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殷红专

>

直肠粘膜松弛有哪些类型?

直肠粘膜松弛有哪些类型?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Thu Feb 10 18:56:21 CST 2022

医生回答

殷红专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普通外科
症状不同分以下四种类型:
不完全脱垂
完全脱垂
脱垂、内套叠
外脱垂。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其他文章
  • 肛门异物感是指非人体组织或脱离原位的组织,刺激感觉敏锐的直肠、肛管及肛门周边引起的不适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哪些疾病可能会引起肛门异物感。

    1. 肛管炎。肛管炎是长期的粪便刺激和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的,如反复便秘或反复腹泻均会引起肛管部位的炎症。因炎症的存在,许多患者有忍便的现象,所以易出现肛门异物感。

    2. 痔疮。临床医学上以齿线为界把痔疮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三种,其中外痔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特别是结缔组织型外痔,肛门边缘处赘生皮瓣,逐渐增大,质地柔软,一般无疼痛,不出血,仅觉肛门有异物感。

    3. 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在皮下发生时,患者肛门周围会有肿块出现。而且肿块会使肛门有下坠的感觉。当肿块化脓时患者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

    4. 直肠脱垂。当肠腔内的肛管、直肠粘膜层松弛时,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就会出现堆积的情况。当未脱出肛外时,患者会有明显的肛门坠痛感。此外直肠脱垂还会引发各类不便,如排便困难、大便失禁等症状。

    5. 直肠粘膜松弛。直肠粘膜松弛又叫直肠内脱垂,根据发展程度可分为I期、II期、III期,其症状主要是大便困难、肛门坠涨,肛门有异物感等。

    6. 肛乳头肥大。肛乳头肥大是一种良性疾病,常表现为肛管处白色乳头状肿物,较硬,常多发。肛乳头炎主要表现为平时感到肛门内有异物感,随着乳头增生肥大,排便时乳头可脱出肛门外。小的乳头便后可自行回到肛门内,大的需用手推回肛门内。如不及时复位,可引起肛门水肿、胀痛。

    肛门异物感的病因有很多,且不同病因对应着不同肛肠疾病,所以患者不要盲目的采用药物或是偏方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在出现肛门异物感现象时,及时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进一步的确定疾病类型,选择高效便捷的治疗方式,这才是明智之举哦。

  • 一般都认为是痔疮,民间俗语甚至有“十人九痔”之说,因此人们也就不当回事。殊不知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最怕的就是这种不当回事,“长肉球”也是肛肠疾病中相当不好诊断的病征之一。

    那么,
    屁眼长肉球感觉拉不出屎会是哪些疾病?

     

    01

    痔疮:

     

    痔疮中外痔会在肛门口形成一个“小肉球”,起初摸上去会比较柔软。痔疮中的内痔、混合痔情况严重时也会在肛门外产生“脱垂的痔疮体”。加上有便血的症状的话,基本上痔疮可能较大。

     

    02

    肛周脓肿:

     

    该病也会在肛门口形成症状,需要区别的是,该病的症状表现为“脓肿包”。在肛门口可观察到明显的呈黄色的脓肿包,并伴有疼痛、肿胀的情况时。

     

     

    03

    直肠脱垂:

     

    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俗称脱肛。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气血虚弱,祛除腹泻、便秘、长期咳嗽等诱因。

     

    04

    肛乳头瘤:

     

    肛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此时肛门口的东西,可能是“肛乳头瘤的肿瘤”。

     

     

     

    05

    出口梗阻型便秘:

     

    排便费力,有不尽感或下坠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便意缺乏。临床分为三型:直肠无力型或称弛缓型、痉挛型、肠外梗阻型。三种类型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发病。常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同时发生者。本病以青壮年女性为多见,直肠无力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

  • 直肠脱垂在过去经济社会贫瘠的年代比较常见,由于物质条件匮乏,人群普遍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直肠脱垂的症状在老百姓的传闻就是大肠头掉出来了。在现在物质丰富的社会条件下,此病已经很少发生,但在婴幼儿,极瘦弱的老年人,恶病质晚期病患以及直肠局部解剖先天异常人群中还有一定的发病率!

