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第九式 青龙探爪势。此势先左势后右势为 1 次,连作 3 次。动作要领:⑴作龙爪手时,五指要伸直分开,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内收,中指略高于其他四指,劳宫穴不打开,内收于爪心。⑵探爪时,身体要随之前倾,感受到从腿部到“爪”指尖经络的拉伸。⑶握固后手在腰间章门穴稍停片刻。

     

    第十式 饿虎扑食势。此势先左势作 3 次,后右势为 3 次。动作要领:⑴扑食前,要用躯干的涌动带动双手前扑绕环。⑵弓步腿时,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⑶抬头瞪目时,力达指尖,腰背部形成反弓形。

     

    第十一式 打躬势。此势连续做 3 次。动作要领:⑴在鸣天鼓时要求顶平项直,这样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可以得到调理,督脉得到梳通。⑵向下打躬的时候,百会穴尽量向前前倾,后背尽量伸直牵拉督脉。⑶身体前屈时,脊柱从腰自逐节向下屈曲如钩,最后用头部尽量贴近腿,起身时,尾椎逐节伸展上拔。

  • 男性不育可能和感染有关,可选择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盐酸坦索罗辛等药治疗,也可能和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有关,则需要配合医生手术干预。

    1.感染因素:男性不育可能是由于生殖系统受到感染所引起的,会影响精子的发生,比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配合医生选择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治疗。

    2.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男性不育和睾丸功能受损,单纯用药并不能达到改善作用,为了提高精子质量,恢复生育能力,可以配合医生选择精索静脉结扎术、精索静脉栓塞术治疗改善。

    3.鞘膜积液:这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并伴随有阴囊肿大、排尿异常现象。一般不进行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自行缓解,也有部分患者则需要给予鞘膜翻转术、切除术、开窗术或折叠术治疗。

    此外,睾丸肿瘤、染色体异常、精道梗阻等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建议患者要予以重视,不可私自乱用药物,需要前往正规医院,配合医生明确具体原因后再做治疗。

  • 带肌蒂骨皮质片移植术:本法又称骨皮质剥离术,用于治疗四肢长骨的延迟连续与不连接,也用于截骨术和肢体骨骼延长术等。切开皮肤后不剥离皮下组织、肌肉和骨膜各层,直达骨质,用锐利的平凿如剥皮一样,从骨皮质剥下 1~3mm 一层。应掌握剥下骨皮质的厚度,如骨皮质片剥离得太薄,容易使骨膜与骨片分离,太厚则容易进入骨髓腔。骨片的大小与形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肌蒂的设计很重要,通常采取远端骨片时,应在近端留蒂;反之,采取近端骨折片时,则在远端留蒂。对局部病变给予适当处理,对骨折行常规内固定后,将带肌蒂骨片移至骨折线周围,其骨膜或肌肉与周围组织缝合 1~2 针以阻止其变位,但应避免张力,以防损害骨瓣血液循环。

    微创植骨术

    常规植骨术需要较大切口,对软组织及骨膜的剥离较广,破坏了骨折端的血运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所以尽管有效,但与骨折不愈合的微创治疗理念相背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微创植骨术随之诞生。微创植骨术就是借助微创外科的手段将移植骨材料植入骨折不愈合的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精确的术中定位,应用特制的器械将准备好的骨移植物直接送达骨折端并进行加压,避免了局部软组织的过多剥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局部血运的再次破坏,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较为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可以在微创应用髓内钉、Liss 接骨板等治疗时,可结合经皮微创植骨术以期获得良好的疗效。

  • 并没有所谓补充精子的食物,但可以通过摄入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他含性激素、钙、镁、锌等食物,既为身体补充营养,同时对精子产生有促进作用。

    • 蛋白质:因为精子的生成需要蛋白质的参与,这也是精子生成的主要原料和必要成分,所以日常要注意蛋白质饮食的均衡,包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包括牛羊肉、鸡鸭肉、黑鱼、海参、鸡蛋等。
    • 维生素:精子的生成也离不开维生素,适当的摄入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可促进精子产生和补充营养,常见的食物包括核桃、瓜子、玉米、菠菜、苹果、香蕉、火龙果等。
    • 其他:精子的生成还需要性激素、钙、镁、锌等各种物质的参与,所以日常还可以适当的吃些虾皮、大豆、红薯、海带、牡蛎等食物,只有饮食营养均衡,才可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男性存在有少精、弱精症等疾病,单纯的通过饮食调理,并不能达到治疗的作用,必要时还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来进行检查和治疗,不得延误或私自用药。

