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恋物癖

恋物癖

别名:恋物症,恋物障碍

就诊科室:

精神科 临床心理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恋物癖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恋物癖有什么危害 恋物癖的三个危害须清楚

恋物癖,这种看似稀奇古怪的心理疾病,实则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将围绕恋物癖这一主题,从病因、危害、治疗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一、恋物癖的病因 恋物癖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生物因素: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恋物癖的发生。 2. 心理因素:童年经历、心理创伤等因素,可能导致恋物癖的形成。 3.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可能对恋物癖的发病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恋物癖的危害 恋物癖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以下危害: 1. 性格孤僻:恋物癖患者往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2. 社交障碍:恋物癖患者在与异性交往时,往往缺乏自信,害怕被拒绝和嘲笑,导致社交障碍。 3. 婚姻问题:恋物癖患者可能难以进入婚姻,影响家庭和睦。 4. 心理压力:长期受到恋物癖的困扰,患者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恋物癖的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消除恋物癖。 2. 药物治疗:某些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可能对恋物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行为治疗:通过厌恶疗法、暴露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变恋物癖行为。 四、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学会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2. 增强社交能力: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专家

1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恋物癖自我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恋物癖是一种常见的性偏好障碍,患者通过收集和接触异性使用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望。这种疾病对患者本人以及社会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了解恋物癖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认识到恋物癖是一种不成熟的行为,是儿童思维在成人身上的体现。他们需要明白,通过偷窃或不当手段获取恋物是违法行为,并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性知识,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来帮助自己克服恋物癖。了解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建立正确的性观念,从而减少对恋物的依赖。 此外,患者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如皮筋法。当出现恋物欲望时,通过拉扯皮筋产生的疼痛感来提醒自己控制行为,避免冲动。 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患者还应该学会“吓唬自己”。意识到恋物行为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如细菌感染等,以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如被警方逮捕等,有助于患者增强自我控制力。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还应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户外运动、社交聚会等,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减少对恋物的依赖。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总之,恋物癖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自我心理治疗,但关键在于患者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以便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健康驿站

1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恋物癖应该怎么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恋物癖的现象,这让许多家长感到担忧。那么,孩子出现恋物癖后,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 一、了解恋物癖的原因 恋物癖是一种心理障碍,通常与心理创伤、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恋物癖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二、多陪伴孩子,给予关爱 孩子出现恋物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关爱。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转移注意力,丰富孩子生活 家长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克服恋物癖。例如,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逐渐忘记恋物癖。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家长要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五、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恋物癖症状严重,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克服恋物癖。

全球医疗视野

1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恋物癖会有什么症状

恋物癖,又称恋物症,是一种性偏好障碍,表现为对非生命物品产生强烈的性欲望。患者通常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而是迷恋异性使用的物品,如内衣、头巾、衣物等。这种心理行为在初期可能得到控制,但若不及时处理,会逐渐加重,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恋物癖的常见症状: 1. 对异性本身无兴趣,只对物品产生性欲望; 2. 迷恋的物品通常为异性使用的,如内衣、头巾等; 3. 在接触恋物时会感到焦虑、紧张,满足后会产生自责、后悔等心理冲突。 针对恋物癖的治疗,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治疗方式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此外,患者还需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接触易引发性欲望的物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恋物癖,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点: 1. 恋物癖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就诊; 2. 恋物癖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3. 患者需注意日常保养,避免接触易引发性欲望的物品。 4. 恋物癖患者需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医疗星辰探秘

1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5岁男孩爱偷内衣是何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青少年行为,例如15岁男孩偷窃女性内衣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令人困惑,还可能引发家长和教师的担忧。那么,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原因呢?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恋物癖的概念。恋物癖是一种性偏好障碍,指的是对非生命物体产生性兴奋和性满足的心理状态。在恋物癖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较高,且常见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恋物癖的常见对象包括女性的内衣、丝袜、袜子等。 对于15岁男孩偷窃女性内衣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青春期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开始对性产生好奇和探索。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一些青少年可能会通过收集异性的私人物品来满足自己的性冲动。 2. 家庭环境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态度、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都会对孩子性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性好奇采取回避或斥责的态度,可能会加剧孩子的性压抑和好奇心。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性观念和行为。在一些保守的文化背景下,性被视为禁忌话题,这可能导致青少年对性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 针对15岁男孩偷窃女性内衣的行为,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心理干预: 1. 提供正确的性教育:家长和教师应向孩子提供科学的性知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性,消除对性的误解和好奇心。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行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家长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总之,15岁男孩偷窃女性内衣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原因。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提供正确的性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全球医疗视野

1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为何偷了4年的胸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怪癖,但有人却因为一种特殊的怪癖而困扰了多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个名叫阿文的年轻人,他为何会偷窃女性胸罩长达四年之久。 阿文,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一直被视为优秀的学生。然而,在他12岁那年,他开始对女性胸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演变为偷窃胸罩的行为。 阿文表示,他通常会白天观察哪些地方有女性胸罩晾晒,然后等到晚上天黑了再出门偷窃。他对胸罩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方便拿取就可以。虽然偷窃行为给他带来了快感,但同时也让他感到内疚和罪恶,甚至会将胸罩烧掉或剪掉。 阿文的偷窃行为持续了四年之久,累计偷窃了100多个胸罩。这期间,他一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担心被人发现后遭受责骂和惩罚。 为了寻求帮助,阿文四处寻医问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直到他来到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才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经过专家的诊断,阿文被诊断为“恋物癖”。专家指出,恋物癖是一种性功能障碍,患者会对无生命物体产生性依赖,并通过触摸、观察或使用这些物体来获得性满足。 专家为阿文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经过5个月的治疗,阿文的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他能够控制自己的偷窃行为,并对胸罩产生的感觉逐渐减少。 阿文的案例提醒我们,一些看似怪异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心理问题。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病情恶化。

