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近年来,有关猪肉“发光”的新闻屡见不鲜,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那么,猪肉为什么会发光?我们又该如何挑选安全的猪肉呢?本文将从猪肉发光的原因、挑选技巧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一、猪肉发光的原因1. 饲料因素:专家指出,猪肉发光的主要原因是喂养过程中食用了含有磷的添加剂饲料。磷在晚上会发出蓝光,因此食用过含磷饲料的猪肉也会呈现发光现象。2. 病毒感染:此外,一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猪肉发光。例如,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在特定条件下会发出蓝光。二、如何挑选安全的猪肉1. 观察颜色:新鲜猪肉呈淡红色或淡粉色,表皮肥肉部分有光泽的白色。不新鲜的猪肉呈灰色或暗红色,切面呈暗灰色或深褐色。2. 摸触质感:新鲜猪肉质地紧实富有弹性,不黏手。变质猪肉表面干燥或黏手,按压后恢复速度慢。3. 观察外表:放心肉很少有血水或水渗出,表皮无任何斑痕。不新鲜的猪肉肉质不干净,按压会有暗红色、褐色或黑色的血水渗出。4. 闻气味:新鲜猪肉带有固有的鲜香气味。腐败变质的猪肉有腐臭气味。5. 观察肥膘:肥膘量适中。含瘦肉精的肉肥膘较薄,肌纤维疏松,需谨慎购买。三、总结猪肉发光可能是饲料因素或病毒感染导致。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应注意观察颜色、质感、外表、气味和肥膘,以确保食品安全。
点击查看
近期,北京市大红门鞋城附近的一位市民李先生在菜市场购买了一块猪肉,却惊奇地发现这块猪肉在黑暗环境下会发出幽蓝色的光。李先生担心猪肉的安全性,于是向媒体寻求帮助。经调查,这种荧光猪肉可能是生猪在饲养过程中摄入过量含磷饲料或感染荧光菌所致。 荧光猪肉的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表示,荧光猪肉可能含有荧光增白剂,这种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此外,荧光菌也可能导致猪肉变质,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观察猪肉的颜色、气味和质地。一旦发现猪肉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猪肉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放心的猪肉。 以下是关于荧光猪肉的几个常见问题: 荧光猪肉是什么? 荧光猪肉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如何避免食用荧光猪肉? 如何识别荧光猪肉? 发现荧光猪肉后该怎么办? 荧光猪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才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点击查看
初秋时节,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立秋吃鸡,贴膘不长胖”。确实,秋季天气转凉,人们食欲大增,肉类食物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然而,猪肉作为一种常见的肉类食材,并非随便搭配其他食物都能达到“贴膘不长胖”的效果。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猪肉的搭配却有着不少禁忌,以下四种食物不宜与猪肉同食:1、牛肉中医认为,猪肉与牛肉同食会相克。猪肉性寒,牛肉性温,二者搭配会导致脾胃不和,出现腹泻等症状。因此,牛肉炒猪肉或牛肉炖猪肉都是不推荐的做法。2、羊肝羊肝味苦、性寒,具有滋阴养血、明目退翳的功效。但羊肝与猪肉同食会导致气血两虚,心烦气闷。因此,羊肝炒猪肉或羊肝炖猪肉也是不推荐的做法。3、大豆大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与猪肉同食会导致激素失衡,引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症状。因此,猪蹄炖黄豆或猪肉炒黄豆都不宜食用。4、香菜香菜具有辛温发散的功效,与猪肉同食会导致耗气伤神,降低免疫力。因此,香菜炒猪肉或香菜炖猪肉都是不推荐的做法。除了以上四种食物,猪肉还不宜与茶水、西瓜等食物同食。在食用猪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猪肉宜选择新鲜、无腥臭味的部位,如猪里脊、猪腿肉等。2. 猪肉烹饪前应先去除血水和腥味。3. 猪肉不宜与过多的盐、酱油等调料同食,以免增加负担。4. 猪肉不宜与寒凉食物同食,如西瓜、梨等。
点击查看
一、认识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感染人体的小肠和大脑。猪带绦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囊虫病则是由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引起的。 二、猪带绦虫病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治疗猪带绦虫病的首选药物是阿苯达唑和吡喹酮。阿苯达唑的剂量为15~20mg/(kg·d),分2次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需2~3个疗程或更长。吡喹酮的剂量为治疗皮肌型囊尾蚴病总剂量为120mg/kg,3次/d,分4天口服。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囊虫病引起的脑积水、脑炎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三、囊虫病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治疗囊虫病的首选药物是阿苯达唑和吡喹酮。阿苯达唑的剂量为15~20mg/(kg·d),分2次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需2~3个疗程或更长。吡喹酮的剂量为治疗皮肌型囊尾蚴病总剂量为120mg/kg,3次/d,分4天口服。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囊虫病引起的脑积水、脑炎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对症治疗 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如颅内压增高、癫痫等,可能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降颅内压、抗癫痫治疗等。 四、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感染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牛肉等。 2. 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3. 健康教育:加强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点击查看
