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有很多宝宝的家长咨询婴儿晚上出汗很多是什么原因?今天咱们就讲一讲有哪些原因,希望各位家长针对自己的宝宝分析一下是哪个原因,以便对症治疗。

    宝宝晚上睡觉汗多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首先生理性原因如下:

    • 孩子生长快,本身新陈代谢速度要快于成人,所以出汗比成人要多;
    • 宝宝所处的环境室温过高,或穿的盖的过厚,这样会导致了孩子会通过自身汗腺系统进行调控,比如通过排汗,来进行散热,这时候出汗也多;因此做为家长要注意宝宝睡觉的时候室内温度是不是过高,穿的衣服是不是穿的太多,如果温度过高,要注意适当通风透气,不要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总之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 宝宝喜欢甜食、油炸食物,如果进食热量过高的食物,也会促进孩子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出汗。此时不要进食热量过高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多汗就可好转。

    而病理性原因如下:

    • 孩子缺钙和缺维生素 D 导致孩子出汗。当宝宝身体缺乏维生素或者低血钙时,会引起夜间出汗多,建议家长给宝宝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完善维生素 D 和骨密度检查,了解宝宝有否佝偻病。如果有缺钙和维生素 D 缺乏,需要进行补钙治疗,注意在补钙的同时给予维生素 D 的补充,促进钙吸收。同时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进行日光浴,以便促进皮肤维生素 D 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 结核病,如果宝宝有结核感染,也可引起宝宝盗汗,但往往同时有低热、乏力,和相应部位的症状出现。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除外。
    • 从中医上讲,孩子固汗能力差,自身虚弱也可引起,可以给予玉平风颗粒来益气固汗。

  •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指筋膜的病理性改变,可以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机体肌肉筋膜的各种不适表现,比如疼痛、肌肉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皮肤麻木、运动障碍等。患者触摸疼痛部位时,有可能触摸到较硬的肿块或条索状结节,触摸、按压时可能引起疼痛加重。

    临床分类

    • 颈肩肌筋膜炎:颈、肩、背部出现广泛的疼痛、酸胀、沉重、麻木、肌肉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可向上臂等部位放散。
    • 腰背肌筋膜炎:由于精神紧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原因,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继而出现腰背部疼痛。
    • 足底筋膜炎: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治疗

    1. 减少活动、避免受凉
    2. 局部理疗烤电热敷来缓解,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
    3. 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止痛
    4. 终极治疗方式是局部封闭治疗。
  •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时期。始于 40 岁,历时 10 一 20 年,绝经是重要标志。在此期间,因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称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在营养不良、精神情绪不稳定及手术、放射治疗使卵巢功能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迅速者发病率高。

    其临床表现:

    • 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经量逐渐减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周期、经期、经量都不规律;或骤然停经。
    • 阵发性潮热、出汗、伴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等。
    • 思想不集中、易激动、失眠、多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症状。
    • 生殖器官不同程度萎缩。
    • 乳房下垂、萎缩、尿频、尿失禁等。
    • 骨质疏松、腰背痛、易骨折。

    健康指导建议:

    •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增加生活情趣。
    • 保持乐观、开朗、愉快的心境,保持活跃的精神状态。
    •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与烦恼,保证劳逸结合和充分的睡眠。
    • 注意体重与营养。

  • 膀胱外翻是一种需要外科治疗的复杂性先天畸形。外科手术具有挑战性,因为膀胱外翻涉及到泌尿、生殖和肌肉骨骼系统,在一些患者中还涉及到肠道。重建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正常的肾功能、取得正常的膀胱容量和功能(即,尿控或小便控制),以及生殖器外观和功能可接受。

    手术方式:

    1.现代分期膀胱外翻修补术(modern staged repair of bladder exstrophy, MSRBE )包括三期手术,最初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发。随后在过去几年里已进行了一些改良。

