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肺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结节,大小不等,圆型为主,看起来就像是多发的转移瘤。

     
    下面一张CT片子是我今天看的一位患者的,这是一位60多岁的女士,她在接近20年前做过乳腺癌的手术,在9年前,在天津的另一家医院做的右肺中叶切除,当时肺里面有一个结节,手术以后是一个早期肺癌,手术后三年,她在复查的时候发现了肺里边有多发的粟粒性结节,当时也就两三毫米。但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症状,她也没有在意,后来也就没有再关注肺结节的问题,直到最近她感觉呼吸有些费劲,就到医院又复查了个CT,发现肺里边已经长满了结节。
     

    从片子看,这些结节首先考虑转移瘤,但到底是之前乳腺癌转移过来的,还是之前肺癌转移过来的?她看了几位医生,说法也都不一,我看到过她之前手术的病理,虽然肺腺癌分期比较早,但里面有微乳头的成分,分化程度还是比较差的,我自己的感觉还是肺癌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大一些。这种情况我建议她穿刺取病理,看一看到底是什么疾病?是哪种癌症的转移瘤,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就比较对症了。

     

     

  • 有些患者肺里边有多发的结节,其中有实性的,还有磨玻璃性质的,这些结节很多时候不可能同时手术切掉。那切掉其中几个肺结节之后,剩下的结节会不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切掉其中一个肺磨玻璃结节之后,其他肺结节会一直不变,还是也会发生变化呢?

    有一位家住天津不到70岁的男士之前在我这里做的肺磨玻璃结节手术,当时的他发现了多发的肺结节,右上肺那个直径大一些的肺磨玻璃结节,考虑早期肺癌可能性大,需要进行手术,其他的肺结节都比较小,可以再观察。右上肺那个磨玻璃结节手术之后的病理确实是一个很早期的肺腺癌,和术前判断的是一样的,因为分期比较早,不需要进行辅助治疗,所以就定期复查。

    前两天,他又在我这里进行了例行的复查,发现在左侧叶裂间有一个实性肺结节比之前略微增大了一点,直径达到了五毫米。那么,这个结节会是恶性的吗?从片子来看,这个结节首先考虑是一个良性的肺结节,像是叶裂间的淋巴结,继续观察是可以的。除了这个结节之外,其他的肺结节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切除一个或几个肺结节之后,剩下的肺结节仍然有可能会出现变化,在复查的时候,要进行追踪,观察他们的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是一种右心旁路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双心室矫治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取得了很好的近远期疗效。TCPC手术效果的持续改善,除与改进下腔静脉与肺动脉的连接方法,以及采用分期手术有关外,还应归功于围术期综合处理水平的提高 [1]。目前TCPC的手术适应证有所放宽,临床上复杂TCPC的患者日趋增多。具有良好手术适应证的患儿,术后大多可以得到快速康复;而复杂病例则面临延迟恢复的可能。因此,有必要根据TCPC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分层进行术后管理,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2]。

     
    1、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1.1 概述
    对于合并一侧心室发育不良、一组房室瓣, 或者心内畸形过于复杂的复杂先心病, 手术矫治时往往不能同时保证两个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即无法进行双心室解剖矫正术。对此类患者,Fontan等开创了一种单心室矫治手术,即Fontan类手术,这类手术的共同特点是旷置了右心室的功能,而将功能性单心室作为体循环心室,从而保证左心系统功能。肺循环低阻力特性使 Fontan类手术应用成为可能[3]。TCPC为Fontan类手术中的一种术式,它是将上下腔静脉直接与肺动脉连接, 是继改良Fontan术、房肺连接术发展而来的完全性生理矫正手术。TCPC作为单心室患儿的最终术式,通过分隔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来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使紫绀得以纠正。
     