    直肠脱垂的临床检查方法

    • 检查时患者需下蹲后用力屏气,使得腹压增高,使直肠有脱出。 部分直肠粘膜脱出后可见深红色螺旋状光滑的肿物;脱出肿物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 3 厘米;指检仅触及两层折叠的黏膜;此时检查者做直肠指检时会明显感到肛门括约肌收缩乏力。患者用力肛门收缩时,或仅略有收缩感觉。若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表面黏膜有"同心环"的皱襞;脱出较长,触诊较厚;直肠指检时见肛门口潮湿合并有湿疹多见,肛口扩大,感到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双指指诊患者亦可无明显胀痛感;当肛肠管回纳至肛内后,肛门与脱出肠管之间有环状深沟存在。
    • 结肠镜检查可见到远端直肠充血、水肿,部分有糜烂改变。 做排便造影检查时可见到近端直肠套入远端直肠内,清洁肠道后可见远端直肠少量粪便保留,直乙交界处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笔者发现直肠脱垂患者在男同性恋人群中亦有高发情况,精神病患者人群也不少见!

  • 肛门肉外翻,可能是由外痔、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疾病引起的。

    1. 外痔:外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属于痔疮的一种,多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下、近肛门端,主要表现为肛缘部位出现皮赘增生、肛门不适感、疼痛或发痒等症状,患者肛门肉外翻可能是由外痔引起的。

    2. 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一种因肠壁黏膜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而引起肛肠疾病,多在排便或腹压增加时,肛门内有肿块脱出,部分患者可伴有肛门失禁、便秘、出血等症状,肛门肉外翻可能是由直肠脱垂引起的。

    3. 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一种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大多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便血、里急后重感、粘液便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息肉脱出等情况,患者肛门肉外翻可能是由直肠息肉引起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局部清洁,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直肠脱垂分两类,一类是内脱垂,一类是外脱垂。内脱垂,是脱在直肠的里面,并没有漏到外面,通过检查才发现。第二类是直肠,甚至是部分的结肠从肛门脱到了体外,直接看到肠子冒到外面。直肠脱垂的原因,目前不是特别清楚。很多种原理,第一种是先天的,在身体结构上不太好,比如女性的道格拉斯窝特别深,就是直肠子宫陷凹特别深。第二种常见的原因就是骶骨区域太小,骨头本来是承托的作用,如果托不起来,内脏有可能脱垂。

    它是一种盆底直肠疾病,简单来说就是直肠黏膜或者全层脱出肛门外。通常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有:排便后疼痛,便血和渗漏,肠功能障碍出现便秘,肛门失禁,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 5 岁前可自愈。完全性的直肠脱垂是直肠的粘膜、肌肉层通过肛门突出体外,表现为直肠粘膜的同心环,类似于宝塔的形状。直肠脱垂越严重,脱出肛门外的直肠黏膜体积越大。完全性的直肠脱垂需手术治疗。

    直肠脱垂发生后,日常生活需要避免腹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等,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或者直肠全层向肛门方向发生位移,可以引起肛门失禁、大便困难以及肛门肿物等临床症状。直肠粘膜脱垂通常是由于大便干燥,牵拉直肠粘膜,或者蹲厕所时间过长引起的直肠粘膜松弛,直肠全层脱垂多是由于盆底组织薄弱引起的。

    出现直肠脱垂后,轻症时需要避免腹压增高及保持大便通畅,症状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肛门脱垂通过保持清洁、饮食调整、使用肛门垫,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护理,缓解和管理肛门脱垂的症状。

    1.保持清洁:肛门脱垂患者要保持肛门区域的清洁,每天用温水轻柔清洗肛门区域,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使用粗糙的纸巾或肥皂,以免刺激皮肤。

    2.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缓解肛门脱垂的症状,平时增加膳食中的纤维摄入量,包括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比如芹菜、红薯、西红柿等,每天增加饮水量,有利于正常排便和防止便秘,避免过度用力或便秘,可能会加重肛门脱垂的症状。

    3.使用肛门垫:肛门脱垂坐着时,使用柔软的肛门垫可提供一些支撑和减轻肛门脱垂的不适感。

    4.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增加肛门脱垂的不适感,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休息并进行一些舒缓活动。肛门脱垂严重者及时就医,具体的护理措施也可以咨询专业人员了解。

