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与心肌炎:不应混淆的两种心脏问题
在大都市中,许多上班族由于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而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经常出现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和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脉搏不均匀和停跳感,心电图检查显示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而心彩超等其他检查结果正常。然而,医生通常会将这种情况简单地诊断为心肌炎或心肌炎可能,或者是心肌炎的后遗症。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心肌炎。虽然心肌炎可以引起早搏,但早搏并不等同于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和各种理化因素。要确定早搏是否由心肌炎引起,需要综合考虑起病前是否有前驱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征象、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如血清酶、血清中特异抗体和心电图结果。不能简单地将早搏与心肌炎等同起来。
正常成年人在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时,约60%的人会出现房性早搏。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室性早搏的概率也会增加。心肌缺血缺氧、麻醉、手术等都可能导致心肌受到机械、电或化学刺激而发生早搏。精神紧张、过量摄入烟、酒、咖啡或血液电解质紊乱也可能诱发早搏。当然,各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炎,也可能引起早搏。
如果早搏没有证据表明其有心脏异常或心脏外的病因,那么这种心律失常就被称为功能性早搏。功能性早搏的预后良好,原则上不需要治疗。如果有明显的症状,可以选择使用镇静剂,并减少不良刺激(如戒烟、少饮茶或咖啡)。也可以使用小剂量的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药物进行治疗。然而,不应盲目追求早搏的减少或消失而服用一些控制早搏效果较好但副作用也较大的药物。否则,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可能弊大于利。
如果患者有基础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甚至严重的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或室壁瘤等;心功能明显受损,这种病理性早搏可能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危险性高。其中,冠心病伴明显心功能不全者出现频繁或复杂的室性早搏,其猝死的危险性是较大的。此时应首先处理心肌缺血,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措施。有症状的室性早搏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主。如果频发室性早搏,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病人不愿服药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可以选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于大多数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常见部位的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可达90%-95%以上。国际上有经验的医疗中心通过导管消融治疗室早、室速、室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