    1.2 适应症
    1978年,Choussat等将Fontan手术适应证确定为10条标准,也称为“十诫”。包括:
    1) 年龄4~15岁;
    2) 窦性心律;
    3) 腔静脉引流正常
    4) 右心房容量正常;
    5) 肺动脉平均压≤15mmHg;
    6) 肺血管阻力指数<4Wood.u;
    7) McGoon比值(肺动脉和主动脉直径比)≥0.75;
    8) 左心室功能正常,EF>0.6;
    9) 无二尖瓣关闭不全;
    10) 过去分流术无有害作用。
    随着外科技术、麻醉、体外循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多数学者认为Choussat标准中,年龄、体肺静脉异位引流、窦性心律、McGoon比值等并不是必要的条件。某些高危因素也只是相对的。据报道, 肺动脉容量增多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升高并不一定是手术禁忌证, 但肺动脉发育是否良好及肺血管阻力是否升高仍然是改良Fontan类手术的高危因素[4]。
    目前公认的TCPC 适应证有: 
    1) 肺循环阻力(PVR)<4 Wood·U;
    2) 肺动脉发育良好,McGoon比值≥1.8,Nakata指数≥250;
    3) 肺动脉压<18mmHg;
    4) 满意的心室功能;
    5) 房室瓣功能正常,或少量返流可修复;
    6) 腔静脉回流正常。
     
    1.3 TCPC手术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可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行TCPC,可选择心内隧道法、心内管道法、心外管道法行腔静脉-肺动脉连接。不论采取何种术式,要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对于年龄小、肺动脉发育较差的患儿, 估计肺血流较差时, 可预防性行体-肺静脉开窗术,即在心内或心外管道与心房壁之间开窗,开窗术有可调法和固定法两种,窗的大小为4~6mm(也可用18号针头戳5~6个洞),能够使术后心指数上升、氧运输也上升、动脉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不多,对有Fontan高危因素的患者效果良好。
     
    1.4 手术疗效

    Fontan手术是单心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手术近期总体死亡率为 1%~7%[5]。手术成功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对患者高危因素的认识更加深入;(2)手术方式的转变,尤其90年代心外管道的广泛应用,体-肺静脉开窗和改良超滤技术的应用,分期手术使患者能逐步适应巨大血流动力学改变,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而对高危因素的判断和把握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于 1978年Choussat和Fontan医师确定的手术“十诫”经历30年演变更新仍有部分规则要求严格遵守。20世纪80年代大的单中心如Mayo Clinic[6]和Boston儿童医院报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日本[7]和英国近期单中心报道,均显示患者术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心室功能和肺动脉的发育情况和肺动脉阻力。其它因素亦会影响术后结果如是否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肺静脉或腔静脉畸形引流、房室瓣反流、心律失常、合并唐氏综合征等。这些因素单独并不构成手术的禁忌证,但风险因素的数量与术后死亡率息息相关。因此,患者条件的好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合并多个风险因素的患者不但术后早期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即使远期也会有更多的死亡和并发症如Fontan退回[8](Fontan takedown)和肠蛋白丢失症的发生。

    2、 全腔手术术后ICU治疗策略

    随着对TCPC患儿围术期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高危患儿常规应用体-肺静脉开窗技术及体外循环中改良超滤技术的应用,TCPC目前已成为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成熟方法。国外近年来报道早期死亡率1%-7%。阜外医院小儿ICU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死亡率(3.7%)与国外先进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但部分患儿仍然面临延迟恢复的风险。因此,建立TCPC患儿的术后风险分层管理策略将有助于促进此类患儿的术后康复,降低因ICU延迟恢复可能继发的感染等并发症以及中远期认知功能的损害[10],并降低治疗费用。

    2.1 TCPC患儿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

    所有采用TCPC治疗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具有功能性单心室的解剖特点。功能性单心室指一侧心室不能独立承担其功能,解剖上无法行双心室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TCPC通过分隔单心室患儿的体、肺循环血流来获得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将体静脉血直接引至肺循环,而单心室仅行使体循环泵的功能。最终达到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室负荷的作用。这种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保证 TCPC手术成功最重要的3个基本要素:(1)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2)尽可能低的肺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4Wood·U;(3)通畅的肺血流:肺动脉、肺静脉均无明显狭窄或受压。因此,TCPC手术后心室功能的维护及避免肺血管阻力的增高为此类患儿术后处理的关键。

