治疗?”医生的问题直接而直接。 “没有呢,这是第一次。”我回答。 “哪个位置突出?”医生继续问。 “之前拉伤了,肋弓处就突出了。”我回答。 “有图片吗?”医生问。 我立刻拍了张照片发过去,照片上,右侧肋骨明显凸起。 “做个胸部CT吧。”医生建议。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了医院,做了胸部CT。几天后,我收到了CT报告,结果显示肋骨增生。 我又回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咨询:“除了CT,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那个位置是肝部位置吗?”我疑惑地问。 “直接就是胸部CT。”医生回答。 我做了三维CT,医生看了后说:“看看。” 我看着医生,心里充满了疑惑:“三维可以看到肋骨增生吗?” “可以看出来。”医生回答。 我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医生问。 “这个骨是硬的,会是软骨曾生吗?”我担心地问。 “可以看出来。”医生回答。 我点了点头,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安,但至少有了答案。 “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医生又问。 “没有了。”我回答。 我结束了这次咨询,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安,但至少有了答案。我想,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

绿色医疗倡导者

3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李凯群

主治医师

骨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2例) 颈椎病(1例)
专业擅长:擅长关节疼痛(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等),腰痛,颈椎痛,四肢骨折与畸形矫形、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肩袖损伤等运动损伤,骨质疏松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糖尿病足、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肢体毁损伤与功能重建、创面修复、关节运动损伤,筋膜炎,腱鞘炎,骨与软组织肿瘤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1243
沈晔华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专业擅长:主要擅长肝癌、 胰腺癌、肠癌、转移性肝癌、胆囊癌、胆管癌等的诊断和治疗; 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包括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或转移性肝癌、肺癌、胸腹壁肿瘤,海扶聚焦超声(海扶刀)治疗肝癌、胰腺癌、腹盆腔恶性肿瘤、胸腹壁等部位恶性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治疗原发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腹盆腔转移癌,药物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等; 肝癌、胰腺癌的新药临床试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1312
杨琛轩

主治医师

肿瘤外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擅长:擅长乳腺良性肿物、乳腺结节、乳腺纤维腺瘤、乳头状瘤的早期诊治与随诊评估;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原位癌、叶状肿瘤的术前筛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咨询和长期内分泌治疗。预约请提前准备病案号或登记号。
好评率:100% 接诊量:229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