健康百科

1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恋物癖的心理治疗

恋物癖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特定物品或物品的一部分产生强烈的性吸引力。这种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将从恋物癖的成因、心理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患者了解并克服这一心理障碍。 一、恋物癖的成因 恋物癖的成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生物学因素:大脑中与性冲动相关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恋物癖。 2. 心理因素:童年时期的创伤、家庭环境、心理压力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恋物癖。 3. 社会文化因素: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性观念等也可能影响恋物癖的发生。 二、心理治疗 1.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到恋物癖的不良影响,从而减少对特定物品的依赖。 2. 暴露疗法:让患者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接触和面对自己恐惧的物品,以达到降低恐惧程度的目的。 3. 药物治疗:针对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三、日常护理 1.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2. 避免接触可能引发恋物癖的物品或情境。 3.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4. 寻求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 恋物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需要通过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来克服。了解恋物癖的成因、心理治疗以及日常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心理障碍,重拾健康的生活。

医疗之窗

18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变态男子专偷女性内衣 回家后对镜穿戴自我欣赏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恋物癖的心理疾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恋物癖患者对某些物品产生强烈的依赖和迷恋,这些物品往往是与性相关的,如女性内衣、丝袜等。本文将探讨恋物癖的成因、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一心理疾病。 恋物癖的成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某些物品的迷恋,并逐渐发展为恋物癖。恋物癖患者通常会对特定的物品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出现偷窃、破坏等违法行为。 恋物癖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对特定物品的迷恋和依赖。他们可能通过触摸、嗅闻、咬嚼等方式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恋物癖患者可能会出现偷窃、破坏等违法行为,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治疗恋物癖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等,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药物治疗方面,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为了预防和应对恋物癖,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 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依赖某些物品。 3.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恋物癖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4. 社会各界应关注恋物癖患者,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生物医疗创新站

1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恋物男症状:最迷恋香水汽车、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恋物癖作为一种心理障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恋物癖是指对某一特定物品产生强烈的迷恋和依赖,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将为您介绍恋物癖的相关知识,帮助您了解这一心理障碍。 恋物癖的分类: 1. 汽车恋物癖:对汽车产生强烈的喜爱,喜欢收集各种汽车模型、配件等。 2. 烟斗恋物癖:对烟斗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烟斗和烟斗配件。 3. 高尔夫球杆恋物癖:对高尔夫球杆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高尔夫球杆和球杆配件。 4. 手表恋物癖:对手表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手表和手表配件。 5. 签字笔恋物癖:对签字笔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签字笔和笔配件。 6. 香水恋物癖:对香水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香水。 7. 帽子恋物癖:对帽子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帽子。 8. 戒指恋物癖:对戒指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戒指。 9. 西装恋物癖:对西装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西装。 10. 眼镜恋物癖:对眼镜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眼镜。 11. 钱包恋物癖:对钱包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钱包。 12. 酒恋物癖:对酒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酒。 13. 运动鞋恋物癖:对运动鞋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运动鞋。 14. 衬衣恋物癖:对衬衣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衬衣。 15. 烹饪器具恋物癖:对烹饪器具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烹饪器具。 16. 园艺工具恋物癖:对园艺工具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园艺工具。 17. 手套恋物癖:对手套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手套。 18. 内衣恋物癖:对内衣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内衣。 19. 领带恋物癖:对领带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领带。 20. 大衣恋物癖:对大衣产生喜爱,喜欢收集各种大衣。

医学奇迹见证者

18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专访:有恋物癖怎么办?

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却已经饱受恋物癖困扰长达4年。他迷恋的,竟是女性内衣这样私密物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少年陷入这样的困境?如何帮助他走出迷惘,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的何日辉教授,为我们深入解析恋物癖这一特殊心理疾病。 何日辉教授指出,恋物癖是一种性心理障碍,患者通过接触或观看特定的物品来获得性快感。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恋物癖等问题。 针对青少年恋物癖的治疗,何教授提出了一套“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感恩教育和社会支持。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克服恋物癖,回归正常生活。 除了治疗,何教授还强调,预防青少年恋物癖的发生同样重要。家长和学校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患有恋物癖,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老年健康守护者

186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57条记录共16页
...
恋物癖相关疾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彭雪梅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湘潭市中心医院
抑郁障碍(7例) 抑郁症(3例)
专业擅长: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青少年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青少年厌学、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咨询。
好评率:99% 接诊量:2692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天津市人民医院
焦虑抑郁障碍(913例) 精神障碍(156例)
专业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擅长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厌学、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23036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87例) 抑郁状态(78例)
专业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新冠后遗症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戒烟、戒酒,暴食,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量:15706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