    2.2 TCPC患儿术后延迟恢复的影响因素

    国外研究报道[9]可能影响TCPC早期生存的风险因素,大体可归纳为解剖因素及病理生理因素两个方面。解剖因素包括体循环心室的形态、内脏异位综合征、肺动脉发育不良或扭曲、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或腔静脉畸形引流、体循环梗阻等。病理生理因素则涉及手术年龄、房室瓣反流、术前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增高,体循环心室功能降低,伴发心律失常,延长的体外循环时间及多次减状手术等。

    阜外医院PICU王旭[10]等研究提示术前合并有心内畸形及高血红蛋白、长时间体外循环、未实行体-肺静脉开窗及术后呈现高CVP、高VIS、高Lac、24h高的容量需求及并发渗漏为TCPC 患者术后延迟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TCPC患儿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分层

    阜外医院PICU通过对TCPC患儿术前、外科及术后的病理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全腔手术患儿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层。

    1) 低风险的患儿术后一般应具备良好的循环指标。包括:

    a) 窦性心律;

    b) 房室瓣功能良好;

    c) 心室功能正常;

    d) 体静脉压一般为10~15mmHg;

    e) 左心房压一般为5~10mmHg;

    f) 动脉血氧饱和度一般应达到90%~100%。

    2) 高风险患儿则常常合并有一些围术期异常的病理生理指标变化,如:

    a) 术前血红蛋白≥180 g/L;

    b) 合并有TAPVC或房室瓣反流;

    c) 体外循环时间≥120min;

    d) 术后CVP≥18mmHg;

    e) VIS≥20;

    f) 未行体肺-静脉开窗。

    一旦出现以上高风险因素,就要考虑可能存在有延迟恢复的可能[11]。

    2.4 TCPC患儿术后恢复的ICU治疗策略

    阜外医院PICU对TCPC患儿进行风险分层管理,认为:对TCPC术后低风险患儿,选择快速拔管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消除胸腔内正压对肺血流的影响,获得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同时可以避免延迟脱机可能伴发的各类呼吸道并发症。

    相比而言,高风险的患儿早期经历低心排血量的过程是这类患儿延迟恢复的共同通道。这时候,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反而成为治疗的重要部分。正压通气可以更好地控制已经增高的肺血管阻力,减少肺内渗出;也便于早期的镇静/ 镇痛,减少应激反应。当然,强化利尿,积极的腹膜透析和血液滤过是降低TCPC 术后肺血管阻力最为关键的环节。应用一氧化氮(NO)吸入及口服西地那非和波生坦有利于肺血管阻力的降低及早期循环的稳定[12-13]。在心室功能的维护方面,主要的措施包括:首先要寻找出能够维持满意心排血量的最低的CVP,并联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米力农等。另外,TCPC 术后的心排血量也呈现一定的心率依赖型,过慢的心率常常导致心排血量的下降和渗漏的增加。对于可能合并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也要积极处理,可选择药物或起搏器超速抑制。一般需要将心室率控制在120~150次/分为宜。另外,对合并严重低心排综合征的患儿要尽早行超声评估,除外吻合口血栓或梗阻。TCPC 术后早期易出现胸腔积液,应及时放置胸腔引流管,以减轻胸内压,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同时给予常规的肝素抗凝。

    3、 小结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是将体循环静脉血直接回流至肺动脉的一种右心旁路手术。适用于肺血少,肺动脉压力低和肺血管阻力低的复杂心脏畸形病人。这种手术通过提高有效肺血流量而增加体循环动脉血氧饱和度,同时减轻功能单心室的负荷, 改善心室的几何构形[14-15]。对于年龄小、肺动脉发育较差的患儿,估计肺血流较差时,可预防性行体-肺静脉开窗术,可提高心指数、增加氧运输,但可轻度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有Fontan高危因素的患者效果良好。

    TCPC手术后绝大多数患儿可实现早期脱机,快速康复;术前高血红蛋白、合并有心内畸形、长时间体外循环、未开窗是导致恢复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对TCPC患儿进行术后危险因素分层管理的ICU治疗策略有助于早期患儿的平稳恢复。

    参考文献

    [1] Gaynor JW,Bridges ND,Cohen MI,et al. Predictors of outcome after the Fontan operation:is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 still a risk factor?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2,123(2):237-245.