  •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时期。始于 40 岁,历时 10 一 20 年,绝经是重要标志。在此期间,因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称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在营养不良、精神情绪不稳定及手术、放射治疗使卵巢功能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迅速者发病率高。

    其临床表现:

    • 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经量逐渐减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周期、经期、经量都不规律;或骤然停经。
    • 阵发性潮热、出汗、伴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等。
    • 思想不集中、易激动、失眠、多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症状。
    • 生殖器官不同程度萎缩。
    • 乳房下垂、萎缩、尿频、尿失禁等。
    • 骨质疏松、腰背痛、易骨折。

    健康指导建议:

    •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增加生活情趣。
    • 保持乐观、开朗、愉快的心境,保持活跃的精神状态。
    •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与烦恼,保证劳逸结合和充分的睡眠。
    • 注意体重与营养。

  •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部受寒、外伤、劳损、老化及代谢紊乱等因素所导致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和椎间盘、椎间关节、椎体、韧带等组织退行性改变。

    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尤其需要注意饮食结构,偏食、饮食不当都会导致肌肉、神经营养障碍及骨质疏松,加速椎体退变。此时,应嘱咐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含钙质丰富的食物。此外,富含维生素 C 的食品对预防颈椎病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教育时,应当考虑到患者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住院时长长短不一,此时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方法,将科普知识准确的传授给每一个患者。针对患者共同存在的健康问题,可以根据年龄,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分批教育,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健康知识。

  •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指筋膜的病理性改变,可以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机体肌肉筋膜的各种不适表现,比如疼痛、肌肉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皮肤麻木、运动障碍等。患者触摸疼痛部位时,有可能触摸到较硬的肿块或条索状结节,触摸、按压时可能引起疼痛加重。

    临床分类

    • 颈肩肌筋膜炎:颈、肩、背部出现广泛的疼痛、酸胀、沉重、麻木、肌肉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可向上臂等部位放散。
    • 腰背肌筋膜炎:由于精神紧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原因,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继而出现腰背部疼痛。
    • 足底筋膜炎: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治疗

    1. 减少活动、避免受凉
    2. 局部理疗烤电热敷来缓解,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
    3. 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止痛
    4. 终极治疗方式是局部封闭治疗。
  • 听神经瘤通常来说是颅内良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首选手术治疗,尽可能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

    手术治疗:

    • 常用的手术方案包括:(1)枕下-内听道入路,可能尽最大可能保留面神经。小肿瘤(直径≤2cm)应先磨除内听道上璧,自内听道内向颅内分离,切除肿瘤;大肿瘤(直径>2cm)应先分离肿瘤周围的蛛网膜间隙,囊内分块切除肿瘤,达大部切除后,游离囊壁,妥善处理肿瘤周围的神经血管及脑干面,然后处理内听道,在保留面神经的同时,应争取保留听力。
    • 经中颅窝入路:做耳前颧弓上“S”形切口,骨窗 2/3 位于外耳道前方,1/3 在外耳道后方,靠近中颅窝底。确认弓状隆起和岩浅大神经,磨除内听道上区的骨质,达内听道硬脑膜,向内显露后颅窝硬膜,向内可暴露面神经管口,手术在肿瘤的前面进行,有利于分离保护面神经。
    • 经迷路入路:仅限于小型听神经瘤。耳后切口,将岩骨磨除达内听道,切除内听道内的肿瘤,整个手术可清楚地看到面神经、耳蜗神经等与肿瘤的关系,面神经的保留率提高,患者反应轻、恢复快。但因迷路破坏,故听力在术后将完全丧失,且脑脊液耳漏机会多,在较大肿瘤易致颅内出血。在听神经瘤的手术中,术中的面神经功能保护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肿瘤的全切除和听力的保留。

    其他治疗:

    随着伽马刀、射波刀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普及,部分小型听神经瘤(直径≤2cm)和大型听神经瘤术后残留者可选择使用伽马刀和射波刀治疗。

  •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包皮过长的主要方法,药物可以辅助治疗并发症,单纯包皮过长应否手术视具体情况而定。