    2.膀胱外翻一期完全修复术(complete primary repair of bladder exstrophy, CPRBE )于 1989 年引进,希望通过单次手术能实现尿控和保护肾功能的目标。然而,随访研究显示很多儿童在 CPRBE 后仍需要多次手术。

    3.尿流改道术是在泌尿道和肠道之间建立功能性的连接,是最少见的手术选择。虽然该术式有一些变种,但基本的方法是将尿液从膀胱转入肠道(大肠/结肠)以暂时储存,然后通过直肠随粪便间歇排出。如果手术成功,小儿是可以控制尿液排出的。膀胱和尿道关闭了,但却是“干的”,而且不会接触尿液或不是控制排尿所必需的。

    手术时机 —初始重建手术可在出生后最初 2-3 日内(立即)或者在 6-12 周时(延迟)进行。小儿泌尿科医生根据他们的临床经验或者个体的具体解剖,可能首选延迟闭合术。后者的例子包括器官解剖太小而不能安全修复的早产儿。延迟 CPRBE 的另一个优点是,允许婴儿在开始重建手术及术后漫长的恢复期之前和父母亲密接触。此外,从出生到初始修复术的这段时间可允许某些器官和系统在复杂的初始重建手术前生长、发育和进一步成熟,也使得麻醉和手术更为安全。在我们中心,CPRBE 的首选时间是生后 6-12 周(即,延迟闭合术)。

  • 听神经瘤通常来说是颅内良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首选手术治疗,尽可能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

    手术治疗:

    • 常用的手术方案包括:(1)枕下-内听道入路,可能尽最大可能保留面神经。小肿瘤(直径≤2cm)应先磨除内听道上璧,自内听道内向颅内分离,切除肿瘤;大肿瘤(直径>2cm)应先分离肿瘤周围的蛛网膜间隙,囊内分块切除肿瘤,达大部切除后,游离囊壁,妥善处理肿瘤周围的神经血管及脑干面,然后处理内听道,在保留面神经的同时,应争取保留听力。
    • 经中颅窝入路:做耳前颧弓上“S”形切口,骨窗 2/3 位于外耳道前方,1/3 在外耳道后方,靠近中颅窝底。确认弓状隆起和岩浅大神经,磨除内听道上区的骨质,达内听道硬脑膜,向内显露后颅窝硬膜,向内可暴露面神经管口,手术在肿瘤的前面进行,有利于分离保护面神经。
    • 经迷路入路:仅限于小型听神经瘤。耳后切口,将岩骨磨除达内听道,切除内听道内的肿瘤,整个手术可清楚地看到面神经、耳蜗神经等与肿瘤的关系,面神经的保留率提高,患者反应轻、恢复快。但因迷路破坏,故听力在术后将完全丧失,且脑脊液耳漏机会多,在较大肿瘤易致颅内出血。在听神经瘤的手术中,术中的面神经功能保护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肿瘤的全切除和听力的保留。

    其他治疗:

    随着伽马刀、射波刀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普及,部分小型听神经瘤(直径≤2cm)和大型听神经瘤术后残留者可选择使用伽马刀和射波刀治疗。

  • 动静脉瘘是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需要透析的病人常于四肢部位行手术造成动静脉瘘,以利于透析治疗,但发生于子宫的动静脉瘘极少见[1],临床工作中根据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帮助诊断,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出血量的多少等)选择治疗手段。

    2.1 临床表现临床上对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断以诱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作为依据。

    子宫动静脉瘘比较罕见,盆腔子宫动静脉瘘常继发于药物流产后清宫、人工流产后、阴道自然分娩后等[2]。子宫动静脉瘘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子宫动静脉瘘常伴有血管畸形,随着月经内膜剥脱变薄,畸形的血管破裂出血。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瘘常为宫腔多次操作导致内膜损伤,以及恶性肿瘤等诱发引起。本文 4 例均为药物流产后,例 3 和例 4 有多次药物流产史,诱因可能为内膜损伤。例 1 药物流产后清宫操作可能成为子宫动静脉瘘的诱因。临床表现以月经过多,产后、流产后的大量阴道出血常见旧,出血往往是无预兆地开始和停止,严重的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并可伴有疼痛。部分子宫动静脉瘘可能无明显出血或自然愈合,可能与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壁过深,或人工流产手术机械性损伤肌壁及血管有关[l]。本文中的病例均继发于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但均未出现大量阴道出血。