    [2] Van Arsdell GS,Mccrindle BW,Einarson KD,et al. Interventions associated with minimal fontan mortality. Ann Thorac Surg, 2000,70(2):568-574.

    [3] Bridges ND, Mayer JE Jr,Lock JE,et al. Effect of baffle fenestration on outcome of the modifi ed Fontan operation. Circulation,1992, 86(6):1762-1769.

    [4] Lemler MS,Scott WA,Leonard SR,et al. Fenestration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fontan procedure:a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 Circulation,2002,105(2):207-212.

    [5] Diller GP, Giardini A, Dimopoulos K, et al. Predictor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ontemporary Fontan patients: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including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in 321 patients. Eur Heart J, 2010, 31(24):3073–3083.

    [6] Knott-Craig CJ, Danielson GK, Schaff HV, et al. The modified Fontan operation. 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early postoperative death or takedown in 702 consecutive patients from one institutio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5, 109(6):1237-1243.

    [7] Yoshimura N, Yamaguchi M, Oshima Y, et al.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early and late mortality after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1, 20(3):598-602.

    [8] 杨克明 李守军 张岩 王德.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起临床结果[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007-4848(2012)01-0015-04.

    [9] Gentles TL,Mayer JE Jr,Gauvreau K,et al. Fontan operation in five hundred consecutive patients:factors influencing early and late outcome.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7,114(3):376-391.

    [10] 王旭 李守军.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ICU延迟恢复患儿风险分层管理[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007-4848(2013)03-0256-04.

    [11] Garofalo CA, Cabreriza SE,Quinn TA,et al. Ventricular diastolic stiffness predicts perioperative morbidity and dur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s after the Fontan operation. Circulation,2006,114(1 Suppl):I56-I61.

    [12] Miyaji K,Nagata N,Miyamoto T,et al. Combined therapy with inhalednitric oxide and intravenous epoprostenol. For critic

  • 究竟哪些人易患胃癌?

    1. 40 岁以上的男性
    40 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 96% 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 2 倍多。
     
    2. 重口味的人
    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特别烫的食物,或进食新鲜蔬菜较少者。
     
    3.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
    幽门螺杆菌是被全世界公认的头号胃癌致癌因子,据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5. 胃有问题的人
    有胃癌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做过胃部手术的人,或有胃癌癌前病变,如肠化生、异形增生(上皮内瘤变)。
     
    6. 家族有肿瘤疾病史的人
    在两三代直系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7. 有相关疾病的人
    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8.出生在胃癌高发区,或在高发区生活过的人
    胃癌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卫生条件、不同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但很多因素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有胃癌家族史或本身有胃病者更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积极治疗胃病来防止胃癌的发生。对那些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过90 %,而且部分早期胃癌可在胃镜下治愈!中晚期胃癌即使经过外科为主的综合性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但在我国,发现的胃癌极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5%。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早期胃癌呢?
     
