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的最新研究进展:KIR4.1抗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近期,德国神经内科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血清中存在KIR4.1(钾通道蛋白)抗体的高比例(46.9%)。相比之下,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这种抗体的出现率极低(0.9%),且在健康人体内并不存在。通过将这种血清KIR4.1抗体注入小鼠脑内,研究人员发现它可以引起星状细胞KIR4.1和胶质纤维酸蛋白表达的显著减少,并在小脑中引发补体激活的级联反应。这些发现表明,钾通道KIR4.1可能是MS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靶标之一,并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MS诊断标志物。
KIR4.1是一种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大脑的新陈代谢,形成髓鞘,并维持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8年前,美国神经病学专家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这一发现使得视神经脊髓炎从多发性硬化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水通道蛋白-4也是维持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蛋白。
虽然这些自身抗体的发现为脱髓鞘疾病的理解提供了新视角,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它们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还是结果。个人观点认为,它们更可能是结果而非病因。因为这两种抗体只在半数的患者血清中被发现,并且在其他疾病中也存在(非特异性),比如水通道蛋白-4。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试管婴儿治疗可能会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推测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婴儿失败或使用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另外,维生素D的低水平也被认为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和复发有关。维生素D不仅与钙的代谢有关,还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低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包括多发性硬化。
在治疗方面,最近的一项临床研究将181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干扰素治疗、干扰素联合小剂量硫唑嘌呤治疗以及干扰素、小剂量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的治疗效果在6年后无明显差异。虽然这项研究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但它提示我们长期用药的治疗方法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大多数医生仍然遵循国外的复发期用药、缓解后停药的治疗模式,直到患者残疾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