  • 摘要

    CD 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可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穿孔、瘘道形成、肠道功能丧失,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改善 CD 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CD 临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在 CD 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已有更多研究关注客观的参数变化。随着选择炎症性肠病治疗靶点(STRIDE)共识的提出,达标治疗策略逐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该目标可显著改善 CD 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回顾近期关于 CD 治疗目标的相关文献,提供当前建议和支持证据。

    达标治疗概念的提出

    达标治疗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在 CD 诊疗过程中,药物不断革新,诊断愈加精确,但患者的最终结局却没有显著改善:约有 50%的 CD 患者在诊断后 10 年的时间里会发展为结构性肠道损伤。2010 年,西班牙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1994~1997 年与 2000~2003 年新诊断的 CD 患者累积手术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美国的两项回顾性研究分别显示,1993~2004 年和 1998~2005 年 CD 的累积手术率均未降低。这提示若将临床缓解作为治疗标准,将会忽略活动性炎症,从而拖延病程,最终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仅基于症状的缓解并不足以预防并发症

    仅基于症状的缓解并不足以预防并发症,而基于内镜或生物标志物对病情进行定期评估,能让患者持续维持于缓解期,从而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在其他慢性病管理中已被证明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制定恰当的治疗目标

    CD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因此,需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恰当的治疗目标,这就需要医师在开始治疗前,能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参数等评估该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的诊疗中已建立了基于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症状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了该模型能区分进展期和静止期 RA 患者。CD 的预测模型尚未建立。

    虽然有多个观测指标被认为与 CD 的预后不良相关,但缺乏一致性。在这些危险因素中,复杂性疾病(指早期需要手术干预,治疗呈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出现如狭窄形成或穿透性病变复杂性疾病行为)、吸烟、早期发病、疾病部位(上消化道或肛周累及),以及内镜下深溃疡等均与 CD 的预后不良有关。一些免疫学或遗传学异常也被认为与 CD 致残结局相关:抗酿酒酵母抗体、大肠埃希菌外膜蛋白 C、CD 相关细菌序列 I2 和 CBir1 鞭毛蛋白均与疾病的复杂行为和手术率相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这些抗体的检出率成正比;包括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 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NOD2)、白细胞介素 23 受体(interleukin-23 receptor,IL-23R)、酪氨酸激酶 2(janus kinase 2,JAK2)、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15,TNFSF15)和正向调控结构域锌指蛋白 1(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protein 1,PRDM1)等在内的 32 个遗传学标志物发生突变,也与疾病的复杂行为有关。通过这些危险因素将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可以制定出适合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治疗目标。

  •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从患者个体出发,将脑血栓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神志昏迷。一般对于脑血栓患者不单纯使用中医治疗,而更关注中西医结合互补的原则。比如有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会出现药物抵抗或者不耐受,中药可以改善其不耐受的现象,同时中药大部分活血化瘀的药物都有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脑梗死期间,患者出现发热、便秘等并发症都可以通过中药明显改善。中医药治疗脑血栓的优势最大还是在于脑血栓的恢复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中药、针灸等技术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加快恢复。

  • 患者体位取单侧骨折侧卧位,如为双侧骨折,则取俯卧位。切口采用外侧“L”形切口。纵形切口位于跟腱和腓骨长短肌腱之间,水平切口位于外踝尖部和足底皮肤之间。切开皮肤后,从骨膜下翻起皮瓣,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用三根克氏针从皮瓣下分别钻入腓骨、距骨和骰骨后,向上弯曲以扩大显露。腓肠神经位于皮瓣中,注意不要损伤。