    过去,我国一直提倡重视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报警症状当然要重视!但早期胃癌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有症状者也是非特异性的,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即使是进展期胃癌(中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上腹痛,可伴有早饱、纳差、体重减轻等,而上述症状也无特异性。等到出现报警症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了,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要从症状来诊断早期胃癌,确实很难!很难!而患者大都有症状时才就诊,因惧怕还不愿意做胃镜检查。作为就诊者,千万不要以“我能吃能喝,干嘛要做胃镜”这样的话拒绝胃镜检查。
     
    只有胃镜筛查,才能大大提高发现早期胃癌的机会。
     
    国内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下,主要原因是国内缺乏早期胃癌筛查机制,民众胃镜接受率低下!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同样属于胃癌高发地区,但早期胃癌发现率很高,他们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镜普查,早期胃癌检出率达到70%;韩国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镜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在 55% 左右。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条件不一,要广泛胃镜筛查确有难度。但现在胃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2017年最新发布的《国内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5岁以上的人群就应做胃镜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早期胃癌。
     
    国内胃癌高发,应重视胃镜检查!建议如下:
     
    1. 35岁以上,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做胃镜检查;
     
    2.40 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即使幽门螺杆菌阴性,也应马上去检查一次;
     
    3. 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 3~5 年复查 1 次胃镜;
     
    4.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要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45岁,那么在35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 1~2 年复查 1 次胃镜;
     
    6. 病理活检证实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每 年复查 1 次胃镜;
     
    7. 病理活检证实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 3~6 个月复查 1 次胃镜;
    8.病理活检证实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这已经是早期胃癌了,应立即内镜下治疗。

  • 不经意间发现手腕长了个疙瘩、肿物,圆圆的,按着也不疼,有的还硬硬的,这就是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囊性肿块,病因尚不清楚。
     

       
     以手腕前后、脚背最多见,是由慢性损伤使肌腱、关节周围的滑膜腔内滑液增多形成囊性突出,或者是结缔组织粘液退变产生。
         
    本病和肿瘤没有任何关系,不用担心。
         
    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病变部位出现一逐渐增大的肿物,肿物较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压迫周围的组织产生酸胀感。
         
    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按着很光滑,0.5-2.5cm大小,囊内液体充盈,张力很大,按着有硬橡皮样实质性感觉,可有酸胀感。有的不易推动,易误诊为骨性肿物。
     
    治疗方案:
     
    部分可经医师挤压破裂自愈
     
    注射器穿刺抽出囊内积液,并注入醋酸泼尼松龙,然后加压包扎,有一定复发率。
     
    多次复发、影响活动时,可行手术切除。
     
    如果囊肿不产生疼痛感,也不影响活动,可不用处理。

  •   分娩后,新妈咪与丈夫间的“亲密接触”常会产生很多新问题。怎样与丈夫“亲密接触”,同样是产后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提醒1:把握 性生活 恢复的最佳时机

      产后6周后,新妈咪应去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生殖器官复原得很好,同时也感到心里准备好了,这时就是恢复性生活的最佳时机。

      亲密接触Tips:

      1.当新妈咪对性生活缺少兴趣、反感或有很多疑虑时,丈夫要理解,应等到她能够接受再开始。

      2.新妈咪也应多体谅丈夫,要尽力与丈夫配合。如果处理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感情裂痕。

      提醒2:切忌在产后提早进行性生活

      提早进行性生活会引发很多妇科疾病。如果有阴道裂伤及宫颈撕裂,或行会阴侧切术等,还容易发生疼痛、出血及器官损伤,影响伤口愈合。而且,新妈咪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低,阴道内干涩并弹性差,提早开始性生活容易损伤阴道。

      亲密接触Tips:

      分娩6周后,如果仍感到会阴伤口发硬、发胀,可在洗澡时用温热水冲洗、按摩,促进伤口结疤软化。

      提醒3:产后第一次“亲密接触”要小心

      新妈咪的子宫颈及阴道口分泌的润滑液比较少,因此,产后第一次“亲密接触”时,丈夫应多一些浪漫温柔的“事前戏”,行房时一定要动作轻柔,不要急躁。由于丈夫禁欲时间较长,容易动作较激烈,引起会阴组织损伤、出血。

      亲密接触Tips:

