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近年来,人工听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众多听障人士带来了重获新‘声’的希望。近日,一场以‘听障人士如何重获新‘声’’为主题的人工听觉技术跨界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听觉技术、听力健康、人工耳蜗等领域的前沿动态。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超过15亿人受到听力损失的影响,其中4.3亿人存在中度或以上的听力损失。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5亿。病毒感染、先天性畸形、药物副作用、老年性聋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陷入‘无声的痛苦’。人工听觉技术的发展,为听障人士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人工耳蜗作为一种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手段,已经帮助数以万计的患者重获听力。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吴佩娜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以及人工耳蜗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成人听力损失患者开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主任陆锋,作为中国第一个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他的经历更是鼓舞了无数听障人士。1995年,陆锋成为中国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者,经过恢复,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进行交流。2016年,他再次植入另一侧人工耳蜗,实现了双耳立体听声,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传媒大学戏文系学生刘力园,作为科利耳中国4万多名人工耳蜗用户中的一员,她强调,人工耳蜗只是技术上的辅助手段,患者还需要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她提醒家长们,要尽早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尽早康复。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听觉技术将不断革新,为更多听障人士带来福音。
我需要买一个药,孩子耳蜗手术后用的评价列表
点击查看
近年来,我国针对贫困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和康复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力度,2012年,我国新增了“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旨在为中低收入家庭聋儿提供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机会,并给予术后康复训练经费支持。该项目在2009-2011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受益范围,为16865名贫困聋儿提供了帮助。为了满足患儿就近接受手术和康复训练的需求,我国卫生部和残联在综合考虑医院申请、业务培训和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10家医院作为项目定点手术医院。这些定点手术医院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确保手术质量和患儿安全。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残联将加强协作,对定点手术医院进行指导和监督,推动项目高效开展。除了手术和康复训练,项目还注重对贫困聋儿家庭的关爱和支持,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家庭培训等方式,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聋儿带来的挑战。此外,项目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贫困聋儿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更多聋儿带来光明和希望。
点击查看
近年来,人工耳蜗作为一种先进的听力康复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人工耳蜗产品质量的质疑也时有发生。近期,海南海药公司针对“上海力声特未能正常生产”的质疑进行了否认,并对人工耳蜗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情况进行了说明。海南海药表示,上海力声特在2011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便开始生产人工耳蜗,并于2012年开始正式销售。在人工耳蜗扩建项目建成之前,上海力声特在上海普陀区的生产车间设计产能为1000套。2012年,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产量为205套,销量为205套,销售收入1013.1万元,净利润306.17万元;2013年产量为863套,2013年1-9月销售收入947.65万元,2013年1-9月销量为268套,净利润123.67万元。海南海药还指出,目前,公司定增募投项目之一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扩建项目土建部分已完工,机器设备已到位,尚需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并需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和销售。关于产品质量问题,海南海药表示,个别患者使用效果不理想,国内外人工耳蜗产品均有此类现象发生。患者安装人工耳蜗后出现少量的效果不理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患者自身差异(听力障碍的时间长短和程度)、患者耐受性、手术过程、术后调机均可能对耳蜗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截至目前,公司与植入耳蜗的患者之间并未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产生法律纠纷。海南海药还预计,2013年年度业绩预增20%~50%。
点击查看
2024年9月5日,00:02:52在安静的蚌埠市,一个12岁的孩子被诊断出混合型耳聋。他的父母带他到当地的医院进行了电测听,结果显示孩子的听力下降了很多。面对这个情况,父母非常着急,决定寻求更专业的医疗帮助。他们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到一位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医生仔细查看了孩子的电测听结果,并与父母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医生建议他们去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了解孩子的病情是否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提高听力。父母决定带孩子去上海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也提到可以考虑去广州医科大学找崔勇教授,崔勇教授在耳鼻喉科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医生还强调了尽早干预的重要性,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他们了解到上海五官科医院是国内耳鼻喉国家级重点科室,耳蜗没有病变,可能是神经和传导问题导致的耳聋。医生建议进行耳聋基因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人工耳蜗手术。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展现了专业、耐心和细心的品质,给予了孩子和父母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也彰显了医生们的优良品质和对患者的关心。