近年来,猪肉价格上涨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那么,2023年我们能吃到便宜猪肉吗?官方给出了回应。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为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国家已采取多项措施,支持恢复生猪产能。截至2022年底,生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92%以上,超过预期目标。唐仁健指出,随着新增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2023年一季度,猪肉产量将比上年同期增长四成左右。到二季度,生猪存栏可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下半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供应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除了猪肉价格上涨问题,消费者还关心猪肉的营养价值和挑选方法。猪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挑选猪肉时,应注意观察颜色、外观、质地、气味等方面,以确保食品安全。此外,国家还积极推动猪肉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猪肉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一系列措施,国家正努力保障猪肉市场供应稳定,让民众吃上放心、便宜的猪肉。
点击查看
肉类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其安全与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病死猪肉事件、瘦肉精、抗生素等问题,让我们对肉类安全产生担忧。本文将针对肉类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一、肉类安全风险1. 病死猪肉:病死猪肉含有大量病原体和毒素,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感染等疾病。2. 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种非法添加剂,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3. 抗生素: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二、如何保障肉类安全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肉类:尽量选择知名超市、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肉类,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2. 观察肉类外观:新鲜的肉类色泽鲜艳、肉质紧密、弹性良好,无明显异味。3. 避免食用特定部位:如鱼的黑衣、禽类的尖翅、猪脖子的肉疙瘩等部位。4. 选择新鲜肉类:尽量选择新鲜肉类,避免食用加工肉类。5. 速冻保存:速冻可以保持肉类原有的鲜度和味道,延长存放期。6. 生熟分开:烹饪过程中,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7. 煮熟煮透:肉类要煮熟煮透,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杀灭。三、总结肉类安全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要引起重视。通过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观察肉类外观、避免食用特定部位、选择新鲜肉类、速冻保存、生熟分开、煮熟煮透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肉类安全,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红腰豆炖猪尾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深受许多人的喜爱。红腰豆和猪尾两种食材,营养价值各不相同,搭配在一起,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红腰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豆类食物,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猪尾则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对皮肤健康大有裨益。那么,红腰豆和猪尾搭配炖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红腰豆炖猪尾的营养价值1. 补充蛋白质:红腰豆和猪尾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搭配在一起,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修复组织。2. 促进消化:红腰豆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3. 补血养颜:猪尾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和光泽,同时,红腰豆中的铁质也有助于补血。4. 增强免疫力:红腰豆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5. 降低胆固醇:红腰豆中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二、红腰豆炖猪尾的注意事项1. 红腰豆需要提前浸泡:红腰豆不易煮熟,需要提前浸泡一晚或12小时以上,以便更好地吸收营养。2. 猪尾要焯水:猪尾在炖煮前需要焯水,去除血水和腥味。3. 控制盐分:红腰豆炖猪尾是一道咸鲜口味的菜肴,要注意控制盐分,以免摄入过多。4. 炖煮时间:红腰豆炖猪尾需要慢炖半小时左右,才能使食材充分吸收营养,炖煮时间不宜过长。5. 食用禁忌:红腰豆和猪尾搭配炖煮,没有特别的食用禁忌,但患有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应适量食用。