      产后一段时间里,润滑阴道的腺体往往失去正常功能。感到阴道干涩时,可使用润滑剂或润滑膏。

      提醒4:产 后开 始性生活勿忘 避孕

      许多意外妊娠,就发生在产后的头几个月。因为从产后21天起,一些产妇已有可能开始排卵,这时如有性生活就很可能再次怀孕。因此,产妇不要等到经期恢复才开始避孕,在来月经的前两周左右往往会出现排卵,如不采取避孕措施可能就会受孕。从产后恢复性生活开始,不管月经是否来潮,都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亲密接触Tips:

      1.避孕套是产后首选的避孕方法。

      2.阴道自然分娩的妈咪,可在产后3个月时放避孕环;剖腹产手术的妈咪,可在产后半年后放避孕环。提醒一点,哺乳妈咪最好在月经恢复后再放避孕环。

      提醒5:会阴侧切不会影响性生活

      正常情况下,阴道和会阴部的伤口都能在一周内愈合。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阴道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不会影响性生活;反之,如果需要做会阴切开而未采取手术,那么就有可能使会阴发生中重度撕裂伤。

      亲密接触Tips:

      如果会阴切口愈合得较慢,可去医院做一些理疗,促进疤痕尽快吸收。

      提醒6:三人世界照样愉快进行性生活

      进行性生活时,宝贝有可能突然醒来,搞得新妈咪和丈夫很没有“性”致。有的新妈咪甚至觉得,性生活时太享受性快感,不去管宝贝的存在,不像一个妈妈的样子。因此,性生活时总是心神不定,没法集中精神。

      其实,夫妻完全可以进行自我调整。比如,可以在宝贝睡觉较长的时间里行房事,或把宝贝暂且托付给长辈或保姆照料。夫妻二人应给自己身心完全放松的机会和时间,重享无拘束的性生活,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亲密接触Tips:

      1.多了个宝贝会使新妈咪变得十分忙碌,因而影响对性的兴趣。丈夫要注意体贴妻子的心绪,不要强求。

      2.哺乳妈咪的体力消耗较大,加之激素影响,对性生活的愿望不那么强烈。因此,性生活要注意时间,每次行房时间不宜过长。

      提醒7:产后阴道松弛通过锻炼可以恢复

      大多新妈咪经过适当治疗和充分休息,阴道弹性又能恢复孕前状态。然而,有些新妈咪产后出现阴道松弛,导致性感受力降低,同时也影响丈夫对性生活的兴趣。

      缩肛运动可纠正阴道松弛。方法为先深吸气后闭气,同时像忍大小便似的收缩肛门。可连续做10-20次,休息一会儿再重复做;或做排尿中断锻炼,即排尿一半时忍住,让尿液中断,稍停后继续排尿,如此反复进行。经过一段时间锻炼,阴道松弛现象就会得到改善。

      亲密接触Tips:

      阴道严重松弛只靠训练可能难以奏效,适时去整形外科进行阴道缩紧术,大多都能恢复阴道的弹性。

  • 有一位家住天津79岁的男士,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小便带血,这种尿血的症状还是持续存在的。他的家属带着他到附近的医院做检查,发现了膀胱有一个肿瘤,在治疗膀胱肿瘤之前给他做了一个全身的检查,发现了在左下肺有一个实性结节。进一步做PET-CT,发现左下肺这个结节考虑是恶性的。
     
    他的两位家属带着资料过来找我看,我了解到患者在四年前拍胸部CT,就发现了在左下肺有一个结节,和现在的肺结节是相同的位置,但当时没有那么大。这四年里,他再也没有复查过,现在看起来,当时那个小的结节长大了。这位患者在半年前还出现过心衰,有一些合并症,看起来身体条件不是特别好,这种情况下,手术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好在其他部位倒没有发现转移,如果做不了手术的话,这样的肺结节可以通过放疗来解决。
     
    再此,也提醒各位朋友,如果肺里发现了小的结节,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肺外科医生看一看资料,不要几年都不复查,别耽误了病情。
     
     

     

