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病因、症状、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180万,死亡病例约46万。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39%,死亡病例更高达58%。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异,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为1.2~32/10万,中国的发病率最高可达32/10万,且以鳞癌为主,占80%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3:1~2.7: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60~6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吸烟和重度饮酒已被证明是重要致病原因。研究显示,吸烟者食管癌的发生率增加3~8倍,而饮酒者增加7~50倍。在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主要致癌危险因素还有亚硝胺和某些霉菌及其毒素。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不良饮食习惯、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等。总之,食管癌的病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临床上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分段标准(第8版)进行分期。食管癌可分为四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和缩窄型。癌肿最先向黏膜下层扩散,继而向上、下及全层浸润,很易穿透疏松的外膜侵入邻近器官。癌转移主要经淋巴途径,首先进人黏膜下淋巴管,通过肌层到达与肿瘤部位相应的区域淋巴结。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还可外侵周围器官和组织出现不同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时应特别注意锁骨上有无肿大淋巴结、肝有无肿块和有无腹水、胸水等远处转移体征。诊断方法主要依靠食管气钡双重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和食管测压。鉴别诊断应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相鉴别。
预防措施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食管上皮增生、处理癌前病变、大力开展防癌宣传教育等。治疗原则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可以采用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是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放射疗法包括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和根治性放疗。化学治疗分为姑息性化疗、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放化疗联合可以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应建立完整病案和相关资料档案,治疗后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