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影响结肠黏膜层的炎症性肠病。其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和末端结肠,可能向近端结肠蔓延。UC的典型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增多、排便紧迫感和里急后重感。全身性症状如发热、乏力、贫血、心悸、消瘦和体重减轻也可能出现,且其严重程度取决于UC的临床严重程度。
根据Montreal分类法,UC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个级别。轻型UC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少于4次,血沉正常,可能伴有轻度腹痛、里急后重感或便秘症状,但无发热、剧烈腹痛等全身性中毒体征。中型UC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存在轻度贫血和不严重的腹痛,可能伴有低热等轻微全身性中毒体征。重型UC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6次,体重迅速下降,并伴有严重腹痛以及全身性中毒体征,包括发热、心动过速、贫血或ESR升高。
如果不及时治疗,UC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爆发性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甚至是结肠穿孔等急性并发症。长期炎症反复发作和增生还可能引起异型增生和肠腔狭窄,甚至是肠道梗阻症状。UC患者发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UC主要影响肠道,但也可能伴随其他器官系统的表现。大约有25%的UC患者可能出现肠外表现,如非破坏性外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骨质减少、骨坏死、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溃疡或生疮等。UC患者还可能出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静脉和动脉血栓栓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并发症。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UC的最直观方法,通常需要在内镜下取结肠组织活检以辅助明确诊断。内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或消失、黏膜颗粒样改变、渗出糜烂伴有出血点、质脆、处之易破和自发性出血。病变一般呈延续性分布,严重可伴有绝大溃疡、明显出血以及非肿瘤性假息肉、肠腔狭窄、桥形连接等。炎症常先累计直肠和乙状结肠,并且以连续和环周的形式向近端结肠蔓延。
治疗UC的方法包括美沙拉嗪等5-ASA药物保守治疗、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短暂使用类固醇药物以及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如英夫利西单抗等生物制剂。手术治疗可能在药物治疗无效且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伴有全身性中毒体征时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