  • 依据国人十大死因统计显示,脑血管疾病列为国人10大死因的第2到4位,每年夺走难以计数的宝贵的性命,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正是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脑动脉瘤是因长期受到血流不平均的压力,造成动脉血管鼓出一个囊泡,形成血管瘤。像是先天性血管异常、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都会导致血管瘤,而且95%无症状,常是健康检查时经核磁共振血管摄影或电脑断层血管摄影被发现。

     

    囊泡变大,导致血管壁变薄,也就很容易引发破裂了。根据数据显示,当瘤体介于0.7至1.2公分,5年破裂率可达2.6%;大于1.2公分,5年破裂率可达14.5%;大于2.5公分时,5年破裂率则高达40%。血管一旦破裂,甚至来不及到医院抢救。

     

    脑动脉瘤可选择“开颅”或“栓塞”

     

    脑动脉瘤主要治疗方式有“开颅夹除”及“动脉瘤栓塞”两种手术。

     

    动脉瘤栓塞治疗(以白金线圈填塞动脉瘤腔)的好处在于手术属于微创,比较不像开颅手术那样需要动大刀。不过,线圈容易从动脉瘤颈溢出至血管内,甚至导致中风。因此,如果选择做栓塞,最好是经由医师评估脑动脉瘤的位置。

     

    开颅夹除属于精密困难手术,而且大家听到“开颅”会比较担心。除了医师经验丰富,并有良好团队配合,还可以透过高端设备提升成功率。

     

    目前,已经有可以同步血管摄影的设备。夹完的当下可直接进行脑血管摄影,确认中大脑动脉瘤是否夹除完整;如效果不佳,因仍在手术中可马上做调整,同时避免病人在术后情况尚未稳定下,从加护病房移到检查室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脑动脉瘤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务必即时“除雷”

     

    脑动脉瘤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在未破裂前几乎无明显症状,除非做高阶健康检查发现,否则很难被诊断出来。

     

    症状轻的话,会有像是恶心、呕吐、颈部僵硬或突发如被棒子重击的头部剧痛。有些病人也会产生神经异常症状,如: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扩大等。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失语症、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的问题,如果意外破裂,死亡风险非常高。

     

     

    建议有家族病史者、动脉硬化症状者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的三高族等,应定期做脑血管健检。常有头痛症状者,务必前往就医,及早揪出潜在脑动脉瘤。

  • 有一位家住天津市宝坻区的女士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她最近在当地医院拍片子,发现肺部有一个结节。这位女士年龄并不大,今年才50岁,她把自己在当地医院做检查的资料发给了我,想听听我的治疗意见。
     
    我看到报告中描述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并且这个直径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我想看一下具体的片子,但是她手里边并没有电子图像,拍过来的胶片特别的模糊,根本也看不清这个肺结节的细节,我建议她过来找我当面看一看片子。
     
    她问我自己的肺结节如果想进一步检查,是不是需要做一个强化核磁?她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在大学时读临床课。在考试的时候有问题就是这样问的,有某一种占位性的疾病,都有什么样的检查方式?学生们通常都会这样回答,B超,CT,强化CT,核磁,增强核磁。在初学者的眼里,这几个检查是逐步递进的关系,越来越精确,因为那时候的医学生和普通老百姓是一个水平的,并不是真正的医生。觉得好像有什么病,一做到增强核磁也就是强化核磁,那肯定是最准确了。
     
    其实不是这样,肺磨玻璃结节在影像学诊断领域,门诊做一个普通平扫就可以了,是不需要做核磁乃至强化核磁的。
     
     

     

  •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甲状腺癌类型: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常见的甲状腺癌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icon、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

    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较好,甲状腺髓样癌恶性程度极高,生存时间仅6~12个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病因:
           
    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还不能完全确定,目前认为可能与癌基因、生长因子、碘摄入情况、电离辐射、性别、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临床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癌早期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颈部B超检查和甲状腺触诊而发现甲状腺肿块。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出现局部肿块疼痛,或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发生远处转移可出现咳血、骨痛等症状。甲状腺髓样癌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甲状腺癌早期没有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时甲状腺B超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发现,及时到专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以期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