点击查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耳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众多失聪患者带来了重拾新声的希望。本文将为您介绍人工耳蜗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一、人工耳蜗的原理与作用 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装置,它通过模拟人耳的听觉过程,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刺激听觉神经,从而使失聪患者恢复一定的听力。 人工耳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麦克风、处理器和植入体。麦克风负责捕捉声音信号,处理器将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植入体则将电信号传递到听觉神经。 二、人工耳蜗的发展历程 人工耳蜗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的人工耳蜗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4年,上海力声特公司买断复旦大学原理样机技术,组建自主研发团队,历时十年,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推动人工耳蜗产品改进升级和产业化。 三、人工耳蜗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我国人工耳蜗产品于2011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并于2012年上市销售,是国内首个得到国家批准的人工耳蜗产品。 在人工耳蜗上市之前,进口人工耳蜗产品价格高达二三十万,很多失聪患者家庭难以企及。随着力声特等国产人工耳蜗产品的加入,目前进口产品价格已经下降到十一二万,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人工耳蜗的推广与应用 人工耳蜗的推广与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医疗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和支持人工耳蜗事业的发展,为失聪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五、结语 人工耳蜗技术为失聪患者带来了重拾新声的希望,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耳蜗技术将不断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2024年9月5日下午4点01分,徐汇区的李女士带着九岁的儿子来到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就诊。李女士的儿子自八岁起就被诊断出左耳先天性感应性单侧耳聋,虽然孩子已经适应了这个状态,但李女士仍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在与医生交流的过程中,李女士表达了对人工耳蜗的担忧,希望能通过其他方式恢复儿子的听力。医生详细解释了各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并建议进行电测听检查以确定是神经性还是传导性耳聋。医生还强调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表示会遵守医疗行业的相关法规和道德规范。在整个就诊过程中,医生展现了其丰富的医疗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耐心地回答了李女士的所有问题,并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支持。李女士对医生的服务表示满意,并感谢医生为她和儿子提供的帮助。
点击查看
近年来,我国听障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改善听障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听障儿童救助项目。近日,安徽省启动了“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为300名贫困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据悉,这300名听障儿童将在省立医院和安医一附院进行术前检查,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费用全免,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治疗听障儿童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重建听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最佳时间是1岁左右,因为这个阶段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植入人工耳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细微的举止,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那么,如何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1. 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如果对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迟钝,可能存在听力问题。2. 4至7个月的婴儿,如果无法对声音进行定位,或者无法模仿大人的口型,可能存在听力问题。3. 1岁前后的孩子,如果无法辨别说话声音与其他声音的不同,或者无法理解一些词语,可能存在听力问题。4. 2岁的孩子,如果词汇量没有稳定增长,或者无法像大人一样说话,可能存在听力问题。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以上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听障儿童的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
近年来,人工耳蜗作为一种重要的听力辅助装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人工耳蜗的研发和生产,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将围绕复旦大学人工耳蜗项目是否存在造假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工耳蜗的基本原理。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子装置来替代受损听觉系统的设备。它通过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刺激听神经,从而让患者恢复一定的听力。人工耳蜗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医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复旦大学人工耳蜗项目自2009年开始研发,旨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然而,该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却遭到了一些质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论文造假”和“科研剽窃”的指控。针对这些指控,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工耳蜗项目不存在“克隆”或造假行为。该结论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支持。这一结果为人工耳蜗项目正名,也为我国人工耳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关于人工耳蜗的争议并未就此结束。有报道称,央视记者曾对人工耳蜗项目进行了暗访,并采访了部分团队成员。在采访中,部分团队成员表示,国产人工耳蜗是在购买国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仿造的。这一说法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对于这一说法,范宝华和沈义虎等团队成员进行了澄清。他们认为,央视报道中的内容并未真实反映他们的意思。国产人工耳蜗不存在克隆、仿造等问题。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总的来说,复旦大学人工耳蜗项目在经历了争议和质疑之后,最终得到了正名。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严谨治学,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身体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方便快捷,省去了排队等候的烦恼。某天,一位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咨询耳朵听力问题。患者描述了自己从小就存在的听力障碍,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经过医生仔细询问和分析,医生指出患者的症状可能与双侧面听神经与血管联系密切有关。医生建议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助听器或安装人工耳蜗来改善听力,但也提醒患者这种治疗方式只能提高听力,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医生的耐心和细心给予了患者莫大的安慰和信任,患者对医生的建议表示满意。最终,患者决定尝试医生提供的治疗方案,希望能够在互联网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