三、红腰豆炖猪尾的做法1. 准备材料:红腰豆100克,猪尾500克,生姜1块;2. 红腰豆浸泡:将红腰豆用清水浸泡一晚或12小时以上,然后洗净备用;3. 生姜切丝:将生姜去皮,切成细丝;4. 猪尾焯水:将猪尾放入沸水中焯水,去除血水和腥味,然后捞出备用;5. 炖煮:将红腰豆、猪尾、生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半小时左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四、红腰豆的其他食用方法除了炖煮,红腰豆还可以用来煮粥、煲汤、炒菜等,搭配不同的食材,可以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菜肴。总之,红腰豆炖猪尾是一道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菜肴,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搭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点击查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然而,市场上猪肉种类繁多,如何挑选到安全、新鲜的猪肉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了解猪肉的种类猪肉分为猪肉、猪肝、猪心、猪肺等部位,不同的部位肉质、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猪肉的肉质较为细嫩,脂肪含量适中,适合炒、炖等烹饪方式;猪肝、猪心等内脏类食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炖汤或炒菜。二、如何挑选安全猪肉1. **看颜色**:新鲜猪肉呈淡红色或淡粉色,表皮肥肉部分呈有光泽的白色。不新鲜的猪肉呈灰色或暗红色,切面也呈暗灰色或深褐色,表皮脂肪部分有污秽,呈淡绿色。病死猪肉色泽暗红或带有血迹,脂肪呈桃红色,肉切面上的血管可挤出暗红色的淤血。2. **轻触摸**:新鲜猪肉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黏手;不新鲜的猪肉表面干燥或有些黏手。3. **观外表**:放心肉很少有血水或水渗出,表皮无任何斑痕;不新鲜的猪肉,肉质不干净,用手按压,还会有暗红色、褐色或黑色的血水渗出。4. **闻味道**:新鲜猪肉带有固有的鲜香气味,腐败变质的猪肉,不论在肉的表面还是内部,均有腐臭气味。5. **看肥膘**:肥膘量适中。含瘦肉精的肉肥膘层较薄,肌纤维比较疏松,消费者应谨慎购买。三、如何保存猪肉1. **冷藏**:将猪肉放入保鲜袋中,排出空气,封口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一般可保存3-5天。2. **冷冻**:将猪肉放入保鲜袋中,排出空气,封口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可保存较长时间。3. **注意卫生**:处理生猪肉时,要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点击查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中猪肉质量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如何才能辨别其新鲜与否,确保食品安全呢?本文将结合中医“望闻问切”的原理,为大家提供一些挑选安全猪肉的方法。一、望中医“望”指的是观察,挑选猪肉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 颜色:新鲜猪肉呈淡红色或淡粉色,肥肉部分呈有光泽的白色。而变质猪肉颜色暗红或带有血迹,脂肪呈桃红色。2. 表面:新鲜猪肉表面微干或稍湿,不黏手。变质猪肉表面干燥或黏手。3. 肌肉:新鲜猪肉质地紧实,富有弹性。变质猪肉组织遭到破坏,弹性差。4. 血水:放心肉很少有血水渗出。变质猪肉按压后会渗出血水。5. 味道:新鲜猪肉有固有的鲜香气味。变质猪肉有腐臭气味。二、闻中医“闻”指的是嗅闻,挑选猪肉时,我们可以通过嗅闻来判断其新鲜程度。新鲜猪肉有固有的鲜香气味,而变质猪肉有腐臭气味。三、问中医“问”指的是询问,挑选猪肉时,我们可以向销售人员询问猪肉的来源、产地、屠宰日期等信息。四、切中医“切”指的是触摸,挑选猪肉时,我们可以用手按压猪肉,感受其弹性。新鲜猪肉质地紧实,富有弹性。变质猪肉弹性差。五、注意事项1. 购买猪肉时,尽量选择正规市场或超市,避免购买来历不明的猪肉。2. 保存猪肉时,要注意冷藏或冷冻,避免变质。3. 烹饪猪肉时,要充分煮熟,确保食品安全。
点击查看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其中一些现象甚至让人感到恐惧。近日,青山区一位名叫张孝勇的环卫工就遇到了一件让他惊恐不已的事情:他买回的猪肉在夜里竟然发出了蓝色的荧光。据了解,张孝勇住在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附近,是一名环卫工。有一天,他在菜市场买回了一块猪肉,晚上炒了半斤吃。第二天深夜,他突然被屋内的蓝色荧光惊醒,仔细一看,原来荧光来自挂在屋内的猪肉。这让张孝勇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活了5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猪肉能发光。经过调查,专家解释说,猪肉发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猪肉中含有磷。不法商贩为了给猪肉注水,往往会给猪喂食含磷的饲料,导致磷物质残留在猪肉中。此外,猪肉中也可能滋生磷光发光杆菌,导致猪肉发光。磷光发光杆菌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但由于具体原因不明,专家建议市民最好不要食用这种猪肉。生活中,我们购买食品时要格外小心,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食品。同时,也要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科普知识:1. 如何辨别食品安全? - 观察食品的外观:新鲜食品表面光滑,颜色正常;变质食品表面有霉斑、变色等现象。 - 闻气味:新鲜食品有正常的气味;变质食品有酸臭、异味等。 - 闻口感:新鲜食品口感好,有弹性;变质食品口感差,有异味。2. 如何预防食品中毒? - 注意食品的储存:食品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食品要煮熟煮透:生食的食品要煮熟煮透,避免细菌感染。 -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3. 如何处理食品中毒? -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 喝大量清水,促进排毒。 - 如有症状,及时就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