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手术、恢复和辅助治疗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自1940年吴英恺教授成功实施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以来,外科技术不断提高,手术切除率从50%上升到90%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也达到了50%。然而,由于食管癌不易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总的治愈率近30年来基本上处于平台期,徘徊在30%左右。早期诊断和提前预防是食管癌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食管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是手术扩大化、切口微创化、吻合机械化和方案综合化。手术扩大化体现在适应证和手术范围的扩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龄和复杂食管癌患者的比例逐步增加,使得接受外科手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同时,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却逐步降低,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创伤减轻,食管癌手术逐步普及到县级医院以下单位。
食管癌外科手术前的准备包括完善术前检查、进行风险评估、心理准备和身体方面的准备。术前检查主要是了解病人的肿瘤病情和心、肺、肝、脑、肾等器官的功能状况,进行分期评估和手术风险评估。心理准备则是帮助患者消除手术恐惧心理,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身体方面的准备主要是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对大手术的耐受能力。
食管癌手术方式多样,包括经胸食管切除术、经膈食管切除术、微创食管切除术等。手术吻合口的最佳位置一直存在争议,颈部吻合和胸内吻合各有优缺点。手术切口的大小也在不断减小,近年来采用尽可能减少损伤胸壁肌肉的小切口开胸(MSMT)技术,手术后疼痛轻微,上肢及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早期活动及有效的咳嗽明显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住院时间亦显著缩短。
食管癌手术中的规范化操作包括最大限度地清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组织,系统清扫相关纵隔及腹腔淋巴结,遵循“无瘤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和围术期出血和输血。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也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并发症有吻合口瘘、乳糜胸、膈疝、喉返神经损伤和胃排空障碍等。
食管癌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查、随访,并建立完整病案和相关资料档案。一般来讲,术后第一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直到4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术后辅助治疗主要是放、化疗等相关抗肿瘤治疗,目的是消除术后可能残存的微小转移病灶和防止复发。然而,并非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后都需要进行辅助治疗,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