    治疗周期

    包皮过长主要通过手术短期治疗。

    一般治疗

    幼儿期先天性包茎可反复试行上翻包皮,扩大包皮口,经常清洗,保持包皮腔清洁,可不处理,大多患儿可治愈。

    急症治疗

    包皮嵌顿严重者引起远端包皮和阴茎头血液回流障碍,发生局部水肿、瘀血,多见于性生活或手淫时将包皮上翻过久没有及时复位,儿童好奇玩弄阴茎包皮时,也能引起嵌顿性包茎。如不及时处理,狭窄处可能发生糜烂、溃疡,甚至阴茎头坏死、脱落,发生此情况应立即就医行包皮环切术缓解症状。

    止痛、防勃起药

    包皮环切术后一般除了抗生素外,还应服用防止勃起与止痛的药物,如结合雌激素片、去痛片等。

    手术治疗

    包皮过长目前主要通过包皮环切术来治疗,包皮环切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包皮炎、阴茎头炎、阴茎癌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传统包皮环切术

    背侧剪开法的传统包皮环切术是对于成人的一种通用的包皮环切方法,目前使用最为广泛,包皮存在病变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最适合使用此种术式。

    器械辅助包皮环切术

    套扎器类

    一次性使用包皮环切套扎器的出现,使传统包皮环切术得以创新。这种套扎器有一个内环,切割原理是利用内、外环或丝线套住并压榨包皮以代替传统包皮切除与缝合。套扎器包皮环切术式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疼痛少、不需缝合、手术时间短、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各种人群。

    缝合器类

    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包皮环切手术的进一步改进,这种缝合器有儿童、成人多种不同型号。此类术式微创、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外观满意,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

    改良包皮环切术

    在传统包皮环切术基础上经过改良有多种术式,如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血管钳引导包皮环切术、提捏法包皮环切术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该手术方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外观满意,但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相对较高。

  • 摘要

    CD 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可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穿孔、瘘道形成、肠道功能丧失,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改善 CD 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CD 临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在 CD 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已有更多研究关注客观的参数变化。随着选择炎症性肠病治疗靶点(STRIDE)共识的提出,达标治疗策略逐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该目标可显著改善 CD 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回顾近期关于 CD 治疗目标的相关文献,提供当前建议和支持证据。

    达标治疗概念的提出

    达标治疗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在 CD 诊疗过程中,药物不断革新,诊断愈加精确,但患者的最终结局却没有显著改善:约有 50%的 CD 患者在诊断后 10 年的时间里会发展为结构性肠道损伤。2010 年,西班牙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1994~1997 年与 2000~2003 年新诊断的 CD 患者累积手术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美国的两项回顾性研究分别显示,1993~2004 年和 1998~2005 年 CD 的累积手术率均未降低。这提示若将临床缓解作为治疗标准,将会忽略活动性炎症,从而拖延病程,最终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仅基于症状的缓解并不足以预防并发症

    仅基于症状的缓解并不足以预防并发症,而基于内镜或生物标志物对病情进行定期评估,能让患者持续维持于缓解期,从而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在其他慢性病管理中已被证明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制定恰当的治疗目标

    CD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因此,需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恰当的治疗目标,这就需要医师在开始治疗前,能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参数等评估该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的诊疗中已建立了基于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症状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了该模型能区分进展期和静止期 RA 患者。CD 的预测模型尚未建立。

    虽然有多个观测指标被认为与 CD 的预后不良相关,但缺乏一致性。在这些危险因素中,复杂性疾病(指早期需要手术干预,治疗呈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出现如狭窄形成或穿透性病变复杂性疾病行为)、吸烟、早期发病、疾病部位(上消化道或肛周累及),以及内镜下深溃疡等均与 CD 的预后不良有关。一些免疫学或遗传学异常也被认为与 CD 致残结局相关:抗酿酒酵母抗体、大肠埃希菌外膜蛋白 C、CD 相关细菌序列 I2 和 CBir1 鞭毛蛋白均与疾病的复杂行为和手术率相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这些抗体的检出率成正比;包括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 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NOD2)、白细胞介素 23 受体(interleukin-23 receptor,IL-23R)、酪氨酸激酶 2(janus kinase 2,JAK2)、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15,TNFSF15)和正向调控结构域锌指蛋白 1(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protein 1,PRDM1)等在内的 32 个遗传学标志物发生突变,也与疾病的复杂行为有关。通过这些危险因素将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可以制定出适合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治疗目标。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