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认识、诊断与治疗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7.5-15/10万。然而,在普通人群中,很多人对此病的认识仍然很有限。即使是最明显的症状,如巨人症和肢端肥大,也很难被普通人所认识到。因此,提高国人对垂体腺瘤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垂体腺瘤可以分为无功能性腺瘤和分泌型腺瘤。无功能性腺瘤在早期不会对病人产生任何症状。但是分泌型垂体腺瘤早期即对病人产生极大伤害。例如,垂体泌乳素腺瘤在女性病人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在男性病人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阳痿和不育。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巨人症,在成年病人主要表现为面容改变、手足粗大、多汗、骨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手足指(趾)软组织及关节的肿胀等肢端肥大症。严重者会出现糖尿病、肥大性心脏病以及甲状腺、结肠的肿瘤等等。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血压增高,血钾低和糖尿病。经常合并精神疾病。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的症状怕热、多汗、体重下降、心慌房颤等。其它还有FSH、LH型垂体腺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
垂体腺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垂体激素的检测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等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中以鞍区的核磁共振(MRI)检查对垂体腺瘤的检出率最高。通过鞍区薄层(每1mm扫描一层)增强影像的MRI检测,若结合动态造影MRI检测,直径小至2-3mm的垂体微腺瘤也可以显像。鞍区增强CT显像对于部分垂体大腺瘤显像效果好,可以了解鞍底骨质的破坏程度以及蝶窦气化的程度。通过详细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垂体激素的测定以及影像学的检测,垂体腺瘤的诊断不难确定。
垂体腺瘤的治疗是一个多科室协作的综合治疗过程。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利弊,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微腺瘤,应该强调预防为主,坚持1-2年完整的检查一次,包括内分泌和视力及MRI并坚持长期有效的监测。对于有症状的或者体积较大的垂体腺瘤则要早期综合治疗。垂体腺瘤病人都应该建立终身随诊制度,定期复查垂体前叶功能和鞍区MRI以监控肿瘤的复发及生长情况。随着年龄的不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水平各不相同,所以术后一年,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每年做垂体激素的测定,根据情况替代已经低减的垂体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