    复位,掀开跟骨外侧壁,显露后关节面。寻找骨折线,认清关节面骨折情况。取出载距突关节面外侧压缩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块。使用 Schanz 针或跟骨牵引,先内翻跟骨结节,同时向下牵引,再外翻,以纠正跟骨短缩及跟骨结节内翻,使跟骨内侧壁复位,用克氏针维持复位。然后把取出的关节面骨折块复位,放回外侧壁并恢复 Gissane 角和跟骰关节面,克氏针固定各骨折块。透视检查

    骨折位置,尤其是 Broden 位查看跟骨后关节面是否完全复位。如骨折压缩严重,空腔较大,可使用骨移植,但一般不需要骨移植。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钢板和螺钉固定,如可能,螺钉应固定外侧壁到对侧载距突下骨皮质上,以保证固定确实可靠。少数严重粉碎性骨折,需要加用内侧切口协助复位固定。

  • ——冬天穿高领毛衣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感觉被命运扼住了咽喉。

     

    对头围大的朋友来说,除了脖子勒得慌,穿衣服的时候“拱”不进去,脱的时候还约等于“二次受刑”,仿佛眼睛都能被扯到太阳穴上去。

     

     

    为什么一穿高领脖子就难受?《生命时报》邀请急救专家解读,并教你避开脖子上的“压力感受器”。

     

    受访专家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 贾大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杨期东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马惠文

     

    脖子上有个“压力感受器”

     

    穿高领毛衣/卫衣觉得难受,很可能是“颈动脉窦综合征”导致的,俗称“衣领综合征”。

     

    颈动脉窦位于颈部两侧,与喉结上沿平行的颈动脉搏动处,其血管壁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组成一个“压力感受器”。

     

     

    正常人在颈动脉窦受到压迫时,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直接抑制心跳,使心率减慢。

     

    衣领太高、太硬,或者领带、围巾系得过紧,都会使颈动脉窦较长时间受压。

     

    这些举动让脖子“有压力”

     

    湖南一新郎在新婚之夜狂吻新娘颈部,导致妻子忽然面色惨白,瘫倒在地,心跳和呼吸骤停死亡;

     

    某公司主管“落枕”了,同事帮忙按了两下后,她身子一歪倒在地上,双眼紧闭怎么叫也叫不醒了;

     

    有人平时身体硬朗,套上厚实的高领毛衣,再裹上好几圈围巾后,却呼吸急促、头晕、胸闷不适……

     

     

    由于相关意外多发生于热恋中的年轻人,热吻时被吻一方晕厥,颈动脉窦又被称为“热吻死穴”。

     

    按摩、亲吻、束缚这个部位,有时甚至是扭头过猛,都可能引起耳鸣、头晕、昏厥,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脏骤停。

     

    冬季穿衣“三不紧”

     

    尽管颈动脉窦敏感性因人而异,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按压其所在区域,最好不穿领口过紧的衣服,围巾、领带也不要系太紧。

     

    一旦怀疑是按压颈动脉窦导致的昏厥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冬季穿衣,除了领口不能太紧,还要做到两不紧。

     

    领口别太紧

    建议最好穿着保暖的圆领或V领衣服,如果怕冷可搭配一条围巾(别系太紧),能保护呼吸道和心脑血管。

     

    裤腰别太紧

    裤子或腰带系得太紧,勒着腰部骨骼和肌肉,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建议最好选择帆布材质的腰带,既透气又有韧性,不易变形。系腰带的位置应覆盖肚脐,腰带与腰间最好还能容纳一根手指。

     

    袜口别太紧

    尤其老年人下肢循环不好,袜口对脚踝局部的压迫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造成脚肿、腿脚麻木无力。

     

    如果袜口过紧,可以用硬纸盒将袜口撑起来,用蒸汽熨斗在袜口处轻轻熨一下,给袜口 “松绑”。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