  • 直肠脱垂患者可以选择一些轻度柔和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提肛运动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肠胃压力,促进肠胃蠕动,缓解症状。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运动:

    1.散步: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腹胀和反酸等不适症状。

    2.太极拳:动作柔和,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有助于减轻肛门瘙痒感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3.瑜伽:一些轻度的瑜伽动作有助于舒缓身体,减轻肠胃不适,同时可以增加盆底肌肉的力量。

    4.提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直肠脱垂部分自行回缩,同时也可以使盆底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加强盆底肌肉的强度。

    总之,直肠脱垂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轻度柔和的运动方式,同时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 直肠脱垂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可分为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不完全脱垂即直肠粘膜脱垂,表现为直肠粘膜层脱出肛外;完全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表现为直肠全层脱出肛外。完全脱垂又可根据脱垂程度划分三度,Ⅰ度为直肠脱出不超过3cm,多可自行回纳;Ⅱ度为直肠脱出4-8cm,多需手法复位;Ⅲ度为直肠脱出超过8cm,较难复位。

     

    一、症状
    (1)肛内肿物脱垂为最主要症状,早期表现为排便时肛内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逐渐频繁,脱出肿物逐渐增大,便后需用手回纳肛内或难以回纳;若脱出肿物嵌顿可表现为脱出肿物水肿,甚至缺血坏死;
    (2)常伴有排便不尽、肛门坠胀感、便秘及排便困难;
    (3)分泌物增多,常有黏液流出;
    (4)肛周皮肤湿疹、瘙痒。
    二、病因
    直肠脱垂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解剖因素、盆底肌薄弱及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婴幼儿直肠与肛管呈垂直状态,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撑,当腹内压增高时,易于脱垂;部分成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腹压升高时,肠袢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下推导致脱垂。
    (2)盆底肌薄弱:幼儿发育不良、营养不良病人、年老衰弱者,易岀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3)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等引起腹压升高的因素。
    三、诊断:
    1、诊断原则:直肠脱垂可通过病史及查体予以诊断,可结合影像学检查;
    2、鉴别诊断:需与环状内痔脱出相鉴别,环状内痔脱出于肛门外可观察到梅花状痔块,充血呈暗红色,易出血,痔块间是凹陷的正常黏膜,与直肠黏膜脱垂易混淆。但内痔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黏膜脱垂存在括约肌松弛。
    四、治疗原则
    幼儿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黏膜脱垂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尽量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
    五、日常预防

    (1)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直肠脱垂的疾病,如盆底肌损伤、慢性便秘、慢性腹泻及前列腺肥大等;

    (2)养好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蹲和过度用力排便;

    注:图片源于网络。

  • 直肠脱垂没有疗效明显的口服药物,治疗上主要以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婴幼儿有自愈的可能,成人黏膜脱垂可采用注射治疗,常用的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聚桂醇注射液、5%苯酚植物油注射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佳,但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因此手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方式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对于该疾病的患者最应注意的是预防腹内压增高的危险因素,同时需要加强营养,保持肌肉支撑力。

    直肠脱垂是由于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或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如便秘、腹泻、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因素导致直肠向下脱出的情况。患者可表现为排便不尽、小腹及肛周坠胀感,严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伴有黏液流出,致使肛周皮肤湿疹、瘙痒。

    发生直肠脱垂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影响后续治疗。

  • 关于直肠黏膜轻度内脱垂严不严重,需不需要做手术的问题。首先直肠黏膜轻度内脱垂肯定是不算严重的,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手术。它的治疗方式跟痔疮一样的,因为良性疾病都是要看患者症状的。所以直肠黏膜轻度内脱垂以解除症状作为主要的治疗目的,有什么症状就治疗什么。

接诊医生
殷红专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普通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普通外科
擅长: 超低位直肠癌微创保肛手术,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腹腔镜双通道空回肠转流治疗二型糖尿病 痔疮,肛瘘,重度直肠脱垂,便秘微创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困难手术,为晚期患者争取延长生存期),腹膜后肿瘤切除。
擅长: 超低位直肠癌微创保肛手术,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腹腔镜双通道空回肠转流治疗二型糖尿病 痔疮,肛瘘,重度直肠脱垂,便秘微创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困难手术,为晚期患者争取延长生存期),腹膜后肿瘤切除。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殷红专
殷红专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普通外科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